肖 锐 朱鹏程
(贵州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文化是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生产生活的产物,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是这个民族所有成员都认可的、特有的产物。文化可以分为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特有的生产工具、独有的风俗习惯等都包含在其中。中华民族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1],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当今文化全球化时代不断开拓进取、向前发展的精神力量,无论是中华民族成员的身份认同、各族同胞形成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还是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以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作为基础。
“认同”的概念源于心理学,也被称作“统一性”或“统一性身份”,“是个体在群体中得到自我身份的确认和群体归属感”[2]。这是个体为减少因与他人的不同或挫折带来的焦虑与失败感而产生的,因而认同这一心理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让个体获得信心,减少自己的不安定感,同时知道所属群体并获得这一群体的归属感。
文化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3],同一民族成员会为本民族文化而自豪,不同民族成员之间会以此作为区分的标志。文化是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并随着实践的开展与时间的推移逐步深入每一个成员内心并通过外在行为表现出来,最终成为这一民族的独特标志,并成为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4]。各民族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的标志与民族成员共享的符号,所有民族成员深深地烙上了它的印记,不同民族所创造出的不同民族文化,造就了当今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格局。
文化是民族的标志。身处今天这个文化变迁越发频繁、文化竞争越发激烈的世界之中,对文化标志的认同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对个人而言,文化认同是我们借用祖辈所使用的“语言、价值观、风俗习惯”等来界定我们自身所属,回答“我们是谁”这一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意识引领价值主要表现在它帮助人们思想归位。对社会而言,了解我们自身文化的优势、劣势,加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为国人应对外来文化冲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国家而言,中华民族文化是推动中华民族富强繁荣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直接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中华民族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5],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既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责任又是我们共同的义务。
信息科技的发展,拉近了中华儿女彼此之间的距离,不同民族之间跨越时空的相互交流成为平常之事,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的交融互惠也不再是困难重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依托于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各行各业的发展有着质的跨越;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国策实施后,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仅仅用短短四十余年的时间就赶上了欧美百余年的成效,“中国速度”让国人为之振奋,也极大地满足了人民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但是由于受国外文化的影响,国内有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容易变味,社会上产生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好现象,精神文化中出现一些失良状态。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6],是民族历史沧桑巨变过程的最好见证者,也是民族变化最有力的证据与最详实的记录。文化作为民族的构成要素之一,它的发展史就是民族的发展史,民族的精神根基也由此奠定并成为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不仅如此,民族沿袭的民风民俗、全体成员表现出来的性格也都与文化相关。因此,任何忽视本民族文化的民族都是自毁前程。作为当今世界各国都竞相角逐的一个领域,每个国家都加大对文化与文化产业的投入,为提高自身文化软实力、占据世界文化主动权不遗余力地努力着。由中华民族文化孕育并流传至今的儒释道三教和灿若星河的各民族文化都铭刻于中华儿女的心中。纵观历史发展脉络,我们了解到文化是如何帮助我们面对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挑战的,中华民族文化之于中华民族就如水之于生命一般,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遗憾的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有人开始遗忘它的重要性,甚至,有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没有文化、不了解文化、忽视文化便无从谈及建立文化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了解不够或有误解又何谈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标志,以其深厚的底蕴滋养着我们,但现在“57.8%的大学生未完整读过‘四书’”[7]。当代大学生对其接触少、了解不多,又怎能理解蕴含其中的深刻涵义?那么出现有所偏颇的理解也就不足为奇。作为中华民族未来接班人的青年对中华民族文化了解不足,必将造成文化认同不足、民族认同无从建立,又怎能坚定国家认同?这需要引起重视。
文化自觉是对自身文化的充分了解[8],包括它的由来与过程、坎坷与辉煌、现状与未来趋向,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文化自觉才是我们需要的。文化发展以文化自觉为先决条件,只有在本民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不懈追求与探索过程中,才能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传承是无数先贤之士在历史长河中经受诸多考验得来的。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一些人对本土文化的关注转向对西方文化的关注。现在有些年轻人认为买洋货、过洋节才能称之为一个年轻人;不吃麦当劳、肯德基就是“落后”的表现;不追几个外国明星就不是“正常的年轻人”;出国不代购一大堆外国物品就不算出国。诸如这些现象随处可见,好像成了一种潮流。在这种潮流的影响下,出现了一些虚假、不切实际的对中华民族文化亵渎的广告,如张飞战项羽、孔子穿西装等广告,这些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侮辱,是对历代先贤所作贡献的一种忽视与遗忘,这会导致中华民族文化认同被削弱,文化自觉弱化。文化自觉作为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在当前情境之中我们坚守民族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都建立于我们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
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尤其是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融早已成为常态。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任一民族的文化都是在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中存在和发展的,中华民族文化同样如此。应对此种境况的关键在于,如何继承与发扬本民族的文化,发挥“文化自信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9]。今天中国的经济实力已经实现了“强起来”的目标,但很遗憾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中华民族文化未能随着经济同步“强起来”,走在街头巷尾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欧美潮流、欧美品牌、欧美文化。国外电影在国内总是能突破10亿票房、20亿甚至更高的票房,国产影视这么多年能突破10亿的又有多少?只能说一句不尽如人意。在抖音上搜索美女一词,相关话题目前总浏览次数达到1052亿次,相关视频浏览量大多都能达到几十万次甚至上百万次。而以文化为关键词搜索,推荐的第一条视频是余秋雨先生对文化的定义,浏览量不足两万,差距如此之明显、如此之大。在缺乏对中华民族文化了解的同时,“舶来品的糟粕”也在发挥着作用,部分人并未展现出文化认同、更不用说文化自信了。结果就是这部分人群,越来越沉浸在外来文化与低俗文化之中,中华民族文化在这一群体之中越发式微。
意识形态“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0]。价值观是人们对接触到的客观存在做出的是非之分、辨别之能,它作为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对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价值观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每一个层面的目标都是以我国国情为基础做出的总结提炼。首先是国家层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次是社会层面,实现国富民强需要有一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和谐社会。最后个人层面,需要每一位国民的积极参与,实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目标。以中华民族文化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亦是最适宜于我国国情现状的价值观。因此,坚守与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代表着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坚守与认同。
归属感,以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情感为基础。集体优先的信念越坚定,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情感越强,归属感就坚定。同样,能为个体带来归属感的群体,也会首选集体发展道路。归属感、群体与个体三者呈现出循环交互的作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所有中华儿女共同拥有的大家庭。从客观现实出发,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伟大复兴的路径,首先要从政治、经济、社会多角度着手巩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认同,接受中华民族的身份。其次是发挥文化的作用,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文化以民族为载体,民族则以文化为精神支柱,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支撑。中华民族文化形成的过程,就是在各族同胞心中扎根的过程。彼此的交融造就了文化相互之间的传播,最终使得中华民族文化连接着各族儿女、联结着每一个中华民族成员,成为共享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由“自在”到“自觉”的过程中,文化发挥着基石的作用,使国家的概念在不断明晰,国家认同在不断深入人心。为了使中华民族文化能够植入人心,无数先辈长期以来为之努力奋斗。然而今天的社会,部分中华儿女已经抛弃了这些,他们对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熟视无睹,对西方文化却是十分推崇,为此他们开始送子女到国外入学、开始转移资产、定居海外。2019年中国国际移民数量超过1000 万人,输出总量达到世界第三[11],移民服务产业在不断壮大。这一情况的出现,削弱了中华民族文化认同,证明国内中华民族共同体归属感不强虽是部分存在,却是不容忽视的事实。自然就有了“外国月亮比中国圆”的观念,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在这一现象中被直接弱化了。
没有文化,就没有民族;没有文化认同,就没有民族发展的精神源泉。文化认同解决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面对当前对于文化认同所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如下文化认同建设路径,为中华民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赖以维系的中华民族文化,是为我们精神给予支撑、智力给予保障、帮助我们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的力量。作为集体意识产物,中华民族文化既能满足人们在经济社会建设中越来越高的精神需求,彰显出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又能为国民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提供依据,展现其强大的链接与纽带作用。随着我国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逐渐重视,继承与弘扬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面对国内仍出现的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了解的现实情况,我们必须要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优秀文化内涵,提升守正创新能力,积极探索解决的路径。
首先,实现中华民族文化普及化。在我国,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保持文化的繁荣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原则与思想。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是能够满足国人精神需求的文化,因而实现中华民族文化普及化至关重要。为此,需要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都知道、了解中华民族文化,更能从中汲取力量发展自己、壮大自己。同时借由理性的文化创意设计实现民族文化现代化发展,提升培育文化新气息、发展文化新寓意的能力。我们应该将中华民族文化推向世界,让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与独特的魅力,从中孕育出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
其次,弘扬民族文化,尊重文化差异。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中华各民族文化之间在事实上是存有差异的,但求同存异、包容多样、走向共合,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历来所主张的观点。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通过饮食、服饰、建筑、方言等关乎人们衣食住行的显文化和隐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承认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彰显出不同的文化的特色,共同谱写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新篇章,人们才能在自我成长的环境中领悟自身文化,并与他人的交往交流中感知他者文化,文化在肯定—否定—肯定的螺旋式上升中得以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也将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为伟大复兴提供不竭动力。
最后,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培养学习型社会。各民族的文化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既能坚守根本又不断与时俱进”[12]的中华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流动,文化交流不可避免,与我国现代化进程相结合的中华民族文化在人口的流动交往中发展进步。在文化多元化与全球化的时代,不仅国内文化交流碰撞频繁,国际文化交流与碰撞摩擦同样频繁,我们需要培养学习型社会,在学习鉴别中汲取文化精髓、实现守正创新,力争中华民族文化占据世界文化的高峰。
概括文化自觉历程最好的描述就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3],这是当前国际文化全球化的最终目标,即文化自觉中的“天下大同”。增强文化自觉,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天下大同”这个目标不是为了抹去某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特色,而是借助自身文化特色丰富世界文化,这样在保持自身文化优势时,也能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在向这个目标前行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先了解自身文化特质。二是以对自身文化的了解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其他文化,发现各自的优缺点。就如中华民族文化本质是“学习型”文化,对于来自外界的新文化都会抱着学习心态去了解。古代的百家争鸣、儒释道三教合一,近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不断学习的过程,每一次的学习都会带来文化的又一次繁荣发展。三是文化自觉不只是为了了解自身文化,也是为了学习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之处。学习别人的文化不是照搬全盘吸收,而是选择性地吸收,不是全盘西化。各族儿女既是中华民族文化创造者,也是它的实践者,我们既要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不足,避免盲目自大出现闭关自守的现象。
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根本就是源于悠久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并以此为根基形成的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没有以文化自信作为精神脊梁的国家或民族,就如无根之木一般难以生存发展。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在政治、经济等领域能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就在于我们党建设的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植根于中国伟大历史实践,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接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精神基因”[14]。文化自信是民族发展之根基。增强文化自信,首先,要与世界文化良性互动,塑造和强化中国化文化自信,体现中国在文化方面的大国担当,在世界文化之林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其次,要为大众创造接触民族文化的机会,让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切实体会到民族文化的社会价值,自发地参与到继承与发展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行动中,让优秀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后,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我们要牢牢把握中华民族文化开放性与包容性,坚持以中华民族文化为主,其他文化为辅,形成博取众长、平等对待与开放包容的心态。既对每一种展现差异的文化保持尊重,又以中华民族文化为主线,让不同文化在中华大地完美演绎彼此间的包容、借鉴、融合、发展。
包含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中国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中华民族文化与国民精神需求的时代产物。它以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伟大跨越实践为背景提出。作为兴国之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抓牢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这一实情与特色,用通俗易懂的24字为国家、社会与个人分别作出新时代的价值规范与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宣传语,而是我们生活的指导思想。如何铭记于心、外化于行,需要坚持以下几点: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地将中华民族文化适应新时代作出提炼与整合,发挥其凝聚社会共识的作用,引领社会思潮积极向好发展,带领全国人民牢牢守住文化底线与思想底线,占据文化潮流制高点。二是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树立正确道德规范和完善个人思想道德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个人素质,建立健全个人正确道德价值评判体系。三是以“两面性”看待外来文化,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也要理性分析外来文化,合理应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不同。在提升个人素养与分析能力的同时,增强文化认同,同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的建设。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客观实体,从情感属性而言是中华民族成员的情感寄托,从本质而言是各民族共同组成的命运共同体。随着时间推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在逐步加深,两者最终将汇聚在伟大复兴的实践之中。借此,民族平等的政策得以落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得以凝聚,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的愿景在此得以实现。
首先,深刻理解并把握根文化。根文化的内涵包含了家园情怀,比如传统的孝文化、家族思想。其现代性外延则具有民族与国家的情怀,比如“寻根”作为中华民族成员共有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色与稳定基因”[15]。落叶归根是每一个希望归家的中华儿女的共有意识,这让国内外同胞相互凝聚、团结,为共同体意识的宣扬创造机会、提供契机。根文化也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众化与生活化的最好途径之一,从日常生活入手、从生活习惯入手,将根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相结合,完美地实现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其次,发挥中华民族文化孕育共同体意识的作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格局,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自形成之日起就是相互学习、不断创新的动态发展过程,但其中包含的共同体思想是永恒不变的。共同体具有的社会整合与精神凝聚功能都是借助文化才能实现的。因而,夯实与培育并行,以中华民族文化孕育的共同体意识为基础,积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最后,深化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共识。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在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积淀而成,是时代共有的价值,生存于文化肌理、依托于文化传承。爱国是具象的,是通过现实表达让其具象,比如继承抗战精神、讲好民族团结故事,或是共享中华民族符号—长江、黄河、长城等。以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为依托,线上线下多领域多部门组织全民学习,从幼儿园开始,以学儿歌、学民族舞蹈、讲民族故事的形式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为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愈加牢固、坚实,那么全民参与的爱国主义学习就不能停留于口号,而要在自我成长与民族互助中真正得到落实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