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皇
(贵州省民族研究院,贵州·贵阳 550004)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院)创建60年来,全体科研人员深入到贵州民族地区开展了民族经济调查,撰写了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完成了有关民族经济方面的专著和论文,硕果累累,为助推贵州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长期以来,贵州省民族研究所(院)科研人员,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组织科研人员深入到贵州民族地区开展民族经济调查,以此掌握第一手资料,撰写调查报告,为贵州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这期间完成了《贵州省威宁县龙街等地区解放前社会经济情况调查资料》《贵州省罗甸县平亭村布依族解放前的社会经济情况和解放后发展变化》《贵州省仡佬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贵州省赫章县海雀寨苗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贵州省雷山县桥港乡掌披寨苗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贵州省台江县巫脚公社反排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贵州省黎平县三龙乡侗族社会经济调查资料》《贵州省黔西县石板、金坡两乡社会经济调查资料》《贵州省剑河县久仰乡必下寨苗族社会调查资料》《贵州省从江县平正乡刚边寨壮族社会调查资料》《月亮山区域民族调查》《麻山民族地区贫困调查》《贵州民族地区脱贫之路调查》《贵州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及开发调查》等,这些调查资料,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贵州民族地区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方面的情况,是研究贵州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性文献。
60年来,贵州省民族研究所(院)科研人员围绕贵州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覃东平(1988)认为贵州省民族地区存在“自我满足”的思想,严重地影响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1]。程昭星(1988)从干部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指出了提高干部素质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意义,一是应当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愿意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建功立业;二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部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2]。廖健(2000)认为贵州省的社会经济长期发展落后,必须要解放思想,结合贵州省情,研究适应新形势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采取超常规的发展战略[3]。韩荣培(2002)认为贵州的经济文化类型表现为“山林刀耕火种”“山地耕牧”和“丘陵稻作农耕”3种类型,千百年来,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在完善自身发展的同时,在不断发生更替和转型,逐渐形成了丰富的贵州农耕文化内涵[4]。吕梅梅、卓玛才让(2011)研究了“十二五”期间如何加快贵州省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问题,指出贵州省在“十二五”期间民族地区需要在国家和贵州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明确发展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快经济发展[5]。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分析了制约贵州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提出了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民族地区制定政策提供了决策参考。
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唐合亮(1991)认为《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发展经济文化,给予了法律保障。但是如何利用好这些自治权,以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仍然需要各个自治地方不断地探索和总结经验[6],最大程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覃敏笑、石新荣(1994)研究了贵州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相关实践,指出贵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践,一方面,需要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宣传,加强法制观念,从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健全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维护其法律的尊严和地位,发挥法律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事业[7],助推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些研究成果,重点研究《民族区域自治法》在贵州的具体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研究的力度上仍然不够,如何结合地方实际,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有机结合等方面有待研究。
解决贫困问题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民族地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优先解决特困人口的贫困问题。李筱竹(1995)认为在开发旅游扶贫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独特的民族风情为旅游服务,将民族风情与自然风光结合在一起,创造特色旅游是贵州旅游产业发展的主线[8],同时应该认识到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否,直接影响着民族经济的发展,而民族文化的繁荣又会植根于民族经济基础。覃敏笑(1998)指出,贵州省要把扶贫开发与人口控制工作相结合,建立利益导向与社会制约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既促进扶贫开发工作,又极大地推动各项工作的深入发展[9]。颜勇、马贤惠(1999)从贵州省基础设施发展角度,建议通过加强交通建设、发展现代通信技术和加快水利、电力等重点项目的布局和建设,以此促进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增长[10]。吕梅梅(2013)指出,要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通过制定有关措施,支持民族地区完善以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广大民族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11]。这些科研成果,围绕文化、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开展调查与研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为贵州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智力支持,为拓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决策参考。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关系全国发展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繁荣发展,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战略任务。西部大开发明确把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作为国家处理好民族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卢丽娟(2000)认为西部大开发给贵州省的扶贫工作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必须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加大贵州省扶贫工作的开展力度[12]。李霞林(2000)研究了西部大开发视角下的贵州旅游业发展,认为贵州省的旅游业尚处于初级开发阶段,旅游的管理体制尚未充分理顺,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13],为民族地区党委政府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张北平、覃敏笑(2006)研究了西部大开发与贵州民族地区的生态问题,一方面,需要强化可持续发展观,将消除贫困与经济建设、人口控制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另一方面,需要调整利益格局和帮扶方式,加大对外开放,争取政策、资金、技术的支持和协作[14]。陈国安(2000)研究了西部大开发与贵州扶贫工作之间的关系,认为贵州的扶贫工作既不能用西部大开发替代,也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必须在西部大开发中把解决剩下的贫困人口问题放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好,走出一条适合贵州经济发展的道路,尽快地实现脱贫致富[15]。
在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研究方面,学者普遍认为化解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在于思想上的解放以及发展观念、社会法制和经济政策的完善,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桂晓刚(2000)认为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更新决策者的观念,才能促进贵州开发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6]。李霞林(2007)指出贵州省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带动作用不明显、区域内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提出了应该加强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坚持科学开发利用以及培育民族特色支柱产业等建议[17]。胡曼、周真刚(2017)指出贵州省特色村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政府部门协调机制不健全、村民保护意识淡薄、村寨劳动力流失严重、文化的活态传承面临危机等。提出了只有完善制度建设,坚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从而创新村寨的发展模式[18]。康涛、周真刚(2019)以四川省阿坝州民族特色村寨为例,指出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需要探寻如何通过村民责任、政府职责、社会责任的履行来达成问题的解决[19]。因此,在推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重视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坚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李霞林(2007)分析了民族教育因素对贵州省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一是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应该与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战略相结合。二是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要遵循常规发展与非常规相结合,以通常的速度规模质量和效益发展教育文化[20],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程昭星(1998)认为,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少数民族妇女的作用,需要大力宣传和推广移风易俗,摒弃传统文化中对妇女有害的部分,才能够真正打破思想领域里阻止少数民族妇女参与商品经济活动的力量[21]。覃敏笑(2001)认为,民族地区贫困既有历史原因,也有自然原因,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是发展民族地区农业生产、带动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22]。这些论文研究表明,只有消除制约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因素,才能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李霞林(2007)从民族经济政策的角度分析了贵州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在发展制度创新方面,应该改革土地制度、创造市场经济发挥更大作用的体制条件、树立风险意识和培养制度创新实体[23]。吕海梅、卓玛才让(2016)认为,要充分利用民族政策红利推动民族地区如期建成小康社会,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贵州省委省政府在继续实施好主基调主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培育新兴产业[24]。周真刚(2017)从“一带一路”的视域下,探讨了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地区有可能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区,政策应致力于西部地区的“自生”发展,做好地方客观条件与主观能动性、市场竞争与宏观调控的双重匹配,抓住西部地区发展的共性问题并兼顾地方多样性,继而有效促进西部地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25]。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教育和人才因素是影响贵州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需要当地政府进行经济制度的创新和各类政策的支持。
小城镇建设是指小城镇开发、创建、改造和发展的过程,主要包括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小城镇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诸多方面,是解决“三农”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覃东平(1994)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型城镇发展的视角,探讨了影响贵州民族地区农业型城镇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农业型城镇的发展思路:一是以农业促进城镇发展,使城镇成为农村信息和技术服务中心以及对外联系的窗口,农业生产商品化,改变产业结构,农业集约化经营;二是立足农业,以林、牧为支柱产业,推动城镇发展;三是以工促农,兴办乡镇企业,解放农村劳动力,扩大劳动力效益[26]。范丽霞(1994)认为,加强农村乡镇建设是继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党和政府的又一项重要政策,其意义极为深远。农村分工分业的蓬勃发展,使大批专业户不断涌现,成为促进农村“两个转变”的中坚力量,为乡镇繁荣发展作出巨大贡献。重视引导专业户发展,正确处理专业户与乡镇建设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乡镇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27]。陆刚(2018)认为,城镇化建设给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困境,在全面小康的背景下,应全力推进民族乡精准扶贫工作,加大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力度,依照法律法规要求落实民族政策,加强对民族乡的保护和发展,全面改善民族乡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28]。通过小城镇建设,全面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并以此达到让民族地区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工业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是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两大类。程昭星(1992)指出,发展以地方工业为主体的地区经济,应当摸清县情、乡情,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市场信息,制定明确的工业发展规划,选择合适的产业,促进工业发展[29]。范丽霞(1990)认为,贵州民族地区乡镇企业生产发展,必须坚持“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大力发展”的方针和“从简、从小、从快”的原则,进一步改善企业生存条件,创造有利于工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使民族地区乡镇企业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在调整中得以稳步发展[30]。马贤惠、颜勇(2004)指出:“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尤其是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吸纳下岗职工和激活当地经济,通过制定发展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规范中小企业的经济行为,保护中小企业的利益,不断开拓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31]李平凡(1994)从工业基础和资源优势视角,认为贵州民族地区发展小城镇工业大有潜力。只要解决好管理上、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小城镇工业发展速度会大大加快[32]。通过对工业经济研究,多措并举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为民族地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立足我国国情,中国共产党把发展农村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领导亿万农民谱写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壮丽篇章。李霞林(2001)认为,人口增长过快、水土流失严重、资金投人不足、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是制约和影响贵州民族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因素。为此,贵州民族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应当抓住历史发展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彻底根治生态农业环境问题,有效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繁荣[33]。吴嵘(2000)认为:“只要重视庭院经济的发展,认真总结庭院经济发展上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在操作上趋利避害,庭院经济可发展成为贵州省民族山区的一个新的经济支柱。”[34]覃敏笑(1992)从山区农业经济与生态问题视角,探讨了农业生态系统的严重恶化与失调,提出了加强生态建设,走综合发展之路,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育和发展,促使贵州农业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35]。马贤惠、颜勇(2004)认为:“以建设两江(长江和珠江)生态屏障为目标,将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调整农业结构、非农化转移等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好农民的吃饭、燃料和增收问题,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36]重视“三农”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而深远。因此,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资源,其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搞好资源开发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颜勇(2005)指出:茶叶生产是农业绿色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兴办绿色工程是民族地区发展农业经济中的一项战略任务,大力开发荒山、荒坡、荒水等非耕地资源,建设包括茶园在内的“四园三场”,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繁荣,有利于生态平衡,帮助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37]。范波(1991)认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是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从而振兴民族地区经济[38]。李永皇、平立豪(2008)认为将苗族鸡羽毽文化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共同开发,可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促进农村的经济增大效益[39]。这些研究成果,主要从资源开发视角,探讨经济社会发展,但在如何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与资源保护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只有合理保护和合理开发资源,才能有效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族人民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通过有效开发,使之成为民族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吕海梅、吴永忠(2014)认为:“以民族工艺开发为重点的民族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民族地区工业化发展中不可替代的特色优势资源,以蜡染、刺绣、银饰等为代表的民族工艺品已成为贵州最具特色的旅游商品,正在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40]周真刚(2015)认为传统工艺产业必须坚持各种基本准则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市场这一巨大的杠杆,以市场为导向来生产和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从而使传统工艺产业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41]。辛丽平(2015)指出,贵州作为世界上苗族最主要的分布区域,依托丰富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资源,以苗药为代表的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逐渐走出一条生态文化带动的绿色产业发展之路[42]。陈国安、葛高胜(2020)指出,开阳县蒲窝八寨应当将斗牛传统习俗加以改造、提升、延伸,逐渐形成一项产业,从中获得经济效益,推动农村产业发展[43]。加大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不仅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而且有利于拓展巩固民族地区群众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融合,两者密不可分、相得益彰。贵州省民族研究所(院)公开出版了《贵州省民族传统节日进入旅游市场的文化条件分析》《文化·旅游·扶贫》《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等著作,为党委政府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提供了智力支持。同时科研人员发表了有关论文,积极探讨如何发展旅游产业的问题。范波(2014)指出,贵州要充分发挥丰富的风景名胜资源、浓郁的民族风情等优势,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使旅游业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尤其是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吸引周边地区游客,助推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44]。李永皇(2018)认为,苗族姊妹节文化旅游开发应该根植于苗族的文化底蕴和内涵的历史性挖掘,才能对游客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因此,台江对苗族姊妹节符号的运用,不能脱离作为文化主体的苗族自身的文化模式和实际生活,只有根植于苗族原生态文化土壤中的节日文化开发才会是魅力永存的,有利于促进苗族姊妹节文化的健康发展[45]。韩荣培指出,实现贵州民族旅游文化产业化,是一项将民族文化转化为经济的综合开发活动,其开发本质在于发掘各种民族文化资源,通过人为加工和技术性包装,使其成为具有经济功能的旅游文化产品[46]。因此,旅游产业发展要在做好旅游资源保护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好旅游资源与旅游开发关系,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来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纵观60年来,可以看出贵州省民族研究所(院)全体科研人员对民族经济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研究成果仍然存在不足。一是学科着力点不平衡。研究者主要从民族学的视角研究民族经济问题,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视角探讨的较少,相关研究的文献不多。二是研究地域局限。研究者主要对贵州民族地区经济进行研究,对省外民族地区经济探讨较少。三是研究成果展示不全面。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调查报告和论文,而著作类较少;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贵州民族研究》期刊上,发表在其他期刊较少。不少研究成果是重复选题,缺乏新意。四是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在研究方法的取向上,研究者主要运用田野调查法,而运用比较研究法、统计法的较少。面对民族经济研究上不足,为更好地做好民族经济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运用多学科研究视角。民族经济研究涉及方方面面,需发挥多学科研究优势,加强实证研究与比较研究,注重研究中的学科交叉性,拓宽研究的领域。
第二,建立多学科研究团队。广泛吸纳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参与,特别是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科研人员参与,形成跨学科的民族经济研究团队,从不同的视角提出对策建议,使之更切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
第三,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研究者要深入民族地区开展调查研究,紧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围绕乡村振兴,找准问题,有的放矢,提出符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四,注重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理论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服务,既要抓好经济基础理论研究,又要注重民族地区社会现实研究,强调多视角、全方位地考察和分析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趋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关注民族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关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新观点、新思路,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