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社会创业教育模式及实践路径

2021-11-30 05:49邱静文
关键词:课程教育学生

邱静文

(苏州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也迅猛增长,社会创业日益成为一种新的创业现象。一方面,社会创业模式带有公益性,成为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就业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方式[1]。另一方面高校社会创业教育是“创业性”和“教育性”的统一,强调通过教书育人的途径,帮助学生用创新思维解决社会问题。无论是社会创业还是高校社会创业教育,都聚焦社会问题,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阵地,应全面提高社会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为大学生提供多种创业实践机会,培养具有创新性和社会性的创业人才,从而构建高校社会创业教育的大格局。

一、高校社会创业教育的使命

新全球化时代,知识资本全球化正在取代资本全球化而成为主要形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是“自主创新型国家”才能成为世界发展的领头羊,知识经济正越来越凸显其价值,在公共领域也是如此。高校社会创业教育通过对高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旨在推动社会的创新发展。

1.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要求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高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战场,教师不仅承担着传道授业的重任,更肩负着塑造学生灵魂的重任,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校的使命所在。相较于高校其他课程,高校社会创业课程牢牢与社会相联系。教师围绕社会问题,诸如环境、生命、食品安全等与学生探讨、交流,帮助学生发现社会问题,在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下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促进社会发展。当前,尽管很多高校设置了各类社会创业教育课程,但大都局限于公益活动层面,甚至仅向创业意向明显的学生授课。功利主义视角下创业教育定位虽然可以很快实现“目标”输出,但却摒弃了教育中最核心的内容,即立德树人[2]。高校社会创业教育要真正将立德树人做实、做细,融入道德、伦理等要素。正如比尔·盖茨所说,“为弱势群体投资所获得的回报,和在商业领域取得成功一样精彩,甚至更有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一场关于“教育中的创意和创业”的会议中指出:创业者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只关注创造利润的商业创业者,同时应该包括贫困人群和边缘人群。成立于1976年的“孟加拉银行”就是此类社会创业的代表。该银行是由孟加拉经济学家尤努斯成立,向贫困农民提供无担保贷款,让弱势群体成为社会创业的直接受益者。高校社会创业教育不仅要发展青年学生的关键技能,更要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培育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有效路径

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提出企业家要带领企业战胜当前的困难,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就要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3]。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诠释了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优秀的企业家必须要对国家和人民怀有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将企业发展的命运同祖国的发展命运联系在一起,通过不断创新,带动企业发展。同时,企业家要做诚信守法的表率,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提高国际视野和眼光,从而带动整个社会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的提升。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性和时代性的统一,是时代发展需要的精神来源。高校社会创业教育更应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投身公共领域,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立下鸿鹄之志,成为勇担社会责任的“社会企业家”。只有具有企业家精神,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才能真正得到社会和人民的认可。我国的一些企业家已经脚踏实地做出了成绩,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更造福社会,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例如北京大学校友、中公教育集团创始人李永新,向北京大学捐资10亿元,全方位支持北大的发展建设,为教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高校社会创业教育立足承担社会责任,民生等创业问题,不断拓宽学生眼界,促进学生关注公共领域,真正脚踏实地地践行企业家精神。

3.引导大学生承担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使命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逆全球化思潮之泛起,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发表讲话,深刻提出重大理论观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4]。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在规划“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2035年远景规划时,进一步明确了新发展格局的内涵。新发展格局不仅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必然选择,也是面对复杂国际国内形势的现实需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和逆全球化思潮的叠加影响,我国外商投资持续下滑,部分企业被迫停产、停工,全球产业链停摆、供应链断裂。尤其是高端科学技术产业的撤离,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速度,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青年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5]。大学生与农民工、退伍军人及下岗工人等其他需就业群体相比,生存就业是最基本的,但提升就业创业发展质量才是最终目标[6]。面对当前我国面临的经济困境,高校社会创业教育不仅要引导大学生就业,更要引导大学生好就业。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将个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结合起来,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才,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新征程注入新的血液。

二、高校社会创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由于高校社会创业教育的负责部门、面向学生群体、课程设置等方面的不同,逐渐形成了统筹、聚焦和融合这三种典型的教学模式。每一种模式在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和创业成效等方面都各有其优劣之处。

1.统筹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由学校就业和创业部门负责,面向对社会创业感兴趣的高校学生,接收来自各个学院的学生。例如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依托其大学创业中心,向对社会公共事业感兴趣的学生提供各类研讨、讲座等课程。香港中文大学的创业研究中心,通过举办各类社会创业竞赛等活动,在全校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创业氛围。这类教学模式大多以非正式课程为主,学生凭兴趣即可参加,减少了课程压力,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同时也隐含了一定的缺陷。一是由于授课教师大多为相关负责部门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相关性。二是创业课程方式主要以研讨为主,对部分有志于社会创业学生缺少专业指导性,缺少实施社会创业的可操作性,社会创业率不高。三是参与课程学生来自各个专业,缺少一定的凝聚力,容易降低学生参与度。

2.聚焦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依托商学院开展社会创业教育,凭借学院的师资优势面向本院学生授课。例如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由专业教师承担社会创业课程,并为创业者提供一对一的创业咨询服务。美国杜克大学福库商学院,不仅由专业教师授课,同时为从事社会创业学生提供资金支持。印度塔塔社会科学院成立了专业社会创业中心,可授予社会创业硕士学位。一方面,这类教学模式采用传统的案例教学方式,具有较强的学科专业性,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学科知识,提高社会创业成功率。另一方面,由于面向单一学院学生授课,教学资源相对集中,容易忽视其他学院学生的社会创业诉求,例如社会科学、医疗等领域专业学生,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新时代的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已习惯于用独特的网络话语来表情达意,呈现鲜明的时代特征。高校社会创业教育如果仅仅采用单一的单向度言说的方式,是难以引起青年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的,更不用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融合模式

这种模式认可社会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对单一学院学生的教育,而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因此各个学院围绕本学院专业的特点,开展各自有关社会创业的课程。比较典型的学校如哈佛大学,各个学院结合各自院系特点开设主题不一的社会创业课程:教育学院围绕教育创新开设课程,举办相关创新创业比赛;法学院以法律创业项目为平台,为学生提供公共服务领域创业基金;肯尼迪学院提供相关创业领导力等方面的培训项目,甚至在学校层面上设立专门委员会,研究、协调各学院的社会创业活动。这类针对各自专业特点开设的社会创业课程,由于专业契合度较高,很容易提升学生的社会创业兴趣,从而提高社会创业成功率。但是各自学院围绕一个主题开设课程,容易造成课程内容的重复,导致资源的浪费,应统筹好一所高校内各学院开设的课程,同一课程可以整合,避免重复课程的开设造成师资等资源的浪费。

三、高校社会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在国际上不断提升,广泛参与国际上各种事务。面对环境恶化、公共食品卫生安全、社会老龄化等全球的共同问题,世界需要中国积极应答,提出中国方案,这为积极推进高校社会创业教育提出了迫切要求。高校通过建设创业教育体系,能够为社会不断输入致力于公共服务的创业人才,为解决重大社会问题提供优质方案。

1.明晰社会创业教育的理念

社会创业教育是有关社会创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总称,是创业教育的继承和发展[7]。1997年,格雷·迪斯在哈佛大学开设了名为“社会部门中的创业”的课程,标志着高校社会创业教育的开端。此后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各类高校纷纷开设社会创业教育课程,高校社会创业教育不断呈现大众化趋势。关于社会创业的含义,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相关研究探讨,目前学界还没有给出一个较为统一的定义。徐小洲(2017)指出,有关社会创业的观点,主要分成三个学派,即社会创新学派、商业非营利学派和多要素学派,尽管三种学派的研究视角不同,但就其本质而言,社会创业都具有两个根本属性,即社会性和创业性。社会性强调通过创新解决社会问题,承担社会责任,这就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商业创业有所区分。创业性则明确在社会创业中不回避谋求经济价值的特征,这就与纯粹的社会公益活动相区别开。故笔者认为,高校社会创业教育致力于培育具有创新精神素养、具备强烈社会责任和敏锐创业机会捕捉能力、拥有终身学习能力,实现创业目的后能不断回馈社会的创新型人才[8]。相较于西方国家,我国的高校社会创业教育起步比较晚,尚未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创业教育体系,因此在教学中往往将其等同于商业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两者的教学目标。因此,只有明晰社会创业教育的理念,确定社会创业教育的目的,才能真正为推进社会创业教育建设夯实理论基础。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各个领域取得巨大突破。然而,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往往带来其他方面的诸多问题,许多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气候变化、疾病传染等社会难题,除了有赖于政府的解决,各类第三方等非营利组织在公共事务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社会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一大批关注社会公共领域问题,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具有创新思维的社会创业者。

2.构建全方位社会创业教育课程

我国的高校社会创业教育还处在发展时期,课程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的共性问题,全方位打通教学的各个环节有利于建设成熟的课程体系。具体而言,一是要全面提升师资的专业化水平,以精准思维深入推动课程思政建设[9],整合各个专业的教师资源,打通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衔接。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师具备社会创业中有关金融、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各类社会科学专业的教师往往对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敏锐度,能够帮助学生识别创业机会。就业、创业部门的教师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熟悉社会创业的相关政策、流程。社会创业是通过发现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的创业活动,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只有全面整合各方面的专业资源,才能真正打牢社会创业的基石,使社会创业项目真正落地生根。二是要真正体现社会创业的开放性,面向全校有志于从事社会创业的学生开放。长期以来,高校的社会创业课程大都面向商学院学生授课,这导致其他有志于社会创业的学生面临无法选修的状况。长此以往,社会创业教育受众面将会变窄,成为针对少数精英的小众教育。有学者调查发现,17.3%的受访者对社会创业“非常了解”,但仅有5.93%的大学生表示接受过较为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10]。这表明,要想真正培育出创新型国家所需的人才,必须扩展专业领域,真正使社会创业教育全面开花。只有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才能提高社会创业的成功率,不至于使社会创业成为普通人想接触却接触不到的空中楼阁、海市蜃楼。三是要整合社会创业课程内容。社会创业教育需要融合“社会”和“创业”两个层面内容,一方面体现社会特征,提供关于社会公共领域的各类专业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状况,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另一方面要体现创业特征,讲授有关市场运作、资源整合等专业内容。

3.完善多维度社会创业实践方式

社会创业教育要培养能够帮助解决社会问题的创新型人才,而社会问题能否解决,通过何种方式解决,需要在实践中才能检验。高校社会创业教育要避免纸上谈兵,从多维度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使得社会成为学生社会创业真正的试炼场。一是以创客空间为载体,为学生提供创业基地。高校利用现有的图书馆或实验室等设施,开设面向全校的创客空间,为有志于投身社会创业的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召集医疗、公益、环境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等,定期就相关社会问题交流想法,在沟通中将创业内容落到实处。二是高校借助大学生创业园、孵化基地、校企合作平台等,为学生提供社会创业实践机会。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支教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开拓视野,了解民生民情的渠道,在与社会的实际接触中寻找社会创业机会。借助举行创业大赛等,以赛代练,吸引学生,提供项目实施机会。三是要构建社会创业教育的外部支持体系。社会创业是创业者发现社会问题或机会,并运用商业原则来组织、创造、管理企业,从而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11]。社会创业不同于一般的商业创业,由于其突出的社会性,更需要政府、公益等部门的支持、资金的投入等。政府部门应该大力支持大学生社会创业,多与高校开展各类社会创业合作项目,提供多渠道公共服务。只有在高校和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创业氛围,提供社会创业的实践机会,才能够吸引大学生积极投身于此,为解决社会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课程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