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

2021-11-30 05:19:35福建省福清市教育局
青年心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幼师交流家长

福建省福清市教育局 王 真

一、幼儿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及原因

(一)表现

缺乏自信心的幼儿会对自己表示怀疑,由此制约其成长,所以,培养自信心应从小开始。幼儿自信心不足一般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回避和他人交流,具有畏惧的心理,导致朋友不多,加剧其畏惧程度,产生恶性循环。其次,部分幼儿虽怀疑个人能力,但不愿在他人面前表现出来,选择抱怨同伴,试图掩饰个人的缺陷,影响和谐交往关系。再次,自卑是缺少自信最直接的体现,认为自己在各个方面都和同伴有差距,不具备完成任务的能力,该种心理会严重制约幼儿正常成长。最后,不够果断,难以做抉择,担心选错而造成不良影响。

(二)原因

幼儿身心尚未成熟,行为较为幼稚,所以自信心方面一般会被先天及后天的各类因素所干扰。幼儿在和他人相处中,期望可以得到他人的认可,而部分幼儿在同伴受到夸奖,而自己却未获得关注时,会形成负面的心理因素,不利于自信心的养成。目前,大部分家庭关注对子女的教育,实际开展的教育形式有较大差别,部分家长过于保护子女,使幼儿对其过度依赖,无法独立解决问题。此种教育模式会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同时,部分家庭正好相反,与幼儿完全采取同龄人的交流方式,长此以往,幼儿无法从家长方面获得鼓励,会逐渐丧失信心,个性更趋于懦弱。幼儿的所有举动均期望获得家长、幼师以及玩伴的认可,但部分家长、幼师未能注意到该点。幼儿一旦做错,便横加指责,会导致幼儿产生畏首畏尾的性格,难以养成主动意识,面对问题一般会选择逃避,对培养自信心没有帮助。

二、基于幼儿教育培养幼儿自信心的策略

(一)执行赏识教育

幼儿教育阶段,幼师对其的影响较大,若幼师能在和幼儿交流的过程中保持阳光积极的心态,给予幼儿全方位的关怀,深度激发幼儿对自己的认可,将对幼儿身心发育有一定保障。幼儿时期,幼师言行会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幼师对其的态度,一般会成为幼儿判断自己的标准。比如: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弱,部分幼儿还未学会使用筷子,所以动作会比较笨拙。此时若幼师带有嘲讽意味或轻微指责时,会对幼儿心理造成比较大的伤害,较为敏感的幼儿会认为幼师漠视自己,缺少对自身的信任,由此逐渐形成孤独无助的感受,打击其自信心。所以,幼师应懂得发现幼儿的微小进步,适时予以夸赞,更为准确地评价幼儿,执行赏识教育,使其体会到幼师对自己的关心。幼儿都有个性化的特点,作为幼师,需要通过日常教学及生活帮助,找出其优点,并使幼儿了解个人的优点,由此产生满足感,体会到进步的快乐。长此以往,会激起幼儿的积极心态,维护幼儿的自信心,并在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养成正确的习惯。

赏识教育始终是较为便利且易产生直接效果的教育手段,在幼儿阶段中,此种方式的教育成效更加明显快速,大部分幼儿有较好的适应性,有利于养成好习惯。如果采取过于严厉的教育模式,会对幼儿造成心理压力,让他们逐渐丧失对自己乃至周围事物的信心,更不愿意向他人倾诉真实想法,遇到极小的困难也易选择放弃。幼师应注意自己的态度,多多鼓励、表扬幼儿,即使做错也应在适度批评后加以鼓励,避免幼儿以后有意识地避开某类问题。同时,此种教育方式有利于增进师生感情,使幼儿对幼师形成强烈的信任感,有信心完成幼师交给其的任务,主动参与园内的集体活动,并在参与活动期间增长见识。开朗热情的性格对幼儿成长也有所帮助,幼儿年龄小,难免会做错事,幼师应予以足够的耐心,选择更为轻柔的语气告诉其正确的做法,以免伤害其自尊心,并意识到自己行为会产生的危害,形成改正的意愿。运用赏识教育方式,不仅有助于维护幼儿自信心,还能帮助其产生正确认识,在和谐交流中培养其自信心,为其打造温馨、快乐的成长空间。

(二)合理尊重保护

大部分幼儿的联想能力较强,往往在幼师提出某问题后,产生诸多天马行空的答案。少数幼儿教师会被传统教育理念影响,比较关注幼儿能否给出正确答案,对幼儿看似不切实际的想象完全否决。例如:绘本教学中,幼师展示出一个月亮的纸片,并让幼儿展开联想。幼儿积极发言,如笑脸、香蕉等,此时若幼师仅强调月亮和“船”类似,会制约对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导致开放性的问题产生统一答案。此时,幼儿无法得到幼师对自己的肯定,逐渐产生怀疑,甚至会完全否定自身,而后缺乏主见,一味听从他人的建议,不易树立自信心。显然,幼儿教育活动中,若幼师有意愿培养其自信心,需以尊重及保护为先,主动倾听幼儿的真实想法。所以,幼师需适当以幼儿的眼光看待问题,鼓励其向他人表达个人的观点,并在接受赞扬的同时,逐渐形成自信。比如:组织讨论喜欢的水果时,幼师可先组织分组,然后进行组内讨论,而后随机挑选几位幼儿说出喜欢某种水果的原因,如火龙果、柠檬、百香果等。在听完所有回答后,幼师需加以总结,并对幼儿的回答予以肯定,鼓励幼儿吃更多的水果,保证营养。此种交流形式,不仅有鼓励及肯定,还帮助幼儿形成自信。

除此之外,在幼儿眼中,获得幼师的夸奖是一件很骄傲的事,若幼师未能予以其应有的尊重,他们就易产生心理阴影。因此,幼师可采取趣味性强的语言与幼儿交流,尊重幼儿的个人特色。在面对内向甚至有轻微自闭的幼儿时,更应加以鼓励,使其可以更好地参与到集体活动中,与同伴一起成长。

(三)促进家校配合

幼儿缺乏自信,通常是受到家庭与学习等因素的干扰,所以应当推动家校配合,一同帮助其形成健康的心理。幼儿信心的来源有诸多方面,不能仅依靠幼儿园的教育,幼师需积极和家长沟通,引导其配合自己,并注重和幼儿的日常交流,经常陪伴鼓励,增强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存在问题,幼师需要告知家长面对此年龄段子女的教育技巧,适当给幼儿建立独立空间,赋予其在某些事情上的自由。此时,幼儿会感受到家长及幼师对自己的信任,更愿意学习并表现自己,可以培养其独立意识,能自己做出选择,对其自信心的树立有所帮助。

幼儿在获取幼师或同伴表扬时,希望与家长分享自己的喜悦,以展示个人的成长与进步,获得家长的认可。但部分家长对此却毫不关心,不但不会予以赞扬认可,甚至会因为某些原因直接忽略幼儿的心情;也有部分家长担心幼儿因此骄傲,告知其不应自满,今后应更加努力。此种对待方式,容易影响幼儿的积极性,使其自信心备受打击,甚至对自己以及家长产生怀疑,自认为的巨大进步在家长心中无实际价值,部分幼儿还会认为父母并不爱自己,逐渐不愿和家长交流,甚至放弃努力。所以,应当推进家校联合,与家长形成有效沟通,让其清楚个人言行对子女的影响,促使家长和幼师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为此,幼儿园可举办亲子活动,家长的到来,易使幼儿感到背后有“靠山”,有助于幼儿在和他人交流及自信心树立方面得以有效提高。

(四)丰富活动形式

幼儿成长及进步要在大量的活动中实现,树立信心需要幼儿不断通过自身的行为获取成就感。基于家校联动,结合幼儿心理特征、学习水平等,设置一个适宜的培养目标,并为其创造获取成就感的机会,使幼儿在活动中积累实践经验。为此,幼师应不断开发新的活动形式,保障幼儿的参与兴趣,以拾得信心。比如:让幼儿轮流作为小幼师开展教学活动,所有内容均由幼儿独立完成,包括选题、备课等,借此帮助幼儿调整思维模式,并大致了解幼师的工作。在此过程中,小幼师讲解的内容,自己的“学生”都可以听懂,并与之互动,会使幼儿从中收获成就,而后更加配合幼师的教学。同时,有利于让幼儿了解个人的优点,在得到同学的掌声后,能强化其自信心。

又如:幼师可在经典游戏丢手绢的基础上,设计出类似的游戏,将全班幼儿平均分成多个小组,进行背后传球,用时最短的一组获胜。再如:两两一组,一人蒙眼,并按照同伴的指示,通过障碍物达到终点。幼师也可作为蒙眼的一方,根据幼儿提示,进行移动。此类游戏有利于使幼儿产生被他人信任的感受,有助于增强其自信心。丰富的游戏形式,不仅能让幼儿体会到集体活动的乐趣,形成团队意识,还能通过活动观察到幼儿的不足,及时纠正。

总之,经过一系列的相关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幼师需以平等的态度和幼儿交流,尊重其合理化的意愿。其次,强调和家长合作,为幼儿构建多方位培养空间。最后,基于正确教育方向,注意培养方式的多样性,将自信心的培养教育融入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

猜你喜欢
幼师交流家长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趣味(语文)(2020年11期)2020-06-09 05:32:30
我心中的好家长
幼师之歌
当代音乐(2018年1期)2018-05-14 20:41:07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海峡姐妹(2017年3期)2017-04-16 03:06:26
家长请吃药Ⅱ
萤火(2016年7期)2016-07-19 08:18:54
我骄傲,我是毕节幼师人
北方音乐(2015年21期)2015-04-29 17:05:07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人生十六七(2015年2期)2015-02-28 1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