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娇娇(宝鸡文理学院)
中共十九界四中全会上表明,我国要不断坚持、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体育是我国的第三产业,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体育产业的进步。我国对体育产业的投资不断加大,使得体育健身成为了全民健康生活的理念,大学生的体能素质和运动意识较强,更加追求高质量的体育运动,因此带动了高校体育经济的发展。高校逐渐成为体育经济增长最快的载体。高校体育产业要以社会经济体制为基础,以符合市场的需求为发展方向,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推动高校体育经济向产业化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与进步,体育产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高校体育作为年轻与力量的象征,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心。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体育发展经济化是时代的要求,高校要正视并紧跟这一趋势。高校体育的主体是拥有勇往直前体育精神和高学历、高素质的青少年人群,大力推动了是我国体育经济产业化发展。高校的科学研究技术较为先进,有利于加快体育事业的技术发展和运动项目的改进。高校开放的教学环境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下可以向社会呈现校园体育科技的发展,有利于以校园为中心推动社会的体育经济发展,另外也会引进社会资源的支持,促进高校体育产业资源的应用。所以,要想将高校体育产业向着健康、经济化的方向发展,就要将高校体育专业、青年大学生、体育设施等资源充分融合,相互作用,多方面促进高校体育向市场化、产业化方向转变,推动高校体育事业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融合发展[1]。
目前我国的体育事业仍处于紧张的发展时期,想要加快发展步伐就要先从体育资源占比较大的方向入手。高校是青年人才较为集中的场所,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会带动周围社区和居民的参与,有助于扩大社会体育事业的影响力,从而争取到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与扶持力度。从生态环境来看,高校的体育资源是可持续开发的资源,在向产业化转变的同时,可以促进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完善,宣传新型体育教育理念,与社会市场经济向结合,有利于加快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化的步伐。体育资源的持续开发,可以引起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相互合作与影响,可以增大体育产业化的经济效益。高校体育经济化发展的目标是推动体育事业以市场经济为背景,促进高校的教育事业发展和我国体育经济化理念的转变,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前进,合理开发高校体育资源,提高整体教育水平,给社会带来持续经济效益。
高校管理层对体育发展的支持度和对体育经济发展理念的了解决定着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当下,以文化教育为先的教育局面使得很多高校以及高校领导没有将体育经济发展作为教学主要任务,因此忽视了体育经济的发展,错过了体育经济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高校严重欠缺对体育与市场经济的融合发展理念的认识,高校体育专业和其他专业的体育课程都缺少与市场的紧密联系,体育市场化发展进程缓慢,导致目前高校体育经济的发展依旧停留在初级阶段,没有形成一套完整、先进的体育经济发展理念。高校与市场的关联与合作处于薄弱阶段,市场没有察觉到高校体育经济对市场经济的作用。虽然目前很多高校都已经开始注重体育活动和体育专业的发展,但对于体育市场化理念的认识还不深刻,对体育课程的改革力度还不够,大多数高校两周内只有一节体育课,体育经济提升不明显,且体育场地、设施长期闲置造成资源浪费[2]。
由于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高校体育经济在摸索前进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利情况,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模式不健全、体育经济建设缺乏科学性、体育经济发展与市场经济脱轨等问题,都阻碍了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发展。高校体育经济发展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经营管理的模式和人才的选用同样重要,体育事业的经济化会受到自身以及社会多方面的考验与冲击,高校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人才是体育经济得以稳定快速发展的基础保障,但是当下高校体育事业发展管理模式陈旧,新型管理人才欠缺,导致了高校体育经济管理模式低效、组织结构不合理,体育产业经营不佳,阻碍了高校体育经济的稳定发展。
高校体育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是一种创新的体育经济发展模式,高校体育经济的发展走经济化的路径需要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与资金补助,但是在此之前人们对高校体育经济理念的认识与关注并不高,社会重视程度较低,相关政策的支持较少。因此,当前我国高校体育经济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众多,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扶植推动高校体育经济的前期发展,给高校体育产业经济化带来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和法律自信。
高校应尽快改变传统教育理念,将体育教育追求的方向由事业型转化为产业型教育。高校体育事业的市场化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首先高校领导要对高校体育专业的未来发展有充足的信心与行动支持,了解当下体育市场经济的风向标。需要高校管理人员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体育理念,深刻意识到体育市场化给高校和社会带来的巨大效益,并及时改革传统教育体制,结合时代背景,发展体育经济项目,推动高校体育经济化发展进程。校企合作模式就是很好的一种经济化发展路径,目前已经有高校开始规划体育产业的校企合作。在学校和企业友好的利益关系上,借助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资源,给高校体育事业带来市场拓展项目和市场化经验;同时高校体育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创新,不仅给企业储备了人才,也提高了企业的社会形象。高校和企业各取所需,互利共赢,共同促进体育事业的经济化发展[3]。
高校具有与社会不同的教育资源、体育资源、人力资源,这些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创新,可以为体育经济化发展提供很大的便利。大学是青年人才聚集地,他们普遍具有高学历、高素质和对体育事业的高度热爱与追求,因此高校体育事业拥有丰厚的技术和科研人才资源,为高校乃至社会的体育产业经济化发展提供创新科技和技术支持;另外,高校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面发展的重要场所,他们有着对体育事业的新奇的想法、快速的行动力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充分体现出年轻群体的活力和精神,科学地引导其向体育事业的方向发展,可以为高校体育事业带来人才储备和创新思想,有利于促进高校对新时期体育经济化发展理念的认同,加快市场经济背景下体育产业化发展速度;高校地理位置和人文特点一般都是比较有特色的,可以有效结合高校天然独特的地理位置举办体育运动项目,靠近河流的学校可以举办水上运动,靠山的学校举办爬山、攀岩等体育锻炼。高校特色、有趣的体育活动可以创新体育运动和丰富体育资源。政府对高校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较大,高校体育设施与场地等资源也是比较充足的,建议定期联合企业举办公众体育赛事活动,为高校体育产业转型带来经济收益,在寒暑假时期可以将高校的体育场馆等设施出租给社会体育活动,充分利用高校体育资源,给高校带来经济收益以支持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为体育产业带来经济化发展动力,推动高校体育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4]。
高校体育产业市场化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营管理人员的作用尤为重要,关系到制定的体育产业经济化的规划是否科学、合理,管理制度是否完善。高校经营管理人员的传统管理方法无法适应体育产业的经济化发展,新型管理人才较为缺乏,应大力招聘经营型人才,在对高校进行基本管理以外,也可以结合市场经济对高校体育产业经济化做出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与发展规划。
在充满竞争的体育市场背景下要想做到全面深化改革发展,要依据市场发展方向不断改进更加科学的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发挥出市场经济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性意义,提高体育产业的经济竞争力。在新时代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下,高校体育产业经济化发展是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各高校在体育产业从传统教育型向市场经济型转变的过程中,要坚定经济化转变的理念,最大化利用高校的体育资源,培养经营型管理人才,不断改进高校体育发展制度,以促进高校体育经济的健康、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