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吕真(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近些年,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已经成功融入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建设中,因此,具备基础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企业用人的新增标准之一,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重要性也随之凸显,并且成为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现阶段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含应用课程、程序设置课程、网络运用课程和基础维修课程,课程的实践性有明显提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在不断地更新和丰富,所以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要重视教学的灵活性,进而为提高学生个人竞争力提供助力。
高校建设发展的核心目的是育人,而就目前的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现状来说,教学内容与计算机的实际运用是脱节的,学生所学知识在岗位就业中的应用性较差。而教学改革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满足学生学习和就业需求为目标开展的,重点是为了提升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实用性、先进性和系统性,让学生拥有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后办公中灵活使用计算机的能力。[1]
教学改革改革的不仅是课程体系,更是师资力量,教师是高校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需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高超的职业教学水平以及强硬的综合素质来对自己进行武装和提升,教师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所以要实现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高校需要完善和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也会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从全国的教育大局来说,素质教育是各个阶段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逐渐显现,已经无法适应信息化、数据化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是国家重大教育战略,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亦是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可以提升新一代大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为素质教育的深入提供助力。
高校大学生来自全国不同地区,而不同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渗透程度不同,发展较快的重点省市,学生从初、高中就接触计算机课程,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学习基础。而发展欠发达的省市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很多初、高中学校开设计算机课程的课时少,教学态度不够端正,使得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较为薄弱。还有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局限于视频观看和网络游戏操作上,这些对于学生的岗位就业并没有太多的帮助,所以高校大学生入学后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这就使得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很难按照相同的教学标准开展教学工作。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按照相关教育标准要求,高校应设置64 个课时来开展计算机公共技术课程教学。但是部分高校因为对计算机课程的不重视或者教学资源不足等原因,会强行缩短课时量。而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内容虽然简单基础,没有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那么繁杂,但是公共基础课程所涉及的计算机教学内容还是非常丰富,教学范围也比较广泛。所以课时的强行缩减会让教师被动加快教学进程,学生的学习体验质量也会随之下降,进而影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
很多高校在开展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时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学生的实践训练。而就教学内容而言,学校侧重教学程序设计、系统开发、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内容,很多教师以计算机等级考试内容为基础来设计教学方案,而学生也认为计算机等级证明的考核是提升自身职业竞争力的一个途径,这种本末倒置的思想观念严重影响了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2]学以致用才是最终目的,学生考下计算机等级证明,却没有实践应用的能力,那么等级证明就不能在岗位工作中提供助力。相反,学生的语言输入能力、对基础办公软件的熟练运用能力以及对计算机系统的了解程度反而在企业工作中应用更多,而这些则被高校计算机公共技术课程教学所忽视,进而造成了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的严重现象。
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前提,而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着重重视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两个方面的培养与提升。首先,高校应将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师的培训纳入整体教师培训计划中,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的计算机技术教学水平。其次,高校需要通过会议、培训、座谈等形式将素质教育的内容和信息素养提升的重要性渗透给教师,从根本上洗礼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让教师可以主动进行自我升华,主动参与到教学改革中,提升教师课程改革的主观能动性。最后,高校要对新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师的招聘标准进行调整,从师资队伍的基础建设上把控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从而确保教师队伍具备深化课程改革的能力,提升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是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难点之一,而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教师应深入研究分层教学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日常教学中的观察与考核,将学生按照不同基础水平划分层次,然后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情和能力发展范围制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和方案。按照分层教学法的实施理论,一般教师都需要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可分别命名为零基础组、基础组和提高组,零基础组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可以完成计算机一级考试,具备计算机操作基础,可以提升为基础组,而基础组的教学目标是对各种办公软件能够灵活操作,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班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利用所学计算机基础知识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3]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分层是基础,教师还需要在教学方式、教学实践训练以及教学评价中覆盖分层教学,让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更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通过高效率的因材施教,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本的基础上获得进步与提升。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是学生的必修课程,有标准课时设置,高校要落实课程改革,就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门的标准要求开设课程,保证学生拥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学校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分配课时,确保学生既能够扎实计算机理论基础,也能提升对所学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首先,在培养和提升学生对计算机的实践运用能力时,教师需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要将情境教学、合作教学、项目教学、游戏教学、分层教学、信息技术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计算机学习的独立性和探究精神。其次,理论知识是学生实践的基础,实践操作则是学生融汇、创新理论知识的平台,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教师在安排课程的时候需要重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进而提升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效率。最后,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所以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需要关注计算机系统、办公软件等信息技术的更新升级,及时发现新的功能和操作方法,同时关注计算机行业、信息技术行业、互联网行业、教育行业的最新资讯和发展变动,确保学生接受教育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核心就是知识体系的重构,重构知识体系的标准是以就业为导向,满足学生的发展和就业需要。首先,学校和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现状选择合适的教材,而合适的标准就是教材内容要具有实用性、先进性、基础性和系统性。实用性指的是教学内容要满足学生生活与工作的应用需求。先进性指的是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基础性指的是教学内容需要包含各种原理和概念,培养学生科学信息素养与对新型技术的适应能力。系统性是指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内容要形成完整系统,旨在更好培养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时的思维逻辑性和灵活性。其次,课程内容主要划分四大方面,分别是计算机发展与社会、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应用基础、基本应用技能。最后,教师也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就职需求适当的增加或者减少部分内容,以保证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知识体系始终满足大学生就业发展需要。[4]
信息化时代教学改革需要创新教学模式,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为了实现教学内容的融合渗透、教学时间的优化配置、教学评估的完善健全,进而提升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在应试教育理念中,课程教学模式死板、固定,师生之间有效互动少,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有效培养,计算机技能和素养也很难提升。所以教师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构建新的教学模式,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适宜的教学氛围,助力学生理解一些复杂的系统理论和概念。其次,利用微课、MOOC 等信息技术平台突破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教学时间的优化配置。将线下与线上教学结合起来,线下注重计算机知识的精讲和实践活动,线上注重难、重点知识的解析和训练。另外,还要将线上和线下的评估方式与内容相融合,实现对学生学习实情的有效分析和监督。线上与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值得教师珍而重之。
总而言之,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已经凸显,学生需要将此作为自己岗位就业的必备技能。而高校作为专业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更要以学生的就业发展为导向来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做规划,因此,实施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是必然的,在对课程改革有正确的认知后,学校和教师需要立足课程教学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改革策略,从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师资等方面进行优化,给学生提供先进、实用、系统的计算机教学,助力学生的发展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