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态分析在骨科与物理康复领域的应用进展

2021-11-30 05:06周萌黄强蒋协远孙志坚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步态髋关节膝关节

周萌 黄强 蒋协远 孙志坚

步态分析是综合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与力学相关知识对人体行走功能和状态进行分析的一种生物力学研究方法。人类的行走是由身体各个部分运动协同配合完成。步态研究可以通过对受试者行走过程每个动作细节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来完成。步态分析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Giovanni Borelli首次提出应用力学和几何学原理探讨运动时骨骼肌肉系统的运动规律。20世纪50年代,业内开始对步态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而后经过Perry[1-2]与Sutherland和Hagy[3-4]以及其他研究者的努力,将肌肉功能与关节运动和步态关联起来,展示了步态分析重要的临床价值。进而有研究者根据步态分析结果对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改进,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步态,使步态分析逐渐成为一个真正可用的临床工具。在骨科与物理康复的临床工作中,步态分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采集患者各时期的步态参数并与正常基线值或患者自身进行比较,可以实现对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的客观评价。现对相关内容综述如下。

一、步态分析的基本概念

正常步态是指当一个健康成人用自我感觉最自然最舒适的姿态行走时的步态,具有如下3个特点:身体平稳、步长适当、耗能最少[5]。正常步态需要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肉的动态整合,是通过骨盆、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足趾的一系列活动完成的,而躯干则基本保持在两足之间的支撑面上[6]。正常步态是髋、膝和踝关节的灵活运动,可以体现身体良好的平衡能力以及头、躯干和四肢协调流畅的配合运动[7]。正常步态之所以很流畅,是由于步行者将重心以移动的最小限度定位于骨盆,同时结合适宜的关节运动和适宜的力量;如果失去这些因素,则会导致异常步态的产生。

步态参数包括步态周期、运动学参数、动力学参数、肌电活动参数和能量代谢参数等,其中基本参数包括步幅、步速、步长、步频、步宽、步态周期和身体各个大关节的运动角度等[8]。行走中从一侧足跟接地到同侧足跟再次接地的过程称为一个步行周期,由支撑相和摆动相构成。支撑相是指脚与地面相接的时期,包括足跟接地、足掌接地、支撑中期、足跟离地和足趾离地5个时段;摆动相为脚离开地面的时期,由加速期、摆动中期和减速期构成。在一个正常人感觉较舒适的步行周期中,支撑相占60%,其中大约有 10%为双支撑相,摆动相占40%。随着步行速度的变化,各相所占比例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加快步行速度时单支撑相的时间会延长,双支撑相的时间会缩短。步行时身体重心做上下约5°的移动,骨盆做幅度为8°左右的前后旋转。正常步态的维持,应为髋关节前屈30°,后伸10°;膝关节充分伸展,屈曲60°;踝关节跖屈20°,背伸15°左右[9]。

二、临床步态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1.足印法:此方法比较原始,测量项目十分有限,目前已很少应用。测试时在受试者足底涂上染料,使受试者以自然速度走过铺在地面上固定长度的白纸,留下足印,由此测量距离、步长和步宽等数据。

2.目测步态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由测试者通过摄像、录像或目测的方法观察受试者行走时的步态特点,然后按照相应的条目逐条进行分级评分,最后通过测试者的主观经验得出结论。测试者需要对受试者行走时关节、肌肉、骨盆以及全身姿势协调性进行观察。由于无法提供量化信息,并且由于人步行速度的变化以及三维空间的变化等原因,此方法有很多局限性,仅作为一种辅助方法应用于临床。

3.三维动态分析:是针对特定关节或运动中心的三维动态分析,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骨科、神经内科、物理康复科和儿科等领域。通过三维步态分析可以获得各个大关节在行走时的角度、步态周期及其与时间的关系。三维步态分析作为一种客观量化的评价工具,有效弥补了功能评分主观性强和影像学评估静态性的不足。

4.应用关节角度计:关节角度计是可以佩戴在大关节上的一种仪器,可以测定关节实时角度,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可利用计算机重建步态。此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特别是对上肢检查十分方便;缺点是难以正确记录关节的旋转和倾斜活动。

5.应用便携式步态分析仪: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者尝试使用加速度仪、陀螺仪和力传感器等便携的步态测量仪器进行步态分析[10-15]。但是在之前的一段时间内这些仪器只能识别个别的时空参数,远远无法满足临床应用的需求。随着近些年来图像处理技术和传感技术的发展,使用便携式步态分析仪能够解释更多的临床问题。

6.标准步态分析实验室应具备的条件:标准步态分析实验室应配置运动捕捉系统、三维力平台以及动态肌电采集设备等。运动捕捉系统由至少6个摄像机组成,均匀分布在整个空间;三维力平台安装于地面上。除了通过运动捕捉系统和三维力平台收集运动信号和地面反应力信号外,还可以使用肌电测试仪同步获得肌肉活动信号,以便进行进一步分析。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将反光球和电极片安放在受试者身上,在受试者运动过程中同时记录反射球的空间位置、地面反应力和肌肉电流信号。

7.步态分析的过程与步骤:(1)校准测量空间后,根据所选的粘点方案将反射标记点粘贴到受试者躯干面,然后进行静态和动态动作数据收集,收集的原始数据包括所有反射标记点和地面反应力的坐标。(2)计算相关参数,如接头中心和链路质量等。(3)建立三维坐标系的链路,通过矩阵变换,获取每个坐标轴周围每个链路的旋转角度。(4)通过反向运动学获得链路旋转的欧拉角后,根据地面反应力进行逆动力学计算,由此获得接头扭矩和功率等指标。目前,许多运动采集系统都配备相应的数据处理软件,可以帮助用户直接获得结果,使测试者无需掌握复杂的数学运算方法。

三、步态分析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目前对脊柱相关疾病疗效的评估,主要依赖影像学资料和医生主观评分。所有的评分系统都会掺杂主观性,无法保证结果的客观性。

1.步态分析在颈椎病诊疗中的应用: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颈椎管容积减小被统称为脊髓型颈椎病。由于上位神经包括颈髓在控制肢体运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通常以颈肩痛为主,合并双上肢的感觉异常和肌力下降,有时甚至可以有双下肢肌无力或痉挛,进而引起异常步态[10-15]。目前步态已经成为评估脊髓型颈椎病的一个重要指标[16-17]。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行走过程中通过改变行走速度、下肢关节角度、步长和步频等以适应下肢无力和感觉异常的状态。Lee等[18]发现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通过增大步长、延长支撑相时间、改变膝关节和踝关节行进中的角度来适应步速的减慢。Ienaga等[19]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其中存在共济失调的患者步态是脚跟和脚趾同时接触地面,之后足部的压力迅速消失,无法传导至腿,而正常人在行走时脚底中心的压力在脚跟接触地面后迅速传递到腿。

目前业内对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还存在争议。Singh等[20]采用步态分析方法对接受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2组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发现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与手术时机相关,手术越早恢复越好,并且术前功能越差术后获益越大,且效果与年龄无关。这与之前报道的对超过60岁患者行手术减压后患者运动功能改善不明显的结果不同[21]。Yukawa等[22]通过10秒步行试验发现,术后患者的步行数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曹师锋等[23]通过对患者行走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疾病持续时间≥6个月、脊髓功能得分低的患者下肢行走能力较差,术后改善较少。

2.步态分析在下腰痛诊疗中的应用:下腰痛在临床腰椎疾病中相当常见。有学者对下腰痛患者进行步态分析,发现步速减慢、步长缩短,并且双侧步长不对称,当要求患者加快步速时,患者仅仅提高了步频,而其他指标并没有改变[24-25]。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自身的保护机制,通过减轻腰部所受的来自地面的冲击进而减轻疼痛,机体在步行中通过特殊的步态减少支撑相的地面反作用力[26-27]。正常人在行走缓慢时骨盆和胸躯框架大多处于相同的活动水平,但随着行走速度的加快,两者的活动大多处于非相位状态;而腰痛患者快速行走时这种变化并不明显,为了减少脊柱活动的程度,腰痛患者的胸腔活动和骨盆活动呈同轴性[28-30]。Scholtes等[31]对人腰椎和骨盆的活动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屈膝屈髋外旋时腰腿痛患者的骨盆和腰椎较早发生旋转并且角度增大。Cimolin等[32]发现腰腿痛对步态的影响与体质量相关,肥胖患者的站立相时间更长,同时在整个步态周期中步长减小,骨盆和髋关节在冠状面上的活动度减小。吴建贤等[33]利用步态分析仪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步态,发现患者腰椎在矢状面上的活动幅度及速度明显降低,坐-站运动能力降低,患侧肢体在各个方位的活动能力降低;之前Whitehurst等[34]与Shum等[35]通过对坐-站活动中腰和髋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毛晶和吴建贤[36]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疗效的评估结果显示,单腿支撑时间和治疗后双腿支撑时间缩短,地面支撑阶段中地面的冲击力增大,速度加快。

四、步态分析在创伤骨科的应用

1.步态分析在跟骨骨折患者康复中的应用:在足部骨折中,跟骨骨折占很大一部分,其中大多数是由跌倒损伤引起的关节内骨折,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在后期往往导致功能障碍,所造成的社会负担十分繁重。跟骨骨折患者有必要及早进行康复训练。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对跟骨骨折后康复训练效果的评价主要基于患者的临床症状、身体情况和影像学表现,缺乏客观的定量指标。足部压力步态分析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在人站立或行走过程中系统地观察其与地面接触面的压力分布,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已成为对跟骨骨折患者康复效果进行定量分析的首选工具。陈占法[37]等利用足部压力步态分析方法对采用自制跟骨板治疗的跟骨骨折病例行系统标准化康复训练和常规训练的有效性进行了比较,发现通过早期的康复训练跟骨骨折患者可以更早恢复运动能力,应用足部扫描系统可以对跟骨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进行定量评价。

2.步态分析在髋骨折患者诊疗中的应用:老年髋骨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常见且严重的一类,致死率和致残率高,医疗费用也高。近年来,国内外多项指南均强调患者应在术后尽早开始活动,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患肢负重。那么如何量化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进而反馈修改康复方案,一直是骨科医生和康复科医生探讨的话题之一。Pfeufer等[38]应用足底传感器对41名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术后第5天进行足底应力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老年髋骨折患者有可能因为不适当的负重限制导致活动能力下降,从而影响康复效果。该团队还应用同款足底传感器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和接受髓内钉固定的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患肢可以更早负重,这可能是由手术方式导致的,但是术后的镇痛治疗也应得到重视。总而言之,老年患者的治疗目标应该是在负重的情况下尽早运动[39]。

五、步态分析在小儿骨科中的应用

马蹄内翻足的复发一直是困扰小儿骨科医生的难题。一些研究结果表明,行Ponseti治疗后的马蹄内翻足复发率为11%~41%。目前对马蹄内翻足复发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检查和医生的主观经验,缺乏系统性客观评价指标。步态的改变可能与马蹄内翻足复发相关。有研究者应用步态分析技术发现马蹄内翻足复发的微小影响因素,并能检测复发的潜在风险,然后针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治疗,防止疾病进展从而避免复发。三维步态分析技术在支持运动学和动力学证据方面起着关键作用。Asperheim等[40]报道了马蹄内翻足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存在各种残余畸形的步态特征,脚趾内收可伴有足部0°~30°内旋和(或)胫前肌肉活动异常增加,部分患者残留跟骨外翻,可有膝关节过屈和踝关节过伸。Smith等[41]对15位佩戴有铰链和无铰链矫形支具的马蹄内翻足患儿进行了研究。患儿平均年龄为7.5岁,且有双侧瘫痪。研究者发现,应用矫形支架可以显著提高患儿的步长和步速,降低步幅频率,增加支撑阶段结束时的最大踝关节背伸角度,纠正摆动阶段足下垂,提高足部功能,同时减小踝关节运动范围。研究者还发现,在早期支撑阶段使用矫形支具可进一步校正脚踝肌跖屈力矩,同时对关节活动没有影响。但是上述数据结果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美国梅奥诊所(Mayo Clinics)使用步态分析技术对佩戴经过修正的膝-踝-足支具(knee-ankle-foot orthoses,KAFO)患者的行走功能进行评估。KAFO的行走时空参数主要是步速、步频、膝下平面弯曲和延伸活动及其弯曲和延伸力矩,同时对膝关节运动和刚度的补偿活动程度进行评价,进而对支具的佩戴进行优化。

目前我国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在小儿骨科临床评价和诊断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中更多是用于评价非手术治疗的效果。未来我国小儿骨科可能应用更多的立体步态分析技术,这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儿童步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六、步态分析在矫形骨科中的应用

1.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步态特征:髋关节发育不良是指因髋臼发育不良减少了对股骨头的覆盖,引起异常应力刺激,进而影响股骨头的发育,常常伴随着股骨颈干角和前倾角的异常改变,最终发展为髋关节骨关节炎[42]。Romanò等[43]对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进行步态分析后发现,这些患者倾向于以短步和缓慢步伐行走,在整个步态周期中,从冠状面观察,患者骨盆健侧高于患侧,症状的程度与关节退变程度成正比。在动力学方面,患侧髋关节伸髋受限,内外旋减少,支撑相和摆动相患侧膝关节屈曲活动减少,踝关节跖屈减少,以补偿髋关节的步态变化。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动态变化与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有显著相关性。Marangoz等[44]应用步态分析对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了研究,发现患者术后患侧髋关节活动度得到明显改善。然而,接受骨水泥固定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可能出现术后行走时髋关节和膝关节异常屈曲,出现类似于膝关节强直的步态。Endo等[45]对应用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效果进行了评价,术后患者步态分析结果表明髋关节活动度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步速和步幅也有明显提高。

2.髋关节脱位患者的步态特征: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的髋关节畸形,通常合并腰痛或髋关节疼痛以及髋关节活动受限。其临床症状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6]。Lai等[47]对女性Crowe Ⅳ型髋关节脱位患者进行了研究,发现单侧或双侧髋关节完全脱位的患者与正常人相比行走速度明显降低,同时由于下肢缩短,使步幅降低、骨盆前倾减少、髋关节弯曲和内部旋转不足。单侧髋关节完全脱位患者由于双下肢不等长,骨盆向患侧倾斜,力矩显著降低,而健侧髋关节和膝关节的最大内收力矩增加,以保证行走。因此,下肢缩短和髋关节脱位造成的双下肢长度不均是影响疾病转归的重要因素。Lai等[48]随后对由矫正侧髋关节脱位导致下肢长度不均引起的步态变化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步态与正常人步态参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3.步态分析在髋关节矫形治疗中的应用:Chang等[49]采用Pemberton截骨术治疗青年女性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术后步态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双下肢各关节的垂直应力峰值增加,髋关节负荷率也显著增加,可作为术后是否发生股骨坏死的预测因素之一;同时,截骨术后髋关节压力明显增加可能是术后发生髋关节关节炎的最初原因。因此,在手术中应尽量恢复股骨头和髋臼的对合关系,增加髋臼的覆盖率。Chang等[50]报道了11名婴幼儿截骨矫形术后患者的残余步态偏差。患儿接受Pemberton截骨术年龄为(1.6±0.5)岁,长大后接受步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患者骨盆在行走时向前倾斜,并旋转到健侧,表现出不对称的步态;同时,患侧冠状面活动均减少,而膝后伸展减少,通过增加髋关节后伸、膝关节弯曲和踝关节弯曲满足行走的需要。

4.膝内翻与膝外翻患者的步态特征: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膝关节畸形患者的步长缩短、步速减低。膝外翻患者足偏角与正常人相近,而膝内翻患者足偏角明显增大[51,52]。Stief等[52]对无骨关节炎的膝关节内翻患者的步态进行了研究,发现其时间和距离参数基本与正常人相同,在运动学方面,在支撑相时,膝内翻和膝外翻患者在摆动相早期趋于正常,在动力学方面,与正常人相比,支撑相结束时膝关节最大扭矩降低,膝关节最大内旋扭矩增加,矢状面的弯曲和力矩也不同程度减小。

5.步态分析在膝关节矫形治疗中的应用:在膝内翻和膝外翻患者中,膝关节力线的改变会增加相应间室的应力,导致关节软骨损伤[53]。有研究结果显示,膝内翻每增加1°,内侧间室负荷就会增加5%,膝关节内收力矩冲量则增加0.1%[54]。因此,通过手术可以纠正膝关节的异常力线,延缓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进展。膝内翻所造成的下肢力线异常可以通过胫骨高位截骨术进行改善。术后步态分析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改善膝关节的内翻应力进而改善应力分布。McClelland等[55]采用截骨术加外固定架治疗膝内翻畸形患者,长期随访发现膝关节负荷恢复令人满意,表明采用外固定可以更温和更准确地校正膝关节力线,临床疗效优于其他研究结果。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当膝关节内翻角度<7°时,内收扭矩占主导地位,当膝关节内翻角度≥7°时,膝关节外展扭矩占主导地位。膝关节内翻会增加发生骨关节炎的风险,但膝外翻一般不会。

七、步态分析在足踝外科的应用

1.扁平足患者的步态特征:扁平足常被认为是由关节周围软组织松弛引起的。单纯的扁平足虽然对足外形没有很大影响,但是往往会影响患者晚期的步态,需要以动态步态分析结合静态影像学分析来进行整体评价。Hunt和Smith[56]对扁平足患者的步态周期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当脚离地时,扁平足患者前足内收和后足背伸比正常人小,这表明扁平足患者在行走时足踝运动范围比正常人小。Bertani等[57]对儿童扁平足患者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支撑相末期踝关节的跖屈因为后足极度旋前而受限。Franco[58]发现扁平足患者步态在支撑相末期,因踝关节过度背伸引起中足活动度增加。Lee等[59]对扁平足患者的临床评价数据、静态成像评价和步态分析评价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发现患者的跟距角度与踝关节最大内旋活动度呈正相关。

2.步态分析在足踝畸形治疗中的应用:足踝畸形的主要原因包括骨骼发育异常、韧带和肌肉不平衡以及创伤等。在临床工作中通常根据造成畸形的原因制定治疗方案,例如对软组织畸形可以通过石膏或者支具进行治疗,而对更严重的骨性畸形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Theologis等[60]描述了20例马蹄内翻足患儿的术后步态,在行走过程中髋外翻补偿了足内旋,中足背伸明显改善,前足内收可能仍然存在,同时足可能下垂,跖屈力量可能下降。El-Hawary等[61]对采用物理治疗和Ponseti方法治疗马蹄内翻足后患者的步态差异进行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步态均有明显改善,采用物理疗法更容易残留畸形,而采用Ponseti方法更容易出现过度矫正。Karol等[62]对马蹄内翻足的物理疗法及手术松解的效果进行了比较,术后步态分析结果显示手术组患者由于过度的软组织松解,术后易出现持续性的足内旋。Leung等[63]的研究结果表明,矫形鞋可显著改善马蹄内翻足患者距下关节、踝关节和膝关节的位置和位移,从而减少站立时下肢异常的出现,减少足底韧带的张力,减少步态周期内胫骨的异常旋转。

八、步态分析在运动医学领域的应用

在膝关节运动损伤类疾病中,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非常常见,目前的临床共识为ACL损伤多需要手术干预,为了使患者能够尽早回归社会,恢复日常活动甚至运动,预防软骨损伤以及远期骨关节炎的发生,多为患者进行ACL重建。由于ACL损伤患者与正常人相比运动能力下降且代偿功能减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ACL重建后患者的步态参数变化,以期通过ACL重建获得功能的显著改善。Stephen等[64]使用步态分析系统对40 例接受完全单侧ACL重建后6个月的患者与匹配的37例健康受试者的步态进行了比较,发现相对于健康受试者,ACL重建后患者的步长明显变长,双下肢的支撑相缩短,膝关节活动角度减小。Erhart-Hledik等[65]应用运动学及动力学系统对17名接受单侧ACL重建患者于术后2年和8年进行双侧步态分析,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伸展扭矩的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减小,膝关节弯曲扭矩峰值增加,站立期屈膝角和胫骨外旋转角度增加,平均股骨前位移减小。与健康受试者相比,ACL重建患者下肢伸展扭矩第一峰值显著增加,外部旋转扭矩和膝关节弯曲扭矩的峰值显著降低。

有学者利用三维运动分析系统研究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对患者术后的影响,发现重建移植物的选择与ACL重建术后的膝关节生物力学特性以及运动中的力矩有直接相关性。Abourezk等[66]应用三维运动分析系统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接受自体肌腱移植ACL重建患者行走速度减低,并且在三维动态分析中可见胫骨内旋减少,在运动中的摆动相初期表现出膝关节屈伸力矩减低。因此得出结论,接受以自体腘绳肌腱作为移植物的ACL重建手术患者,由于双下肢肌力不对称,最终可发生步态变化。此外,有研究结果表明,患者接受ACL重建术后的步态变化可能与移植物固定方式相关。通过对不同术式ACL重建术后的步态参数进行比较,可以了解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和治疗效果。

九、步态分析在物理康复领域的应用

在物理康复领域,步态分析可作为诊疗、疗效评价和恢复状态评价的参考标准,目前在脑瘫、中风和小儿麻痹症后遗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定量步态分析在确定康复治疗方案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功能包括(1)评估肢体的功能水平;(2)协助诊断、治疗以及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3)评估人工关节和假肢的有效性和舒适性;(4)评估康复治疗的有效性。通过对步速、步长、步态周期、关节角、地面反应曲线、肌电图和能量消耗等步态参数的测量与分析,可以对患者的行走功能进行客观的评价,进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Al-Zahrani等[67]从时间距离参数、运动参数、动态参数和肌电活动等方面对偏瘫患者的步态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对患者步态异常的机制进行了客观阐述,详细介绍了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案。Gravante 等[68]对严重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进行了三维步态分析,将获得的运动学、动力学和肌电活动等各项参数与年龄匹配的正常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膝关节不稳定尤其是行走中的不稳定会对患者的步态产生很大影响,根据患者站立相和摆动相步态参数可以制定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从而提升治疗效果。

十、总结与展望

随着近些年科研投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及方法成功得到了转化并应用于临床。步态分析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使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患者康复计划的优化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估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目前,我国许多医疗和科研单位都引进了运动捕捉系统,并开展了步态分析的临床科研工作。经过近50年的发展,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在国际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可通过利用该系统对步态参数进行准确评估,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的精准性和治疗的有效性。我国步态分析研究工作开展相对较晚,虽然部分机构已经配备了相应的设备,但是仍有很大改进余地。随着我国康复事业的发展,强调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的精确医疗体系将得到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步态髋关节膝关节
基于步态参数分析的老年跌倒人群步态特征研究
特别策划《步态分析研究综述》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人老常捏捏膝关节
步态识人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说说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