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资产重组的路径分析

2021-11-30 04:15张溪安泉惠石化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品牌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资产重组主体资产

文/张溪安(泉惠石化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国有企业在改革背景下的资产重组途径是不同的,需要根据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重组,在资产重组中,政府部门和企业要坚持以市场为引导、国有企业为主体的方式,建立新型的国有企业与职工劳动关系,实现国有企业在职员工身份的快速转变。

一、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概述

(一)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发展史

资产重组的概念源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中,通过调节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问题,将资产进行了重新划分,资产重组的概念由此而来。通过资产重组,可以使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增加新的活力,从而使企业效益达到了最大化的目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资产重组逐渐被应用于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最终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使得资产重组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并购方式,如横向、纵向、多元化并购等。在金融市场逐渐成熟的今天,随着企业产权制度的有效建立,同时逐渐完善金融市场,能够为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概念

在资产重组中,根据不同的领域和视角,对资产组合、业务整顿以及资产配置等方面采取有形或者无形资产的重新界定与划分[1]。然而站在广义的角度而言,资产重组的方式和范围往往需要涉及企业内部的一些基本实情,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时,必须采取不同的资产重组方式,常见的方法有股份制改革、资产置换、转让等方式,不同的资产重组方式,需要根据国有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决定。通常情况下,国有企业在资产重组过程中,对国有企业的资产的界定方式非常困难,导致重组的方式变得多样化,而国有企业在重组的过程中,通常没有固定的重组定义。

(三)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意义

国企资产重组的核心是为了企业的利益扩张和持久发展,因此资产重组的进程对企业而言具有较高的战略性意义,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有利于完善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通过资产重组,使国有企业的产权与职责关系更加明确,并在合理化的托管经营模式中,实现对企业内部管理经营机制的有效理顺。

(2)有利于更好地拓展融资渠道,这是因为国有企业在资产重组的过程中,部分股权会被上市公司并购,因此国有企业在资产重组中需要采用资产注入的方式获得国有企业资产经营控制权,才能实现对资本的有效扩张。

(3)有利于打破传统的竞争壁垒,使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实现资源的快速流动,并有效推动市场和行业的重新分布。

(4)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风险规避能力,为了降低国有企业可能遇到的风险,在风险规避中可以采取转让和出售的方法,使国有企业及时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

(5)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在对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时候,采取兼并以及合并的方式,能够达到优势互补的有效目的,使国有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得到明显提升[2]。

二、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中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干预较为严重

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其发展方向主要由政府部门牵头,使得国有企业资本市场的发展不够完善,这也使得国有企业勉强能够整合拼凑成企业的业绩,导致国有企业无法实现有效改善。

(二)发展动机不纯

当国有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时,对市场的发展不够了解,会使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难以符合市场的经济理论价值。国有企业为了躲避债务问题和风险问题,就需要采取转移的方式进行资产重组。

(三)产权划分不清晰

国有企业涉及很多部门,同时又和国家利益层面相关,因此国有企业通常会牵扯到国家政治与经济等问题,在对国有企业进行资产重组的过程中,必须将国有企业的产权划分清楚。除此之外,国有企业的发展周期比较长,并且国有企业还下辖有很多子公司,具有跨地区的特点,这使得国有企业资产组成比较复杂[3]。大部分国有企业存在着金融体系监管不完善以及金融源头追溯难度高等问题,造成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时存在很多阻碍。

(四)国有企业结构比较单一

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的生产结构和产品种类比价单一,和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产品相对比较单一,这种情况下导致国有企业很容易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市场的变化而影响到国有企业的发展。当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后,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机制和人才战略支撑,从而增加了市场的风险。

(五)主体层次划分不清

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政企问题,而国有企业的所有权、法人以及经营权没有明确分离。国有企业经过公司化改革后,依旧受到政府部门和资本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影响。

(六)文化冲突问题

对国有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往往涉及多种因素,常见的因素有人员问题、技术结构以及业务动态等。然而在以往的国有企业发展中,国有企业人员存在思想保守以及思想转变困难等问题,这导致国有企业在未来的经营中依旧存在着很多负担。

三、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资产重组的路径分析

(一)明确资产重组的主体地位

国有企业在资产重组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资产重组的主体地位,只有明确资产重组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推动资产重组。然而资产重组的地位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资源配置的市场主体、资产监管以政府为主体、资产重组以企业为主体。首先是在资源配置的市场主体过程中,国有企业资产重组需要严格遵循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价值规律,并且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可以督促市场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国有企业实现公平、自由、透明化的要求,保障国有企业的独立自主经营权地位。通常情况下,国有企业在资产重组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很多问题,为了使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就需要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其次是以政府为主体的资产监管过程中,由于国有企业的相关资产都属于国家,且国有企业的营业性质也由国家掌控,所以国有企业的资产流动以及产权交易等问题都需要遵循政府部门的主观要求,并承担起资产的监管职责,有利于更好地避免重组中可能出现的资产流失情况。在实时掌握国有企业的状况和资产、债务和管理等问题的过程中,由于市场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国有企业在资产重组时,必须制定好相关的资产重组政策以及规范要求,才能避免国有企业在资产重组时出现各种各样问题[4]。最后是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以企业作为主体导向的过程中,由于企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元素,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更好地实现利益最大化,就必须在资产重组时获得绝对的主导权。只有当国有企业在资产重组完成后,相关的资本运作方式和业务流程的处理,就需要从经营管理模式调整为以企业为主体的重要转变。

(二)明确资产重组需要遵循的原则

在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中,重组的方式不仅多而且范围也比较广,因此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必须遵循各种各样不同的原则,有利于减少关联性的交易原则以及整体最优的原则。在遵循这些不同的基本原则过程中,需要选择最佳的原则,明晰国有企业的产权以及生产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从而有利于为国有企业注入新的动力。在国有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时,为了避免重组可能导致的经营受损等情况,就必须遵循均衡性的原则,在对国有企业资产和债务的划分与处理中,必须遵循对称性的原则。严格遵循相关产权交易的规范,实现对各项流程的有效执行,这也是国有企业整体优化的原则。

(三)明确资产重组的方式和体系

在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过程中,由于重组的基本模式有两种,分别是分拆重组以及合并重组这两种模式,在对国有企业内部资产的重组时,需要对国有企业的资产和资源重新配置,并在资产重组后达到盘活固化资产的目的,使国有企业的资产可以实现有效流动,因此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核心方式是围绕产权交易,并通过国有资产产权的交易和市场化,最终完成市场交易的有效运作[5]。资产重组的过程是一个系统性的业务,涉及多个方面和环节,所以在整体的设计中,就需要选择专业的中介服务机构,提升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质量和效率。

四、结束语

当前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是提升国有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市场经济不够成熟与完善的今天,只有不断探索,并在实践中总结提高,才能规范资产重组质效。

猜你喜欢
资产重组主体资产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论碳审计主体
何谓“主体间性”
基于CMMI的软件组织资产库建设与应用实践
守住硬核资产是“硬道理”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资产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A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历程分析
自然资源资产领导干部离任审计
百视通东方明珠合并上海文广重大资产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