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超,张继红,罗 恒,董浩旭(三峡大学第二人民医院/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湖北 宜昌44300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湖北 武汉 43003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的暴发和传播趋势一再出乎人们的意料,截止2020年6月15日上午10:05,已累计影响180个以上的国家,造成了800多万人口感染,43.6万多人死亡[1],给全世界人民的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COVID-19在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只有两种结局:病毒被彻底消灭,或者病毒继续肆虐人间,带来更多的死亡。防控COVID-19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对疫情的快速传播,全国各地迅速建立战时机制,主战场在湖北,全国各地联防联控,集中全国的人力、财力、物资等全部力量抗击疫情。2020年3月18日国内首次无新增本土COVID-19确诊病例,这标志着我国抗击COVID-19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然而,目前疫情还在国外迅速蔓延。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之一,是中国的兵家经典,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之一。以其为代表的古代兵家思想阐述的谋略思想和哲学思想被广泛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医学等各领域中。疫情期间,我国一系列科学防疫的举措,成功遏制了COVID-19在中国的蔓延。在“兵家思想”视角下,这些抗击COVID-19疫情的对策均是“兵家思想”的经典体现。本文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古代“兵家思想”的视角,分析“兵家思想”在我国科学防疫体系中的具体体现和在COVID-19治疗中的指导作用,并阐述“兵家思想”在COVID-19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新阶段的指导意义。
兵家思想,是指我国古代研究军事理论和从事军事活动的战略家和军事家论述战争的普遍规律的思想。兵家思想在我国的发展源远流长,其萌芽于夏商,初步成型于西周,成熟于春秋[2],其中,孙武的《孙子兵法》是先秦兵家思想的集大成者[3]。先秦兵家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的特征,其主要观点有:①根据战争的客观因素与矛盾来认识战争的发展规律及指导原则,强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②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在战争中观形察势、因变治变;③论述战争中文与武、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之间的辩证关系,其思想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均具有普遍的哲学意义[4]。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兵家思想可以归纳为:“道义”原则、“慎战”原则、“先胜”原则、“全胜”原则、“诡道”原则、“贵速”原则、“知变”原则等等[5]。
兵家思想和中医学同样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共同的哲学基础[6]。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或以战事释医理,或以兵法解治则,或将脏器作用比之于军政,或径直用军事用语述生理和病理现象,充分体现了兵家思想对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特别是其治则治法学说,有着重要的影响[7]。后世清初名医徐大椿著《医学源流论》,甚至提出“用药如用兵”的说法,影响甚大。有鉴于此,历朝历代,不仅仅是军事家,中医医家也视其为重要指导思想。
1942年12月毛泽东根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的军事经验和教训,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批判继承中国传统兵学思想基础上,提出的“十大军事原则”标志着人民军队战略战术理论的日臻完善,同时也被认为是对《孙子兵法》的继承与创新[8],也是人民军队战略战术理论指导我们赢得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等一系列胜利。此次疫情发生之后,党中央迅速宣布进入战时状态,全国31个省(市、区)纷纷启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1级响应,并迅速集中人力、物资全力抗疫。央视网评论,从“遭遇战”到“阻击战”,从“重中之重”到“人民战争”,从“头等大事”到“全面胜利”……观势、谋局、落子,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决策者,在指挥这场“战役”的过程中,很多对策、措施与中国古代“兵家思想”高度契合[9]。
科学防疫的内涵,在于在防疫过程中尊重科学,遵循科学规律,从控制传染源、救治被传染者,到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以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指导疫情防控和临床实践。疫情期间,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成功的科学防疫的举措,主要包括:早期实行武汉封城,全国联防联控,同时举全国之力,支援武汉;19个省市区通过“一省包一市”的方式支援湖北;社区采用网格化管理进行逐户排查;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高度重视院感防控、重视保护医护人员;公共卫生、社区、公安、交通、后勤保障等各相关部门齐心协力,共克时艰;针对COVID-19重症患者、轻症患者及密切接触者的病情不同,通过定点医院、方舱医院、隔离点分类收治;等等。在“兵家思想”视角下,这些防控策略均是“兵家思想”的经典体现,详细分析如下。
《孙子兵法》开篇即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是基于“慎战”原则提出来的,也即是,战争关系到国家兴亡和民众存亡,必须慎重对待、认真研究对策。COVID-19疫情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多次召开会议、多次听取汇报、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10]。我们的防控策略,即是“以人为本”,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尽力挽救每一个患者的生命。
《孙子兵法》虽然多是讲用兵作战之法,围绕的却是怎样避免战争,以战制战,隐含着人本思想的胜利哲学[11-12]。孙子认为,人是赢得胜利的关键因素,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破除了“道德制胜”与“占卜测胜”的哲学迷思[11]。“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具体体现在对战争、战事和将帅的重视,对兵与民在战争中主体作用的重视。
我们的抗疫举措,把“以人为本”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方面不计一切代价、举全国之力去挽救病患生命,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COVID-19患者免费救治,保障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权;另一方面,重视对“战役主体”的医护人员的保护,通过科学的管理举措优先保障医护人员防疫物资,充分保障医护人员的轮休和薪酬待遇以及给予“白衣战士”最高礼遇等。相比之下,英国曾经提出的所谓的“群体免疫”[13]应对策略,将许多高风险的民众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健康置于高风险的处境,是对生命健康权不尊重。
《孙子兵法·始计篇》:“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从“道义”原则上分析,政府和民众同心同德、意志一致,这样面对如此重大的公共危机,民众才会和政府上下同心,不惧艰险,战胜困难。2020年1月18日国务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终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等传染病专家前往武汉支援[14];2020年1月20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特邀两位院士参加了会议,会上就加强疫情防控和救治等的具体建议得到迅速落实[14];2020年1月26日多家省级卫视取消原定的娱乐节目,开设抗击疫情特别直播节目,全天候、多角度报道防控疫情前线的最新消息[15];雷神山和火神山的云直播;等等。通过电视、网络等公共媒体,我国各级政府始终将前线战役的最新情况进行实时播报,使民众能及时了解抗击疫情一线的真实情况,切身体会到奋战在一线的人员的艰难和患者的痛苦,密切配合政府的各项政策。我国政府自始至终都通过积极的应对和公开透明的信息,向民众展示着应对疫情的决心和实事求是的应对态度,使得上下同心、政令畅通,这对疫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医护人员是战役中“兵”的角色,保护“民众”则是战役的战略目的。从这个角度讲,“民”与“兵”同样是战役的主体。4万余名医务工作者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请战逆行上一线,救患者于水火;同时,社会各界爱心企业、人士纷纷慷慨解囊,踊跃捐款捐物;众多志愿者自愿奔波一线为民服务;全国人民密切配合,自觉居家隔离,出门佩戴口罩。这些充分说明,在我国政府科学的组织下,使得兵民齐心,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孙子·谋攻篇》中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显然,只有对 “彼”方的情况和“己”方的实力了如指掌,才能有效地打击敌人,赢得胜利。抗击疫情犹如一场战争。在防控过程中,也只有充分掌握病毒的种类、传播途径、诊断方法、消杀方法、预防措施、致病特点、临床表现、疾病预后等情况,才能真正做到“知己知彼”,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COVID-19疫情出现初期,对于突如其来的未知新病毒,其种类、传播途径、防范措施、有无传染性、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预后等情况均不甚明确,由于敌情不明,给武汉疫情早期的防控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此后,通过迅速开展临床救治经验总结和不断的科学研究,我们对COVID-19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比如,通过调查清楚病毒的传播途径,明确消杀方法,从而针对各种传播途径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预防和防护推荐;通过经验摸索,制定出标准的防护装备穿脱流程,有效地切断病毒在医务人员之间、医患之间的传播,确保医务人员的战斗力;开展COVID-19死亡患者的尸体解剖,深入地了解病毒对人体的损害特点,以便在临床中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迅速批准各种药物临床试验筛选有效药物,根据对病毒的临床经验摸索和科学观察,在治疗中不断更新诊疗方案。正是基于对COVID-19病毒的科学认识,知己知彼,我们才能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为战胜这次疫情奠定基础。
COVID-19的防治在国内能取得巨大的成效与党中央、国务院将“兵贵神速”的“贵速”原则用的淋漓尽致分不开。自2020年1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明确COVID-19为乙类传染病以后,国家迅速针对各种问题制定对策,迅速落实。2020年1月22日李兰娟院士向国家建议武汉必须严格的“封城”,她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武汉实施进出人员管控是因为疫情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只有严格地控制传染源,才能不让传染病发生大流行”[14]。2020年1月23日凌晨02∶30武汉市COVID-19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23日上午10∶00武汉市实施封城,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等离汉通道暂时关闭[16]。10天之内建成编制床位1 000张的火神山医院,12天之内建成编制床位1 600张的雷神山医院。2020年2月1日王辰院士提出建立“方舱医院”,对患者要应收尽收,48小时后,首批3座方舱医院开舱,随后更多的方舱医院投入使用,武汉定点医院终于不再“一床难求”,逐步实现了“床等人”的逆袭,从而有效地切断了COVID-19的传播链[17]。2020年3月11日武汉市新增确诊病例首次降至个位,至3月18日武汉市新增及疑似病例实现“双归零”,这无不体现了“兵贵神速”在COVID-19疫情的防治中的重要意义。
古代兵家十分重视“因敌变化”和“水无常形,兵无常势”的思想,也即“知变”原则。在抗疫过程中,尽管是统一统筹指挥,各省市却根据具体形势采取灵活的策略。就武汉市而言,防疫初期即策略性地确定了“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无法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为需要重点关注的“四类人员”,随后在防治的过程中因势利导,利用定点医院、方舱医院、隔离点,各司其职形成救治的闭环,其中定点医院主攻救治重症患者,方舱医院收治轻症患者,隔离点以隔离密切接触者和康复者为主,实现治疗、隔离的救治闭环,从而全面切断病毒的传播链。其余省市因疫情较轻,虽采取了类似的封闭和防控措施,却采取了相对缓和防疫措施和管控时间,充分体现了“知变”的灵活应对策略。
此外,控制病毒的首要任务在于及早地发现潜在感染者,有效切断传播链,控制感染病例的增长。王辰院士“建设方舱医院”意见的提出,是建立在充分了解病毒的传播特性和武汉本地疫情的基础上,根据形势作出的具有创造性的和建设性的意见,是“知变”和“诡道”原则的充分体现。因COVID-19传染性强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基于SARS应对经验,我们紧急建造的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增加的2 600张床位却满足不了武汉地区病患的救治需求;而考虑到COVID-19毒力较SARS弱,多数患者为轻症患者,因此方舱医院的实施,打破了我们既往应对传染病的惯性思维,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和最快的速度,达到了迅速大幅度扩大收治容量,为隔离在家、孤立无缘的患者开通了生命的绿色通道,也同时达到了“对患者应收尽收”的战略目的。
目前,我国对于COVID-19的治疗策略主要以中西医结合为主,在西医抗病毒、抗感染、呼吸机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尽量推动中医的治疗参与度。2020年2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文要求,在COVID-19防治工作中,建立健全中西医协作机制,强化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提升临床救治效果[18]。
随着现代医学对病毒的结构、传播方式和治病特点等的认识的加深以及边临床救治边总结经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更新了七版COVID-19国家诊疗方案,系统指导全国的救治工作。第六版试用药物中增加磷酸氯喹和阿比多尔两种药物,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疗增加“康复者血浆治疗”等等[19],这是“因敌变化”的“知变”的具体体现。此外,国家重视疫苗的开发,迅速开始了疫苗开发的准备工作,体现了“贵速”的思想。
目前,中医药在治疗COVID-19中广泛应用,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数据显示,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的COVID-19确诊病例超过6万例[20]。中医医家多用“兵法思想”演绎中医正邪相争的演变过程。从中医的角度看,COVID-19属于温病的一种,病机复杂,主要涉及湿、热、毒、瘀等,病位在肺,可累及脾、心、肝、肾等[21]。COVID-19作为一种特殊外邪,为侵犯之“敌”,入侵人体后,与“我”之免疫力,也即中医的“正气”相互抗争,病情也在正邪的相争中不断出现动态演变。
患病初期,外感毒疫,或夹杂湿邪,或夹杂寒湿邪,或夹杂湿温;侵袭机体后,因人体禀赋不同,兼有化热、变燥、伤阴、致瘀、闭脱等变证[22];如患者机体免疫力最终战胜“敌”之邪气,病情即进入恢复期。目前,国内中医普遍的辨证治疗思路,早期以祛邪为主,在治疗后期重视扶正,兼清余邪,而在整个治疗期均重视扶助正气。中医学充分重视感染COVID-19后的“我”的因素,并主张分阶段治疗和个体化辨证治疗,以充分重视每一个患者感染COVID-19后的不同情况,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充分体现了兵家“知变原则”的思想。这也是中医学不同于西医学的地方。
此外,就传染病预防的角度来讲,中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预防思想,主张在预防期开始使用艾灸、穴位贴敷、导引法等自我保健的方法,通过扶助正气的方式进行COVID-19的预防[23]。中医这种“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切合兵法“不治已乱,治未乱”。就具体的遣方用药而言,中医“一人一方”治病的灵活性和中病即止的治疗策略,与《孙子兵法》的“知彼知己”和“因敌变化”思想相吻合[6]。因此,可以看出,中医“用药”与兵家“用兵”的思想有诸多相通之处[7]。
2020年3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COVID-19为全球大流行;同日,我国首次无新增本土COVID-19确诊病例。3月23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中央应对COVID-19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指出,全国本土COVID-19疫情的传播已基本阻断,但零星散发和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疫情在全球出现大流行,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要实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在科学精准防控同时,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这正是《孙子兵法》“顺势而为”的知变思想的具体体现,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推动“全面阻击”向“精准阻断”的转变,从武汉地区为中心的重点防控转向出入境重地的重点防控。
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新阶段,兵家思想对于疫情的防控仍具有指导意义。《孙子兵法·九变篇》“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讲用兵之法不应报侥幸心理,应有备无患,提前做充足的准备。这正是我们防疫新阶段应当遵从的核心指导思想,做足准备,严防境外病例输入。
除此之外,我们应当继续坚持在前一阶段的策略原则。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防控策略,在严格执行各项抗疫举措的同时,重点关注COVID-19危重患者的治疗,执行筛查隔离政策时坚持中外人员一视同仁;其次,继续公开透明的疫情信息传递,保持信息的透明,使公众及时了解疫情的最新信息,上下齐心,政令畅通,每个人各尽其职;再次,重视COVID-19相关科研产出的质量,更多地了解COVID-19,随时调整相应的治疗和防控策略;再次,加快COVID-19疫苗的开发;最后,在逐步推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应采取灵活的策略,诸如已经采取的根据低中高风险地区分区分级精准施策、科学防治、重点区域重点防控等等。在上述一系列科学的决策下,我国有望顺利实现在保证13亿人的生命健康的同时,保持社会稳定,推动有序复产复工,让公众回归正常生活,确保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全面胜利。
“兵家思想”的智慧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瑰宝,曾经指导我们取得了许多胜利,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防控COVID-19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我国各种科学防疫的举措,背后均有古代兵家思想的身影。从战役准备、时机选择、策略决策、控制战争这几个方面来看,均体现出对《孙子兵法》重要思想的完美实践。“兵家思想”与中医传统的思想一脉相承,对具体的COVID-19的治疗,尤其中医治疗也具有指导意义。目前,COVID-19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我国面临着COVID-19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新阶段。此时,“兵家思想”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策有优劣之分,战争有胜负之别。学习古代“兵家思想”,有助于我们制定更优化的应对策略,同时对国外的疫情防控策略调整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