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传播与发展

2021-11-30 03:16:04闫兴平
魅力中国 2021年50期
关键词:书法艺术书法群众

闫兴平

(靖边县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陕西 榆林 718500)

科学技术的兴起,使电子产品成为生活的必需品,加快了人们工作和学习的节奏,实现汉字电子化,这种方法虽然方便,但对书法的继承和发展却有负面影响。许多青少年在书写汉字时“提笔忘字”,不利于传播和发展中国文化。书法教育的普及已成为网络时代的必然。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网络时代的开放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促进社会文化进步,建设现代文明社会。文章深入探讨群众文化中书法发展的问题,探讨书法对人类产生的根本影响。

一、群众文化概述

(一)群众文化含义

群众文化是社会文化,它的社会性表现为人的自我娱乐、自我参与、自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它可以成为主流文化和群众文化,而不需要更多的引导。群众性文化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是精神适应、团结互助和普及知识。群众性文化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好的领导,群众文化能够有效地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这对社会的发展十分有利。

(二)群众文化的特点

群众文化以人为主体,目的是娱乐文化活动,以提升心情,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近年来,群众文化最为典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政府逐渐成为群众文化的主导力量,民众参与其中。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人们可以加速知识的普及,特别是先进文化的传播。可以说,群众文化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鲜明的群众文化特色。

(三)群众文化的内容

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群众文化建设,是推进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大众化过程中,先进文化的传播日益增多。例如,“环境保护”在群众文化中的实施效果非常好,许多地区由于提前开展了文化大众宣传,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而且社会形态在不断变化,从原始部落形态向公共形态转变。群众文化与群众文化有着直接的联系。目前比较有效的社区文化主要有:读书会、英语角、体育竞赛、语言比赛、歌唱比赛、书法比赛等,以及消防安全、法律、卫生、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宣传和讲座。要让群众更多地参与到群众文化中去,就必须丰富群众文化的形式,比如从各个年龄段收集群众文化建议,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倾听群众的声音,让群众积极参与到群众文化中去。

二、书法的发展和现状

(一)书法的发展历史

说起书法,必须先说汉字。汉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在先秦书法中,甲骨文是最早的书法符号,而甲骨文的大多数文字都是符号。人类最早利用符号作为语言进行交流,记录自己的思想。甲骨文上的符号交错排列,使我国书法艺术进入了萌芽阶段,后来,商周先民在青铜器上雕刻符号,称之为金文。汉字的多元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石头雕刻是中国最早的石雕艺术。此后,书法形式趋于多元化,书写原则和文体逐渐统一,人们开始赋予书法美;秦朝时,秦始皇将汉字统一为小篆,此后出现了一种受秦始皇称赞的隶书,并开始在生活中使用和广泛发展;汉代是我国书法稳定繁荣的时期。不仅两汉简朴雅致,各有书体,而且有一定的艺术价值,魏晋时期以楷书、楷书、草书最为盛行。唐代也非常重视书法艺术,认为书法是科举考试的题目之一,宋代的书法已经不存在了,但随着战争多年的恢复,开始有了回味的趋势,书法开始活跃在人们的眼中,清代中后期,书法艺术发展得很快。经过历代书法的发展,大致可以归纳为12 个字:简洁大方、内涵丰富、以简写实。

(二)书法在现代社会的发展现状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成为社会的主导。伴随着现代社会电子技术的普及,繁体中书法体已被各种高科技所取代,从手写、书写到电脑输入,汉字的形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生活方式和书写方式发生了变化。而且在键盘上,书法艺术已经成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电子器件上的标志使用方便,人们逐渐远离手写。电子的过程代替了书写,书写必然下降,一个人的书法就会逐渐衰弱。书中流传千年,流传至今,并非轻易消亡。书籍艺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适用性是其他书法所不能取代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书法艺术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书法、成语、段落、散文等形式。能有效传播汉字。书法在现代社会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为人们所接受。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去的地方,汉字就是使用档案符号、个人签名、婚礼贺词等艺术形式,书法艺术无处不在。所以,有些人无法保证字迹完全消失。并且,书法文化与原型分离后,更为适宜。相对于传统书法,它体现了传统书法的历史美。千百年来,书法艺术不可避免地被描绘成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审美意识。书法艺术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民族文化和民族思维的物质形态。虽然书法艺术尚不能令人接受,但"诗书皆源于中国"的事实,折射出我国书法文化的细部。书法艺术的实用价值虽然在下降,但仍有一部分人追求书法艺术,因此书法与群众文化的融合,将会使更多的人认识书法,使书法成为一种传统文化。

三、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传播与发展

(一)提升群众对书法艺术的认知

书法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书法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艺术的精华,形成自己的特色。同理,其他艺术家也可以从书法中汲取精华,寻找创作灵感。书法对现代文化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图形设计、字体、绘画、音乐韵律等,都是由书法所启发的。书艺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通过书法和汉字,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中国的书法艺术如群众文化一样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体现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意识和文化观念。我们应深刻剖析这一宝贵财富,挖掘其中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族精神文化信息,从中汲取灵感,提高认识,陶冶情操,发挥书法艺术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书法在中国群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社会先进观念的今天,人们对书法艺术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开始从书法创作中汲取灵感,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实现现代艺术与书法的完美融合,展现新时代独特的艺术风格,使新时代的艺术特色更加鲜明。

(二)提升人类的精神世界

人人皆可研习书法,而我国书法艺术也在不断发展。学习书法可以提升华人精神,在群众文化中促进它的发展,就有责任学习:提高现代人的精神品质和行为素质。人民欣赏书法的过程,可以从书法艺术中聆听历史,探究历史,在书法美学和书法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历史的每一个层面都蕴含着书法时代光芒。人们过分注重物质的需要,把金钱当作生命哲学,不重视精神世界的空虚,不利于身心的全面发展,所以,必须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现代,把诗歌留在信息时代,思考我们自己的精神需求和优秀的历史文化,这不仅是国家推进优秀历史文化的目的,也是我国书法以一种超脱外貌的方式展示了人们的内心世界,需要更多人去感受书法、历史、文化等。

(三)推广书法艺术,提升群众素养

书法艺术在中华文明史上源远流长,这些看似简单的词,其实就是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正因为如此,书法艺术才能真正提升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也正因为如此,人们从书法鉴赏、练笔中感受到,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这与语文教育改革所提出的素质教育不谋而合,不只局限于校园的品质教育。书法是培养高尚情操和审美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书法创作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水平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书法的神奇作用,能促进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经过繁重的劳动和学习后,可以缓解紧张疲劳的感觉,改善我们的情绪,这对大众是有益的。如今许多家庭在客厅、卧室、书房等处悬挂书法作品,可见,书法作品有缓解疲劳、愉悦心情的作用,能有效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常练书法可提高人们的注意力。长时间练习肯定会让人有集中精神、忍耐、刻薄等优秀品质,因此,把这些品质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取得他们想要的。

四、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传播与发展方向

在群众文化中,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在发展和研究中,能吸收大众艺术的精华和意义,结合自身的艺术魅力。其他形式的大众艺术也会受到书法艺术的影响,书法艺术是书法艺术的精华融合后,更显艺术魅力,例如,现代社会比较常见的平面设计,在字体、图像等方面,受传统书法的影响,这些闪亮的书法受到书法艺术的启发。

书法要想长久发展,就必须有选择地学习其他艺术形式,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现实困境,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和文化需求,有效地把艺术与书法线条相结合,才能把握书法艺术的独特性。许多艺术作品不仅在表现形式上有相通之处,而且在激发创作灵感方面也有相通之处,要科学地与能体现时代特色和特色的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赋予书法以新的生机和活力。“北京奥运”是书法、绘画与现代艺术的有机结合,就形态而言,它是一支铅笔,从形象人在打太极一样,就是这样一条简单的线和动作,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既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又能将世界传统文化形象地表现出来,使其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充分体现,从而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并进一步扩大其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因此,书法艺术中蕴涵的民族精神和人文意蕴,要从深层次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从深层次去认识历史发展和文化交流,从中获得更多的灵感,陶冶情操,增加个人魅力,使更多人走进书法艺术的精彩世界。书法并没有消失,先进、开明的人们可以从书法艺术领域中得到独特的灵感和理解,科学运用书法,与现代艺术紧密结合、互识互补,形成符合现代审美意识和大众需要、反映民族精神和时代特征的艺术形式。

五、结语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也在不断地发展和繁荣,我国书法的历史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悠久,它是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人民群众永恒的精神财富,我国书法代表了一种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文化精神,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交替中不断传承,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着人们对美和文化理解的渴望。在此过程中,人们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精神生活需要得到改善,书写作为一种最古老的历史形式,在联系过去与未来之间起着重要作用。当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够在网上欣赏和认识书法艺术的魅力,从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传播我国书法艺术。

猜你喜欢
书法艺术书法群众
书法
大江南北(2022年9期)2022-09-07 13:13:48
书法欣赏
求知(2022年5期)2022-05-14 01:28:58
书法
娘子关(2022年1期)2022-03-02 08:18:42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唐都学刊(2021年4期)2021-10-29 05:47:44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唐都学刊(2020年3期)2020-06-05 01:59:26
所谓书法艺术
现代装饰(2018年12期)2018-12-29 13:03:04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3:56
书法欣赏
吐鲁番(2018年1期)2018-06-12 07:15:26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