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娟
(蓝田县图书馆,陕西 西安 710500)
2018 年3 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2019 年8 月23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2019 年8 月26 日科技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加强文化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完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8 项重点任务,充分释放科技对文化建设支撑作用和创新力。伴随着我国文旅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由过去缺不缺、够不够的层面转向到好不好、精不精的层面。在此背景下,文旅企业必须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丰富完善文旅产品供给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尽快转变观念,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促进文旅融合良性发展。
纵观国内外图书馆的发展,对文旅融合有一些实践研究和理论思考。
2005 年建成的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从多个层面诠释了"诗与距离"的融合,这座16 层高的16 层、10 层的绿色平台拥有数百平方米的绿色庭院,拥有数百平方米的绿色庭院,16 层的餐厅和休闲观光区,可供读者和游客在此品尝咖啡、鸟瞰新加坡。在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人们可以在图书馆里看电影、弹钢琴、跳舞、观赏服装展览和多媒体艺术。
中国台湾新北市图书馆于2015 年5 月启用,图书馆一层入口设有免费休闲区,供读者用餐、讨论、交流。阅览室每天24 小时开放管理,有独特的小阅览室,有自己的特色,可作为家庭或团队工作娱乐之用,管理方式为24 小时开放,使图书馆成为全天候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就像在家一样舒适。
当前,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到来,因此,许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急需解决。
公共图书馆的规范性观念根深蒂固,缺乏对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市场需求、规划和运作实践的认识和思考。服务市场化、商业性、盈利性的旅游产业,存在一定的赢利观念,图书馆资源利用不足,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不相适应,文化旅游“两张皮”问题尤为突出。
当前,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项目逐渐增多,但文化与旅游部门之间的合作方式比较单一,项目创新不足,对文化创意和图书馆元素利用不够,地方文化遗产未挖掘,图书馆特色资源开发不充分,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特色展览、艺术收藏等资源难以转化为旅游产品,缺乏对文化旅游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图书馆特色资源开发不足。
公共图书馆主要依靠现有资源吸引读者,宣传不到位,参与读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公共图书馆应解放思想,开发图书馆旅游产品,立足区域特色资源,实施自主创新,实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公共图书馆的存在符合文旅深度融合的理念和要求,能够促进景区自身的发展建设与发展,既要加强场所设施建设,又要结合当地文化特点,深入挖掘当地文化内涵,赋予场景丰富的人文色彩,创造有特色的地方旅游景观。如蓝田历史悠久,是人类先祖的发祥地之一,又是华夏文明最早的萌发地之一,举世闻名的蓝田玉名列中国“四大名玉”。蓝田作为古人类生息繁衍的地方,是唐代宫廷名画家韩干、北宋神宗年间著名的“四吕”兄弟、近代著名理学家牛兆濂等历史名人的故乡,也是唐诗画家王维隐居的地方,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遗存。蓝田自然景观秀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驰名中外的公王岭蓝田猿人遗址,被誉为“第二敦煌”的壁塑瑰宝水陆庵,建于隋唐的佛教净土宗圣地悟真寺,东汉才女蔡文姬墓,地下神宫辋川溶洞,王维别业遗迹,风景迷人的汤泉湖以及兼具华山之险、黄山之秀的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大批人文、自然景观。因此,作为蓝田县图书馆可以将当地的特色文化展示得更加直观、具体,更能让游客感受到城市的魅力和地域文化。当前,旅游景点公共图书馆的现象屡见不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出版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书籍和图书,而且还为景观增添了人文气息。
公共图书馆可以运用新的方法和技术规划建设一批书画阅览室、古籍陈列室,以崭新的面貌向公众展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新手段、新技术,开发地方文化资源,打造地方文化精品。另外,应考虑运用数字技术,促进文化旅游的创新与一体化发展,积极继承地域文化,推动整个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公共图书馆应推动新的整合过程,以创新数字技术作为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和利用"互联网+"的重要突破,融合文化发展模式,促进旅游业和数码技术的发展。为了给人们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体验,更应注重对本土文化因素的挖掘和分析,探索一种将文化、旅游产品和数码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为人们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体验。
“文旅融合”对中国文化和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文化和旅游业必须坚持文化与旅游深层次融合的理念,不断探索和分析文化旅游发展的规律和内在逻辑,促进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挖掘新时代发展潜力。旅游融合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新时代大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也随之高涨,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开拓深度融合的新思路、新理念,推动图书馆服务全域化发展。
旅游业融合不仅仅是老问题,而是一种新的主张。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公共图书馆,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和成功。为此,笔者结合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思考,认为“五个发展"和"两个目标”是符合公共图书馆事业特点的。
1.理念契合——推动开放发展
文旅融合以使旅游业得以持续发展,提高质量,增强文化自信,促进社会文化繁荣,为人们留下诗意的距离,是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对图书馆和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促进《诗与距》从以往的实践中得到更好的融合与进步,为大众文化学习、文化旅游、文化体验、文化交流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充分体现图书馆的宗旨,在文化旅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面临新时代的文旅融合,公共图书馆必须从思想上加强文旅融合,从理念上认识文旅融合,在整个过程中深化文旅融合。为此,图书馆工作人员应深入探讨、整合,推进文化旅游,突出文化旅游,强化图书馆与旅游深度融合的目标发展,保护和开发地方文化资源,开展文化创意旅游服务与开发,进一步发挥图书馆、旅游业的社会职能和公共服务功能,并与旅游等部门进行融合。
2.机构整合——助力高效发展
强大的职能机构重组是文旅深度融合与发展的关键,公共图书馆应顺应文旅融合发展的趋势,对当地的旅游服务和发展建立内部设施,有针对性地开展旅游指导和信息服务,打造当地的旅游数码资源,开展专项旅游培训与教育,开展专项文化旅游活动。同时,还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项目小组或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提供扎实的工作,促进学术研究与创业活动的相互促进和有效发展,不断培养复合型的文化旅游人才,加快地方文化旅游的深化和发展。
3.资源整合——促进共享发展
在新时期,公共图书馆需要对文化、旅游、教育资源进行整理与整合,使其成为新时代的文化旅游资源。游客对文化资源的利用和旅游资源的文化扩张也是一种资源互动流动。从文化和旅游遗产(非物质资源)的角度来看,每一个城市都有其文化和旅游遗产(非物质资源)的历史,而每一个乡村景观又各有特色。要对相关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评价,提供有针对性的文化和旅游信息服务。如蓝田县图书馆结合实际,建成了“印象蓝田”大型系列多媒体数据库,主要包括蓝田人文文化、地域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史前文化、品牌文化,为宣传蓝田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还可以建立文化旅游云平台,使文化资源的展示与利用更加全面、舒适。公共图书馆应不断开展文旅融合,实施机构创新,拓展资源共享渠道。
4.服务切合——实现多元发展
图书资源、信息服务等传统业务都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因此,要切合现代科技的服务需求,继续做大做强服务,充分利用5 G、AR 等高新技术,实施服务手段和媒体创新,进一步提高文化、旅游、科技融合发展水平,推进文化旅游一体化,不仅要理清二者之间的界面,还要在满足大众需求、明确并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上下功夫。
5.产业聚合——推进协同发展
产业集聚强调文化与旅游要积极响应市场需求,对文化旅游遗产、文化旅游要素进行创意设计,将文化旅游遗产、文化旅游要素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使其成为人们和游客喜爱、购买的文化旅游产品,既丰富了旅游原料的供给,又使隐藏的文化和文物以文化创意产品的形式增值。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还应积极构建节庆旅游、乡村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研究型旅游等文化旅游一体化。因此,图书馆要敢于开拓文化整合模式,借助社会资源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总之,公共图书馆必须通过新型企业形态的培育与发展,实现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的深度整合与深度发展。
“十四五”规划编制之初,业界同仁应借这次机会,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与策划,提出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新目标,并就图书馆自身发展和社会价值创造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推动图书馆自身发展
应以文旅融合为动力,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质量的提高、持续发展。要以新的发展理念,将文旅融合作为自身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力,整合开发新的文化旅游资源,完善图书馆设施和服务,打造新的阅读空间,不断创新综合性、分部性图书馆模式,完善体系结构。通过实施文化旅游+战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加强文化和旅游服务,实施“文化旅游+”战略,不断开发新的企业形式,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2.创造图书馆社会价值
要以“文旅融合”为契机,创造社会价值,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应将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以市场为目标,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启动资源的创新整合,推动全球旅游业的发展,全面传承地方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建设文化强国。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应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和旅游资源,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探索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将文化融入旅游,不断丰富当地风景名胜区的精神文化内涵,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公共图书馆作为公众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必须加快转型发展的步伐,积极发挥主体、先锋军作用,拓展服务内容,创新发展思路,以人文精神充分开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特色资源,探索多元发展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