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文艺院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践与思考

2021-11-30 03:16相大磊
魅力中国 2021年50期
关键词:院团人才队伍文艺

相大磊

(安徽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才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作出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为人才事业发展指引了方向、明确了路径。国有文艺院团是发展文艺事业的主力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巩固发挥国有文艺院团舞台艺术创作生产的主导地位和引领作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强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以安徽演艺集团“十三五”以来人才队伍建设为例,阐述安徽演艺集团人才队伍建设具体实践,提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启示思考,以期对国有文艺院团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一些有益探索。

一、加强国有文艺院团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1.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系列决策部署精神的本质要求。2021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2018 年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建设一支优秀人才队伍。2016年3月,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对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加强国有文艺院团人才队伍建设,体现了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明确要求,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贡献了文化力量。

2.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力支撑。2017 年10 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2014 年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必须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艺事业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文艺院团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力量,在培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特殊作用。加强国有文艺院团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批德艺双馨文艺名家,培养一支高素质文艺人才队伍,生产创作一批精品力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是深化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2021 年6 月,中央印发《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意见》,提出遵循艺术发展规律、推动形成艺术精品和文艺人才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的工作原则,确立了建立和完善国有文艺院团人才辈出的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主要目标。2015 年6 月,中央出台《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强调不断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深入实施文艺领域人才工程,培养打造一批文艺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艺人才队伍。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人才引进、培养、管理、使用、保障等体制机制改革,努力营造尊重文艺人才和文艺创造,是深化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

二、加强国有文艺院团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

1.加强人才思想建设。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争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文艺工作者”和“五讲四做”(讲政治、讲纪律、讲规矩、讲团结、讲奉献,做担当、奋斗、创新、服务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演职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文艺工作者思想、道德和专业水平。

2.健全人才组织领导。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组织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指定专职人员从事人才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将人才工作纳入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人才工作。完善人才制度建设,制定完善《员工招聘办法》《“明日之星”人才培养计划》《继续教育资助办法》等。

3.打造人才培养品牌。省黄梅戏剧院完善小梅花艺术团人才培养机制,为演员打造青春版《红楼梦》等多部剧目,举办“明日之星”等多场演唱会,参演剧院多部重点文艺项目,培养1 名梅花奖演员、2 名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和青年英才,7 名一级演员等。探索院团和艺术学校共建培养。省徽京剧院与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合作招录2016 级大专定向徽京班(第二批)57 人,学习掌握徽剧《小宴》京剧《樊江关》等数十出剧目,对我省徽剧发展传承起着关键作用。省杂技团与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联合招生2015 级杂技班(第六批)40 人,先后参加《美丽中国风》等杂技剧演出,成为我省杂技项目重要的新生力量。完善“名师收徒”机制,重视名家收徒作用在黄梅戏和徽剧等传承中发挥人才“传、帮、带”作用。省黄梅戏剧院6 位戏曲名家收徒10 人,省徽京剧院4 位戏曲名家收徒7 人,涌现出汪育殊、袁媛等优秀人才。

4.加大人才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参加主管部门培训,8 人次入选文旅部“千人计划”,20 余人参加文旅部文艺院团长、专业技术培训班学习。常态化开展内部培训。通过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加强与高校、专业机构合作,举办经营管理、专业技术等培训班,加快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力度。开设“梨园讲堂”,组织集团青年编剧、导演、演员、灯光、舞美等人才,跟班学习,目前已依托话剧《今夜星辰》创排开展了跟班培训。

5.创新人才引进模式。坚持公开招聘、人岗相适、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面向大中专院校和社会公开招聘数十名专业技术人员,补充新鲜力量,加强后备人才储备。加大柔性引才力度,探索艺术指导、短期兼职、项目签约等形式,广泛集聚人才。省歌舞剧院招聘优秀演员参与音乐剧《龙潭三杰》演出,安徽乐团与安徽艺术学院建立合作机制,解决指挥人才紧缺等问题。

6.深化人才激励机制。把人才工作列入党建综合考核内容,督促直属文艺院团做好人才工作。鼓励各类人才参加继续教育和专业提升,陆续选送相关人员到北京、上海等高校开展学历教育和业务培训。1 人取得上海戏剧学院博士学历,多人取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集团对取得大学以上的学历教育给予全额报销支持。坚持开展业务考核,促进人才健康发展,实施能者上、庸者下,省黄梅戏剧院实行年度考核优秀人才“低职高聘”等举措,有效激发人才活力。

7.强化人才服务管理。组织参加重点人才项目申报,新增享受国务院津贴4 人、省政府津贴3 人,3 人获得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和青年英才称号,1人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6 人入选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 人入选省“特支计划”,新增省“115”产业创新团队1 个等,新增获得高级职称人才100 余人。加强人才跟踪服务和项目管理工作,不断丰富完善集团“名家名角”“精英深造”“明日之星”等人才培养工程。

8.注重人才实践锻炼。集团新创、复排黄梅戏《共产党宣言》、徽剧《惊魂记》、话剧《今夜星辰》、歌剧《小二黑结婚》、杂技剧《中国风》、交响乐《八月桂花》等精品力作,积极组织开展演出数千场次。成功塑造“春之韵”等惠民演出品牌,培育“全国戏迷嘉年华”等重要活动品牌,连续多年承办“新年音乐会”等活动、参加中国戏剧节等展演,拥有安徽大剧院等5 座艺术表演剧场,为广大演职人员提供了成长锻炼展示发展的良好平台。

三、加强国有文艺院团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思考

1.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文艺院团必须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加强顶层设计,把人才工作摆在改革发展重要位置,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能机构,配齐配强专职人员,定期研究部署人才工作,结合实际,有效推动中央关于人才工作各项改革任务落地生根。

2.加强人才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人才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持续深化文艺院团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艺术理想,深入基层,扎根生活,提升学识、内涵和修养,加强知识积累、专业储备、道德修养、实践锻炼,争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工作者。

3.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充分发挥选人用人自主权,注重区分层次,加强分类指导,依托国家和省重点人才工程项目,培养打造一批领军人才和名家名角;结合重点文艺创作,在艺术生产实践中培养锻炼人才,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让青年人才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专业经验,增强工作能力和本领。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和计划,加强编剧、导演、演员、作曲、舞美、灯光等人才队伍培养,积极开展不同领域、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4.健全人才引进制度。针对文艺院团行业特点,细化各领域需求条件,因类制宜,依群施策,加强与专业艺术院校合作,通过联合办学、共建培养等方式,精准科学招录人才。加强柔性引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从国内外、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集聚各类优秀人才。

5.强化人才激励制度。健全人才收入分配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人才观,摒弃唯学历、资历、职称、论文等片面错误倾向,强化政治品德、工作能力、工作业绩评价。探索对文化名家、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实施协议薪酬、项目薪酬和年薪制等分配制度,在干部选拔、交流培训、职称评审、项目申报、荣誉奖励等方面优先考虑优秀人才,充分激发人才积极性和创造力。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文艺事业想要繁荣发展,必须加快培养、发现、珍惜、团结和凝聚人才。当前,国有文艺院团适逢新时代改革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强化人才意识,提升人才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创作、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以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和专业人才保障。

猜你喜欢
院团人才队伍文艺
1942,文艺之春
基层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的策略研究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一种聚焦: 上海民营院团的现状与发展
演艺产业多元发展的新兴开拓者
□文艺范
中石化海外技术支持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发展机制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