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21-11-30 01:45康童娜
山西青年 2021年10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心理健康心理

康童娜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大学教育阶段被认为是人的心理化或生理化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在这一时期,大学生经历了从青少年到成年人的社会角色的快速转变,心理健康素质是他们顺利过渡的重要心理素质基础。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学校大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并且取得了很大成绩。对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的横断面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素质水平逐步提高。然而,人际关系、学业压力、社会环境适应、就业发展愿望、景观环境问题等诸多方面,必然使我国大学生逐渐产生弱势群体的心理和社会行为健康问题,严重变化的程度仍在增加。目前,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专业教育建设虽然顺利启动,但已基本形成教学体系结构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和工作规范化建设的特征,为了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增长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必须加快构建大学生的生态健康心理,提高全体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关注我国大学生的健康心理教育体系。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一)深入实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

知识、能力、人格的和谐均衡发展是当代社会普遍倡导的,也是当代高校中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根据这一基本理论,帮助大学生建立支撑高校生活方式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即物质力量支撑、精神力量支撑和社会利益支撑,将成为当代高校的重大历史使命。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不仅能适应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而且充分体现了我国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措施,大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科学心理素质,就不能接受科学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这可能严重影响他们正确掌握科学心理学和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1]

(二)实施高校心理教育是和谐发展的现实需求

在我国心理社会化的进程中,大学生心理的和谐健康发展,仍然是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个整体核心组成部分。大学生只有加强心理健康,才能正确认识社会现实,具有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积极的人生态度,敢于面对各种挫折,战胜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良好社会道德素质、提高集体智力活动工作效率的重要基础,有利于促进体育健康与文化美育的均衡发展。开展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形成和谐健康的人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2]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有着独特的历史烙印和新的时代。他们认为,倡导科学创新精神,追求学生的自主意志和创新精神,同时又容易出现极端和叛逆,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正视的缺点。为有效促进大学生和谐健康发展,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长期的心理健康指导和教育。高校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容忍他人的心理能力,学会善于接受和理解他人,从而与他人和睦相处。那么,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积极接触这个社会,积极关注这个社会,积极适应这个社会。

(三)实施高校心理教育是开发潜能的必要途径

人的自我潜能的充分发挥,主要建立在物质积累的两个不同方面:一是近年来人们所经历的宝贵的遗传生活品质;二是几千年社会实践积累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遗传素质当然是先天的,这种精神财富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教育活动使现代人能够站在取代前人的肩膀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现代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高校生活与心理健康艺术教育专业有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一套科学的教育方法,一些不能简化的地方也要纳入普通学科教学。根据当代人的智力观,人们认为智力的发展是由各种不同的智力因素构成的。[3]生活中最重要的不是谁比谁聪明,而是每个人如何聪明,在哪里聪明。大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需要进一步培养,关键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要对大学生潜能的开发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使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心理智力发展结构,掌握相应的潜能开发引导手段。

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高

目前,高校对引导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不够重视,没有能力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深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只能停留在口号形式的宣传教育阶段,造成这种特殊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不深刻,大学不仅要鼓励学生自我管理,还要引导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简言之,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针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知识辅导,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的更新,这种认知的负效应也导致许多学生不仅更愿意积极参与,更不愿接受新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此外,一些私立大学正在尝试将心理健康的本科教育外包给其他教育机构。如果这些外包机构认为操作不当,心理健康专业教育就永远无法全面深入地开展。二是我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重要性的总体认识还不够。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中,而且体现在民族社会文明建设中。亚健康认知的重要性将不再受到重视。[4]

(二)教育平台欠缺

平台工程建设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平台的完善与否,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和实现健康心理教育的最终教学效果。然而,目前的信息平台体系建设还不是很完善。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的服务平台大多只是单一学科课程的综合性教学服务平台,不能完全满足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的客观发展需要。例如,大学生在自身心理健康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健康问题严重困扰着许多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职业发展。在这些方面,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往往对指导心理矫治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专业人才稀少

大学生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的心理教育活动主体趋于多元化,其中以校长和团委为主要代表的心理教育社会工作者、辅导员、班主任、教师等是主要代表心理教育者。不同的心理教育活动主体需要承担不同的心理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心理学专业的提高对我国大学生终身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心理教育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从暑期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开展的现状来看,专业人才的缺乏明显。就学校辅导员而言,辅导员往往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最需要接触的学校教育管理者。他们负责引导学校与广大学生的密切沟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单一,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教学目标不明确,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而且,与学生思想政治职业教育密切相关的本科专业虽多,但与自身心理健康职业教育密切相关的应用教育专业相对较少。这些都对大学生思想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深入科学发展、稳步有效推进产生了很大的社会负面影响。

三、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原则

(一)全方位的系统原则

为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科学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应从学生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入手,结合我国高校发展的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一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专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与自身社会制度发展相关要素紧密结合,发挥不可或缺的引领作用,高校其他专业教育服务体系与其他相关专业的社会保障支持体系要形成良好的合作发展关系。高校社会心理健康教育要在教学管理、专业教学、院系建设等方面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高校社会心理支持系统的重要协同作用。

(二)理论结合实践原则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必须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下,实践才能避免理论的盲目性,有明确的实践目标。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教育课程模式的教学,主要应用于坚持教学理论基础和实践教学原则,分析具体的心理教学实践过程,总结实际心理咨询教学过程。指导学生要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积累心理问题,不断创新和分析心理问题,就要有勇于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勇气,通过教学实践指导活动不断检验实践,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教学指导思想。

(三)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加强大学生思想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是推进大学生全面健康素质教育的重要政治措施,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政治措施,是加快建设一个和谐健康校园的重要途径。高校作为高层次专业人才的直接培养和教育基地,是高层次专业人才的直接培养和教育基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促进人生价值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坚持以大学生健康,为教育中心的教学原则的教育教学模式,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尽可能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社会主体作用。高校心理教师要自觉尊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树立关爱大学生的道德观念,维护大学生在德育教学中的自由和发言权,放下架子,主动干预和帮助大学生,平等自由对话,相互尊重和交流。[5]

(四)可持续发展原则

大学生全面心理健康教学模式,坚持科学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既是大学生全面心理健康建设最终目标,构建健康科学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努力促进我国大学生整体精神心理素质,和谐健康发展的整体水平。它是大学生全面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教学理念,大学生全面心理健康科学教育的基本教学理念是:根据我国大学生全面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大学生健康为教育中心,采取多种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方法。

总之,要确定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需求和成长方向,坚持学校心理健康导师教育的正确方向,要建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使心理健康的教育服务意识。从微观教育层面由问题解决型教育向积极行动心理学转变,尽快实现学生素质教育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新转变。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心理健康心理
素质教育视域下超硬材料制造教学探索与实践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彰显育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