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婷婷
(中北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00)
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网络与教育之间的关联日益密切,在高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混合式教学模式顺应时代发展而生成且被广泛认可。该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在当前高校诸多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被广泛应用,这其中就包括了大学英语学科[1]。以外研社研发的UNIPUS平台为依托,大学英语开展混合教学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借助平台提供的听说读写的知识模块,学生可充分利用优势的网络课程资源开展课前预习活动,结合教师在课中阶段集中体现的重难点讲解及答疑解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不断得以强化,教与学双方的效率也实现了有效提升。与传统教学相比,基于UNIPUS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表现出了巨大优势[2]。
基于UNIPUS平台开展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对于提升高校英语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教学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的空白,对于深化英语教学改革、推进英语教学转型具有重要作用。
混合教学是顺应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需求而形成的一种集线上、线下教育资源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创新,与其相对的是单纯的课堂教学或远程在线教育,其核心在于通过多维度的教学混合模式,通过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等教学过程在网络以及线下课堂教学中的整合来凸显传统线下教学模式与网络线上教学形式的合成优势,从而形成更具效率的教学策略,辅之以学生的传统学习方法与数字式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全方位地优化教与学的双主体环境,实现教与学双向效率的大幅度提升[3]。当前混合教学模式广泛存在于学校教育及各类公司的培训中,它以确切的教学成效而被广泛认可与推广,并逐渐成为当前教学模式中的主流方式。美国教育部曾在2013年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指出,混合教学是相对于单一的课堂教学或网络教学而言最具效率的教学方式,它将教师与学生双方主体从传统受时空局限的教室教学中解脱出来,实现了更加灵活而全时效的教学态势。我国教育技术专家何克哲也认为混合教学集成了单一课堂或网络教学的优势,获取了“1+1大于2”的优势效果,实现了教师在指导、启发和监督教学过程与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主动性学习之间的最佳平衡。
基于UNIPUS平台开展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其遵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一方面,它强调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的重新建构,从而搭建系统化、创新化的教学体系[4];另一方面,其遵循人本主义主张,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保证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进行的知识意义的构建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实践学习过程的辅导者,其核心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构建更为适宜的环境与氛围,因此,在混合教学模式中,教师对课程环节与学习环境的搭建具有根本性意义,而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则为学生的知识构建与积累营造了最佳的环境,使针对性、个性化的教学成为可能,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模式下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发。总之,混合教学模式为学习者构建了一个有利于加快信息处理、改变和优化认知的优异的环境状态,为学生构建和积累知识、完成学习过程提供了极大优势。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提出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其核心观点认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应建立在自然人性基础上,以知识的追求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和引导,其角色定位为学生的朋友,应重视和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意见。就混合教学模式而言,教师应发挥学习和教学资源的组织与整合作用,为学生提供最佳的网络课程以及课堂学习资源,以学习全过程为视角,助力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学习。
混合式教学模式包括了凭借UNIPUS平台而实施的网络教学,以教室为主要阵地展开的课堂教学以及相应的实践活动,以UNIPUS平台为依托,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该平台上获取课程相关的各种资源,比如课程视频、PPT课件、测试题库等,教师可在平台上进行教学辅导以及在线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可在平台上完成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则改变了传统教学对课程进行全盘讲解的做法,根据学生在UNIPUS平台上的自主学习反馈以及课程重难点进行答疑解惑式的讲解;实践活动主要在网络及线下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比如针对口语练习而进行的一定情境下的角色扮演就是一种实践活动,在该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和应用创新方法。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它们将以课前预习、课中研习、课后复习三阶段而得以呈现[5]。课前预习是教师根据学习情况来分析教材、设计教学、调整教案以及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课程预习、讨论交流;课中研习则是教师以答疑解惑的方式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组织学生讨论,进行课程汇报,完成随堂测验,而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在教师引导下深入完成课程内容学习;课后复习是教师布置作业,进行教学反思与总结,学生复习功课、完成作业。以下将针对三阶段来具体探讨基于UNIPUS的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
课前预习阶段,教师需完成的任务包括进行学前分析、制定教学目标、整合教学资源、发布预习任务等。首先,学前分析就是指教师要提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自我的教学能力以及教学资源等进行系统分析,做到知己知彼,以保障可切实掌控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使教学过程游刃有余。其次,教师应利用UNIPUS平台上的学前测验、讨论社区等版块,结合学前分析结果以及平时对学生学习特点与风格的了解来设计制定课堂教学目标,该目标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可过于窄狭。再次,教师要以课程为中心,广泛收集整理,汇总线上线下相关教学资源,遴选优质课件比如视频类课件等,在实践中视频类资源最受学生欢迎,学习效果也最好,教师应顾及到学生对此类资源的偏好,重视视频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发布。最后,教师需要将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要求转化为学习任务清单发布于UNIPUS平台相关版块,并指导学生的预习活动。课前阶段对于学生而言就是要以小组的形式,根据教师提出的预习要求,利用UNIPUS平台上的课程资源来完成预习,为后续阶段的进阶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预习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和疑惑可首先尝试通过信息探索、学习群讨论等形式寻求答案,最终遗留问题则应做好记录,并上传平台,反馈至教师。
课中阶段以传统的面对面教室内授课方式来进行,其基本活动包括引导、讨论、讲解汇报、点评等,课中阶段的核心任务在于对课程重难点知识以及学生在预习阶段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并引导和组织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包括小组讨论、预习成果展示与汇报、实践活动等。课堂研析过程是学生进行知识的深化和拓展过程,它依然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来推进实施,课堂教学能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互动的优势,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教学参与度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引导、组织和辅助作用,通过小组讨论加补充讲解的方式答疑解惑,并结合UNIPUS平台对于学生在线学习活动的数据统计对学生的课前与课中表现、知识掌握程度等作出点评[6]。
课后复习旨在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拓展知识深度与广度。对于教师而言,则有助于教师在完成课堂反思与总结的过程中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反馈,并据此对教学进行自我评价,形成对以后教学的指导性经验材料。在课后复习过程中,学生可依据UNIPUS平台提供的相关功能模块来完成复习任务,比如利用平台的在线测试功能随堂开展测试,以精准了解自身对课程重难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和组织作用,要求和监督学生及时完成测试,并在学生测试的基础上进行课后反思与总结,巩固所学内容,强化学习成效。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平台的互动讨论功能来及时与教师及学习同伴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复习阶段的学习心得,对课堂表现进行反思,对进一步发现的问题和疑惑进行讨论,及时获得教师和同学的指导性建议,同时探讨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问题,提升自我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对于任何一种教学模式,考核和评价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及时系统的评价可使教师全面了解掌握学生的学情状况,从而指导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案的调整等。评价对于学生来说能促进学生客观认知自我,明晰自己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了解自己的学习偏好和风格,为以后的学习提供参考。在混合教学模式中,评价体系依托UNIPUS平台提供的多层次测评功能而建立,具有评价主体更加多元、考核内容更为全面、评价方法更加多样等特点。首先,就评价主体而言,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主体较为单一,教师几乎是唯一的主体,其权威性不容置疑,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而教师作为单一主体不可避免地存在主观和片面的评价状况,由此导致评价缺乏公正以及学生形成抵触情绪。而混合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变单一、线性的评价主体为多元主体结构,学生自评、教师测评、平台评测以及其他同学的互评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提高了评价的客观公正性。同时,学生自己以及其他同学都是评价主体,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对于教学的参与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反思与探索能力。其次,就考核内容而言,相比传统教学评价模式只重视知识技能的了解与掌握程度不同,混合教学的评价内容更加全面,既有依托UNIPUS平台而实现的对课程内容掌握度的测评,也有对小组活动、课堂参与表现、实践活动的完成、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等情况的评价,真正实现了由“理论认知型”向“能力应用型”的转变[7]。最后,该评价模式中方法更为多样,包括了过程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大部分,过程性评价由课堂观察、学习日志、网络日志、在线记录、在线测评反馈、学生自评与互评等内容组成,总结性评价则由学校统一安排,以期中、期末等关键时间点组织学生参加综合测试为主要方式,并赋予过程性评价在最终评价结果中一定的成绩构成比例。
基于UNIPUS平台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实践,应正视目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下面将重点从教师工作量过于繁重、学生学业任务过于繁多、学生管理难度增加三方面提出具体的问题和化解对策。
混合式教学由于同时涉及到线上、线下两大教学阵地而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对教师的责任心和耐心都形成了挑战,相较于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而言,混合模式下教师需要完成更多的工作才能有效组织教学,比如在课前教师需要收集、整理更多的教学资源,并将其制作成平台要求的教学格式进行上传。此外,教师还需完成学情分析,需在线观看学生的预习记录,据此对教学目标和方案作出调整,另外在线的答疑解惑,指导学生完成测评,布置作业,下载学习数据,评定学生等级,即便在课堂教学完成后,学生也可以通过在线形式向教师提出问题等都会在无形中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因此,混合教学模式应该在教学助手或学生代表设置等方面作出改进,通过增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过渡角色配置来分解教师的工作量,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具体而言,可以安排专人担任教师助理,在教学准备、资源整理、教学过程等环节提供必要的帮助,有效化解教师由于工作量繁重而导致的教学效果不足的问题,这无疑能够有效提升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英语水平提升。
混合教学方式灵活,对学生自主性有良好的培养锻炼效果,但由于学生需要自学的课程内容较多,需要参与的学习活动较频繁,因此带给学生的学业负担也较为繁重。一些高校除了英语课程之外,一学期内同时还安排有两门左右的混合教学课程,学生为此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过于繁重的课业压力和负担甚至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反而抑制了其学习积极性和动力。事实上,课程内容过多则易形成堆砌的状态,大量挤压学生的思考、想象、创造空间,因此高校应严格控制混合教学课程数量,对于英语学科则应明晰重点内容,设置必修与选修模块,将学生的精力集中在核心的知识技能上,对其他内容则可适度选择,以此来优化课程效力。一方面,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进行必要的精简,打造以核心技能为主体的教学课程体系,辅以综合类的多元化知识内容,这样可以做到详略得当,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应打造主题式的英语精品课程,通过主题教学的实现,能够有效地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系列化掌握,这对于提高英语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当前信息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UNIPUS平台等信息化教学平台功能日益强大,为混合教学模式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不可避免的是一些网络技术问题仍然会时常出现,加之专业化网络管理者的缺位,很多技术问题不能得到快速解决,比如平台稳定性较差,教学资源不够丰富,资料容量小且兼容性差,在线学习的量化统计指标不够完善等,由此使得教师对学生的跟进了解以及引导干预效果受到局限。所以在实践中,关于技术平台的进一步完善工作尚待加强,一方面应引进高层次的网络管理技术人才,对信息化教学平台进行必要的管理和维护,积极解决平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另一方面也应积极提升专业学科教师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积极组织各类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从而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信息素养,以此来保障混合教学的开展可顺利推进。
混合教学将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使二者的优势叠加,以线上线下同步推进的方式开展教学,极大地丰富了教育资源,优化了学生知识构建与积累的环境状态,锻炼和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转变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途径,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基于UNIPUS平台的大学英语混合教学在实践应用中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它将英语语言知识与听说读写技能训练高效地整合在一起,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兴趣及知识掌握程度来选择学习相关在线课程,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提升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该模式既是高校英语信息化教学的创新实践,也是提高教与学双方面效率的有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