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永贵
(靖远县图书馆,甘肃 靖远 730600)
实际上,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科学管理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特别是在新时期直面网络化、数字化以及总分馆制管理工作的难度同步提升。受时代的影响,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也呈多元化,读者群体的数量不断增加,文献资源的使用速度与利用率不断加快。面对这种情况,在开展文献资源管理工作时,提出的管理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然而,根据目前基层图书馆文献资源的管理情况来看,其管理方式无法对新时期提出的要求进行满足,甚至在一些基层图书馆文献资源管理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并且对文献资源的正常应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此,有必要对目前已有的文献资源管理进行相应的改善。怎样进行改善是有关研究范围十分重视的一个话题,然而基于基层图书馆文献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相关研究迟滞。并且,基于此问题开展进一步研究拥有一定新颖性和探索性,还可以从根本上掌握问题的根源[1]。
图书馆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目前,其主要作用就是推动知识的传承和延续。在我国的图书馆事业中,基层图书馆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并且基层图书馆的实际发展对图书馆整个行业都具有极大影响。因此,在图书馆系统中,基层图书馆占比较大,还是连接大中型图书馆和乡镇社区馆站的枢纽;其不仅有广泛的阅读群体,而且能够对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进行满足。按照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10年的中国总人数已经近14亿,在此其中,城市人口大约为4亿,近10亿农村人口的阅读需求都是依靠基层图书馆来提供。所以,对基层图书馆进行阅读宣传与推广,不但能够优化基层图书馆的阅读服务,并且对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具有极大影响。现如今,基层图书馆并未形成清楚的标准与定义,基层图书馆属于中国公共图书馆系统的一个独有概念,主要表示那些由固定的图书馆员组成,有固定的开放时间和基础馆藏条件,并和其他机构独立或者共享的图书馆。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订了《基层图书馆宣言》,并明确规定,基层图书馆可以对全体人员开放,并确定了基层图书馆依赖公共资产运行维护的规则。
新时代下,尤其是推行互联互通和总分馆制,中国基层图书馆在开展文献资源管理工作时发生了一些无法适应时代需求的状况,导致文献资源的流通使用率不断降低。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基层图书馆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在管理过程中因业务不规范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即使这些问题只是出现在表象上,但根据总体分析,文章从以下几部分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图书馆的主要工作目标就是达到资源共享,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然而,由于受传统管理理念的限制,导致图书馆文献资源管理思想落伍观念滞后。一、部分图书馆为保障图书品相和防止流失,不提供对外借阅的服务,不能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二、部分图书馆员不正视图书馆的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要求,把自身定位成管理员,将主要责任简化成摆放好图书和借借还还,自主管理和服务思想十分薄弱,引导阅读的功能没有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造成图书馆管理模式极为封闭滞后。
在我国,基层图书馆对文献资源的重视程度不足,平常不能充分考察文献资源的使用与保存。许多基层图书馆存在文献资源损坏流失而主管人员甚至不知情,有关部门也无法全面掌握各类文献资源存藏情况的状况。这对文献资源的良好使用造成负面影响,也直接影响充分利用文献资源开展相关阅读活动的成效。
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文献资源信息登记属于极为关键的内容,这项内容是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保障。然而在一些地方,基层图书馆在开展文献资源信息登记时,流于形式,不够严谨,态度敷衍,差错频出,文献信息登记工作失去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一些地方的基层图书馆对文献资源的存藏及剔除没有制定明确的制度和标准,通常认为损坏的文献以后再去采购就可以了。对残损文献的处理太过轻慢和草率,并不知道许多文献资源即便残损也很珍贵,而且是世上仅存的不能再生的,如有损害或丢失就不能复制。由于馆员认识欠缺,造成不能良好创建文献资源的受损档案,不能充分掌握文献资源的受损情况及修复保存意义,也给相关的问责工作造成一定困难。[2]
图书馆管理者的业务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对图书馆文献资料的管理水准。然而中国大多数基层图书馆都具有管理者业务素养参差不齐的问题,并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图书馆文献管理者工作积极性较低,业务学习与进取意志薄弱,忽视图书馆对文献资源管理的实质和要义,缺少责任和担当意识;其次,图书馆员的专业技能欠佳,专业水准不高,即便意识到文献资源管理和使用的重要意义,也因能力所限,信息认知不足,只能从事最简单的图书借阅服务,不能对读者的多样化、专业化问题进行处理;最后,文献资源管理者的职业能力不足。现代社会重视图书馆事业发展,基层图书馆的文献收藏量越来越大,强调管理者应该具备适应管理工作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及信息化管理技术。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基层图书馆馆员还不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对业务工作带来的新要求,专业素养以及信息能力偏低制约事业发展。
基层图书馆由于之前的多种原因,文献资源有限,文献流通量和流通率双低,因此管理工作缺乏规范,甚至有限的文献资源都变成无人问津的情况。2010年以来,伴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契机,基层图书馆发展如沐春风,尽显勃勃生机,网络化信息化以及数字化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与发展,助推图书馆文献资源收藏在质和量上持续增长,相对应图书馆文献资源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对文献资源的分类编目及著录要求也更加规范。然而,在很多基层图书馆中,在实现文献资料的信息编目著录以后,就交予有关部门,并未对其进行总书目录入。因此,管理者不能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实施整理与管理,阅读者不能实现查询。部分无伤资料也不能全面展示在读者面前,更谈不上满足阅读者的多元化多样化需求,这对基层图书馆文献资源价值的发掘与使用非常不利。
新时代伴随新发展理念,基层图书馆也应与时俱进,撇弃传统滞后的管理观念,克服资金不足的困难,使有限的经费效益最大化,加大投入力度,促使图书馆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从而营造良好的阅读气氛。基层图书馆主动作为,并争取主管部门和各级分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保证文献采集和设备更新的经费比例。在图书馆建设中,借助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优势,把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以及正在实施的总分馆制建设纳入整体规划中,促进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基层图书馆的升级和转型。
基层图书馆既然是该地区读者的信息枢纽,在信息传递、文化教育、知识保护、发展智慧等各个方面发挥了十分关键的效用。因此,基层图书馆有必要紧跟时代脚步,积极使用现代科技为读者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另外,在图书馆内部也应该建立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使得文献资源管理者能够对自身能力与知识进行完善和提高。通过不断学习来改变自身的管理观念,提升管理水准,从而促进基层图书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基层图书馆领导者应该高度重视管理团队的精准化,有效提升馆内文献资源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重视培育读者的良好阅读习惯,以此保证图书馆文献资源管理工作能够良好有序规范进行。一方面,应该完善人才组合,构建知识型管理队伍,形成教育背景结构平衡、专业配置合理的优秀人才队伍。鼓励全体馆员能够始终关注图书馆基础业务建设,积极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最大限度展示全体馆员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将具有专业培训背景的管理者设定为重要培训目标,并组织员工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辅导,尤其是应该开展计算机适用技术学习,不断提升馆员的信息处理及技术应用能力。另外,图书馆内部组织开展对馆员的考核与评价活动,鼓励馆员分享感受、开阔视野,创造和谐的内部交流与学习环境。利用这种方式,不但能够对基层图书馆全体馆员的专业能力进行提升,并且可以对馆员整体素质较低的状况进行改变,以此来加快基层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
在开展文献资源管理工作时,馆员应该确定读者的借阅需求,这是开展文献管理工作的根本依据。为此,馆员理应充分了解读者的多样化需求,开展相应的研究并提出对策及相宜的管理方式,为读者提供有本馆特色的个性化的创新阅读服务。在进行文献资源管理时,应该对各类读者的实际借阅需求进行考察,提升服务的专业性和优质性,不断丰富馆藏资源,增加开放阅读时间。基层图书馆还应该最大限度展示现代信息技术的优点,扩大文献资料的覆盖面,保证具有更多数量更大范围的文献资源。另外,图书馆还应该重视和读者互动交流,设定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的管理计划,形成具有本馆特色的服务风格,并透过社交媒体、微博、微信等多种平台来对图书文献及阅读活动信息及时更新,建立健全的服务管理系统,开拓电子、网络、智能化借阅空间,对读者的多样化个性化阅读需求予以满足,提升基层图书馆对社会群体的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3]
置身信息社会,创新能力变成了社会各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抓住发展机遇确定发展方向的重要内容。为此,基层图书馆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有针对性地对文献资源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队伍的建设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和优化,从而开拓图书馆的生存发展空间。对于目前馆员队伍中思想落后、素质偏低者,基层馆有必要采取强化学习、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策略来进行改善,在正值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以及总分馆制建设的机遇期,基层馆任重道远,更应有担当有作为,尽快整合资源,加快馆员综合素质提升与专业能力提高,强化文献资源的管理模式,增进馆员与读者互动频次,加强沟通协调机制,打破制约发展瓶颈,从而增强基层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基层图书馆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