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校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探析

2021-11-30 01:45
山西青年 2021年10期
关键词:岗位学科人才

王 灷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教务处,四川 成都 610036)

社会多元化发展态势下,各个行业领域对人才体系建设以及供给提供更高的需求。对于高校教育事业来讲,必须肩负起人才培养的重任,深度落实国家协同创新战略,强化学科专业以及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力度,保证各类教育工作落实可具备理论支撑。为此,高校必须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与革新,深度分析出行业发展中对人才的需求,然后结合学生发展特性、学科专业在行业中所起到的价值,建构出更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此来满足社会行业的发展需求。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价值

(一)满足社会多样化人才的诉求

伴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市场结构也正由原有的计划体制逐渐转变为经济体制,其间接加大了承接人才培养的高校教育压力。此外,在行业的纵向化发展下,高校教育学科也呈现出一定的多元化特点,学科专业涵盖范围广的属性强化了人才培养质量。但从我国高校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来看,学生多元素质的教育培养无法满足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这就产生人才在市场对接方面出现失位现象,即为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对于此,必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专业学科为驱动,建构出多学科联动的教育属性,以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多元发展需求。

(二)满足高校特色办学的需求

从我国高校教育体系来看,同质化问题作为学科建设以及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高校教育未能实现有效创新,则必然造成学校所具备的特色以及内涵无法对人才培养形成有效驱动力。对于人才培养而言,以人才在社会岗位中所产生的信息反馈为节点,可令高校对自身教育方向进行精准定位,理清人才培养思路,建构出更为全面的人才培养计划,保证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快速地投入到工作中。通过人才的培养,可进一步彰显出高校教育的创新形式以及办学宗旨,进一步深化高校教育职能,增强学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竞争优势。[1]

(三)满足人才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以人为本作为高校素质教育开展的前提,高校各项教育管理工作开展必须围绕学生来进行,以此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化发展。伴随着招生门槛的逐渐降低,高校生源呈现出质量多样化、人才多样化的属性。在进行人才定向化培养时,需要通过对学生的学习特性以及发展属性分析,以因材施教为基础,找寻到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这样才可进一步强化学生在规定教育范畴内发展,进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增强高校整体的教育实力。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路径

(一)树立人才培养理念

从现有的学科专业建设形式来看,大多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综合化教导,保证学生在日后岗位中可融合到工作内。通过社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可以看出,学生自我完善过程可以看成是知识体系以及实践技能的逐步积累过程,将固有的理论知识符号通过自身思维逐渐转变为以主观意识为导体的知识技能,以此来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与传统人才培养体系相比,在新时代,社会岗位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职业需求,其需要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能力的综合审判,确保学生正确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过程中,保证在应对不同问题时,学生可以沉着冷静的态度去逐步解决问题。无论是学术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在教育机制以及市场结构机制的双重影响下,人才多元化发展必然是整个高校教育体系的主体目标。对于此,我国高校在对人才进行培养时,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强化教职人员对学科人才培养的认知力,以此来保证在科技创新条件下,人才在岗位中呈现出的属性可正确解决岗位现实问题。此外,高校教育理念的呈现必须全过程贯穿于教育育人效用之内,为学生以及教师树立正确的发展思想,并从多个方面对教学观念进行渗透,保证各类教学工作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多模态特点,这样才可进一步落实多元人才的培养策略,提高人才培养效率。[2]

(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是整个教育工作实现的重要基础,通过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可进一步保证各类教育工作的落实呈现出有序性特点,提高专业知识技能与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的对接性,令人才真正实现多元化发展。但从我国现有的高校教育目标设定形势来看,受到应用型人才、学术型人才培养观念的影响,令现阶段人才培养目标产生指导性错位的现象,甚至部分教育目标的制定与实现存在较大差异性,无法保证高校学科人才的针对化培养。例如,学科专业同质化教育形式的设定,将造成高校人才培养无法体现出创新性,进而降低高校在固有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对于此,高校在建设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深度分析出现阶段学科专业教育内容以及学校办学初衷,然后结合社会行业对人才的诉求,制定出与地方经济发展结构相符合的人才培养规划,确保学生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可正确服务于岗位工作中。此外,学科专业建设必须突出学科内容以及创新性指标,确保教学目标设定与学生学习诉求产生精准对接,进而提高高校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等方面的过渡作用,为高等人才的可持续性供给提供基础保障。[3]

(三)科学规划专业课程

学科专业课程设定作为人才规范化培养的重要载体,在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的设定下,令学生对自身所学的知识及其在社会岗位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深度解析,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此门课程的学习热情,进一步为人才的针对性培养奠定坚实基础。然而从大多数高校学科专业的建设形势来看,其存在学科与专业之间的错位现象,即为高校本身并未能对学科与专业进行分类设定产生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设定的错位问题。例如,社会市场结构的影响下,高校多以专业建设为主,以确保人才培养的对接性。但从学科内容设定来看,受专业建设的宏观影响,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这就产生重专业轻学科的问题,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针对专业具有明确的认知,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无法得到细致的理论支撑,进而降低人才的培养效果。对于此,高校在设定学科专业教学内容时,必须深度分析出社会市场对专业的导向相一致,然后细致分析专业内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特点。通过以主要学科带动次要学科的原则,确保不同类学科在进行分化管理时,可对学科专业本身所呈现出的属性进行全面化支撑,这样便可进一步强化知识内容的系统性和综合性,为学生提供更为精准的知识导向。此外,在对课程内容进行设定时,必须深度分析出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保证理论内容可以精准地反映到实践内容之上,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具备一定的理论支撑,进而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深度解析。为此,高校可开展相应的实践拓展活动,结合教学定位、教育能力以及教育整合,全面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例如,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模式,将学科专业与岗位工作进行深度融合,这样便可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知识体系,令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了解到课程教学本质,提高人才培养效率。[4]

(四)建构实践类培养体系

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主要是通过人才培养,对社会行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人力资源支撑作用。对于承接人才继续培养的社会企业来讲,在经济利润的驱使下,企业更多的是希望人才在步入岗位中直接起到一定的经济效益,这就对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提供一定的反馈信息。为此,高校在对人才进行培养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科专业与社会岗位存在的对接性,然后将应用型人才、学术型人才进行综合分析,以教学活动开展为辅助体,对学生进行实践化培养意识来强化学生的工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等。高校必须建立以双师型队伍为主体的教育体系,且在教学内容设定时,必须全面覆盖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保证学生实践能力是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引导,令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呈现出积累现象,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必须摒弃以往的机械式、填鸭式教学,充分利用项目化教学、情景化教学、互动式教学等,转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地位,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充分融合到教学活动,便可进一步激发出学生对学科的热爱,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解析到专业内容与自身岗位发展中呈现出的关联特点,进一步塑造学生的主观能动思维,为后续教育工作的开展及落实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符合新时代发展属性,深度分析出不同操控视域下,教学工作开展与相关育人功能实现存在的关联性,然后建设相对应的教育指标,提高教育质量。对于此,可从教学目标、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贯彻落实教育职能,确保教学工作的开展可落实到育人功能中,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猜你喜欢
岗位学科人才
【学科新书导览】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人才云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森林消防通信岗位上的“蓝凤凰”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超学科”来啦
走进“90后”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