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韩语教学改革策略

2021-11-30 01:45史思岩
山西青年 2021年10期
关键词:韩语教学模式语言

史思岩

(皖江工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34)

当前高校韩语专业教育已经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经济、政治层面的交流合作,当前经济、政治、文化、旅游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合作。这就增加了对韩语人才的需求量,大学开设韩语专业并培养专业的翻译人才。韩语教学发展正在逐步面向就业市场培养人才,提升人才的实践能力,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的各种资源配置。

一、当前大学阶段韩语教学的现况

从当前的就业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高校还是以宏观角度进行韩语人才的培养,是以提升自身素养为基础开始培养学生的,获得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教学手段较为落后,无法真正打破当前传统教育的壁垒。

(一)教学针对的主体较为单一

与作为全民第二外语的英语相比,韩语教学起步较晚且发展的历程较短,加之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率较低,因此在实践活动中会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而如果教学活动中实践活动较少,这就很容易造成学生无法面向职业化进行培养。高校中的韩语教师是引导学生完成韩语教学的主要基石,其他教师应用韩语教学、引导学生进行韩语学习的可能性几乎没有。韩语教师作为整个韩语教学课程中的重心,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与教授作用,才能保障韩语教育一帆风顺。我国本身就是一个以汉语为主要语言的国家,学生开始学习作为全民学习的第二外语,学习的基础可以追溯到小学甚至部分家长开始为了孩子打下坚实基础而进行双语教学,但是一般韩语教学的起始是在大学选择了韩语相关专业之后,因此韩语教师面对的负担也比较重,不少学生甚至从未接触过韩语,同时韩语由于普及范围有限,因此在大学教育环境中缺乏足够的语言学习空间。如果教师只是关注自身的授课情况,而不是将其他可能内容融入韩语教学之中,教学内容很容易显得单一且枯燥,无法引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好奇心,更不可能积极参与韩语学习,这对于韩语教学的理论知识教授以及后续的实践教学都没有好处,无法有效提升学生自身的韩语水平[1]。

(二)当前大学韩语教学的模式较为落后

由于大学缺乏韩语学习的语言环境,因此不少学生在学习韩语过程中总是会有实践层面的困难出现,这是即使学生累积了丰富的词汇量也不好改变的,实践活动过程中需要与现实生活内容相结合。如果无法落实到实践就不能形成良好的语言运用,学生不能获得高效的学以致用的环境,不仅导致教学资源得不到实际应用,还会影响学生对韩语学习的积极性。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大部分原因来自韩语教师在实践过程中选择的教育模式比较落后,尽管当前高校为教师配备的多媒体技术、信息化技术资源很多,但是传统教育模式根深蒂固,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非朝夕之间能够实行的,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针对教学各项资源使用的频率也比较低,整体还是以教材、板书、教师单方面授课为主要的传授知识手段。大部分高校教师要求学生针对韩语词汇进行背诵记忆,不论是记忆技巧还是方法赋予的都比较少,学生学习韩语课程是以死记硬背、完成任务为主。尽管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帮助学生累积丰富的韩语词汇,但是对于语言来说不仅仅要局限在词汇量的层面,为了面向未来的就业,就需要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以及临场表达能力,否则在正式的交流环境中就无法保障语言使用的准确性。

教师在教授韩语相关知识内容时过度重视词汇对学生的影响,很容易忽视学生的口语表达,而且背单词对于学生而言是十分枯燥且容易打击学生积极性的行为。如果将学生主要的经历全部投入到词汇的背诵以及记忆层面,就难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韩语的乐趣所在,连续性的挫败很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导致学生对韩语学习产生厌倦心理[2]。

(三)大学韩语教学成果不明显

在落实素质教育与新课改教学改革的环境下,为了符合当前对于人才全面化培养的要求,就需要打破传统教学的各种束缚,以个性韩语相关的课程内容为基础,推陈出新地找到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借此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保持热情与学习的连续性,同时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面向未来就业方向进行实践教学练习。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校发展的教学模式却十分有限,教学效果整体不符合当前实践教学的发展规律。与其他课程相比较,韩语教学本身就应当重视实际的应用以及切实的语言表达,教师不仅需要重视词汇的积累以及学生对语法、语感的掌握情况,还需要结合实践中未来职业方向所要求的内容安排课程内容。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并未建立创新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韩语的环境,导致教学内容被桎梏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预计教学目标与现实的教学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

二、实现韩语教学面向就业培养人才的教学改革

(一)细化韩语教学发展目标,优化专业课程

韩语专业内容决定了其具有强烈的职业导向,不论是从事贸易、服务、文化交流,都是以实用人才为主的。因此高校在进行专业化培养过程中要将培养实用性人才作为当前培养学生的第一要务。达成对韩语相关专业学生的培养定位,首先就是在韩语方面具备符合时代、市场以及经济发展的听说读写传译综合技能匹配的相应韩语人才,尤其是要针对学生的听说技能以及专业韩语交流技能进行提升,在此基础上更加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发展规划、特长优势安排教学内容,可以融入商业或者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内容,帮助学生确定未来自身的发展定位。高校韩语课程作为学生的专业指导课程,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以及一定程度的业务技能,从而保障学生是以未来的就业为基准点进行培养的。为了提升学生自身韩语的交流能力,要降低单纯的师本教育课程比例,增加听说课程比例,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听韩语、说韩语,每学期、每周、每节课都要以韩语交流为主,将听说训练转化为日常的培训模式,逐步形成学生自主说韩语的习惯,将听说训练融入学生的大学日常生活之中。

(二)实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优化教学模式

当前的韩语专业教育主要是集中在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铺平道路。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韩语应用能力对教学的推进,因此就需要转换教学思维,优化教学模式,落实教学的优化改革。学习过程要优化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传统教学模式最缺乏的内容,传统的教育完全是以模块化为基准,将所有学生不管特长、爱好、性格统一放入模块中进行,这不符合当前生本教育的教育理念。高校韩语教学改革就是在此观念的影响下,为了保障学生自身的训练不断优化而实施教育模式优化的,要保障实践课程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培养实践型人才为当前韩语教学的目标,教学环境要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在注意强化学生自身理论知识的同时,保障学生能够在实际对话、阅读以及交流中充分应用韩语。尤其是在当前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教育环境中,学习方法以及教学环节都可以借助新科技进行更新升级,弥补韩语学习实践环境不足的问题[3]。

(三)坚持生本教育理念,遵循语言学习规律

语言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逐步培养学生对韩语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从基础性的知识内容逐步起步,引发学生对韩语学习的好奇心,而不是单纯地觉得学习知识内容是时尚,这种追求时尚的观念很容易被消磨。教师要以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性格为基础,找到真正能支持学生完成学习的支撑。在教学要以生本教育为基础,教师要以换位思考的模式提升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才不会由于自身的教育理念使得学生在认知角度存在偏差,尊重学生对韩语学习的感受以及具体体验,由此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以学生为教学的重点,围绕学生的兴趣制定教学计划,提升学生的好奇心,探索多种模式的课堂教学方式,以自主型的教学为基础,采取小组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任务达成式学习模式,保障学生在学习韩语知识时有更强烈的参与感,促使学生自觉学习,而不是被教师一步步追着、被迫学习。

除此之外也不要忽略情境教学对学生的影响,由于部分高校环境的限制,能够给予学生的实践机会有限,利用情境模拟的模式能够提升韩语教学对学生感官、记忆以及情感的影响。拓展韩语教学的空间性,促使学生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完成对韩语知识的应用,营造积极的场景和与实际工作相关的场景环境,帮助学生适应不同语言环境下韩语的使用,提升学生韩语应用水平的同时,促使学生融入场景中,获得更多的学习乐趣[4]。

(四)加强高校与韩国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

要将韩语教学完全落实到实践环节中去,面向未来学生的就业进行全面优化的实践练习,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采取校企合作模式,促使高校与相关行业企业进行交流合作,共同培养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需求的韩语人才。

校企合作不仅能够提供学生实习学习的机会,还能够引导学生向企业所需人才的方向发展。在合作过程中根据当前市场的就业要求对于韩语教学可以实施进一步的优化作业,尤其是教材的编写规范、岗位的需求准则等,都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反映在高校韩语教育以及最终实习中,保障学生的学习内容与企业招聘所需要求息息相关[5]。

三、结束语

随着全球化趋势不断推进,当前对于语言专业的需求逐步扩大,除了英语是大学生必学语言之外,高校为了加强东亚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合作,针对亚洲的韩语、日语等第二外语类型也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发展全球化合作的基础上,培养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复合型语言人才。

猜你喜欢
韩语教学模式语言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任务驱动模式下的韩语教学策略分析
语言是刀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谁说我们学韩语只是为了追“欧巴”?
多媒体技术在韩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韩国语的语言特点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