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2021-11-30 02:28周奇奇
开封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现代化主体体系

周奇奇

(郑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新时代的历史坐标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任务居于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二者最大的公约数。在新时代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要大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为中国梦的实现打牢基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当前还面临许多现实困境。要积极探索走出困境的路径,加快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增强国家治理的科学性,确保国家富强和人民安居乐业。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涵

2013年11月,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将这句话中的“完善和发展”修改为“坚持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称,就是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可以简称为国家治理[1]。

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首先就要有一个成熟而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体系并不仅仅指国家制度,也不是制度的简单组合,而是指国家制度的有机组成和各个国家制度之间的相互配合;除此之外,国家治理体系还包括国家治理的主体、国家治理的结构、国家治理的规则、国家治理的方式、国家治理的条件等[2][3],它是这些治理要素的体系化。其次,要增强国家治理能力。拥有较强的国家治理能力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最终要通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出来。国家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能力运用的制度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和[4]。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继前四个现代化(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之后的第五个现代化。前四个现代化是增强“硬”实力的现代化,是从生产力水平和物质基础的层面来讲的;而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增强“软”实力的现代化,是从政治文明的角度来讲的。国家是一个具有普遍联系的整体,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都会发生重大的变化。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

需要强调的是,国家治理的含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国家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治理的目标、方向、方式也不同。要始终坚持在社会历史中把握国家治理的内涵[5]。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二者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相得益彰,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是具体的、历史的,对其含义的理解和把握需要与时俱进,解释工作不能一劳永逸。国家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能力最为根本的方面,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前提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判断一个制度体系是不是真的好,不能局限于制度体系本身,而要看这个制度体系给人们带来的利益[6]。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这个国家的治理体系是否真的好。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的现实困境

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相应地,也进入了攻坚期和加速期。要把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结合起来,保证各项政策和制度的协调性、系统性和延续性。要凝聚社会共识,并使之转化为推进改革的合力。要保证改革的性质不变,保证改革发展的红利全社会共享。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依靠制度创新和国家治理能力的提高。要创新国家治理理念,完善相关制度以及体制,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以此加快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当前,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加强党的领导、构建制度权威、提高治理主体的积极性等方面还存在着短板,人们的参与度不高,同时,大数据利用率偏低。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现实困境,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不强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全面的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具有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一些党员领导干部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缺乏责任意识。遇到问题时,逃避推诿,使问题始终得不到很好的解决;遇到涉及多方利益的矛盾纠纷时,不能进行有效的协调,及时化解;遇到突发事件时,手足无措,错失解决问题的良机。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缺乏法律意识,常常无视法律,以个人利益需求为导向,滥用权力,存在一些不良行为。此外,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不注意学习,不能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变化的趋势,渐渐落伍。现实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协调各方利益,提高党员干部的领导能力,使那些棘手问题及时得到有效解决。

(二)制度的权威性不足

一些制度的设计由国家机关及其相关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自己完成,在某些环节上缺乏群众的参与,导致制度的合法性不足、群众认同度不高和执行效果不理想,在制度设计时提出的目标与实际效果往往不一致,从而降低了制度的权威性和制度的执行力。实践证明,在制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只有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切实提高人们对制度的认同度和信任度,才能提高制度的执行力,才可以使制度的功效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发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只有集中注意力,制订详细的计划,并明确实施步骤,合理分配任务,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使付出与收获成正比。

(三)治理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过去,我国的国家治理结构单一,强调党和政府治理主体的地位,构建了一种相应的治理模式。改革开放后,我国强调治理主体多元化,在党的领导下,政府、市场和社会多主体共同参与国家治理,这是我国现阶段国家治理的模式。人民是国家治理的主体,国家不是用来统治人民的,而是服务人民的,国家治理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当前,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知识普及不够,导致人民群众对其缺乏具体的了解,缺乏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市场和社会这两个治理主体应有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主体化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政府和市场在国家治理方面的责任还没有完全划分清楚,治理界线还没有完全划定。应突破以往形成的思维定式,有效回应群众关切,通过各种方式,调动治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摆脱现实困境,促进完全转型,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除了有一个较为完善的治理体系以外,还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将这种治理体系的优势转化为相应的治理能力。党是领导一切的,包括国家政权建设以及国家治理。党是国家治理方案、治理政策的重要制定者,不仅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领导者,还是重要推动者。提高党员干部的领导水平,可以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提高党员干部的领导水平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法治建设。法治建设非常重要,在处理社会矛盾的时候,法律能够发挥重要作用。首先,要加强法律建设,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坚强的法制保障。其次,要用法律对权力的行使进行监督和约束,对领导主体的权力运用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以防止权力被滥用。要将一切行为置于制度和规则的约束之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持续健康发展。要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法制教育,提升其法治思维能力和管理水平。第二,不断充实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首先,要加强干部队伍人才储备,为党的事业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后备军。为此,要加强各级党校建设,加强教育培训。其次,要优化干部选拔制度,准确掌握选拔以及使用人才的相关标准,严格把控选人用人关,使每位官员的工作能力与其岗位要求相匹配,要及时而果断地淘汰那些不称职的干部,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加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对每名党员干部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考验。要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纪律意识和红线意识,使之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提高工作能力上下功夫,牢记使命,勇于担当[7]。

(二)提高制度的权威性

我国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构成了我们国家的制度体系。评价一个制度的好坏,不能局限于该制度本身,在评判这一制度设计得是否合理的同时,还应该看这个制度运行的效果,看它是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是否使广大人们群众得到了利益,等等[8]。制度具有规范社会秩序、调节社会关系的功能,一个成熟的制度有助于社会的良性运转,有助于营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而国家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须建立一个更加全面、成熟的制度体系。

制度权威是制度的一个基础性因素。权威,可以从事实性和规范性这两个角度来理解。从规范性角度来讲,制度权威指的是制度的合法性,制度的合法性也就是人们对制度的认同。要想将一个制度的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就须使这个制度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和接受。要想增强人们对该制度的认同感,就须增强人们的制度意识,提高该制度本身的权威。如果一个制度没有被人们从心底里认同,那么这个制度就很难发挥其优势和应有的作用,制度执行力更是无从谈起。增强人们的制度意识和提高制度权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经济的发展可以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让人们感受到制度的实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积极改变,进而从外向型服从转化为内向型服从。这样,制度的运行就有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在增强人们的制度意识和提高制度权威方面,社会环境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第二,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一个制度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本国的国情,是要通过制度的执行力来检验的,制度执行力是制度优势的外在表现。而制度执行力需要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做保障。只有具备较强的制度执行力,才能使制度自身的优势转化为其应有的治理效能,使人们切身感受到制度带来的改变,从而增强人们的制度意识与提高制度权威。

第三,增强人们的制度自信。制度意识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制度认知、制度自觉、制度自律和制度自信。制度自信是制度意识的最高层次[9]。制度自信是主体对国家制度的一种高度认同,是发自内心的。要想增强人们的制度自信,就要提高利用制度优势解决问题的水平。新时代,我们在迎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影响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何应对这次疫情,关系到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关系到人们对国家制度的信心。如果应对得当,就可以使人们深刻地感受到制度的力量,从而增强人们对制度的信心;如果处理不当,则会使人们对当前运行的制度产生怀疑,进而失去信心。党和国家卓有成效的应对,让人们亲身感受到了我们国家制度自身所拥有的强大力量,认识到我们的制度优势,从而增强了人们的制度自信。制度自信有利于增强人们的制度意识和提升制度权威,能够促进我国制度的优化和不断完善,也能够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三)推进治理主体多元化

国家治理主要是指公共治理,我国的国家治理是指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积极参与,政府、市场、社会等多主体共同实施的公共治理方式。治理主体多元化符合时代要求,是时代进步的体现,有利于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同时,也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10]。

1.提高人民的参与度

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11]。在国家治理中,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凝聚广大人民的力量。要普及国家制度方面的知识,让人们全面了解我们国家制度的由来,进而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制度,促进其不断完善。更为重要的是,让人们认识到我们国家的制度优势,进而对制度产生一种敬重感,加深对制度的理解。此外,应该规范制度的运行,对违反制度者要进行追究和惩罚,防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让人们对制度产生一种敬畏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制度的真实性,把制度的相关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要提高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促使多元主体协调一致

我国国家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局面是逐渐形成的,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开始即如此。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对以市场为唯一治理主体的资本主义国家治理模式进行了超越;同时,对国家包办一切的苏联治理模式进行了扬弃。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构建了政府、市场、社会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治理模式。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一方面说明了我们国家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利益的多样化。为了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应该允许不同的利益主体都参与国家治理。在坚持国家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同时,我们应保持自己的特色,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出现不同利益主体为了各自的利益进行激烈博弈的局面。我们国家的各个治理主体在为自己谋利益的同时,都应该懂得妥协退让,这样才能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总之,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发挥国家治理主体多元化的优势,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四)提升大数据技术的利用率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数据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科学的决策,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在通过网络搜集信息的过程中,可以了解民意,了解不同群体的观点,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将大家的智慧整合起来,有利于做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科学决策。因此,要充分认识大数据技术的重要性,利用大数据技术以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四、结语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发展的关键一步,是抵御各种风险、解决各种重大问题的关键一招,同时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从而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些成就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增添了活力,我们的不懈探索为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注入了新的内涵,推动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要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制度权威,增强治理能力,坚持治理主体多元化,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使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牢基础。

猜你喜欢
现代化主体体系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论碳审计主体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何谓“主体间性”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