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

2021-11-30 01:32贾玉川杨辉陈鑫洁贾永全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黑龙江省高质量农产品

贾玉川,杨辉,陈鑫洁,贾永全

(1.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加格达奇165100;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农业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步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合理使用资源、不断提高生产效率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目前,高质量发展不仅成为了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也已成为各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和依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全书中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容十分丰富,这些文章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做好经济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思考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就黑龙江省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辨识分析,并就黑龙江省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1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含义

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应包括涉及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影响因素的高质量运用和科学管理,既包括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使用、生产过程的科学管理,还包括高标准的农产品、高效益的农业产业,也包括高效完备的生产经营体系、高品质的国际竞争力,也包括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可持续发展等。

2 黑龙江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黑龙江省作为全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贡献者,更是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引领者和推动者。黑龙江省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巨大的贡献,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1-3]。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黑龙江省农业的发展和巨大贡献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来的,是全省人民发扬北大荒精神奉献出来的。纵观黑龙江省的农业发展历程,在质量发展方面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农业资源破坏浪费严重

多年来,黑龙江省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大力进行垦荒拓田,不仅将大量的草原、山地、丘陵地开垦为农田,还将湿地水排干建设农田,在大力建设农田的同时,大量的草原、森林、山地、丘陵和湿地资源被大量的破坏和浪费,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危害。例如大庆市在短短的十年间就将草原面积缩减一半,三江平原的湿地资源几乎消失殆尽。

2.2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伴随着农业资源的大量破坏,我省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严重恶化,不仅黑土层变薄、土地板结、土壤肥力严重下降,还导致地下水严重超采、水资源严重匮乏!森林和湿地的大幅度减少,气候调节能力下降,导致了气候发生了严重变化,黑龙江省十年九旱。正是龙江的正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曾使人普遍严重担忧“北大荒”变成真正的北大荒。未来的黑龙江农业发展必将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

2.3 生产管理相对粗放

黑龙江省人均耕地0.560 hm2,位列全国之首;2019年末,黑龙江省的常住人口3 751.3万人,黑龙江省人少地多优势显著。正是因为这一优势,也使黑龙江省农业的粗放式经营得以持续存在且成为习惯。农业生产的粗放式经营不仅使土地的生产效率低下,也使农业生产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这也意味着黑龙江省农业生产资源浪费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还加剧了农业生产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降低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4 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长期以来,黑龙江省的农产品多是以原料产品、初级产品为主,很少进行精深加工。此外,尽管本省有一些国内知名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但总体上本省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拉动产业能力弱,导致全省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少、产业链短。现有的农业龙头企业的市场观念落后格局小、市场营销手段单一、营销能力弱,应对市场的能力较南方省份企业明显弱。总体上看,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弱。

2.5 农民的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

从总体上看,黑龙江省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科技知识和法律知识,加之区域的文化底蕴严重匮乏,更导致了黑龙江省农民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差、应对市场的能力弱,法律观念等严重不足,与当前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严重不匹配[4-5]。再加上,近些年的人口外流、农民工外出打工等原因,承担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农民多为老弱病残,文化水平和市场应对能力明显满足不了产业发展的需求。如何有效快速提升农民的素质和能力,已经成为黑龙江省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3 黑龙江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建议

3.1 合理区划正确布局

黑龙江地域辽阔,南北长约1 120 km,东西宽约930 km,面积47.3万km2,生态类型复杂。各市县的地理、环境条件和资源禀赋千差万别,导致了黑龙江省的农业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地域特色,形成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格局。只有合理的区划和正确的布局,才能合理地利用各地区的资源和优势、扬长避短地发展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生产,才能发展具有不同区域特色的高质量农业。黑龙江省应在现有的农业区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区划优势农产品的生产带,即水稻、玉米、大豆、杂粮、奶牛、生猪和肉牛的优势生产带,并对优势生产带的农业生产予以政策倾斜,逐步形成区划合理的农业生产格局。

3.2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要考虑市场的需求,更要考虑本地的环境状况和资源禀赋;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也好考虑生态效益;逼近要考虑当前的发展,也要考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6-8]。目前,黑龙江省主要农业产业为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杂粮、奶牛、生猪、肉牛、禽类、种业、蔬菜和特产等,不同的市县又有不同的农业产业构成,各地市在确定农业产业结构时,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动态变更产业结构,保持农业产业结构的动态优化。

3.3 实行良种良方良法良管

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选用优良的品种和先进的生产方式,采取优良的生产方法和科学管理方法,尽量合理有效利用生产资源、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进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其中,良种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黑龙江省应积极高度重视作物和动物的种质资源与生物育种,形成一体化的战略创新链条,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优化调整,实现从过去以高产为中心的育种向注重品质和口味的育种方向的转变。积极开展本地品种的保护和扩繁,努力实现主要畜禽品种生产自给自足,逐步减少对外来畜禽品种的依赖。黑龙江省的涉农高校及有关科研院所应积极开展黑龙江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研究,力争形成有效的、配套的、工程化的实用科研成果,为黑龙江省农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3.4 实施“三减一降”生产优质产品

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的用量,降低农业生产作业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长期以来,黑龙江省农业生产过程中施用的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的用量在国内是比较大的,土壤中的残留也是巨大,已经出现严重后果。未来,黑龙江省应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将农业的面源污染和能源消耗品降低,大力生产绿色、安全的优质农产品,尤其要注重生产“三品一标”的优质农产品。随着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消费者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期待,农产品关注度从以往的“有无”转变为现在的“质优”。农产品除了品质好,还需不断丰富其种类、样式,更好地满足高收入群体和中等收入阶层个性化、多样化、品质性的需求。

3.5 建立系统的产业化体系

引进和培育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引导和支持农业生产生产者和企业开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构建符合黑龙江农业生产实际需求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将农产品精深加工作为推进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积极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良好的农产品结构,力图实现产品多元化、特色化,实行精细分割、精深加工、精美包装,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各市县应积极组建加工园区,构建区域农业发展“漏斗”。从区域发展来看,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就是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漏斗”,通过“漏斗”,可以充分整合资源、集聚人才、吸纳技术、汇集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提升农副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3.6 构建高效完备的经营体系

高效完备生产经营体系的主要特征是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通过集约化,改善单位面积土地上要素投入质量和要素投入结构,改善农业经营方式和要素利用效率;通过专业化,使农业生产深化分工协作,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要素生产率;通过组织化,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通过社会化,使建立在专业化、市场化基础之上的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体系进入社会体系中。

3.7 建立良好的营销体系

农产品只有被市场接受,才能获取更多的利润,才能实现农业生产的目的、体现农业生产的价值,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员、技术和资金进入农业领域。就黑龙江省农产品的市场营销状况来看,必须树立科学的市场影响理念,采取更多更有效的措施,科学分析市场的需求变化规律,以市场需求决定农业生产,使农产品更好地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更多更好更快地被消费者接受;农业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分布广泛、物流通畅、反应敏锐、定位准确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良好的营销体系。生产者要充分发展各种先进的影响手段,积极发展网络营销;鼓励农民发展电商,不断开拓市场。

3.8 积极发展区域经济

各市县应立足本地资源、突出特色,构建农畜产品加工集群,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完善物联网,以生产基地为依托、以农民和农业合作组织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在政府的科学谋划下,采取多方合作、协同发展的方式,科学区划、合计布局,全面促进一二三产、生产生态的深度融合,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模式、创新运行机制,着重发展龙头经济、圈子经济、影子经济和绿色经济,积极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农业产业群带,有效推进区域农业经济的科学发展[9-10]。

同时,各市县应积极组建加工园区,构建区域农业发展“漏斗”。从区域发展来看,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就是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漏斗”,通过“漏斗”,可以充分整合资源、集聚人才、吸纳技术、汇集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提升农副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区域的经济实力。

3.9 保护黑土地和地下水资源

黑土地是不可多得的独特优质宝贵资源。我国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区之一,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呼伦贝尔等地区,面积约103万平方公里。东北黑土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5以上,商品量占全国的1/3,是名副其实的“北大仓”。加强黑土地保护,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长期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垦,近年来黑土地资源退化趋势明显,量在减少、质在退化,加强黑土地保护已刻不容缓。黑龙江省应积极争取国家更多的政策,采取强有力的手段进行黑土地的保护,强制实施休耕制度和轮作制度。

近些年来,因种植水稻效益较高,黑龙江省大幅度提高水稻种植面积,黑龙江省种植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大规模水稻的种植,导致了种植生产者为保证水稻生产的需要大量抽取地下水,使本来就不充裕的水资源更加紧张。在一些地区,地下水超采已经十分严重,已经远超警戒线。据不完全统计,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大多依靠地下水!保护地下水资源,也是刻不容缓!

3.10 培育新型农民、发展集体经济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直接承担者,农民的素质能力和组织化程度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果,也决定着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是决定着农业能否高质量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提高他们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和应对能力、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运用能力。政府和有关大专院校应积极主动作为,加强对农民的各种培训,将现有农民培养成为有技术、能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曾经的包产到户等一系列鼓励农民单干的政策与当今农村的发展形势并不相符,发展集体经济已成为必然选择,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引导和推动农民的共同发展。建议黑龙江省可以考虑实行“村社合一”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党组织应真正发挥党的组织带动作用,用实际行动带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11-13]。

3.11 高品质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我国由农产品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在外部需求弱化、国内成本刚性增长作用下,价格竞争力减弱。在大量进口农产品的影响下,再加上国内农产品质量不足、品种不一的原因,更使国内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降低[14-15]。未来,我省必须要因地制宜实施差别化发展,大宗农产品要在扩规模、降成本上下功夫,特色农产品要在增品种、提品质上下功夫,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黑龙江省高质量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