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治国理政理念的传统文化意蕴研究

2021-11-30 01:21
关键词:理政文化发展

李 新

(1. 河北大学 工商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2; 2. 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071)

十八大以来, 我国的发展进入了矛盾多发、 攻坚克难、 治理现代化以及国际上的各种力量博弈和遏制我国顺利发展的历史新阶段。[1]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治国理政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和新举措。 其中,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治国理政理念的价值旨归;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实现治国理政理念的实践路径;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治国理政理念的整体目标。 由于视域和能力所限, 笔者仅就以上三个方面探讨治国理政理念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1 治国理政理念的价值旨归: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彰显了党执政为民的百姓情怀, 在继承民本思想的基础上突出人的主体地位, 尊重人的价值追求,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现代超越。

1.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有执政为民的百姓情怀

“我们党来自人民、 植根人民、 服务人民, 一旦脱离群众, 就会失去生命力。”[2]135党和人民的这种密切关系, 要求党必须执政为民。 习近平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 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的原则, 将植根人民的情怀融入到治国理政中。 青年时期在陕北延川县梁家河大队的知青经历, 对他影响极大。 在那里工作期间, 他立足农村, 服务百姓, 给人民群众办实事, 切实改善人民生活。 其父习仲勋总是教育他要关心百姓疾苦, 无论当多大官都要“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 “真真切切”为百姓着想; 要平易近人, 更要联系群众。[3]43习近平秉持家训、 传承家风、 以身作则, 并且引用郑板桥的诗句“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来告诫领导干部要关心百姓生活, 重视群众利益。

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首先, 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一方面, 要保障人民权力; 另一方面, 要尊重人民实践的主体地位, 发扬首创精神。 马克思认为,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实行无产阶级专政。[4]413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 就把人民的独立和解放作为最低纲领并为之奋斗。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其次,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所取的伟大成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 艰苦奋斗的结果。[5]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人们在实践中按照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和物质客观属性的外在尺度对社会和自然进行改造, 在实践中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 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也要发挥和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其中,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枫桥经验就鲜活地体现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1.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3年, 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 2015年, 习近平强调, 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成功。[6]29-30提高人民生活是执政者的“首要使命”[6]30。 2017年, 改革开放近40年, 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让全体人民都过上好日子成为党的执政目标。[2]133同时, 我们更要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对人们的需要实现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转变, 满足人民多方面的社会需求。

“消除贫困,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 2020年, 是我国建成小康社会的节点年, 是消灭“绝对贫困”的完成年。 要让农村最后一批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 三保障”(1)“两不愁”指不愁吃, 不愁穿; “三保障”是指“义务教育、 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在消除贫困的基础上, 解决关乎群众生产生活的最直接的利益问题。 要有钉钉子精神, 真抓实干。 在就业、 教育、 医疗、 住房等关系国计民生的方面解决迫切的实际问题, 让发展的成果为更多人所共享。

1.4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超越

“民本思想”表明了统治者和人民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由于生产力低下, 人们对自然力的敬畏, 产生了对“天”超自然力和超人性的神化。 古代帝王被称为“天子”, 代表“天”来统治人民, 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同时,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天道和人道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天道规定人道, 人道完善天道。 “天道远, 人道迩”, 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 人们逐渐认识到维护社会秩序更需要依靠人自身的力量。 对民众在政权更替、 经济发展和战争中的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 衍生出君主代天牧民, 就要重民、 养民的思想。 “立君为民” “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成为历代统治者和思想家重视民众维护统治的共同理念。

基于此种意义, 君民关系表现为和谐的统一。 君主承担着管理国家、 振兴民族的重任, 为此他要惩恶扬善、 维护纲常伦理、 保障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 广施仁政、 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而处于从属地位的民众将社会理想寄托于君主的统治, 希望圣人和君主合二为一。 君的至尊地位、 无限权力始终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服务。 在阶级对立的社会, 君民在实践中存在着利益冲突。 因此, 教化和暴力是统治者惯用的手段, 并以此来纲纪人心、 控制人行。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吸收了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合理内核”, 克服了古代民本思想不具备“人民的统治” “自治的人民”的根本缺陷。[7]166“为人民谋解放、 为人民谋发展”始终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在革命年代, “兵民是胜利之本”, 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战争胜利的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成为评价改革成效的标准之一。 进入新时代后, 我们的发展是为了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党与人民心心相印、 融为一体, 党领导人民共建共治共享, 人民的主体性地位空前提高, 超越了传统民本思想的阶级局限。

2 治国理政理念的实践路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习近平将传统文化娴熟地运用到政治、 经济、 文化、 社会、 生态等领域, 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全方位和全过程。 在此种意义上,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治国理政理念的实践载体, 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路径。

2.1 “义利相兼”是经济发展的价值目标

“义利平衡”是儒家经济伦理的一大核心问题。[8]传统观点认为, 儒家重义轻利, 这是一种不全面的观点。 其实儒家“是在更高的层次上或者说在义利统一的高度上讲利”[9]58。 它所反对的是“一己私利”以及“不义富且贵”的极端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 对于社会和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 儒家从来都持肯定态度。 也就是说, 儒家倡导国家和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而且在以正当手段谋求个人利益时, 不得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 这一制度的根本优势就是能最大限度地将市场调节和国家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同时, 宏观调控必须适应经济形势变化调整供给, 相机选择、 开准药方。[2]2352020年初, 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肆虐。 由于病毒在相对密闭条件下更易传播, 国家将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在社会公共利益的“大义”面前, 大量密集型企业停工停产, 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物资、 医疗物资等工厂都日夜生产以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秩序不受影响。

疫情是一场考验, 对哄抬物价扰乱人们生活秩序“见利忘义”的逐利行为, 党和国家予以坚决打击。 2020年1月26日, 针对市民举报的河北省保定市保百超市的“天价”蔬菜, 保定市物价局核实情况后, 对企业处以200万元罚款。[10]严厉打击了个别企业侵害人民利益, 违背社会责任的“唯利是图”行为。 与此相反, 资本主义制度下, 资本家为了追求剩余价值, “敢于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 “敢于冒绞刑的危险”[11]871。 在追求剩余价值的驱使之下, 整个社会的一切关系被以“利”为核心的金钱关系所代替。 “货币拜物教”盛行, 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被经济利益所践踏。 因此, 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市场经济发展才能以社会公共利益和价值目标为准则, 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社会责任。

2.2 “德法相济”是政治治理的重要方式

“为政以德” “兼爱非攻”是儒家社会治理的核心思想。 “法律是准绳” “道德是基石”。 在新时代条件下, 让德治和法治相互融合、 相辅相成、 共同发挥理政的最大功效, 是当前政治治理中的重大问题。

德治是我国古代推崇的治国之道, 自夏商周以来, “明德”成为众多思想家的共同观点。 《尚书》中有两处对此作了记载, 用“克明峻德”和“克明德慎罚”分别称颂尧帝与文王的统治。 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教育家、 思想家孔子极力倡导统治者实行仁政, 并且要“为政以德”。 这就要求统治者加强自身修养, 提高道德素质和执政能力。

加强党的建设、 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主政以来的一贯主张。 2013年,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的大会上发表了“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的重要讲话。 历史上遇到新形势和新任务总是号召全党加强学习, 通过学习来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同时, 党员还要加强道德修养, 广大党员干部要“明大德, 守公德, 严私德”[12]。 官员“正人先正己” “打铁还需自身硬”。 此外, 还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坚决打击党内腐败。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 道德是内心的法律”[6]33。 在加强道德修养的同时还要“立善法” “擅执法”, 把法律的刚性约束和道德的柔性教化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达到“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的效果。

2.3 “兼容并包”是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兼容并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特点。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 重视文化对人们思想的塑造和引领作用。 从“双百”方针到“二为”方向, 从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到三个面向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 饱含着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对文化建设的思考探索。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的开放包容的文化特性, 使得中华文化历经磨砺仍蓬勃发展。

建国初期,我国就确定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建设方针。[13]54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总结讲话中首次提出这一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确定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 1957年, 毛泽东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再次强调“双百”方针是促进文化繁荣、 科技发展的方针。[13]229改革开放以后, 西方各种文化思想涌入, “全盘西化”和“历史虚无主义”充斥人们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遭受巨大冲击。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 钱穆面对历史虚无主义就曾批判到, 要熟悉本国历史, 还要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怀有温情和敬意, 这样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国民。[14]1在改革开放的浪潮冲击之下, 我们更应该坚守传统, 发挥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根本作用, 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果,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因此, 邓小平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15]379的方针, 文化建设的地位显著提高。 新时代条件下, 习近平提出要结合新的社会实践, 创新和发展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更好地为社会建设服务。

正是中国传统文化这种“兼容并包”强大吸纳和改造外来文化的能力, 使以农业为特征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在中华民族内部形成了强烈的文化认同。 这种文化认同成为根植于人们内心的文化自觉, 成为中华民族凝聚的精神命脉, 是我国在全球文化交流碰撞中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

2.4 “礼用和贵”是社会建设的思想理念

“国之命在礼”,“礼”是传统文化的“内核”, 是儒家学说的“核心”要素; 是古代社会治理规则的总称。 “礼之用, 和为贵”强调在“礼治”之下的社会和谐, 也就是用“礼”来维持社会秩序、 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正如左丘明所说“礼, 经国家, 定社稷, 序民人, 利后嗣者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现阶段具有“礼”的功能、 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规范。 它在社会治理层面倡导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是新时代的社会治理观。

社会建设在“五位一体”布局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它的重要性是被逐渐认识的。 建国初期, 社会生产力极度落后, 发展生产、 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成为当时最大的任务。 社会建设隐藏在经济、 政治和文化建设之中。 随着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 国家在比较完备的“六五”计划中首次提出社会发展的内容, 涉及科学、 教育、 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 从此, 社会建设被提到国家建设的高度。 在198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建设小康社会成为社会建设的目标。 新世纪之初, 十六大把“社会建设”纳入“四位一体”的发展布局。 十八大又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 这样就形成了当前及以后发展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由此可见, 社会建设伴随着民生政策的制定和出台, 在保障社会公平、 正义中不断发展。

现阶段, 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引领作用。[16]164其中“自由”是就社会发展的环境而言; 平等和公平是社会中的个体权利方面的基本要求; 是“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基本条件; 法治是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 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影响社会的公平和平等。 贫困问题是世界难题, 也是最大的不公平和不平等。 消除绝对贫困, 防止减贫和返贫是扶贫工作的重点。 只有贫困问题解决了, 才能使全体人民实现经济上的平等、 发展上的公平, 才能让更多的弱势群体共享发展, 共同进步。 在消除贫困的同时, 还要缩小和消除“城乡收入差距”, 完善分配制度, 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关注“三农”问题, 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2.5 “天人合一”是生态建设的内在要求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其实质强调人与自然是“相互包含的, 人化于自然之中, 自然也溶化于人之中”[17]66。 自然与人的关系具有两重意蕴。 一方面, 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正如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中指出“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18]77。 这句话高度概括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 另一方面, 说明生态自然有自身的规律。 因此“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18]649。 其核心要义是天地、 四时、 万物皆有各自之规律, 不要破坏自然规律。 这两个方面都充分说明了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的重要性。 习近平主政以来, 立足国情, 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落到实处。

党的十九大更深刻地指出, 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是物质方面、 精神方面的现代化, 更是生态方面的现代化, 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19]生态建设关系民族持续发展的未来。 因此, 把对环境的保护比喻成像保护眼睛一样[19]重要。

驾驭自然、 征服社会是西方海洋文化的基本精神。[20]66近代以来, 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 西方国家更加注重通过生产技术改造自然。 同时, 西方社会的独立、 自由精神也形成了人与自然对立的“二元结构”。 一方面是经济的飞速发展, 一方面是生态的极大破坏。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 2017年, 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我国经济由高增速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以适应科技发展的新变化和人民的新需要。”[2]237改变过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 打造绿色、 低碳、 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我们在进行经济建设时要有古人“心系苞桑”的生态忧患意识, 要创造人们“乐山乐水”的生态环境, 要实现让“天更蓝、 山更绿、 水更清、 环境更优美”[21]135的生态愿望, 达到“物我相融”生态和谐境界。 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需要, 让人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3 治国理政理念的整体目标: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有界、 人有别”, 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幸福生活的追求是人类相通的愿望。 从古代“大同社会”的提出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 蕴含着数千年来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社会理想。 进入新时代, 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 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习近平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倡导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渊源

“大同社会”的构想可以追溯到春秋末年儒家的社会构想。 它出自《礼记·礼运篇》, 其中“天下为公”是大同社会的核心思想, 表达了人们财物共有、 权利共享、 社会共建的美好愿望。 在这一思想之下, 人们选举贤德的人管理公共事务, 人们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 为共建美好社会贡献才智。 “讲信修睦”是对人们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 是诚信、 友善的社会道德规范, 也说明了人与人之间联系和交往的社会准则。 “男女老少”根据分工和责任各尽所能、 安居乐业; “鳏寡孤独废疾者”等弱势群体都有健全的社会保障。 社会秩序良好、 公平正义和共享共建的社会治理真正得到实现。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剧,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另一个理论来源。 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的本性。 这一本性要求打破国际间的封闭状态, 建立世界性的统一市场。 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一种客观的物质运动。 工业革命的完成, 科技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资本为了“增值”, 迫切需要打开更广阔的社会市场。 同时, 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分工向专业化和普遍化发展, 这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社会依赖性更强。 机器大工业代替传统手工业, 造成大批劳动者失业, 世界无产阶级呈现出走向联合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渗透到各国领域, 并在政治、 文化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 各国面对共同的世界难题: 贫困、 资源、 环境、 能源、 公共卫生等方面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趋势。

“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对传统“大同社会”的现代超越, 也是马克思世界理论视域下解决问题的对策。 这一构想基于全人类整体利益, 提出建立人类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将人们休戚与共的厉害关系, 与社会发展的时代使命和当代治理方略结合起来; 倡导建立突破民族、 国家的狭隘界限, 着眼于人类未来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3.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

追求“大同社会”的理想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革命和改革建设的共同目标。 但由于历史上不同阶级从狭隘的阶级利益出发, 或实行农民革命探索的“无处不均匀”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封建理想社会; 或实行资产阶级的带有妥协性质的表面“自由、 平等”但实质是不能实现的资产阶级主张的社会构想。 只有中国共产党, 以人民利益为核心,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而且将国内人民的美好生活愿望延伸到国际社会, 倡导着眼于人类未来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民族、 国界, 以“协和万邦”的和平共处方式, 谋求世界范围的“人民福祉”, 提供了解决世界问题的中国方案。

第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 2015年, 习近平提出以“和平、 发展、 公平、 正义、 民主、 自由”为内容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引领世界人民认同共同价值, 以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 在国际秩序重构、 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基础上, 倡导建设“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的美好世界。

第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千百年来中华儿女的梦想。 只有国家富强、 人民富裕的民族复兴, 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的发展需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 只有中国发展了才能更好地维护世界的和平与正义。 同时, 良好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 为中国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 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我国必须突破国家界限, 与世界人民一起为建设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

第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指南。 新中国成立初期,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成为了国际间交往的基本准则。 它旨在强调各国之间只有互相尊重、 平等相待, 才能构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协作共赢的国家关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时代条件下的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成功实践的典范。 它有力地证明了政治平等、 经济融合、 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成为国际间交往的发展方向。

4 结 语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是对古代社会治理中“民本”思想的现代超越。 这一思想贯穿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全过程。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 我国既要统筹经济效益和个人利益, 又要兼顾国家、 集体和个人利益。 在政治建设中, 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 是古代社会中“德法相济”的现代诠释。 兼容并包的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 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满足提供更多生态产品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全球性危机下, 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大同社会”理想在当今社会的实现路径。 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化解当代危机, 解决全球性问题。

猜你喜欢
理政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图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怎么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신시대
韩新政府成立百日:文在寅谈治国理政重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