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鑫
解决便秘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清肠茶和排毒药物的追随者!这些“灵丹妙药”号称既能清肠排毒,还能美容养颜顺带减肥。然而,真相又如何呢?
市面上卖清肠茶的还真不少,在网上搜索“清肠茶”出现几十种不同品牌的清肠茶,都以清肠、排宿便、去油腻为标题,以保健品的形式售卖,同时买家对产品也是一致好评,有人第一次喝就有效果,有人已经喝了很多年。但是,这些清肠茶和排毒养颜胶囊以及一些排毒药物真的能够一劳永逸地达到排毒通便的效果吗?长期大量的服用,究竟会给人们带来什么?
晓丽很多年一直都有功能性便秘,恰好她有一个闺蜜是做保健品推销的,据她宣传,这个产品能排毒养颜,排宿便,治疗各种便秘,反正好得不得了。
晓丽生孩子后,身材有些变形,她总觉得自己太胖,一心想减肥。再加上又有严重的便秘,就毫不犹豫地购买了许多这种“养颜通便”的保健品,期待自己不但便秘能得到改善,并能像广告吹嘘的那样“月瘦十斤,貌美如花”。
起初还算有一定的作用,大便很顺畅。可几个月后效果就越来越差了,于是她开始加大剂量,但便秘的情况却不见改善。
后来,她又反复尝试了几种类似通便类产品,什么香丹清、麻仁丸等等……
然而便秘却越来越重,原来2~3 天还能有些便意,排出一些,可现在停药时5~6 天才能有些排便,便意也越来越弱。不大剂量吃,根本无法排便。
就这样拖了3 年,病症越来越严重了,同时食欲变差,腹胀腹痛,脸上长痘痘……
会不会是肠道里长出了癌?晓丽害怕了,于是去医院预约了肠镜。
检查下来肠镜可见,其结肠已大范围发黑,黑色素呈条纹状、斑片状沉着在结肠黏膜上,纵横交织呈网格状,仿佛“豹纹”,又像蛇皮,看着着实吓人,被确诊为结肠黑变病。
结肠黑变病就是黑色素沉淀导致的非炎症性的肠道疾病,其本质是结肠黏膜固有层内巨噬细胞含有大量脂褐素。
这可能与女性追求减肥、排毒、清肠,大量服用某些所谓清肠通便药有关。
结肠黑变病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主要有腹胀、便秘及排便困难,少数患者有下腹部隐痛及食欲欠佳等。部分患者有低血钾、低血钠、低血钙症状。偶见水肿性结肠狭窄。较多伴发结肠癌、腺瘤和息肉。这也是需要重视的地方!
一般而言,这种情况只要及时停用泻药,经有效调理,便秘症状改善,黏膜上沉着的色素会逐渐被消化、分解,多数停服泻药一年后,加上中药调理、饮食调理,黑变病都会改善甚至消失。
但是如果不及时处理,任其长期恶化,可能导致肠道增生息肉、腺瘤、结肠溃疡甚至癌变。
结肠黑变病无遗传性,至今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大多数医生认为与蒽醌类泻药有关。有报告说服用泻药者出现结肠黑变病的最短时间,国外为4 个月,国内为1 个月,小于4 个月者为23%。另一组材料显示,间断服药小于1 年的患者,结肠黑变病的发生率为9.52%;间断服药超过1 年者为11.25%,连续服药小于1 年,结肠黑变病的发生率为77.78%;连续服药超过1 年者,发病率高达81.06%。
简单说蒽醌类药物就是泻药,药店里很常见,比如芦荟、大黄、番泻叶、决明子、虎杖等药材中都有。常见的中成药如麻仁丸、香丹青、牛黄解毒丸、三黄片等,绝大多数宣称无毒无害,是养颜排毒的保健品,其实就是很便宜的泻药,统统以蒽醌类为主要成分。
结肠黑变病常见于两类人群:一类是习惯性便秘患者;一类是追求美容、减肥效果的女性。他们中有九成是长期服用含有大黄、芦荟、番泻叶等成分的泻药或者减肥茶等减肥产品。
这些成分会刺激肠道黏膜内巨噬细胞吞噬大量色素,沉着在肠道黏膜内,引起黏膜黑变。因此,泻药、减肥药、通便茶、排毒胶囊等,切忌滥服、久服。
其实宣称有排毒养颜功效的保健品,说白了就是泻药,几乎都含有蒽醌类。
1.排便时间 人天生有两个排便“天然时段”:一个是早上起床的“起立反射”;另一个是吃完饭后的“胃——结肠反射”。早上一觉起来,由躺变坐再到站,肠道蠕动会增多,肠道便会产生一种巨大的蠕动波,帮助你把大便推出来。早餐后,胃结肠反射明显,造就另一个排便“天时”。因此唤醒天然的排便反射,对于改善便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合理运动 运动的好处不必多说,对于改善便秘也是有好处的。运动能增加肠道蠕动,医院里胃肠手术后的患者,医生也都鼓励其尽早下床活动,目的就是促进肠蠕动恢复。同时,科学的提肛运动可以加强会阴部肌群功能而改善便秘。
3.多食果蔬 多吃粗纤维、绿叶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需要一定量才可以起到通便效果,每天推荐剂量25~30 克,其中水溶性纤维素与不可水溶性纤维素比例一般推荐为1:2。同时补充足够水分,建议每天2000 毫升。做到饮食结构多元化,粗细粮混合,荤素搭配。
4.药物应用 推荐聚乙二醇、乳果糖这类缓泻药,使用较安全,是不被吸收糖类的电解质混合液。这类泻药起温和的缓泻作用,起效较慢,原理是软化大便,使之易于排出,可以长期服用,不产生耐药性。一定要避免经常使用刺激性泻药。
5.肠道微生态 目前便秘有多种治疗方法,但效果欠佳,缺乏统一标准。随着对肠道微生态研究的深入,对功能性便秘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以及临床应用的成效,目前就肠道微生态在便秘中的应用达成共识。中国医师协会便秘治疗指南明确:“口服补充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对缓解便秘与腹胀起到一定作用。”“有研究显示,肠道益生菌的代谢产物有激活肠道神经的作用”。因此,肠道微生态治疗功能性便秘具有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