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 芸,唐九龄,徐诗灏,唐 燕△
(1.昭通市中医医院,云南 昭通 650000;2.云南大学,云南 昆明 650000;3.英国谢菲尔大学,英国)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上千年来保障了中国人的生命健康。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医药也交出了一份出色答卷。近年来国家从战略高度对中医药文化振兴作了全面部署和统筹,政府出台了相关文件指导中医药健康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昭通市该如何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对此笔者对昭通市的中医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做了一些思考。
据统计,昭通市中药材种植品种30余个,以天麻、黄精、半夏、白及、重楼等道地药材为主[1]。2020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0.99万亩,产量4.39万吨,实现农业产值42.17亿元[2]。彝良全县新增天麻种植面积2.98万亩,产鲜天麻1 260万公斤,实现总产值22.01亿元,完成天麻标准化种植2.83万亩、实现产值20.3亿元[3]。除天麻外,昭通对半夏、黄柏、杜仲、厚朴等药材也有较丰富的种植经验和技术,虽未达到规范化、规模化种植,但这些药材质量佳,在全国也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
昭通市彝良县已被云南省认定为“云药之乡”,是全国首个天麻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和天麻药食同源试生产地[4]。早在2002年昭通小草坝天麻被列入国家保健食品名单,2018年入选云南省绿色食品“十大名品”。药食同源的天麻不仅以各种菜式出现在群众的饭桌上,昭通部分企业还研究出了天麻系列零食,如开发出了开罐即食、口感香脆的天麻脆片等产品。昭通市拥有云南永孜堂制药有限公司、云南邦铭天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昭通市骅成制药有限公司等本土制药企业依托道地中药材优势开发了天麻醒脑胶囊、天麻丸、复方天麻颗粒、利胆止痛胶囊、百贝益肺胶囊等药物品种,其中天麻醒脑胶囊为云南省知名产品。云南邦铭天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百宝丹牌天麻牙膏、天麻漱口水、天麻洗发水、护发素等产品颇受欢迎,目前已出口至韩国、泰国等国家[5]。
昭通市中药材种植基地整体来说缺乏统一布局,基地建设分散,规范化程度不高[6]。此外,除了天麻产业发展模式较为成功外,其他中药材尚未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缺少相应的药材质量保障和品牌。最后,由于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对中药材散户种植户的技术指导不足,致管理不科学,药材质量参差不齐,当市场价格浮动较大时,散户种植户抵御风险能力低,可能导致散户亏损。
目前我国中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中仍处于中低端地位,出口以原料药为主,产业链的下游产品严重不足[7]。我市本土制药企业也被同样的问题困扰,中药产业规模小,企业的研发创新和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研发水平有限,本地优质中药材的深度开发利用和科技成果转化较难,市场竞争力不足。
中医药文化设施不足,市民缺乏了解和实际体验中医药文化的渠道。除彝良县建设有中国天麻博物馆外,昭通市内无中药博物馆、中医药文化体验场所等可线下向大众展示中医药魅力的文化设施或场所。全市关于中医药文化的宣传不足,人们对昭通地区中医药历史发展传承和在整个地区发展进程中起到的作用知之甚少。
4.1 平台建设 2020年1月3日,昭通市彝良小草坝天麻国际交易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作为全国最大的天麻交易集散中心和交易枢纽,该中心充分利用互联网,拓宽买卖新渠道,实行线上线下两种交易,促进天麻产业发展。此外昭通市拥有天麻研究院、昭通市天麻特产局等平台开展天麻的应用基础研究,主持相关科技服务培训包括天麻标准化种植、加工技术指导及培训等。昭通与中国科学院、云南大学等省内外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陈凯先院士工作站、昭通天麻两菌中心等研究平台6个,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天麻科研团队[8]。这些平台机构可为昭通天麻产品的研发、品牌创建和技术推广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其他昭通优质中药材的发展提供思路。
4.2 各级政策支持 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文件中提出要全面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中药工业,中药材流通体系布局;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与健康养老、旅游产业等融合发展[9];云南“十四五”规划提出鼓励中药材产业化、商品化和适度规模化发展,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也提到依托高品质的道地药材和中医药特色优势,打造云南健康全产业链,以治疗、康复、保健美容等为重点,加大药品、功效性化妆品及功效性食品等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文件中的内容为昭通市中药材和中医药文化发展提供了方向。昭通市“十四五”绿色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的拟发展目标为:到2025年全市将建成以天麻为主,黄柏、厚朴、杜仲、黄精、半夏、重楼等道地药材种植基地43万亩,其中稳定天麻种植面积在8万亩[2]。
继续打造彝良天麻品牌,深入挖掘天麻副产品,推进天麻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加强天麻、半夏、重楼等道地药材、名贵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和管理。利用天麻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有效经验,如彝良采取的“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引进培育半夏、重楼等中药种植企业,以规范发展壮大中药材种植产业。建全中药材交易和质量管理机构,严禁销售假冒伪劣中药材,对不法行为建立长效的追责制度[6]。深化中医药文化与金融合作,政府规范和引导融资渠道,建立投融资平台,使本地制药企业得到资金扶持,能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加快对中药材的精深开发利用,促进特色中药材大品种的品牌化、产业化发展[10];加大药食同源中药材的种植及产品研发应用的力度,延伸产业链,最大限度地发挥中药材资源效益,促进健康产业发展。
昭通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既可联系长江经济带和中原地区,又可联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地缘优势明显。因此昭通在云南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构想中,是一个关键的节点[11]。这为昭通市的中医药文化发展创造了一个较好的机遇和平台[12]。同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文件中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与健康养老、旅游产业等融合发展[9]。昭通可借此发展道地中药材种植基础,加大对外中药材出口,还可以具有药用作用的动植物及中医药文化景观为旅游对象,让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得中医药药物知识和体验中医药医疗文化的专项旅游活动,发展中医药旅游[13]。借助昭通各地自然资源优势和政府支持通力发展、打造规模化的中药材基地、药膳食疗馆、中医药博物馆等,将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相结合[14],开发中医药旅游项目,主要是中医药购物旅游、中医药观光旅游、中医药体验式旅游,如购买道地药材天麻、游览景色姣好的中药种植基地、体验中医理疗项目等[15]。打造具有昭通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线路,将昭通建设成云南中药文化与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滇东北核心区。
各级中医院积极发展以中医药为主的科室和特色服务。以我院为例,成立名医堂、慢性病管理中心等科室,由名老中医、优秀青年医师出诊,以中医药诊疗、中医康复治疗、健康宣教等为主,既能更直接地使群众体验中医药文化,又能传承、发扬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统中医优势科室,开展能吸引年轻群体的特色中医药服务,如中医针灸减肥门诊以中医针灸为主辅以中药茶饮辅助减肥。各临床科室通过中医药特色治疗、各类中医康复治疗、中医美容等项目也不断促进中医预防、保健、康复、养生等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从中医药文化思想建设、中医药特色诊疗建设、继承创新能力建设、中医药全民健康建设等方面建设中医院的中医药文化,使医院内部有良好的中医氛围[16]。由于中西医的差异,花力气解决中西医之间的认知差异和文化认同问题,用现代化的语言和形式,将专业的中医概念和话语体系转换为通俗易懂的语言[17],制作通俗易懂的中医药科普小知识,利用医院LED屏定期播放或发放科普手册,向大众展示中医药的魅力。可为有养生保健需求的人群提供养生保健信息咨询、药膳调理等服务技术;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如推广“保健茶”、“中药膏方”、“三伏贴、三九贴”项目;开展“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可以健身养生、预防疾病的中医运动功法宣传普及活动;成立中医药服务骨干团队,定期轮流到社区或基层卫生院坐诊,将中医健康教育带到群众中去。
构建良好的中医药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政府部门和医院同时加大扶持力度,制定制度鼓励引进或培养掌握了中医药、现代传播学理论、方法以及文化产品开发、市场运营等方向的人才研究中医药文化传播规律,了解新时代年轻群体取向,创作中医药文化创意产品和精品[18-19],使中医药文化能够获得新的生命力。医院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技术挖掘,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扎实推进中医药继承,引进省内外名老中医,建好一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和名中医工作室;加强培养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养中医后备领军人才,使中医队伍人才不断层,提升医院诊疗水平[20]。重视中医药科研、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和科研人员培养,积极进行课题申报工作,加快院内制剂研发。
立足于区域文化资源开发的实际条件,找出区域文化资源中具有比较优势和强竞争力的特色资源发展特色文化[21],对于昭通来说尤为重要。昭通立足于本区域特色中药文化,对中药文化内涵进行挖掘、研究、创新,对提升城市形象和魅力,将起到重要作用[22]。因此,对于昭通市来说促进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既能传承中医药文化,又能打造昭通城市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