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唐懿德太子墓壁画色彩及意义

2021-11-30 08:09王空谷
流行色 2021年9期
关键词:朱砂太子西域

王空谷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38

绪论

唐代绘画由于吸收了当时西域的色彩绘画技法(如凹凸晕染法),使得唐代与前后朝代的绘画风格迥异,大师级的画家辈出,如阎立本、吴道子、王维等。唐代画家众多,部分画家参加过唐墓壁画的绘制。关中地区至今已发掘2000 余座唐代墓葬,其中60 余座墓葬里有壁画。最具代表性的有四座:李寿墓壁画、懿德太子墓壁画、章怀太子墓壁画及永泰公主墓壁画。懿德太子墓是目前已发掘的唐墓中规模最大、最复杂的一座,其中的壁画也是最有代表性的。

这些壁画内容、色彩极为丰富,场面壮观,再现了懿德太子李重润生前显赫的政治地位和奢华的宫廷生活,题材广泛:阙楼、绿水青山、青龙、白虎、男侍、宫女、狩猎、驯兽、树木、花卉等。该壁画人物众多,出现了此前壁画中罕见的题材,如《架鹞戏犬图》和《驯豹图》。壁画在技法上主要采用平涂技法、晕染法、随线描彩、沥粉堆金等技法。在色彩上,多使用天然矿物颜料,据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及有关科研机构分析,该壁画中使用的颜料如下:石青、大红、朱砂、银朱、朱磦、石绿,还有鳔胶等,尤其朱砂,石绿,经久不变色;画中人物的衣着大量使用了朱砂和朱磦,色彩明快而沉稳,覆盖性强,不易变色。在用墨方面,唐墓壁画用的是油烟墨,画面效果黑如漆。现代生产的墨汁尽管质量上乘,仍不及研磨后的墨深厚而有光泽。笔者将油烟墨锭研磨之后使用,效果比用墨汁光亮了许多。画面线条多变而运用得体,有游丝描、兰叶描等多种线描,运笔舒展、圆转流畅;人物造型准确,不仅形似,也表现了众多人物的精气神。

一、浅析唐懿德太子墓壁画色彩

懿德太子一生短暂,大多是在被废和颠沛流离中度过的,而该壁画展现的却是居帝王殿、检阅部队、列戟、狩猎,大量男侍和宫女侍候的盛大场面,设色明快,色彩饱和度高,大量使用朱砂、银珠等颜色,红彤彤一片,充满喜庆色彩,甚至有几分浪漫。“死亡”的悲伤被壁画排除,更多的是希望与憧憬,色彩在壁画上的使用使得人物更饱满。

唐懿德太子墓壁画在色彩上,多使用天然矿物颜料,据有关科研机构分析,该壁画中使用的颜料如下:石青、大红、朱砂、银朱、朱磦、石绿,还有鳔胶等,尤其朱砂,石绿,经久不变色;画中人物的衣着大量使用了朱砂和朱磦,色彩明快而沉稳,覆盖性强,不易变色。在用墨方面,唐墓壁画用的是油烟墨,画面效果黑如漆。现代生产的墨汁尽管质量上乘,仍不及研磨后的墨深厚而有光泽。笔者将油烟墨锭研磨之后使用,效果比用墨汁光亮了许多。

1.唐懿德太子墓壁画色彩中的装饰美

唐懿德太子墓壁画大量运用各种矿物质颜料,采用一些夺目的色彩,增强了壁画本身的视觉张力,通过重复运用少数几种颜色,获得新颖独特的视觉体验,增强其视觉表现效果,并且矿物质颜料由于用色鲜明且不易掉色,再加上矿物质颜料的颗粒感,使壁画具有极为特殊的形式美。壁画中巍峨的红色阙楼(图1),连接点为金铜饰件,给人一种金碧辉煌之感。在壁画当中,金色装饰性极强,金色使壁画更加富丽堂皇,再加上红色和金色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及纯色的使用,整体上显得格外绚丽,画面层次丰富,具有极强的装饰美感,从而具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壁画对色彩的运用主要取决于人的审美体验,也可以结合主观需求进行搭配,使画面呈现更协调。

图1 懿德太子墓壁画中红色阙楼

2.唐懿德太子墓壁画色彩中的表现方式

懿德太子墓壁画不仅极其关注不同色彩在纯度、色相方面的比较,还十分注重冷暖的对比,并且通过色彩之间强烈的对比,获得独特的视觉穿搭效果。懿德太子墓壁画十分擅长通过不同色彩之间的调和,来增强画面的装饰性,不同色彩可以相互配合,表现出一种特殊的和谐,这种效果使得原本复杂的画面变得和谐统一。壁画色彩之所以对壁画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与其色彩本身是分不开的。壁画中的形式美不仅注重多样化,还注重统一性,壁画中采用大量的简单的色彩对画面中的主题进行勾勒,使复杂的画面更加简单化,色彩的特征也更加鲜明。

二、浅析唐懿德太子墓壁画意义

这组一千多年后出土的艺术作品,不仅具有教育功能、审美功能,还应当成为我们研究那个时代的活化石。懿德太子墓壁画从1971 年该墓被开掘那一瞬间起,它便有了受众,有了展示功能,自然就有了社会意义。由于唐中宗的“号墓为陵”,显得这一组壁画的文化意义更具有代表性,其壁画所代表的文化意义较一般陵墓壁画更完整且更深刻,更上了一个层次。具体到懿德太子墓壁画,我们应当怎样认识它的意义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去研究:

1.懿德太子墓壁画再现了唐代宫廷的狩猎生活场景,是大唐和西域文化进行交流的证据之一

《架鹞戏犬图》和《驯豹图》(图2),画面色彩艳而不俗,栩栩如生,再现了唐代宫廷的狩猎生活。在唐代,狩猎生活在宫廷中蔚然成风,猛兽、猛禽及驯兽师从西域经丝绸之路进入长安城,加强了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和融合。狩猎活动出现在了懿德太子墓壁画里,具有独特性,是懿德太子身份的标志,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开放、融合和认同的反映。盛唐之后,唐墓壁画中狩猎类的题材便没有再出现过。

图2 笔者临摹的《驯豹图》

2.懿德太子墓壁画是一组标新立异的艺术形象和文化符号

唐代距今已过了一千多年,留存于世的绘画作品大多是宋代和宋以后的画家仿制的,唐墓壁画是研究唐代绘画的活标本。懿德太子墓壁画吸收了唐代文化中的各种色彩图案,特别是将唐代及西域各国的绘画技法相融合,在绘画语言上有许多创新之处。

3.懿德太子墓壁画是唐文化和胡文化共生的艺术产品

唐代画家们吸收了当时西域传入汉地的色彩凹凸晕染法,将兰叶描、游丝描等线描技法与凹凸法有机融合,画出了一组组生动的人物和动物形象。笔者认为,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体态丰腴而服饰色彩华丽的宫女。唐代画家们在顾恺之的“春蚕吐丝细线描”的基础上,开创了“游丝描”、“铁线描”、“兰叶描”等充满活力和张力的线条 。在脸部的设色上,先用胭脂将宫女的两颊染红,然后用混合胶液的浓蛤粉罩染一遍。在技巧上,除用西域的凹凸晕染法外,还使用了“三白法”,用蛤粉作为白色,突出宫女的额、鼻、颌,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唐代宫女浓妆艳抹的“盛装”效果。着色时,既要用西域的凹凸法,也要用唐代大师们的晕染法和点染法,这样的话,人物的面部有棱有角而又和谐。晕染时,要给线与色之间留一点儿缝隙,若涂满的话,色会吃掉线条的生命力。如何处理色与墨的关系?笔者认为,“色不碍墨,墨不碍色”是一条原则。晕染用在人物的脸部和手部。比如在《驯豹图》中,晕染结合点染用于猎豹、树木和树下的石头。

4.唐人对待生死的态度:事死如事生

丧葬文化中有一种面向未来的积极态度。懿德太子一生充满悲惨,可是在墓中的色彩壁画里却充满了积极向上,充满了对美的追求。唐代的陵墓制度包括:葬礼、祭礼、谒陵、守陵和堪舆等。其陵的规模、用器、包括壁画同样有严格的等级。懿德太子墓壁画的盛大场面和威严气势,在公元706年以后的唐墓中没有再发现过。概言之:懿德太子墓壁画反映了唐代宫廷生活的方方面面,形象直观地印证了有关史书的记载,使我们对唐代社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结语

懿德太子墓壁画是唐墓壁画中最有代表性得一组绘画。懿德太子墓壁画气势恢宏、画面精美;线条沉稳有力而又变化多端,刚柔并济,极富表现力;设色明艳而不失厚重,西域传入的凹凸晕染法和传统的晕染法在画中巧妙融合,这组壁画仍是一座不可替代的唐代艺术宝库。笔者将在今后的绘画实践中多读唐史和画论,企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能悟出懿德太子墓壁画中所蕴含的深层文化意义。

猜你喜欢
朱砂太子西域
衡南朱砂坳为何再也不出朱砂了
当太子你可以住几间房?
春天的太子湾
太子一胖毁所有
班超出使西域
朱砂记
《西域图志》纂修略论
含朱砂、银朱蒙药的安全性研讨
朱砂和朱砂安神丸对小鼠肝组织金属硫蛋白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