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芳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14)
汤显祖作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戏曲家,他曾自评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牡丹亭》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极高,其中,《牡丹亭》的大团圆结局也被人们津津乐道。纵观《牡丹亭》这部戏剧,从各个受众的心理倾向思考,大团圆结局都是这出戏剧的最佳编排。
文学作品是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态度的外化体现,《牡丹亭》作为汤显祖的代表作品,其剧情发展更是经过汤显祖的认真思考。所以,大团圆结局更符合他的心理倾向。
汤显祖出身书香门第,早年潜心研究儒学,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中庸”思想在戏剧中则表现为悲喜交融,且最终要用欢乐的结局来冲淡全剧的悲伤色彩。这种儒家文化也深深影响着汤显祖,在《牡丹亭》中,杜柳二人梦中相会是喜,杜丽娘含恨而死是悲,为爱复生是喜,二人的婚姻不被承认是悲,经过二人的大胆争取后,悲剧再变为喜剧,此时,两人的婚姻已经得到承认,拥有了合法地位,剧情也就结束了。所以,团圆结局是儒家思想在戏剧中的表现,符合作者的思想倾向。
除了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外,汤显祖对于佛教也有所了解。汤显祖少年师从泰州学派罗汝芳,此派将主观唯心主义推向极端,推崇“唯我论”。此外,汤显祖还敬仰当时被视为“异端”的李贽。李贽认为“吃饭穿衣,即是人伦物理”,要尊重和释放人的情感和欲望。正是在这两者的影响下,汤显祖成为反封建礼教的一员。同时,他还加入了自己对佛教的理解。汤显祖十分敬仰禅僧达观,在与达观的交往中,他吸收了许多禅宗的思想,他曾给达观写信说:“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真是一刀两断语。”这句话正是达观在《皮孟鹿门子问答》中阐述的思想。可见,达观的佛教思想对汤显祖的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正是在泰州学派、李贽思想以及佛教禅宗的多重作用下,汤显祖对自然情感有了自己的见解,他歌颂人的自然天性,要求解放被束缚的情感。汤显祖将自己的这种观点归纳为“至情”论,“人生而有情”,在《牡丹亭》这部作品中,汤显祖把“至情”演绎到了顶峰。正如他为《牡丹亭》所写的题词那样,“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他认为这种情感是最高境界的体现,所以杜丽娘“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的感叹自然不能“恰三春好处无人见”,汤显祖想要在这部作品中高歌青年男女为自己的情感而反抗的叛逆精神,就必然要为这种反抗安排一个成功的结局。试想,如果杜柳二人经过一系列反抗之后,仍然不被家长和社会承认,那么大家只会意识到,在封建社会的背景下,争取和反抗是没用的,顺从和妥协才是唯一的选择。这样的主题并不符合汤显祖的思想和精神,所以,只有用团圆结局来表彰杜柳二人的反抗和斗争,才能使自己想要传达的叛逆精神被认可和接受,这是对反抗精神的最高评价。
所以,从作者的角度来讲,《牡丹亭》最终以大团圆结局收尾,是汤显祖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体现。这种结局更符合作者的心理倾向,更能表达出他对自由权利和情感价值的歌颂和提倡。
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生活丰富多彩,戏剧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本身就具有商业性,要迎合市场的需求,观众喜欢什么,戏剧就多写什么样,《牡丹亭》也不例外。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尚圆”“尚和”,这些观点都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形成了特定的欣赏习惯,使观众更倾向于接受团圆结局。正因为这个原因,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大多以团圆结局收尾。
中华民族很早之前就开始信奉“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中国人对“圆”特别执着,并因此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追求。与此同时,由于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佛教这种“以圆为美”的审美倾向也渗透在中国人的审美体验中。所以,在审美活动中,中国人也倾向于获得一种圆满的审美满足感,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就是大团圆结局。无论主人公经历了多少磨难,最终结局是团圆的,那观众才会有圆满的审美体验,产生满足感。此外,从古至今,人们一直都“以和为贵”“以和为美”,所以在文学作品中,也愿意看到和谐的剧情,而不愿意看到矛盾冲突。因此,团圆结局更符合大众对于“和”的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对于悲剧还有一种“补偿心理”,特别重视结局的圆满。在文学作品这个虚构的事件面前,团圆结局能够补偿观众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获得一定的希望和喜悦。中国人把戏剧当作一种娱乐方式,他们希望以俯视的视角来得到娱乐的审美体验,而不是悲剧生活的延伸。观众在看戏剧时,不看到圆满结局便不认为是最终结局,认为还会继续往下发展,一定是喜剧收尾。如果结局不圆满,便认为没有得到满足,甚至会不接受,想方设法对结局进行修改,对悲剧情节进行补偿,直到改成喜剧。观众在现实中难以完成的事,就通过戏剧的团圆结局进行“补偿”。
具体到《牡丹亭》,如果皇帝并未赐婚,矛盾依然存在,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婚姻仍未得到承认,故事发便戛然而止的话,那么观众们便会认为后面还会有事情发生,杜柳二人一定不会妥协,还会继续斗争下去。现实生活中人不能有欲望,不能争取到自己的权利,那么在《牡丹亭》里,便希望杜柳二人能够成功,完成自己无法完成的事情,实现大团圆结局。
正因如此,观众更乐于接受大团圆结局,以此来达到娱乐化的目的。作者在进行文学作品时,便迎合观众的心理倾向,文学作品多以大团圆结局收尾。所以,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团圆结局更符合他们的审美心理,更能被接受和喜爱。这也是《牡丹亭》以大团圆结局收尾的重要原因之一。
明代封建专制严格,统治者竭力维护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维护社会的安定。在多个方面都采取了严格的措施,文化方面也不例外。
明代统治者进一步加强对文学作品的管理,颁布了许多法令来规范文学作品,主要标准就是作品是否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例如“洪武三十年五月禁搬做杂剧”条,就规定“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装扮历代帝王后妃。”就表达出明代对文学管理的严格,作品要维护统治者的高大形象,符合统治者的意愿,否则将无法在社会上流通,甚至会受到责罚。在这种背景下,汤显祖要想传达自己的反封建精神,必然要走“迂回路线”。杜柳二人私订终身,经历过一系列挫折仍然情比金坚,虽然这份感情十分感人,但也必须得到封建家长和社会的承认。二人的反抗再激烈,杜宝等卫道士也决不妥协,最终只有皇帝圣旨赐婚,才化解这场斗争,这样才更能显示出皇帝的重要地位,彰显封建统治的必要与伟大。所以,《牡丹亭》将结局安排为大团圆模式,既能使作者的反封建思想得到传播,又能够符合统治者的要求,这是在封建统治日益严格的社会背景下,作者能够安排的最好结局。
封建统治者不仅希望通过作品本身要表现出封建统治的必要性,还希望借助文学作品,缓和社会矛盾,美化现实生活中的丑恶,以达到“心治”的目的,使百姓能够接受当时的社会状况。所以,在文学作品中,要求把统治阶级和普通百姓之间的矛盾淡化,且最好是使统治阶级表现出对普通百姓的宽容和恩赐。这样一来,在现实社会中,普通百姓就能够更加认同和接受专制制度,统治阶级也就通过文学作品达到教化百姓的目的。
就《牡丹亭》而言,在杜柳二人为了自己的婚姻幸福做出一系列反抗和争取,皇帝被驳得无可奈何,于是从反对者变为赞同者,让杜柳二人“归第成亲”。这圆满结局实质上是青年男女努力争取的结果,但由皇帝来圣旨赐婚,就能够显示出皇帝的宽宏大量,使大家感受到统治阶级的“人情美”,以此来美化统治阶级。试想,如果最终统治阶级还是“棒打鸳鸯”,那么站在读者和观众的角度上,统治阶级就扮演着恶人的角色,反映到现实生活中,就可能会激化阶级矛盾,不利于社会的安定。这种情况与统治阶级设想的“教化”作用背道而驰,是统治阶级不能允许和接受的。所以,《牡丹亭》的大团圆结局符合统治者借助文学作品来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设想和要求,才能够被统治阶级接纳,在社会上流传。
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古代社会的封建统治者的心理能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状。所以,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大团圆结局是作者既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能被统治阶级接受的最好选择。
综上所述,《牡丹亭》的大团圆结局还符合作者、读者和观众以及统治者的心理倾向。将反封建的主题不断深化,使《牡丹亭》不仅是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还有着深层的社会寓意,使《牡丹亭》拥有了无比重要的社会意义。总之,《牡丹亭》的大团圆结局有着十分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极其深厚的思想内涵,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和研究。
注释:
①王思任.《批点玉茗堂牡丹亭词序》.转引自毛效同.《汤显祖研究资料汇编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版.第856页.
②李贽.《焚书》.张建业译注.中华书局,2018版.第156页.
③汤显祖,《汤显祖集全编4》.徐朔方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版.第1798页.
④汤显祖,《汤显祖集全编3》徐朔方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版.第1586页.
⑤汤显祖.《牡丹亭》.徐朔方,杨笑梅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版.第2页.
⑥汤显祖.《牡丹亭》.徐朔方,杨笑梅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版.第42页.
⑦汤显祖.《牡丹亭》.徐朔方,杨笑梅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版.第31页.
⑧刘俊文校.《大明律》.法律出版社,1999版.第2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