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霞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和大调整的变革时期,呈现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态势。作为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国,中国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国际责任与义务。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学习和使用英语对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增进中国和世界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素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力奠定基础。跨文化意识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英语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证明阅读教学中强化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著名语言学家古德诺夫曾说:“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文化蕴含在语言当中。”“一个人只有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才能准确的理解和运用这门语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实质是指将文化教学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Paulston和 Bruder(1976)提出“要降低学习阅读难度,需要熟悉文化背景知识的同时,在编码过程中善于捕捉文化信息。
近年来,国内许多一线教师也证实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进行第二语言阅读时对阅读材料的了解掌握。刘世文提到阅读是外语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 它不仅是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 也是听、 说、 写、 译等其它技能发展的基础。张志华提出英语教学中纳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利于加深对语言意义的理解和得体的使用该语言,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文化素养,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和认识西方文化及社会特点,有助于学生获得基本交流技能。何建华发文指出在语言教学中渗透语言文化的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既是由语言的本质内涵所决定的, 也符合语言为交际服务的思想, 符合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
二、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了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2017 年版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把文化意识列为英语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突显了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也把文化意识列为课程总目标之一,明确提出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有益于接受属于全人类先进文化的熏陶,有益于培养国际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阅读材料中涉及的外国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阅读教学扩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初中英语教学现状映射出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我国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业任务较重,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在“中考指挥棒”下,英语科目的教学出现了“重语言,轻文化”的现象。目前我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对于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还存在着以下三方面的不足:
(一)阅读教学中缺少文化素材
初中阶段英语科目的教学由于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时间上也较为紧迫,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以课本为教学基础,着重分析英语课本中文章的词汇、句子和整体框架,对于英语阅读篇章中涉及的文化知识往往一带而过。对于课本以外的英语阅读素材,教师一般偏好考试真题,一切以考试为核心,没有充分考虑所选取的阅读素材中的跨文化知识涵盖程度,不仅难以满足学生基本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输入,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二)教师教学不重视文化情境
英语学科的教学和其他语言教学一样,课堂应该是充满灵动性的,师生可以利用英语实现很好的互动与交流。然而,初中英语学科的阅读课堂依旧存在“满堂灌”的现象,主要由英语教师进行词汇教读、句子语法成分的分析以及文章框架的总结,学生大部分时间在记笔记,这样的课堂教学虽能提高向学生输入英语语言知识的效率,但是缺乏语境下的互动,学生对阅读篇章中跨文化知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字面上,无法深入挖掘文章背后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以及人文情怀。
(三)学生学习缺乏文化敏感度
在缺乏情境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接触英语阅读文章的时候完全没有文化对比意识,只是直接翻译文本,疏通字面意思,最终目标只是答对阅读题目。再加上学生通过平时的学习与日常生活,對于英语国家有了初步的固定印象,这样的刻板印象会让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的时候依靠惯性思维去解题,进而造成阅读理解失误。以上这些原因导致学生不能客观地考察不同的文化,不能对文章内容结合文化差异来进行批判性解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度。
鉴于新时代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重视程度较高,而我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规律,意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