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卢睿泓 1 任燕飞 2 曹洧铭
(1,2 四川旅游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3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在餐饮空间中,环境的不同色彩带给消费者不同的内在生理感受,这是来自于身体机能的生理感知经验,与此同时,也跟色彩自身的不同属性相互挂钩。一般情况下,色彩在空间环境中会呈现以下不同的生理感知。
1.温度感
环境中色彩给人们带来的冷暖感受属于主观温度感,称作“色温”。人生存在自然环境之中,已经对色温产生一定的感知经验。例如,红色、黄色、橙色等暖色对应自然界中烟火、阳光等温暖的事物;相反,蓝色、绿色、紫色等冷色对应水、草和冰雪等寒冷的生理感觉。这种生理感知上的冷暖不同,就是色彩的温度感,根据不同的温度感可以将餐饮空间类型进行匹配,使色彩适应餐饮运营和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
2.距离感
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感受,部分色彩看起来会让人觉得就在眼前,而相反,部分色彩给人的心理感受是远方,这就是通过色彩感受到的距离感。环境色彩也通过以上生理感知分成近色感和远色感,两种色感对应的是前进感和后退感。在通常情况下,色彩由暖到冷带来的距离感是由近到远的,暖色近,冷色远。
3.轻重感
室内餐饮空间中的陈设物体、室内硬装色彩明度决定了色彩的轻重感,在色彩明度程度中,黑色带来的感受最终,反之白色最轻,灰色中等。可见,在室内餐饮空间中,明度高的色彩带给人轻快明朗的空间体验,随之而来的是清新爽朗的空间质感;明度低的色彩则是沉重私密的空间特性。
4.胀缩感
在环境心理学中,视觉错在环境色彩中会产生不同的生理感知,在空间中面积不同的物体被赋予同种色相色彩会产生不同大小的错觉感。而相同色相的物体在空间中,明度强的色彩会产生膨胀感,例如白色,显得空间开间、进深广阔;而明度低的色彩会产生收缩感,综上,色彩的明度也是形成色彩胀缩感的主要原因。
1.调节室内温度
室内餐饮环境的小气候可以通过环境色彩的冷暖干进行调节。当然,这种调节是主观性的,根据灯光照明3K-6K 不同色温均对室内餐饮空间产生不同的生理、心理影响。消费者在空间色彩的主观感受会由于环境的冷暖产生细微的心理温度变化,间接在就餐过程中的体验感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2.调节室内采光
光线的反射产生了色彩的变化,不同色彩的反射率也是不相同的。光线的反射程度直接影响了照度。色彩明度较低的空间环境其反射率高,在室内环境的照度上回明显高于反射率低的低明度空间环境,从而通过室内环境的色彩明度调节餐饮空间环境设计的自然采光。
3.调节室内空间的大小
由于色彩在空间环境中具有距离感的心理感知,通过不同色彩在室内的运用在心理上调节空间的大小。例如,小型餐饮空间可在空间中使用蓝色、青色等冷色系色彩,在视觉上增加其空间大小;相反在过大的空间中可使用暖色系等近色拉进尺度感和温馨感。
室内餐饮空间中色彩应用由于餐饮类型的不同市场定位,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历史人文环境不同,还有投资者、经营管理公司不同,其内部环境完全可以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在社会发展中,餐饮行业的发展带来不同的餐饮文化,但是在具体餐饮空间内部色彩设计中还是存在以下问题:
室内餐饮空间中存在配色的主次不分,造成色彩杂乱无章的现状问题,导致空间内部局部色彩强烈且突出等问题,使得空间整体不协调,色彩使用配比不均衡。空间的面积大小和使用频率可以决定色彩的主次关系,例如餐饮空间陈设与硬装界面的配色关系,桌布与窗帘软装配色关系等,甚至在空间中陈设装置艺术品、装饰挂画与餐具的配色都属于餐饮空间整体与局部色彩搭配的设计范围。
其一,室内餐饮空间色彩在照明中因光源而存在,不同的色温和显色性灯具下的视觉效果也存在差异,在餐饮空间中,就餐环境中部分空间未选择适合的色温,导致消费品在灯光映射下缺乏其质感,空间环境层次弱的缺点。其二,空间色彩与造型通过室内装饰材料的质地、色相相互作用且联系密切,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也决定了该材料的表面反射度,现代材料种类的丰富带来了不同的空间视觉体验,也给材料色彩运用带来更多的设计创新性和可能性。
综上所述,室内餐饮环境色彩的和谐是由灯光与材料协调共生的,材料为基础,灯光为补充,两者相辅相成,是色彩应用于餐饮空间中中流砥柱的一环。
色彩选择要从心理的角度考虑,首先是有利于促进食欲,部分餐饮颜色使用不当,在环境心理上不利于就餐环境。一般来说,从色相上考虑,暖色系可以刺激人的味觉,尤其是橙黄、青黄、粉红等色系,橙黄有香味,青黄有酸味,粉红有甜味之感。其次,要有利于放松心情,主要从色彩的调子去考虑,高明长调给人欢快感,适合甜品店、快餐店等年轻消费群体。中明短调给人优雅感,适合大多数群,可在咖啡、西餐、日料、新派中餐中使用。低明短调给人高贵感,适合在高级餐厅使用。
室内由顶面、地面以及立面共同组成空间界面,其呈现的三维空间与色彩相互结合形成色相、明度、纯度三者的变化,调控把握好界面的相互关系,可以更好地呈现出色彩明度的色差以及配色法则。在空间色彩明度中,“黑”表达的是空间中重色界面,“灰”代表了中间色界面,“白”是空间中浅色界面,色彩明度之间的对比,强调出空间界面的节奏感和律动感。黑白灰的关系也解决掉空间界面单调、乏味的空间效果,提升空间层级感和氛围感。因此,色彩对于界面空间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室内餐饮空间中,灯光与色彩相互呼应、影响与作用,根据不同餐饮类型采用不能的色温照明,这一做法不仅使色彩与空间的结合更体现出空间气质,还可以从灯光的变化中使消费者产生不同的心理感知。
照明灯光在空间中不单单起到照明的功能性,与室内环境色彩还存在强烈的关联性,具体体现在光源的色温、显色性以及光色调的明暗程度上。同样色彩的墙面在不同冷、暖光的照射下会产生不同的色彩反射,例如同样红色的墙面在色温较高的照射下会呈现冷红的效果,相反在色温低的照射下会显得更为鲜艳。因此,色彩与室内照明灯光两者是紧密相连的,将两者合理的运用才能设计出适应于不同性质的室内餐饮空间。
室内餐饮硬装的不同材料展现出不同的肌理效果,其带来的色彩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例如大理石等光泽材料,其表面光滑,纹理丰富,质地细密,具有坚硬,反射率高的效果感受;表面柔软的材质,例如软包就会产生轻柔的心理感知。在色相、明度、纯度相一致的色彩中,根据其装饰材料的肌理不同,色彩产生的差异性也随之而来,例如同样是冷色的灰色,光洁的地砖、粗糙的地毯、色彩也有形成不同的表现,总的来说,材料表现粗糙度越高,反射率月低,其色彩越突出且接近于本色。
综上所述,室内餐饮空间中色彩运用方式变化多样,以空间为载体,色彩为主要内容,两者相互结合,从其体系入手,才能找到我们餐饮空间设计当中的“色彩”。通过餐饮空间界面、灯光、材质等色彩的设计,将三者统一强调室内空间设计的色彩运用,提升餐饮空间主题性形象,彰显主体性、文化意境,还可以使创新性更加突出,体现不同设计的色彩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