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凼仔鱼病害起因分析与治疗措施建议

2021-11-29 17:34姜晓明
渔业致富指南 2021年15期
关键词:仔鱼霉病鱼体

○姜晓明

本文介绍一例凼仔鱼因病害造成养殖失败的情况,这一例凼仔鱼养殖失败具有普遍性与代表性,可供养殖户参考借鉴。

一、发病情况

2020年11月份,笔者接广东省高州市一凼仔鱼养殖户的报告,说凼仔中的草鱼发生病害,鱼体表生出白色的体毛,发病后白毛全身覆盖,发病后约7天后6个凼仔中草鱼基本死光,只剩下几尾草鱼在池中。

笔者驱车到现场,发现死剩几尾草鱼全身长着白色的霉菌,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水霉病,据养殖户把草鱼情况介绍,此次购进规格1.5-2kg/尾草鱼共620多尾,运输回来约8-9天,基本死光了,死鱼症状一致,直接经济损失约达1.3万元以上,笔者向养殖户介绍这种情况应该采用的措施,由于没鱼了,养殖户情绪低落,无心听取,笔者只能驱车离开。

2021年5月份又接该养殖户的电话,购买进来的草鱼再次发生了与上次一样的病害,这次及时与笔者取得联系,笔者了解了草鱼病症情况:部分草鱼在局部已出现白色棉絮状丝体,有些病鱼游动较急,这是水霉病的症状,也是最易诊断的水产养殖病害,但有明显症状的草鱼数量不是很多。

二、治疗措施

根据凼仔鱼养殖凼仔水面较小,易于捕捞的特点,经笔者多年的水产养殖与病害防控的经验,水霉病发病有明显症状后,病灶部位已被霉菌侵入,单纯在水体上施放药物治疗,泼洒药物的浓度难以有效治疗水霉病,在笔者的指导下,养殖户用尼龙网捕捞草鱼,用高浓度的高锰酸钾在病鱼体表涂抹或者浸泡5-10秒钟,涂抹或浸泡时避免药液与鱼鳃接触,涂抹或浸泡后放回凼仔中,同时,凼仔用全池泼洒聚维酮碘一次,用量按照产品说明书。

三、治疗效果

根据养殖户反映,经治疗处理的草鱼,除个别严重的死亡外,没有发生大量死亡,说明此次的处理凼仔鱼的病害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四、引发病害的原因分析

该养殖户是初次投资养殖凼仔鱼,对水产养殖技术知道很少,凼仔鱼养殖是广东省高州市部分乡镇的传统渔业,由于凼仔鱼的商品鱼价格高达80元/kg,养殖户为了加速凼仔鱼的养成速度,从别的池塘购买规格约1.5-1.75kg/尾规格的草鱼运输到凼仔中养殖,于是从别人池塘购买的商品草鱼,在捕捞操作过程中难以按照苗种的捕捞、吊水等操作规程保护鱼体不受伤,购买的草鱼体表受伤,又加上长途运输后加大了鱼体的受伤程度,鱼体受伤后最容易引发水霉病,特别是淡水鱼,水霉病发病最适温度大约在10-18℃或者低温情况下更容易发病,但水霉病发病的温度从低温到水温30℃都可发生,所以鱼体受伤是水霉病发病的最主要原因。该病发病初期肉眼看不出症状,肉眼可观察病害症状时,霉菌菌线已在鱼体伤口中生长,这时,在水体泼洒药物浓度很难达到治疗效果,发病鱼初期在水中狂游,容易与健康鱼发生摩擦,引发传染,扩大发病率。

五、采用措施

凼仔鱼养殖用大规格苗种或用成鱼养殖,加快养殖速度,提高经济效益是一个可行的方法,草鱼成鱼捕捞时受刺激反应大,会跳动激烈,与捕捞网具发生摩擦,鱼体会受伤,运输时草鱼受车辆颠簸,加大鱼体的受伤情度,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减少或者使鱼体不受伤,是用草鱼成鱼进行凼仔鱼养殖的关键,因此,笔者建议采用的措施有:①选择合适草鱼成鱼的来源进行养殖。最好采用池塘主养草鱼的草鱼进行凼仔鱼养殖,因为主养草鱼池塘捕时减少了把不同鱼类的分类操作,从而减少鱼的受伤情况,单养草鱼的池塘可选取健康无伤的草鱼比例大,而与罗非鱼混养的草鱼,罗非鱼的外刺多且硬,在捕捞过程中草鱼受压迫拥挤,同时受罗非鱼硬刺影响,捕捞时草鱼体表会受伤。②捕捞时要注意动作幅度,注意使草鱼不受伤。③运输时水中加入MS-222、维生素C、恩诺沙星分别形成浓度20mg/L、15mg/L、6-10mg/L,其中MS-222是鱼的麻醉剂,施用后使鱼的活动量减少从而减少鱼的活动,运输过程中车辆尽可能平稳行驶、减少颠簸。④草鱼下凼仔前,可用高锰酸钾涂抹鱼体防水霉病。

(通联:524000,广东省雷州海茂水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13822533032)

猜你喜欢
仔鱼霉病鱼体
浅析影响仔鱼开口摄食的因素
为什么对患水霉病的水产动物用药越多死亡量越大?
三维鱼体参数化建模
准噶尔雅罗鱼仔鱼饥饿试验及不可逆点的确定
春季大棚番茄叶霉病防控技巧
春季大棚番茄叶霉病防控技巧
浅析番茄叶霉病的发生条件及防治方法
鱼冷冻之前要去掉内脏
鱼冷冻之前要去掉内脏
鱼为什么有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