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子鑫,武文一,王新华*,杜晶晶
(1.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郑州 450046;2.孟州市农业农村局,河南孟州 454750)
“新农科”建设要面对的是“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这四个新,涉农专业教育要走融合、多元、协同发展之路,专业建设要把农工、农理、农医、农文结合[1],当前渔业发展新趋势向生态渔业、智能装备与设施渔业、安全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型渔业迈进,探索培养懂农、爱农、懂水产、爱水产、多学科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一流农林人才,是应用型涉农专业持续长久的探索主题。国内水产养殖学专业作为涉农专业,从招生方式到教学理念,从设备投入到教学队伍建设都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培养适应国家行业需要的优秀人才。
通过对现有部分院校水产养殖学人才培养的调研,水产养殖学专业招生一直存在招生难、生源不足的问题。据部分统计显示,水产专业第一志愿的填报率不到20%,该专业学生大多为调剂生,毕业后从事该专业的学生也不足20%[2]。大众普遍认为水产养殖学技术门槛低,工作中技术要求粗糙,难有高端新技术应用;专业工作内容艰苦,水产行业收入不高,性别要求偏向男生等。水产养殖学专业学生表现出专业认识不足,专业思想不牢固等问题。
部分院校实践教学条件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实践教学设备不足、台套数偏少、仪器老化,实验开出率不高,实验教学效果不高;实验教学验证性内容偏多,综合性、设计性偏少,没有体现当前生产和专业发展的最新技术应用内容。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规模小校外稳定的高质量、规模性、综合性的校外教学基地不足。另外,课程时间分配比例上不能体现应用型专业特点;实习实践的管理过程和考核过程松散,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多有重复,不能协调统一。
实践教学队伍重视不够。实践教学教师中青年教师占比较大,青年教师理论基础扎实,但是实践教学经验相对不足,老教师社会活动和科研任务重,造成实践教学中涉及到生产实际问题不能讲授,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3]。
教学队伍组成的多学科交叉,虽可以提高专业综合结构,部分教师缺乏紧跟水产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凭经验讲授课程,仍然讲授多年的知识甚至国家命令禁止的内容,没有对内容进行筛选和精炼。在学生缺乏分辩能力的学习阶段,不但不能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的能力得到提高,可能传达部分错误或老套的知识技能。
当前水产养殖业日新月异,不但体现在新的养殖品种逐年更新,新的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不断涌现,新的养殖装备贯穿与每一个养殖环节。而且,水产养殖学专业本就是一门与化学、环境、生物、信息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型学科,但部分院校水产养殖学培养计划中缺少水产相关新技术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讲授中无法突出养殖环节最新技术和发展现状,讲授内容也没能紧密结合行业发展需求,重点突出实践中的主导名特优质水产动物养殖内容,仍然按照教材的章节安排按部就班灌输传统知识和技能。
水产养殖学专业招生面临第一志愿偏低问题,这也是涉农专业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我们应尝试把水产专业、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等专业归于生命科学大类招生,给予学生宽泛选择,可给学生1年后在生命科学专业大类内转专业的选择。探索设置基地班招生大类,给予学生校内保研、考研中的偏重,设置导师制跟随辅导。在学校期间从奖学金设置、创业创新大赛等多方面投入,逐渐培养水产专业的特色。
另外,可尝试将培养方案模块化,划分水产动物医学、水族设计和水产养殖与生态调控等,拓展专业发展宽度和广度;分流培养可分就业模块和升学模块培养,就业模块突出实践教学课程教学,升学分流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教学。
专业教育中要重点突出水产专业的特色,突出中国水产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水产养殖业的国内规模巨大与良好的发展前景。行业现状要突出水产养殖相关行业包含饲料工业、智慧设备、互联网智能监控等高新技术。鼓励学生升学深造,引导考研升学的相关专业方向除水产养殖学方向外还包含微生物、遗传学、环境生态、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和智能监控设备等多方向。
水产相关工作内容更新主要在维护养殖环境平衡,工作方式更新可以养殖、技术服务、工业生产或商业活动,新模式智慧渔业、设施渔业等诸如无人养殖车间、循环水养殖技术等需要专业技能人才,水产行业创业方式更容易,行业收入逐年提高等相关内容。
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阶段要重点了解国内知名水产相关企业的发展史和发展现状,使学生明白水产养殖这个行业容易创业,激励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培养计划中突出新技术、新进展,不但要单独开设新技术进展课程,而且要对每一门课程的每一章节设置新技术进展内容,对最新养殖方式、最新养殖品种、最新养殖设施、最新鱼药和环境调节剂等进行重点讲解,新技术讲授必须贯穿到水产养殖学专业涉及到水环境生态调控新技术,水产动物医学新技术、智慧渔业和智能设备、水产动物育种新技术等领域,充分体现学科融合发展思想。
从课程改革出发,优化充实课程建设内容和方案,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应用”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不是老师教什么,而是要紧紧围绕学生学什么开展。
采用“问题驱动,比赛入课”的教学举措。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课堂中采用目标式专题教学方式,教学中展开问题讨论和评述。实验课堂采用竞赛式教学设计,课堂设置好竞赛纸,把实验要求内容展示出来,课堂现场评分,计入平时成绩构成。
压缩部分通识课教学的实践环节,加入实操知识的技能板块,聘请企业家等相关行业人员担任客座讲师,开设专题讲座。
开通网络资源共享课,线上授课与线下教学紧密契合,丰富授课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内在动力。
基础课教师对水产养殖学专业不太了解,这是影响学生专业志趣培养的一个不利方面;年轻教师刚刚走出校门就走上讲台,缺乏对专业的理解也是一个方面。为此学校安排年轻教师和本专业的基础课任课教师每年不少于两周的时间,走出校门,到生产一线,通过实践来提高教师对专业的认识,通过教师对专业的理解来熏陶学生热爱专业[4]。
加强新进教师和老教师的教研室讨论,每次大家精心各自专业知识和行业信息交流,老教师和学习新进博士的研究手段和最新前沿,年轻教师可学习老教师对行业的熟悉知识,实践教学中的常识与现状存在问题等。
针对当前水产养殖学专业的问题,上述对专业建设的思考和措施,关键还在于如何有效落实每一个环节。除此之外,积极打造水产专业建设的科研和教学平台,有利于申报科研和教学研究项目投入;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和行业参与,有利于提升专业在行业存在感和知名度;挖掘水产专业城市休闲渔业和观赏渔业的特点,突出专业特色;积极开展校际教学和建设交流,提升水产专业建设视野。水产专业建设仍然需要长期持久的投入,探索“新农科”背景下学科融合还有相当大的空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