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晓莉(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校与企业的融合发展,使学校的专业化知识与企业实际岗位对接发展,学生将学到知识进行实际运用。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也让学生有更多实践的空间,提升学校培养人才的针对性与专业性。随着学徒制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如何在经管类专业进行校企合作成为现阶段的重要教育内容,为促进社会人才专业化发展,培养适合社会的专业化人才,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对接。
现代学徒制的培养对象涵盖了学生、企业员工等,是企业与学校合作发展的专业化教学方式,通俗来说就是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学徒指的是学生和企业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既能获得报酬又能实践专业知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专业化教育覆盖程度的不断增加,社会就业也变得更加激烈。所以,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方式,能让学生选择自己适合的企业就业,让企业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实现企业与学生的直接对接,达到满足企业工作需求的同时也让学生有更多实践操作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企业实践能与学生直接对接,学生能够参与到真正的工作中增加自身的实践经验。在这过程中提升学校教育的专业性与针对性,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就业。
校企合作模式是构建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教育模式,在教学模式中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帮助企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发展,以专业化技能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出更加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化人才。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的教育方式,能实现教学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共享,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操作的空间,也促进学校专业化人才的培养。这种模式是满足了社会发展的人才发展需求,使学校在教育过程更有针对性。为了适应现阶段的社会发展需求,校企合作的教学方式已成为教育的重要方式,基于现代化体制的校企合作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率,让教育与工作能够融合发展,形成企业与学校的双向互动,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
在很多时候,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校企合作中有很多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与行业中的大企业存在一定的差异,不管是专业化能力还是内部经营管理都有待提升,这些企业的存在很难对学生形成吸引力,这就使得经管类学生不能实现高质量的就业。现阶段的经管类专业学生就业率还是较好的,但从实际中可以发现,学生就业工作专业并不完全对口,薪资待遇不够理想,离职跳槽现象较为严重。与此同时,现阶段社会对经管类人才需求较大,但学校的经营类专业人才并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工作需求,专业理论与职业技能方面有一些差异。这也是因为经管类专业的传统教学特点导致,很多经管类专业工作需要有实践经验才能顺利地开展工作,但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对实践能力没有正确的认识,使得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不能正常适应,导致校企合作方式不能发挥实际效果。
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不确定因素促使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自身专业技术与管理模式,使得很多企业在组织结构上出现变化。在企业中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模式需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这也让岗位向工作分工、人才分层、技术专业、工作服务一体化发展。这种企业经营模式的校企合作,学生不能在企业中有良好的适应性,跟不上社会发展的变化,企业需要创新型人才,这种相互矛盾也是影响校企合作的重要因素。所以在现阶段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中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化人才,以学徒制的方式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工作发展。
与此同时,在现代学徒制教学过程中,学校缺乏对学徒制教学管理经验,制定的相关考核体系与教学模式不够完善。学生在实际过程中的考核是由师傅评价,而这种评价考核方式存在一定主观判断性,使专业化能力不能得到全面科学的评价。因此,在学徒制教育模式中,学校也要考虑到师傅的专业能力以及学生专业能力的考核内容是否科学,让学生能得到更加科学全面的评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想要发挥学徒制教育模式的积极作用,首先要明确其教育内容。学徒制教学模式的真实效果取决于师傅的能力,但这其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同时由于经管类专业相对于一线生产岗位工作来说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实际过程中应制定相应的工作内容,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学徒制的教育标准,提升学徒制教学的实际效果。根据相关工作以及企业内容的管理模式制定相应的学徒制培养内容,形成专业的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需要有专业的团队进行验证讨论,做到培养模式的量化明确,通过设置专业工作的观察点来检查学生的专业化能力。在明确培养内容和培养标准后,贯彻落实到学徒制教育内容中,在每个环节进行教育质量把关,不仅是对学生们负责,也是提升学生专业化能力以及工作适应能力的重要方式。
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学生发展和工作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将其融入学徒制教学中能帮助学生全面成长,在实践工作中更加积极自主,实现高质量就业。所以在实际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与个性化发展。在学徒制教育模式中可以开展学生与师傅之间的双向选择,并对工作企业、工作岗位进行选择,对工作内容进行全面讲解,让学生明白自身能否胜任工作,同时作为师傅也应有自身能力的概括,让学生能对师傅有一定的了解,这样能让学生对实际工作有更多积极性,也使学生与师傅有良好的合作,对自身能力与实际工作环境有全面的了解。与此同时,学校和企业也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科学的规划,认识到自己人生的意义,解决学生们的困惑,引导学生思想,让学生对工作和人生有正确的认识,形成明确的目标。此外,在学徒制教育模式中可以构建深度学习的订单班,实现学生与工作的高度融合。开展学徒制过程中也要进行相关工作与责任的合同签订,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同时又要保证学徒制有良好的培养效果。在学徒制开始后,学生和师傅也要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层考核,并分阶段开展工作总结与反思,促进学徒制培养模式的高效发展。
在学徒制教学模式中,师傅有着专业的工作能力,但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而在学校中,教师们拥有良好的理论知识水平却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因此,学校对于老师的素质培养和任教要求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老师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二是老师本身要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职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工作环境中,对实践工作有全面的了解,根据学生工作制定适合的教学内容,并将其作为专业和教师的年度审查标准之一。完善学校和企业人员的相互招聘、挂职锻炼机制,定期选拔专业实训教师参加企业的留职锻炼任务,留职锻炼教师要努力学习该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及生产经验,并将其应用于学校的专业建设。学校应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让学生既能有良好的专业理论教育,也能有将理论融入工作中的机会,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过程中要积极开展师傅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形成二者的良好合作模式。可以通过开展岗位互换的方式,师傅和老师都能有全面能力的成长,让学生能够接受更加专业全面的指导,促进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健康发展。
在学徒制培养模式中要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制度,以学生实际工作为基础,构建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体系。在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三方进行评估,在这种方式下能依靠机构中的专业评判能力,通过设置的观测点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这种评估模式下企业和学校都能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徒制教学提供更加专业的数据支撑,帮助学生制定更加针对的学徒制培养内容。
总的来说,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是现阶段专业教育的重要模式,是构建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发展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工作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促进学生良好就业,培养更多适合社会发展的专业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