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的农业经济发展新思路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融合

2021-11-29 09:37方添立武平县城厢镇人民政府
营销界 2021年17期
关键词:农业旅游农村

方添立(武平县城厢镇人民政府)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不仅是近年来我国新兴农村经济产业,也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活力和新机遇。休闲农业并非人们认知中单一的旅游项目,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具有综合性的新型农村经济,把旅游、观光、休闲等项目有效结合,充分利用了农村的乡土文化以及土地资源。

■ 乡村振兴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

(一)乡村建设新方向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乡村经济结构逐步向多元化方向过渡,以优化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为发展目标,助力我国乡村风貌与文化品位提升,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优化调整新动力

全面审视休闲农业的发展历程,以其自主发展为目标。与传统农业相比,休闲农业资源消耗较少,以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环保为主,充分凸显乡土文化及民风民俗,延长了农村产业链,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多元化,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三)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为了保障乡村振兴的推行以及其他需求,其通过依靠政府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在要素配置、公共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积极筹措以及完善,尽可能地发挥出乡村经济的特点并极大改善了休闲农业的不足。乡村旅游产业的特点就是集品尝美食及特色饮品、体验乡村特色娱乐项目为一体的综合性经济模式。因此,只有通过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才能提高乡村旅游以及休闲农业相关从业人才的素质,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才能保障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信息的发达程度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这样说,乡村振兴直接推动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努力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使休闲农业获得较大受益。

(四)脱贫致富新路径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出现使得农村贫困区域焕然一新,使其充分挖掘乡村天然生态环境与浓厚文化背景,优化了乡村闲置资源,为我国农村经济提升做出了相应贡献。

■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内涵

(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立足于农业独特的资源优势

“三农”作为供给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础资源的渠道,因此休闲农业的发展必须以“三农”为根本,切忌脱离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农业方面植入了休闲功能,带动了农业产业链的发展,促进农产品附加价值的提升,继而实现基础产业、二产、三产的有效融合;在农民方面,休闲产业可吸纳乡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民提供就业、创业的空间及渠道,以帮助我国解决部分农村人力资源浪费问题;在农村方面,休闲农业大力弘扬了我国传统文化,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显著成效。

(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经营具备产业融合性

休闲农业把农业广义化的推广,将传统农业、工业、旅游业及互联网等行业与自身融合,有效带动了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提高了附加值。休闲农业以“农”为根本,把休闲化作为价值导向,深度融合农业与二、三产业,构建具备独特特征的文化品牌与活动,进而形成三类产业相互促进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

(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价值在于参与性与体验性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摆脱了传统农业的单一生产模式,集生活、生态、生产为一体,充分利用了农村闲置资源与文化、生态优势,形成了集聚体验、参与农家生活、学习相关知识以及游乐放松为一体的多功能模式,为参与者提供了深入其境的体验感。

■ 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主要体现在住宿及交通两大方面。由于休闲农业以乡村为发展根基,往往距离城市较远且道路条件较差,并存在相关配套设施不足、老旧的情况。而在住宿方面,住宿区域早期规划较少,在旅游旺季则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同时,客房缺乏精细管理,无法满足部分客户需求,致使游客体验不佳。

(二)品牌建设问题

随市场及政策的大力推广,各类农业园、生态园等休闲农业相关产物呈爆发性趋势出现,市面上千篇一律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主题定位不明且文化创意应用不足,缺乏具有深度的农耕文化体验活动,加速了休闲农业产业的同质化,致使客户逐步丧失兴趣与参与感。针对城市原住民而言,更加注重新鲜事物及参与丰富农家生活的体验感。若不加以合理创新,创设适宜自身未来发展目标的新兴模式,休闲农业难以长期稳步发展。同时,由于部分山区村落相对落后,其市场范围狭隘,缺乏足够资源创设、宣传属于自身的独特品牌,仅能依靠原始口碑相传的方式吸引游客。如此一来,增加了口碑传播的难度,致使收支不成正比,严重阻碍了自身经济发展。

(三)农村土地利用受限

由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政策规定严格,部分商户受其影响,且缺乏合理的经营管理理念及经验,认为土地产权证书的办理较为琐碎复杂,仍以作坊式经营为主,限制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及发展。

(四)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虽然我国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扶持休闲农业的发展,对相关管理人员定期开展现代科学管理模式的培训工作,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往往会受到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影响,仍延续作坊式的管理模式,无法达到界定效果。同时,部分贫困乡村存在条件艰苦恶劣的情况,部分被外力投资商吸引而来的相关人才无法长期任职,存在人才流失率较高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影响了休闲农业发展的稳定性。再者,休闲农业内部拓展的新领域缺乏相关专业人才,需培养内部新型人才或不断招纳贤才,补充人力资源缺漏。

■ 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一)创建独特品牌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属于一二三类产业深度融合形成的新型产业形态,具备农业基本属性的同时也具备了游玩性、休闲性、文化性等属性。因此,在进行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应鼓励农户与旅游业企业合作联动,以具备相关经营管理及实践操作技能的企业带动休闲农业的发展,农户可利用其技术与管理经验,产出各类多元化旅游产品,力求创设更优品牌,助力农村经济效益提升。

(二)保护乡土文化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乡土文化,高度重视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我国乡土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无数国人对乡村生活的美好记忆与向往,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作为休闲农业发展的文化创意基础,凸显出地方文化最为鲜明的部分,为客户全面展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因此,应注重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创设具有自身特色及文化深度的休闲农业,为客户带来别具一格的文化体验。

(三)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为优化休闲农业的服务品质,需根据当前人才规划体系缺陷,科学合理的研究人才培养战略,为今后规划提供相关依据。在当地发展休闲农业时,应将战略核心转移至人才结构及发展需求的有效结合,根据自身人才需求,制定管理经验人才引进计划。同时,应注重电商、互联网运营等人才的培养,可以联动职教基地力量聘请相关教师开展培训课程,打造全面专业型人才。

■ 总结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及市场的双重推动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呈爆发性增长趋势,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增收及加强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成效。为切实缩小城乡差异性,我国应把握自身独特的优越条件大力发展休闲农业,顺应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要求,结合发展路径对自身不足采取针对性措施。同时,综合提升农民素质,加强对农业生产新技术的应用及推广,提升农业现代化与农业机械化的效率,从科学合理的角度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平稳的发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质量,为今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农业旅游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旅游
新农村 新一辈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