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梦如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18世纪末期,人们通过对信息的抽象化来诠释数据和其中隐匿模式的联系性。20世纪90年代,图形化的诞生,令大众实现了与可视化信息的沟通,大众纷纷展开对信息可视化的探究[1]。信息可视化指的是借助于图形把原来抽象化、枯燥化的数据展开全新的转化,以便让大众方便理解,通过直观形象化展示加强其接受程度,从而提高大众对于数据的深层认识,令用户可以探索和获悉更多的信息。
如今大数据时代下,信息泛滥,其中不仅有有用信息,也有垃圾信息。这种海量膨胀的信息给大众带来恐慌感,面对大量信息无所适从。所以我们迫切需要以一种简单的方式来处理这些数据,降低心理上的恐慌。可见信息可视化是时代发展必然趋势,它能指引大众迈出信息的迷雾。也因此它被应用到很多设计领域中。
社会的发展令大众对信息设计的趣味性有所要求。信息可视化多是依仗视觉神经来实现抽象化信息的直观化转变,从而大众就可以更好的理解这些信息[2]。信息可视化探究中,对于数据的探究多是通过图片等全新方式来进行内容的更换,将其变得直接可视化,继而选用一些恰当的媒介展开广泛传播。
图形是信息设计的一大方式,它身为信息载体,具有对信息进行传播的功能作用。图形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标识或者符号,也不是审美性装饰,它是在特定的准则下展开对诸多元素的重新组合排列,实现信息功能的全新表达。在美学视角看是信息获得了升级,提炼出更具思考价值的哲理。因此信息设计中图形对信息的表达本质上是对其自身价值的彰显。图形借助于其优势而成为信息设计不可或缺的元素,又以其概括、简约特征展现内在的复杂含义。图形因为直观而发展为大众交流信息的关键媒介。图形同时也深受多因素影响,其中最关键的莫过于语言文字。尹定邦《图形与意义》中明确表示,语言对于思维表达存在的局限之处,恰恰是图像产生的根源点。换句话讲,图像是对文字抽象化表达的一大弥补,它比语言更形象直观的传递出信息中的要义,让大众理解的更容易也更深刻。信息可视化设计当中,图形的优异之处也被运用到图标、数据视觉化当中,这样可以很快速分清枯燥乏味的数据、概念,以特定的图形来诠释内涵,降低大众对信息的理解难度[3]。
自图形带给人的视觉价值来看,可视化是要对图形予以筛选,有所取舍以便令图形和文字、数据更加的和谐,如此在大众观看信息时会更加简洁易理解,不会造成审美疲惫感。换言之,倘若只是一味地把数据转变成图表,像柱形图一类,这样的信息表达未免太过理性,传播效果实际上并不理想。为了规避这一状况,设计人员在图形的选择上要有所取舍和创新,所选择的图形要与抽象化概念相连,且对信息加以整合汇总,将其遵循特定的顺序排列。把其中一些不易于理解和表达的信息转化成图形,最后配以文字或者数据,让大众能够直观理解,提高传播效果。
各种花样信息中要想引起大众第一关注,并不容易,而也唯有做到这点才能进行信息的继续传播。所以图形不但要精确,而且还要具有创造力。通过创意性思维来对视觉效果进行调整创新,开拓大众思维能力,加强主题内容的刻画力度。如果信息创意度不高,或者存在抄袭模仿痕迹,那大众的观感会下降许多,传播上的效果也必定不如人意。所以为了提高传播效果,必定要注入创意因素,来吸引大众关注。
信息传播当中,图形会带给人一种直观化的感受,尤其当别出心裁设计时,图形会赋予信息更深刻的意蕴,也增强大众对其的认可与喜爱,传播上自然成效斐然。因此信息可视化设计时要注意图形的情感化表达,即调动观者的情绪情感,对文字、图形、色彩等要素展开梳理和整合,把理性化思维、客观性内容进行个性趣味的展示,令其情感诉求最大化。
完美的信息设计借助于出各种不同作用的构成元素,以提供出精确、清楚、明快的信息给大众,达到均衡、和谐的效果,成为极富视觉魅力的组织构成。设计阶段中依据不同的主题来挑选恰当的表现形式,要思量怎样才能最快吸引大众注意力,加快信息的传达输出,令大众在愉悦的环境下获悉和传输信息内容。受众恰恰是在设计者的表达基础上,糅合进自我的经历和体验,才最终领悟到设计人员想要传达的信息含义。
数据化时代下,信息风暴充斥和侵占着我们的大脑和眼球,这也是一个处于变革创新中的时代,大众对信息的关注从此前的因果关系转向为各个事物间的关联性。逻辑层面看,大众所在意的不是“为什么”,而是“是什么”。随着这种思维模式的改变,信息的传播上也更看重创新。信息接收得越发简单化也会令设计人员捉摸研究,将图形信息传达方式更加简化,这也会反过来影响大众的思维。
人类大脑当中,对于图形信息的认知和理解,是存在差异化的,对图形和文字的认读也是各有不同。文字更多情况下是含义的叠加,而图形则更像是代码,是一种模拟化的刺激,大众的认知理解程度会随着这种刺激程度的加深而加深。相关试验表示,文章和图形作为不同的信息传输方式,哪怕是所传达的意思相同,但在大脑中的处理形式却是各有不同。图形的刺激属于直接性的,文字则隶属于间接性刺激。大脑记忆当中,常常会记不起名字,但看到图形却能大概明白其中要义,甚至可以讲出部分内容。图形身为传播媒介,在设计者和受众间起到了桥梁式的沟通作用。而对这个传播媒介的传播效果评价,则要看受众能否借此完全体会设计者想要表达的信息含义。图形是由设计人员创作而成,所以设计人员也富有职责对其进行重组和整合。
设计人员在浏览完所有的信息之后,要对信息展开排序。这个排序是要按照信息的优化性来进行,评测标准也不单只以设计人员的感受为主,还要顾及信息背后的含义。严格来讲,一个正确的信息图表起码要包含三个以上层级,这样才能为读者创造一个循序渐进了解信息的空间。这样的顺序性能够保证始终抓住大众注意力,令其不会分散,削减随机性的影响。
为了实现更好层级设定成效,可以在细节上多多留心。例如借助于格式排版来对信息当中的关键点予以标注,对字体的大小、粗细等进行调整。人的视线在投射时,会第一时间关注到与众不同的部分。标注好重点也能省却大众观看的精力,更快速地了解内容的重点所在,在传输过程中也能提高效率性。
数据可视化中另一种通用方式是采用各种色彩体系。同一个颜色标注的信息代表它们隶属于同一类别。每种颜色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意义。色彩是一种非常典型化的视觉元素,我们在以色彩来进行信息标注时会最先观察色彩赋予人的最本能的感官效果。色彩的感受可谓是千人千面,具有主观性。在我们对群体选择设定好之后,可分析该群体在色彩上的喜好,以此为基础,展开色调的挑选,搭配上想要表达的信息内容,便会大大提高最终大众的接受度。信息设计过程中,要先对色彩予以限定,主体属性色彩倾向需进行分类和归纳,以便凸显出各个领域的不同归属特征,令其和大众的想象区间达成一致。
目前信息可视化设计当中色彩的运用和配置有以下几点不足:辨识度偏低、配色方案不够多元、色彩名都差异小使得区分存在难度。采用各类型色彩时要注意遵守美学基础规律,不管是传达怎样的信息,都不可造成不和谐不舒适的感受。遵循这一准则,再配合各类搭配手法,明细具体信息内容展开创新设计,实现色彩和信息的相辅相成,促使信息传播能够直抵人心。
图形的存在意义是进行传达。图形是一种符号化的语言信息,是一种具有意味性的形式化语言。以图形独有的视觉语言来把想要传达的信息呈现和传输给大众,来当作思想交流和讯息传递的媒介载体。信息设计当中,身为信息设计人员要自视觉层面着手,自信息层面加强。设计整个过程中要注重图形语言的思想特征、信息传达的精准特征。信息设计工作人员要选择和筛选信息组织方式,自抽象化的视角展开对信息的传播化设计。
以一种非语言的形式展开交流,可以规避语言障碍造成的理解偏差,这一目标极具现实价值。语言富有深度,极具广度,不管是文字还是图形语言,都必须经过深层的学习理解才能表达到位,不产生歧义。
信息设计当中包含有诸多种图形符号,尽管当中不少已被广泛运用,但也难免会造成误认状况,像是洗手间中男女图形,其实原本是大众非常熟知的图形,但倘若只是借助服装来辨认,那就很容易产生误导错认现象,像是穿短裙的女人、穿长袍的男人,常常会引发大众的理解误差。因此信息设计中图形必须要精确,不可让人有所误解,要先了解清楚服务群体的特征,对这部分群体进行画像描绘,归纳整合出与他们相匹配的信息设计,如此信息传达的图形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性,唯有有效的图形才能增强大众的理解,加深其感知[4]。信息图形的设计,其宗旨目标是实现高效化传达,唯有精准的设计才能完成效率化传达,也才能成为超越语言的“语言”,冲破民族、区域、信仰等各种障碍,成为大众的共识标志。
读图时代的诞生和发展对我们的文化结构产生了冲击和影响,信息可视化设计也随之变得流行起来,这些必然会催生出新的媒体形式。海量信息泛滥的年代,大众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密切,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传播形式的多样也会让大众对信息的接收更便利,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做到信息的高效传达,表达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要紧抓大众眼球,易于理解,还要做到可精准的传达,不产生任何歧义。
将来我们必然会面对更多更复杂的数据,需要处理的信息必然会呈迅猛的增长态势,采用数据可视化方法进行优化设计,能够实现更好的交流,加强大众对信息的理解度、认知度,自信息当中获取更多内容。怎样让图转化为一种巧妙语言,来诠释和表达信息内容,不会让大众产生疲惫、抵触、恐慌心理,这是设计人员的使命任务,也是信息可视化设计传播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