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市县乡村”四级医防联动启示录

2021-11-29 08:03吴佳男通讯员裴玉红
中国医院院长 2021年19期
关键词:附院院感医疗

文/本刊记者 吴佳男 通讯员 裴玉红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公立医院职能。”今年1月初,政协吉林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北华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附院”)院长张铎以“打造省级医联体品牌,更好服务基层百姓就医看病”为题阐述,医联体建设已成为国家和省、市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常态化工作之一。推进“医联体”建设,有利于调整、优化区域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也有利于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更好地实施分级诊疗,满足群众更多健康需求。

今年3月,为助力吉林市区域健康管理事业发展,附院健康医学中心建设项目正式启航;今年4月底,附院被批准挂牌“互联网医院”,成为吉林市首家“互联网医院”;今年6月26日,吉林市糖尿病足诊治联盟在附院成立……

“助推医联体向纵深发展,切实增进群众健康福祉。”张铎表示,以上相关项目的开展,代表着医院“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医防体系建设正步入新阶段。

张铎北华大学附属医院院长

聚焦“医防融合”、推进“互联网+医疗”,张铎期望医院不断提升区域公共卫生医疗救治能力,为基层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砥砺前行 弥坚弥强

今年年初,吉林省通化市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后,附院检验科5名战士紧急出征,前往支援。任务圆满完成,结束隔离后,附院领导班子集体为之庆功。会上,张铎动情地表示,5位勇士充分展现了医院检验人的过硬本领和“不畏艰险、甘于奉献、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精神,也代表了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的集体风貌。

“敢打硬仗,能打硬仗。”自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附院除了“守护江城”,还“驰援武汉”“支援舒兰”,筑起了守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坚固防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成为区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力军。

“主力军”并非一日建成。附院创始于1958年4月1日,时名为吉林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其后,从吉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到北华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再到于2020年7月更名为北华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学院),建院60余年间,作为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创办最早医学专科学校的附属医院,新时代,秉承“人才兴院、质量立院,科技强院;医教并举、科研支撑、协调发展”办院新理念,志在“大医学”,医院瞄准国内外先进诊疗技术,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在诊治疑难病症、高新医疗技术方面不断迈上新台阶:除了创建国家级实验室、国家卫健委全国真菌病监测网吉林省监测中心——检验科外,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VTE防治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通过国家相关部门认证,心血管内科在冠状动脉及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多项技术填补了省内及地区的空白。

近年来,加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集团医院后,强强联合,附院诊疗技术正与国际接轨,其中“断肢、断指(趾)再植术及手指再造术”、“3D打印假体植入技术”、“脑动脉机械取栓术”、“冠状动脉及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检验检测诊断技术、CT MRI、超声影像诊断等多项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省内领先。

三大难题乡村医务人员结构老化,技术力量严重不足。基层信息化基础薄弱。乡、村卫生室医务人员缺乏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难题一难题二难题三1 2 3

学科恒强,责任担当。张铎表示,为承担更多责任和义务,继续发挥背靠大学的优势,近年来,医院力推“医教研一体化”,聚焦“医防融合”及“互联网+医疗”,依托丰富的多学科资源,积极搭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攻关”平台,为加快提升区域公共卫生医疗救治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医防体系的创建,是附院于去年开始着力践行的亮点工程之一。至今取得的诸多成果,正吸引行业越来越多的目光。

在张铎看来,注重医防结合,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体系,进一步提升与疾控部门的协同作战能力,将工作不断延伸到基层,首先是医院对政策号召的响应。使命在前,三级甲等公立医院义不容辞;同时,发挥大学附属医院医教研一体化优势,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有利于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提升和标准同质化,有助于“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目标的全面实现;此外,基于当下新冠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进行未来可能发生公卫事件的前瞻筹谋,筑牢基层防线时不我待。

志在难点 逐个出击

自2019年至今3年间,从创建到铺就网格,附院的四级联动医防体系被不断夯实和完善。“尤其是新冠疫情发生后,相关机制和举措的实时更新是常态。”忆及此前诸多难题的破解过程,张铎颇为感慨。

最初面对的难题之一:乡村医务人员结构老化,技术力量严重不足。截至2018年底,我国近1/4的村医超过60岁,不足35岁的村医仅占9%;村卫生室医务人员中78%为中专学历,本科以上学历者寥寥。以此次疫情防控为例,占基层医务人员比例达1/3以上的乡村医生,成为农村基层卫生防控的主要力量。

难题之二:基层信息化基础薄弱。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城市中可见“预约挂号”“在线咨询”等信息化手段被广泛应用,不断升级;但于乡村而言,多数地区信息化工具缺乏加之善操作者寡,许多工作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资源开展。

难题之三:乡、村卫生室医务人员缺乏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无院感专职人员或院感兼职人员在承担大量非院感工作,院感防控和医疗护理工作难以相融相通,发生院感的风险长期存在。

难题之四:基层基础防控设施投入不足。乡镇、村卫生室和小型民营医院基于运营成本考虑,基础设施、设备、防护用品等方面投入不足,为医疗救治、基础院感防控和疫情防控带来隐患。

针对以上系列问题,附院的做法是明确方向,逐个突破:一是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人员和技术培训;二是开展线上门诊,建立远程会诊,开辟微信群、QQ群等渠道;三是通过建立“上设病房”,实现资源的共享。

区别于诸多兄弟医院,附院的工作特色在于聚焦医防融合,专人负责专事、多部门通力协作,建立“三大平台”,织牢织密防控网络。

一是依托卫生行政部门搭建平台,与贫困县医疗机构“强弱联合”。2019年和2020年,附院连续两年在靖宇县人民医院、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推广《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新冠肺炎感染防控体系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应用》等卫生健康适宜技术扶贫项目,提升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感控意识和应急素养。两年间,附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人、院感工作人员和内外科专家,还多次深入舒兰、蛟河、桦甸、永吉、磐石等县市区、乡镇、村一线,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基础院感管理和发热门诊改建等工作指导,答疑解惑、规范其诊疗行为,为基层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发挥党员带动作用,第一时间筑牢基层堡垒。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医院党委组织发动全院58个基层党组织、982名党员、1000余名教职员工坚守“大本营”的同时,设立党员先锋岗,鼓励部分党支部参与到县、区随访组工作,及时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帮助解决。不完全统计,自2019年初至2020年初,多个工作组进入吉林市九站社区、昌邑区民主街道、北华大学、大东门社区、南京街道等社区20余次,受益群众约5000余人。

三是建立强大的信息平台:点对点,点对多个端口的信息流通过程中,附院和县乡卫生人员间实现了多频次的疫情防控知识普及和培训、每日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表互认和健全的每日疫情防控情况台账互查。此外,附院和县、乡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疫情防控要点的传达和重大事项报告,也实现了渠道的进一步畅通。

旨在大局 高质未来

“零漏报、零感染、零传播。”张铎表示,自去年年初至今,附院在吉林省和吉林市相关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指导下,共建的一体化防控平台发挥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医防作用,向党和政府上交了圆满答卷。

1 人才兴院、质量立院,科技强院,医教并举、科研支撑、协调发展,医院在诊治疑难病症、高新医疗技术方面不断迈上新台阶。

2 打造更有战斗力的学科团队,是张铎和医院近年来重点工程之一。

他特别强调,在此过程中,医院检验科在提升吉林市核酸检测能力上冲锋在前。在国家级专家、吉林省领军人才、吉林市医疗首席专家李彬先教授带领下,附院全程参与了吉林市区域新冠肺炎疫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建设,在提升核酸检验能力、实验室检测质量与安全等方面,团队的独到观点和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能力评价指标被迅速采纳,第一时间应用。

今年3月,附院消化内科因“以医联体为载体,提供连续医疗服务”系列亮点举措被评为“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科室”,成为吉林省唯一因此获得全国通报表扬的典型科室。

在张铎看来,检验科和消化内科等科室,致力于解决患者看病难问题,实现疾病诊疗同质化,目前医院多个科室诊疗水平不断进阶。

例如消化内科,多年积淀之下,科室专家云集,积累了包括食道、胃、肠、肝胆胰良恶性疾病等在内疾病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不明原因黄疸、难治性腹水及消化系统疑难病例,以及相关肿瘤疾病提供精准、个性化诊疗方案。

作为全国第一批肿瘤(消化系统)多学科诊疗试点单位、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单位、国家胶囊内镜研究中心培训基地(吉林省最早开展)、吉林地区消化道肿瘤MDT联盟牵头单位,附院在进一步实现消化道疾病诊断无盲区、治疗规范化的同时,自2015年起,便开始对接舒兰、桦甸等地多家医联体单位,展开精准技术免费帮扶工作。

“医院整体实力不断提升,帮扶才更有力量。”张铎对“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医防体系有着新的思考。

一是加强基层医疗机构院感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院内感染事件的监测、发现、溯源和追踪能力,以提升院内感染事件风险研判与应急处置技术创新水平,挖掘专业发展方向,提升医疗机构在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对中的处置能力。

二是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基本设施方面的财政投入。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作为重点支出方向予以支持,强化发热门诊建设及应急防护物资保障。

三是将“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设为医学、护理学生教育必修课。在医学院校增设医院感染控制课程,制定高等医学教育感控专业教材或将感控专业相关内容整合到现有教材中,探索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加快师资培养与教学队伍建设。

自2018年底至2020年底,附院派驻到磐石市医院开展胸痛中心建设的医务人员,已在当地开展心血管内科介入手术近千台;自2019年4月至今,附院在蛟河市人民医院共计开展心血管介入手术近400台。

今年4月,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关于同意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将北华大学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院作为第二名称的批复》,标志着附院在推进数字化医疗的基础上,对“互联网+医疗”的探索实践进入新阶段,将更好地为江城百姓提供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互联网+医疗’只是手段。坚持利民、便民、惠民宗旨,致力于患者全生命周期医疗服务,是医院接下来持续的发展目标,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张铎最后表示。

猜你喜欢
附院院感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专家集体跳槽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高校为1300余名湖北学子寄加餐券
优质护理对ICU患者护理质量及院感发生率影响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 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规范保洁程序 确保院感安全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