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镇环镇小学 李雪梅
数学内容复杂、难懂,需要学生慢慢探究、理解。而问题是一种有效的催化剂,它能够催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开发问题资源,注重问题的有效设计,巧妙地运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实现学习水平的有效提升。
问题在数学课堂中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资源,它的有效运用能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很多时候,面对枯燥的数学问题,学生会感到很厌烦,不愿去深入探究。趣味性问题的设计,能够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更全面的认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合理设计一些趣味性问题,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练习思考,推动学生进一步发展。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教师在课堂中拿出了一枚骰子,并向学生提问:我投掷这枚骰子,可能会出现哪种点数?会出现十点的时候吗?学生对教师手中的骰子非常感兴趣,主动结合自己的一些生活经验,得出可能会出现1点,也可能会出现2点、3点、4点、5点、6点,但不可能出现10点。随后为了验证学生的猜想,教师和学生一起玩掷骰子的游戏,这样学生对这一知识内容非常感兴趣,主动参与其中。
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巧妙地设计了一些小游戏,并提出趣味性的问题,这样不仅很好地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还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多变的数学问题更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对于开放性学习问题的处理,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及时开启数学思维,让学生多方面深入思考。由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强的数学问题,为学生创造更多自由思考的机会,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一道较为开放的数学问题:现在共有八盒相同的磁带,想要将它们用包装纸包装在一起送给别人,其中每盒磁带的长为13厘米,宽为6厘米,高为3厘米,请你设计一下,怎样包装最节省材料?随后学生开始思考分析。学生发现了有多种包装方式,并将每一种包装方式所用纸张的总面积全部计算出来,从中发现了用材料最少的包装方式。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很好地提升了自己的创新思维。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联系课堂中的学习内容,为学生设计了一些开放性强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更多角度深入思考,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联系生活实际,巧妙地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的眼光从课内转向课外,及时地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最大化课堂教学效益。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时,教师没有单一地让学生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为学生引入了具体的实际问题:小明妈妈想要给他买两双袜子,每双袜子的价格是3.6元,而小明妈妈手中有50元钱,售货员应该找回多少元?这道题目的数量关系非常明确,应该用付出的钱减去用去的钱,便是找回的钱。因此,应该先计算出两双袜子的费用:3.6×2=7.2(元),小明妈妈递给售货员50元,会被找回50-7.2=42.8(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小数的知识有了比较深的认识,也很好地提升了应用知识的能力。
数学课堂中,教师依据具体的学习内容为学生设计了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时时都要运用到数学知识,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设计优质、高效的数学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注重问题的设计,有效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思考,强化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