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卸甲镇卸甲实验小学 张平荣
目前,混合式评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主要分为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两种类型。针对学生思维转变速度和知识获取能力水平的差异,教师可以在课程中根据学生问题回答的效果采取不同的评价模式。混合式评价对于激发学生深入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知识吸收情况、获取成就感、培养独立思考的数学能力等具有实践价值。
延时评价在数学课程中的运用对于增强学生深度思考能力、调动学生兴趣等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因此,为了融合延时评价,针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角度的数学思维,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实践判断的方法,加深学生对某一数学题目或概念的理解深度,为学生提供反思空间。
比如,教师教授“简单的周期”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找出数字。如:0.514851483514851483……学生一开始寻找数字周期时,很容易认为“5148”是数字的周期,教师不及时评价,并让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最终学生发现“514851483”才是一个完整的循环周期。在延时评价的基础上,学生对数学题目的观察更为细致,同时可以在反复审查过程中提高数学解题的细致性。
教师通过引导性建议,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对个人观点进行证明,实现对学生数学探究主观能动性的培育。
数学是强调逻辑严谨性的学科,因此,面对客观上的正误,教师需要通过及时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提高学生连续获取知识的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教师教授“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课程时,可以通过快速计算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运算规律的掌握熟练度。建立在课堂抢答模式上,针对学生除法运算速度和正确率进行及时评价,能让学生对个人计算能力有准确的认知。教师可以通过提示先让学生熟悉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法则,并给予及时的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身能力的进步,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在学生熟悉并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后,教师应注重对学习技巧的引导,如:什么时候需要补零?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评价,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概念,对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也起到促进作用,有效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基于数学学科特色进行及时评价,对于学生成就感的获取和不足之处的改进有及时反馈的效果。通过教师课堂及时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知识获取的连贯性,有助于加快授课节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教师应合理利用激励评价模式,加强学生合作探究的有效性,在激励过程中要重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合理激励,既要关注成绩较好的学生,对于暂时落后的学生也应给予鼓励,这样能缩小班级学生间的差距,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风气。
比如,教师教授“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数据统计,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在数据表示形式上有什么差异?你能发现哪些问题?”在学生收集数据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小组合作成果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激励评价。如学生在条形统计图旁边标注“使用条形统计图可以有效观察出每个数据对应的数量”,而折线统计图能反映出数据的波动情况,扇形统计图能直观地反映出每个数据所占的比例。经过教师的激励评价,学生对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形成了将讨论结果汇总、归纳的良好习惯。
合理利用激励评价手段,对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环节有效性将起到良好效果。教师可以在课程环节中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有效评价,让学生发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在激励中形成正反馈的学习效应。
总之,教师可以借助混合式评价模式,对于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深入探究,促进学生深入学习、连贯性学习及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此外,教师也要结合实践应用需求合理地运用混合评价手段,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