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程光
一部电视专题片需要经过选题、拍摄、配音及剪辑等流程,每个环节处理的水平都直接影响专题片的播放效果。通常情况下,电视专题片需要借助多种表现手法丰富画面内容,在呈现真人实事的基础上,突出中心思想。而如何将画面内容与思想进行有机融合,并依托镜头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需要摄像者具备良好的创作与编辑意识和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摄像者只有对拍摄什么、如何拍摄、拍摄效果展开全方位思考,做好创作与编辑工作,才能形成独特的摄像风格,拍出让观众看得清、看得懂的优秀电视专题片。
一部电视专题片需要以详细的脚本内容为拍摄工作提供依据,拍摄人员要融入真情实感,深入探访拍摄对象。若没有脚本就开机拍摄,拍摄人员将很难抓住拍摄要点,可能造成现场拍摄混乱、后期工作难度高等情况,从而严重影响电视专题片制作的质量与效率。由此可见,编创脚本是开展电视专题片制作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本质上来说,编创脚本有助于保证专题片的真实性、逻辑性及艺术效果。对专题片布局进行合理把控,了解在什么地方采用画面加解说、什么地方用画面配音乐、什么地方用采访同期声以及如何突出拍摄重点等,再合理科学地搭配使用画面、声音、语言及字幕元素,有效提高电视专题片的制作效果。
电视专题片制作过程较为复杂,不是简单的拍摄和编辑工作,不仅要考虑脚本创作问题,还需要对画面配置、光线色调等进行全面考量,保证专题片内容与拍摄目标所处的环境相适应,突出拍摄对象的特点,从而满足观众的审美要求。一名专业的拍摄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也要有丰富的拍摄经验,他们总会在开机拍摄前,对现场环境进行全方位考察,找寻到最佳机位。同时在拍摄过程中,他们也十分重视色彩的还原工作。在色调使用方面,专题片拍摄应符合目标受众的审美要求。一般来说,亚洲人受东方美学思想的影响,大多喜欢冷色调,所以拍摄人员在光线色调使用上更加偏重于蓝色及白色。西方人受西方美学的影响,大多喜欢暖色调,所以拍摄人员在光线色调使用上更加偏重于黄色。专题片需要依据拍摄内容要求展开创作设计,比如表现的是夏天环境,拍摄人员需要结合一些暖色调来表现夏天景色。
一部电视专题片往往有多个镜头,为了保证每个镜头的画面感,拍摄人员需要特别注意画面的构图,严格按照黄金切割法构图,保证画面处理得当,给观众营造开始、结束的感觉。此外,摄像人员应依据专题片内容寻找适合其主题的相关素材。制作一部电视专题片需要合理使用配乐、解说、字幕等要素,才能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比如专题片中的叙事部分可选用舒缓、动听的音乐,激发观众了解故事内容的积极性。专题片解说需要准确把握播音速度和情感色彩,引导观众感知故事内涵。专题片字幕需要发挥引起注意和加深印象的作用,加深观众对事件内容的认识与理解。
拍摄人员应深刻认识到利用画面激发观众观片兴趣的重要性,善于从多角度构建画面,引起观众情感共鸣,以吸引观众观看专题片。因此,在对电视专题片进行拍摄时,拍摄人员可利用不同时空、地点的拼接剪贴手法对专题片进行编辑,保证画面能合理连接在一起,从而构建连续、完整的电视专题画面。比如在拍摄人物专题片时,可切换不同摄像角度对人物的思想活动进行表现,可对不同时期的人物行为进行取景,使观众更加立体地认识和理解人物。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调动观众了解人物的兴趣,还能提高人物专题片的艺术效果。
专题片画面不能是呆板木讷、死气沉沉的,而是要有鲜活的生命力,能从多个角度刺激观众的视觉神经。因此,拍摄人员需要利用运动式的表现手法突出画面效果,保证画面的连续性,提高观众的视觉体验效果。比如,对动态画面,拍摄人员可采用分组表现的方式,对每一部分进行裁剪、筛选及加工编辑,然后整合各部分的精华内容,以突出动态画面的特点,给观众带来良好的视觉和情感体验。对静态画面,拍摄人员可利用推、拉、摇、移镜头等方式,赋予画面动态美感。
一部优秀的电视专题片,其节奏与情绪的呈现十分到位。也就是说,拍摄人员必须对节奏和情绪进行准确把握。在具体的拍摄过程中,拍摄人员应严格依据专题片的长度、内容大小确定镜头的长短多少。通过合理配置画面,保证镜头切换的协调和谐,提高专题片的感染力和表现力,避免观众产生反感情绪。此外,专题片需要借力于画面细节营造良好的氛围,准确表达人物的情绪。也就是说,拍摄人员必须对片中人物情感进行捕捉、渲染及烘托,突出专题片的中心思想。
综上所述,电视专题片拍摄是一项有难度的技术工作,需要拍摄人员不断培养自身的创作与编辑意识,并将其视为从业的最基本技能要求。通过加强脚本创作、合理配置光线色调及做好镜头切换工作,深入考虑如何激发观众观片兴趣、如何提高画面效果及准确把握节奏和情绪,才能高质量地完成专题片拍摄任务,提高电视专题片播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