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耀儒
在陕西众多的面食中,永寿烙面可谓是颇为独特的一种。其独特之处,在于几乎所有的面食都是用小麦面做的,而烙面则是用荞麦面做的。用料的不同,其口感、味道也就有较大的区别了。
烙面由面条和汤两部分构成。面条是用荞麦面先摊成薄薄的煎饼,等煎饼晾凉后叠在一起,再切成细条状,便成为一种随时可吃的熟食。汤的做法就比较讲究了。汤要熬,熬时要放进八角、桂皮、草果等大料反复熬,然后调入盐、醋、大油、味精、姜末、油泼辣椒等。这些调味品调入的比例特别重要,除了盐要出头之外,其他调料都不宜过多,尤其是醋不能出头,醋放多了,就会有酸涩之味。最后撒上切成1厘米左右的韭菜和切成棱形的鸡蛋薄饼,汤就算做成了。吃的时候,把荞麦面条放入碗内,浇上调好的汤,就是一碗香喷喷的烙面了。
我的母亲是制作烙面的高手。她不仅能摊又大又薄的煎饼,切成均匀的面条,更会调出美味的汤头。她把各种调料拿捏得十分准确,调出的汤色、香、味俱全,让人一看就口角生津,垂涎欲滴。凡是到我家吃过烙面的人,无不由衷赞美汤的味道好极了,有的人甚至吃完烙面连汤都喝光了。妻子在母亲的指导下也掌握了调制烙面汤的诀窍,让人唇齿留香。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的家乡无论谁家过红白事,都会给来宾和本村帮忙的人吃烙面。原因是吃烙面方便省事,事家提前几天就做好了烙面条,等过事时只要熬汤就行了。而过事时必然要杀猪煮肉,煮肉的汤就可以直接作为浇烙面的汤。厨师以肉汤为基本原料,再适当用各种调料调理一下,就是上好的烙面汤。后来因为荞麦产量低,生产队基本上不种荞麦了,于是,享有盛誉的烙面便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有较长时间不见了烙面的踪影。
改革开放以来,有一些人从经济效益出发,开始种荞麦。于是,久违了的烙面又开始在宴席和家常的饭桌上露面了。我特别爱吃烙面,离开家乡的几十年里,我每次探亲都要买上数十斤烙面,以便大快朵颐一番。起初,烙面纯用荞麦面做成,后来有人在荞面里掺入了少许小麦面。因为荞麦种植量少,据说有糖尿病的人适合吃荞麦面,就有人去农村收购,荞麦面在农村就更稀缺了。于是,家乡的人干脆直接用麦面做烙面。用麦面做的烙面没有用荞麦面做的烙面好吃,但麦面做的烙面则更清香和筋道。两种不同原料做的烙面各有特色,但我还是爱吃荞麦面做的烙面。
烙面不光是永寿的特色食品,与永寿比邻的乾县、礼泉、彬州、旬邑、淳化等渭北一带的农村也制作烙面。不久前去咸阳办事,发现这里有一家专卖烙面的饭馆。那家饭馆的烙面是用纯粹的荞麦面做的,有荞麦的香味,尤其是他们熬的汤非常地道,色、香、味都很纯正。吃罢,和正当壮年的老板聊了聊,方知他也是我们永寿人,家住离县城二十多里的蒿店,在这里卖烙面已经三年多了,收益还不错。这次烙面吃得我特别解馋,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让我又一次回味了浓浓的乡情。
许多亲友都知道我爱吃烙面,所以凡是从家乡来探望我的人,都会给我送来十多斤烙面。于是,我常有可口的烙面抚慰我贪婪的胃管,饱享口福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