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汉国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基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擘画了一幅幅具有中国特色理想社会的宏图。从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到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从“小康社会”建设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安排,无不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历史上,人们不乏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描绘,但唯有中国共产党能将宏图变成现实。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践行理想,究其根本,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伟大建党精神,始终把人民利益置于崇高的地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践行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即提出了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的目标和方案,并根据国情的发展不断更新建设目标和方案。一百年来,从建立“真正民主共和国”到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方案;从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到“小康社会”的建设,尤其是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无不反映了党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中国共产党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践行,既反映了国人对理想社会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不乏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古代中国先贤在《礼记》之“礼运第九”中,曾描述过“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在“大同”社会里,人们将“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1](P120)古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描绘了一个彰显“正义”“平等”的理想社会。[2]出生于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中,更是描绘了一个财产公有、人人平等、按需分配的理想社会。
然而,无论是中国先人向往的“大同”社会,还是欧洲先人想象的“理想国”或乌托邦,由于脱离社会实际,均未能寻找到一条实现的路径,最终只能成为空想。
近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欧美地区率先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进入现代的工业社会。随后,现代化社会成为世人向往的“理想社会”。中国也不例外。
众所周知,中国人对现代化社会的向往不是自发地产生的,而是在西方列强兵临城下,恃强冲开国门之后发生的。这使得国人对现代化的追求,从一开始就抹上了学习西方、雪耻图强的色彩。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主张,即中国人向往现代化的最初表达。自魏源始,至中国共产党成立,国人曾构想了一幅又一幅试图走向现代化社会的蓝图。
其一,洋务派的“自强”“求富”蓝图。
魏源的“师夷”以“制夷”主张打下了这一蓝图的底色。在魏源那里,“师夷”,就是学习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他在《海国图志》中指出:“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3](P27)因而他主张购买或仿造西方先进的坚船利炮。魏源这种企图学习西方先进的“器物”来赶超西方的主张,反映了在国门被撞开后,国人对走向现代化的最初认识。魏源的“师夷”以“制夷”主张一经提出,很快得到一批感同身受的有识之士响应。于是,洋务运动应运而生。
对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至今人们的评价仍褒贬不一。但从洋务运动倡导者的初衷来看,他们关于“自强”“求富”的主张,无疑是在魏源“师夷”以“制夷”主张影响下,对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种追求。洋务派标榜的“自强”,就是仿行西方创办现代军事工业,制器练兵;洋务派标榜的“求富”,就是兴办现代民用工业,振兴商务,发展电信,修建铁路,培养科技人才。洋务派意图通过“自强”“求富”,使中国走向现代社会。应该承认,洋务运动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到19世纪末,中国先后创办了数十家军工企业和数百家民用企业。到甲午战争前夕,中国已拥有数十艘现代意义上的军舰和鱼雷艇。所有这些,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新创举。但洋务运动轰轰烈烈开展了近20年,并未能使中国得以强盛。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无情宣告了洋务派绘制的这幅“自强”“求富”蓝图的褪色。
其二,维新派的“变法”“立宪”蓝图。
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得一些有识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到仅仅依靠坚船利炮并不能使中国走向现代化社会,而必须维新变法,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于是,在1898年戊戌之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一批维新人士,绘制了一幅“维新”“变法”的蓝图,主张在政治上仿行“君主立宪”政体,在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在文化教育上引进西方学校教育制度。力图通过维新变法,使中国走向现代化社会。
应该说,如从社会现代化的视角来看,维新派倡言的“维新”“变法”主张及其开展的戊戌维新运动,在中国政治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这一命题的提出,无疑动摇了中国传统的君主专制政治体制,从而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但是,由于清廷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打击,维新派绘制的这幅政治革新蓝图,仅展开了短短的一百天,便墨迹殆尽。
其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国”蓝图。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维新运动失败之后,主张用革命推翻封建专制政体,在中国建立起民主共和政体。他们绘制了一幅民有、民治、民享的“民国”蓝图。
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创建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成立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以法律的名义宣告:“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并享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以及“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4](P106-110)中华民国的成立,以及“民主”“自由”权利的标榜,使长期饱受专制政治欺凌的芸芸众生看到了希望。然而,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辛辛苦苦创建的民国,遭到了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力践踏。在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下,所谓的“民国”,只剩下一个空壳。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绘制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民国”蓝图,也终成幻影。
近代以来,从洋务派、维新派到革命党人,他们绘制了一幅又一幅试图走向现代化社会的蓝图。他们主张仿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坚船利炮或政治体制,把中国引向西方式的现代化。他们的愿望固然反映了一部分国人对现代化社会的向往,但他们绘制的这些理想蓝图的最终破碎,揭示了一个简单的事实,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东西,在中国行不通。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党成立伊始,即旗帜鲜明地表明其奋斗目标就是要为民族谋独立、为人民谋幸福。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基于革命的初心,并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擘画了一幅幅走向具有中国特色理想社会的宏图。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在创建过程中,就鲜明地表明了自身的阶级立场和奋斗目标。1920年11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宣言》就明确宣布,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目标就是“要铲除资本制度”,“用强力打倒资本家的国家”。[5](P2)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制定的第一个纲领,也同样表明,党的根本任务就是,必须“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6](P3-4)从中共创建初期的纲领来看,尽管对中国革命面临的复杂形式认识不深,所提的革命纲领尚待完善,但明确地表明自己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要为被压迫人民谋利益。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随着所领导的革命运动的推进,逐渐认识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必须把马克思主义革命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1922年6月,陈独秀根据中国当时的经济和政治状况,认为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必须分为两段路程,第一段是资产阶级对于封建军阀之民主主义的斗争,第二段是新起的无产阶级对于资产阶级之社会主义的斗争。陈独秀还明确提出了第一段民主主义斗争的目标,“乃是对内完全倾覆封建军阀得着和平与自由,对外促成中国真正的独立”[7]。在此,陈独秀代表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要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奋斗目标。
1922年7月中共二大通过的大会宣言,作为全党的认识,全面发展了陈独秀提出的革命“两段路程”说,提出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党的最高纲领为“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党的最低纲领,即现阶段的革命任务,就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建立一个统一的“真正民主共和国”,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结合国情擘画的第一幅走向理想社会的宏图。[8](P115)
何谓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是资本主义共和国,还是非资本主义共和国?实际上早期的共产党人认识并不一致。陈独秀认为,无产阶级参加第一段阶级争斗,只是为了帮助资产阶级推翻共同的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成功后,在普通形势下,自然是资产阶级握得政权”[9](P568)。瞿秋白则不同意中国民主革命的资本主义前途,认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将与世界社会革命“合流直达社会主义”[10]。
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内曾进行过关于革命前途问题的讨论。经过争辩,党内比较一致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参加民主革命并不是要把中国变成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而是要使中国走上非资本主义前途。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相继发表了《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章,代表中国共产党明确地提出了要建立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的目标。[11](P663)这个新国家,“一方面和旧形式的、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资产阶级的共和国相区别”;“另一方面,也要和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的共和国相区别”。中国共产党人要建立的新国家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11](P675)
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人还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阐述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新民主主义政治,“就是推翻外来的民族压迫,废止国内的封建主义的和法西斯主义的压迫”,从而“建立一个联合一切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制度”。新民主主义经济,“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决不应该是为‘少数者所得而私’的文化”。[12](P1056-1058)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关于要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表述,是中国共产党擘画的又一幅走向理想社会的宏图。它强力表达了要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愿望,反映了国人对中国非资本主义前途的诉求,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设理想社会的战略考虑。
1949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军,建设新中国的问题,摆在了中国共产党的面前。1949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作了报告,明确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要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3](P665)。毛泽东的报告,实际上是一篇要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宣言书。中国共产党也由此开始擘画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理想宏图。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并从1953年开始了以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中心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在这一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4](P700-701)五年计划的制定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规划。
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题为《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开幕词。他号召全国人民,“应当努力工作”,“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15](P715)随后,在党的领导下,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高潮。
1963年,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的目标。[16](P848)1964年12月21日,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设想: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17](P439)1975年1月,周恩来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提出要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四化”目标[17](P479)。1977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大更是把这一目标写进了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0余年间,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尽管出现了一些曲折,但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始终是党的奋斗目标。要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新国家”,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擘画的一幅走向理想社会的壮丽宏图。
由于极“左”思潮的错误影响,特别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我国的“四化”建设实际上被耽误了。到20世纪70年代末,一些基层老百姓连基本的温饱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严酷的现实面前,1978年,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由此开启了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
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加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认识的深化,中国共产党逐步改变了在20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对四个现代化作了新的解释,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到20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18](P237-238)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明确改变要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四化”建设目标,并首次提出“小康社会”建设概念。
此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追求的社会建设目标。198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大,作为全党的认识,提出了在20世纪末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19](P16)应该说,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提出,实际上改变了此前确定的在20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这一变更,是符合国情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构想,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擘画的一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社会画卷。
建设“小康社会”,不是共产党人奋斗的终极目标,但它是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必经之路。2012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大,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又擘画宏图,提出了分两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P29)
到那时,中国“将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0](P29)。这个重大战略安排,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给国人擘画了一幅既符合现实又充满憧憬和希望的宏图。
每个政党或派别都有理想追求,但不同政党派别的追求及结局很不相同。举凡世界各国,没有一个政党能够像中国共产党这样谋划长远且持之以恒。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社会现代化始终是共产党矢志不渝的追求。中国共产党善于从大历史、大视野对奋斗目标进行规划,牢牢把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让社会建设和发展按照自己的节奏不断向前。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目标;抗日战争时期提出了要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改革开放后,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十八大以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到21世纪中叶要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擘画的每一幅宏图,无不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纵观世界各国,没有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能够带领人民将宏图变成现实。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真正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近代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面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初心和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全国革命力量,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特别是经过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由此,中国结束了近代以来被帝国主义奴役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当家作主,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城乡居民收入得到快速增长,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49年,中国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7元。[21]到2020年,我国城镇家庭人均年收入达到43834元,农村家庭人均年收入达到17131元。[22]城乡居民收入比1949年分别增长了882倍和345倍。
随着收入的增长,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一是消费水平逐年提高。1956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为88元。[23]到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10元,是1952年的200余倍。[22]二是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恩格尔系数逐年降低。据统计,1978年,中国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7.5、67.7;到2020年,中国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恩格尔系数分别降至29.2、32.7。①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已接近联合国划分的富足标准。三是民众生活越来越舒适,越来越便利。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民众的日常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人们的生活满意度越来越高。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宁和稳定,采取了一系列保障人民生活正常发展的政策,构建了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全国城乡居民普遍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局部到全面推开,已覆盖数千万农村贫困居民。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至2020年底,“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绝对贫困历史性消除”[22]。
第二,社会保险覆盖范围逐年扩大。新中国的社会保险体系,经历了从职工劳动保险向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过程。1951年《劳动保险条例》的正式实行,标志着当代中国劳动保险制度的初步建立。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实行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险制度。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至2020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已达4563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424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610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168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6770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3546万人。[22]
第三,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尤其是“孤老、孤残、孤儿”的福利服务正走向社会化。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20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4.1万个,其中养老机构3.8万个,儿童服务机构735个;社会服务床位850.9万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823.8万张,儿童服务床位9.8万张;共有社区服务中心2.9万个,社区服务站39.3万个。[22]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的社会保障体系业已建立并逐渐完善。
在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中国的社会治理体系也在逐渐建立完善中。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城乡已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社会治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协调社会力量、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稳定社会局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建设一个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发展。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占全球总量17%。[24]中国的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蛟龙号”载人深潜器、世界上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国产民用大飞机等震惊世界的项目的研发成功,充分展示了我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中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在党的领导下,已形成中央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国防新格局。我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和整体实力得到飞跃提升。人民解放军已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等方面的强大后盾。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总之,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砥砺奋进,擘画的理想社会宏图已一步步变成现实。
回顾历史,近代以来,在现代化的大潮中,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等试图仿效西方资本主义模式,曾绘制了一幅幅蓝图,但结果一个个均化为泡影。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中,能把宏图变成现实?究其根本,其要诀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其一,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利益置于崇高的地位,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己任。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处处以人民为中心。这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重要秘诀,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党派的独特属性。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团结人民、依靠人民,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成功的保证。
其二,中国共产党拥有敢于担当的历史使命感。建设一个独立、富强、民主的现代化国家,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为了完成这一使命,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三大事业的成功,构成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过程。这一历史过程,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使命担当。
其三,中国共产党拥有敢于实践的奋斗精神。科学社会主义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根本之点在于实践性。中国共产党擘画的宏图之所以得以实现,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拥有敢于实践的奋斗精神。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伟大理想的过程中,每一步都充满艰辛磨砺。不畏艰险、愈挫愈勇、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实践的奋斗精神,应该是中国共产党能把理想社会的宏图变成现实的又一要诀。
注释:
①1978年数据见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2020年数据见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