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兰, 刘可文
(贵州师范大学,a.文学院;b.传媒学院,贵阳550025)
以革命战争为表现对象的主旋律电影,或称之为红色题材电影,将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相融合,既有严格的现实主义精神,又饱含革命的浪漫主义色彩。“建国三部曲”(《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建国大业》)既通过对民族历史的把握,讴歌了战争中的人性人生,又进一步深入到对民族心理的追求,弘扬了中国文化和中国力量,展示了当代的社会风貌与精神追求。所谓统战文化,是指在统战工作中形成和积累的一切文化成果[1],作为“建国三部曲”的表现重心,是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合”的基础上,突出民族团结、党派合作的文化内涵,表现党在革命阶段的不同时期为凝聚革命力量所做出的努力。它既是党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方针路线,具有政治属性,又吸收借鉴了儒家、道家等哲学思想,具有文化属性。现代化社会中的影视媒介以独特的艺术手段将统战文化中的政治属性与文化属性完美结合,使观众在视听盛宴中增加了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感,具有极为重要的精神内涵与思想价值。三部影视作品自上映以来便备受关注,苗瑞高度赞扬三部曲“在意识形态表达方式上也取得了重要突破”[2];王海燕主要从电影商业性分析其成功之处;还有从理论角度切入对电影进行解读,如从符号学角度对电影选取演员进行分析,从巴赫金狂欢化理论分析场景、人物和情节等,都没有从影片折射的统战思想方面对其进行解读。“建国三部曲”以影像的方式回首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的崛起之路,作为宣扬国家主流文化价值观的电影作品,其必定带有德育的审美价值功能,借助“建国三部曲”中所蕴含的统战文化内涵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激起观众的爱国热情,以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方式将民族大义植入国人灵魂。
“建国三部曲”作为建党、建军和建国的周年献礼大片,凝聚了党在革命阶段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主潮,以纵向的历时性角度讲述了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的建国动态发展历程。《建党伟业》讲述了从1911年的武昌起义胜利到1921年前后这段时期的历史,生动地演绎了一群充满着激情的先进知识分子,克服重重困难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建军大业》虽然仅仅展现了1927年到1928年间的历史,但影片以大篇幅的战争场面真实地再现了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革命武装道路的艰难历程;作为“建国三部曲”首发之作的《建国大业》则讲述了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到1949年开国大典这段惊心动魄的新中国诞生的历史,描写了共产党和国民党在这5年之间的较量,影片以各民主党派的视角,深刻展示了在艰难的革命岁月里,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所结下的深厚情谊,并携手共建新中国的故事。这三部影片包含了丰富的时代主题,其中共同蕴含了统一战线思想,主要体现为共和、团结和统一,这些命题以共鸣的文化形态而得以呈现,表现了电影创作者对统战文化精神走向的认同。
统一战线是应时而生的,但其由来却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理念。《建军大业》中孙中山回国与清政府进行谈判时,其态度明确地指出和谈的前提是:“结束王朝,停止战争,走向共和,皆可让。”“走向共和”的“和”字就体现出孙中山的态度,即要求全国上下一条心,为了和平,应该统一起来。孙中山的思想代表着辛亥革命的时代精神内涵,在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下,孙中山主张顺应世界的潮流,以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重建中华文明,但他的思想中又有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礼之用,和为贵”“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在其“三民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中都有体现,因此在面对国家“内乱”时,他并没有预见到对封建顽固势力斗争的残酷性,即使一再“妥协”也未能解决军阀分裂的混乱局面。对“共和”理念同样执着的毛泽东,则更倾向于“共和”是要所有人都能参与,而不是一个政党的“独角戏”,这一点体现在《建党大业》中年轻的毛泽东与士兵间的一段对话,毛泽东先是以《史记》中的记载来向士兵解释什么是“共和”,但士兵并没能听懂,于是毛泽东换了一个简单的说法“‘共和’就是国家大事大家商量着来的意思”。这样顿时就令士兵领悟到了“共和”的精髓。毛泽东并不属于留洋的精英群体,但他同样博古通今,尤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独到的领悟,虽然在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时期尚未明确提出“统一战线”这一理论,但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中国一直有着“大一统”的思想,无论是儒家的“和”,还是道家的“一”,都将“统一”的观念深深地渗透进中国人的血液里。这一时期,虽未提“统一战线”,但无形之中,诸多细节却无不体现着统一战线的思想,而“共和”是人心所向,这正是统一战线思想得以确认的伊始。
既是共同拯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就会有“多声部”的声音,不管是精英人士还是社会底层的工农大众,无一例外,都有“发声”的权利,都应该联合、团结起来。《建党伟业》中关于“五四运动”的镜头,充分体现了各个阶层的团结和联合,“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民族大义之下,各个阶级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爱国态度,统一起来,争取胜利。正是在激情燃烧的五四运动中,共和、联合与团结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也开始在中国萌芽,而这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的努力。影片《建党伟业》就以陈独秀和李大钊两位革命先烈为例,突出表现他们的“联合”与“团结”观念,1919年12月,陈独秀在上海说道:“我们应该团结起来,发动罢工,在厂主资本家面前,展示我们的力量,夺回我们应有的权利。工友们!未来,劳工所拥有的,将是整个世界,劳工万岁……”同样,《建党伟业》还展示了李大钊的经典名篇《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电影借李大钊之口阐释了“布尔什维克”的内涵,“布尔什维克就是‘多数’的意思。什么是多数,是农民,是工人,是千千万万被压迫被奴役的劳动人民”。这两位革命先烈,在“五四运动”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作为启蒙的一代,决心唤醒民众、拯救中国,主张用民主与科学的方法推动思想革命,发表了诸多鼓舞青年参与革命战斗的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他们确立了以“农工”为代表的广大社会阶层对象为主要的团结力量,创造了中国自己的布尔什维克,要想结束民不聊生、内忧外患的动荡局面,必须联合中国的“多数”参与到革命中来,中国的改革势在必行,共产党的成立迫在眉睫。1921年,在嘉兴的一艘船上,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共产党顺利成立与不断发展壮大,与其成立动机的正确性是割舍不开的。共产党团结中国基数最大的群体,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初衷[3],团结了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与他们统一战线,使其取得最终的胜利。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共和”“联合”“团结”的统一战线思想仅仅对于革命才有特殊价值,在革命胜利之后,还需要完成新中国的建设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就明确了要团结士农工商;成立以后,更是继续巩固团结社会各个阶层,明确多党合作,继续采用“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法宝,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以召开一届政协为主线的《建国大业》中,中共在讨论“五一口号”的内容时,毛泽东就强调了联合政府的成立,正如他所说,一个政党不管再怎么大,也只是少数,所以联合各阶层各阶级爱国人士是智举,也是统一战线的要点。再如《建国大业》中,在筹备召开一届政协期间,毛泽东与妇女代表合照时关于国旗的探讨中也很好地体现了统一战线“团结”的含义。宋庆龄说:“五星红旗的图案反映了中国的实际状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个阶级团结向心,一起建设新中国,旗帜本身鲜艳、庄重、大气。”毛泽东回答:“中国的实际、大家的团结,说得好,现在要团结,将来要团结,永远要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关键,任何时期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团结。俗话说,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凝心聚力才会无坚不摧。
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大重要法宝,其目的就是要将社会各个阶层人们的思想统一起来,全方位地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而一起协作奋斗。《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第二条中明确指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的联盟”[4]。在“建国三部曲”中,以孙中山、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为重点对象,表现他们的共和、联合与团结理念的同中有异,以他们为代表反映出“五四”以后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不同的统一战线文化特质。
动荡不安的革命年代,正是一群有着强烈家国情怀的仁人志士,自觉勇担历史使命,才使得革命最终走向胜利。纵观历史,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不断扩大规模,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最终胜利,建立新中国的途径之一,是因为明确了用统一战线的方式来凝聚社会各阶层的力量。正如毛泽东在1939年总结历史经验时说:“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5]在总结20世纪以来中国历次革命运动时梁漱溟就说:“三十多年来,一切的成功,我们看,都是靠各方合作。而凡是失败都由于内渍。”[6]统一战线通过求同存异的方式达到了民族统一的局面,使得“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建国三部曲”呈现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的复杂过程,表现党派由斗争到合作,最终形成全民族统一。
影片《建党伟业》中,共产党力量的迅速汇集与袁世凯、张勋的复辟失败形成了一组鲜明的对比,正是由于民主共和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复辟被视为重返旧社会的逆势之举,专制的政权必定导致民族的四分五裂,而主张团结力量的中国共产党,目的是要创造一个新的社会,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强调的是民族的认同感和多元的统一体。正是因为民主共和的观念,《建党伟业》中游行示威的学生们才会发出“今中国变法,我辈流血牺牲”的壮烈宣言。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新中国是无数爱国人士流血牺牲换来的,在《建党伟业》“五四运动”的游行画面中,学生们自发紧握旗帜、高举标语、呼喊口号,为了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安定统一,他们满腔热血,走上街头呐喊“精诚团结,中国必胜,正义永存”,高举“保我国土,扬我国威”“誓死力争,还我主权”的醒目标语;李公朴被国民党特务杀害时,人们喊出了“要民主反内战”的口号。《建军大业》中,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惨烈失败使得中国共产党不断反思、寻找出路,最终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片尾,井冈山的成功会师,毛泽东喊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雄心壮志,无数的“星星”联合在一起共担历史使命,最终换取了革命的胜利。义无反顾的革命是因为爱国,正如《建国大业》中,1947年时我党不得不放弃延安,在撤离根据地时毛泽东说道:“有人说放弃延安,使中国革命受到了重大挫折。如果这也算是挫折的话,我们这个党、这支军队,就是在无数这样的挫折中走过来的。”《建国大业》也对《建军大业》做出了强有力的呼应,《建国大业》中毛泽东说:“占领农村,实行土地改革,效果是明显的。让开大路,占领两厢,把土地分给农民,使耕者有其田,天下就是我们的。”
在“建国三部曲”中,女性在家国统一面前的无畏表现堪称亮点,无论是《建党伟业》中为中共一大转移会址、保卫会议圆满完成的王会悟,还是《建军大业》中坚持支持共产党,始终与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宋庆龄、支持武装斗争的向警予及战场上的女斗士彭援华等,都是闪耀着革命光辉的女性形象。战争年代,为维护国家利益而战的不只是一线的军人和战士,除了刚烈的革命女性,还有默默在革命战士背后支持的女性。蔡锷和小凤仙的爱情故事一直被人们广为流传,为了国家利益,小凤仙即使有再多不舍,也要识大体明大义地支持蔡锷的决定,就如《建国大业》中毛泽东所说的那样“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建党伟业》将小凤仙与蔡锷在车站离别的场景刻画得淋漓尽致,充分凸显了在家国民族利益面前,一个风尘女子为国家做出的奉献,以个人情感衬托爱国的革命情怀,体现出小凤仙舍小我为大家的爱国精神。杨开慧为了国家大义,舍弃个人需求,让毛泽东能够安心在一线革命。再看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她细心、耐心地在傅作义身边做着思想工作,最终促使傅作义与共产党成功合作。1949年1月,傅作义起义,最终实现北平和平解放,保护了承载着历史文化的古城北平,同时这也为新政协的召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激烈的革命背景下,女性刚柔并济,与男性英豪共同为“家国统一”而奋斗,影片中虽然对女性形象着墨不多,但就像《建党伟业》中由周迅饰演的王会悟一样,虽然未能在一大代表的名册上留名,但她同样是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和见证人,当特写镜头扫向身穿旗袍,坐在南湖水雾中船头上的她时,瞬间赋予了这一庄严的史诗场景以柔美的诗意,象征着刚与柔的融合。
“建国三部曲”作为建党、建军和建国的周年献礼大片,使那段红色历史再次被搬上荧幕,以影视的形式被人们重新叙述和演绎,已经不能简单地将它看作一段史实。任何理论的成熟与发展都是有一定过程的,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既具有历史意义,也为当下更好地发展提供了依据。在建立新中国的路上探索所形成起来的统一战线思想,对中国的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它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还具备着深刻的实践意义。任何思想的规范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统一战线思想也不例外,它是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完善、发展而规范的。
第一,从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思想来看,中国统一战线的思想作为其组成部分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它的理论意义,也为统一战线思想的进一步深入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正如影片所体现的那样,各民主党派统一战线的过程困难重重,政协召开准备期,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派暗中阻隔,暗杀无党派人士,而中共和各民主党派都有不畏艰险的精神。在这样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探索出来的统一战线思想,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进行了补充,同时也有着创新意义。这主要体现在它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所联合的对象,从原来仅仅联合工人阶级扩大到联合社会各阶层各阶级的爱国人士,使得联合的对象更多,范围更广,阶层更为丰富。
第二,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过程也充分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进步过程。在动荡年代,中国共产党一方面面临着战场上的血肉拼搏,另一方面还不断丰富党的理论,不断完善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虽然影片并未将其思想形成过程完整地呈现,但从《建党伟业》中毛泽东在军营里面与士兵的对话,到《建国大业》里一届政协的成功召开,我们仍然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其统一战线思想的不断成熟,同时,根据史实和翻阅大量书籍文献可以佐证,其范围更广、态度更诚,是一个逐渐升华的过程。
第三,统一战线是成功建立新中国的强大思想武器,联合、团结全国各个阶层和阶级的仁人志士为新中国的建立而不断奋斗。正如三部影片中所呈现的,统一战线这一法宝强有力地联合了各个政党和阶级,“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保证了人力资源的有效输入。尽管那个年代大多数人没接受过多少教育的熏陶,他们却毅然决然选择参军参战为统一中国贡献力量。各个党派德才兼备的仁人志士不畏艰难,为国家统一、民族发展而下定统一战线的决心和付诸努力,甚至有些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为后世树立起了模范作用的典范,证明统一是人心所向。
第四,统一战线的选择为政协的召开和新中国的建立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俗话说思想的东西是最难改变的,统一战线的努力,为共产党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共产党树立起来的爱国爱民的正义形象,使得人民群众坚信选择支持共产党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用实际行动证明,只有与社会各界贤达联合起来,才能实现统一,才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为建设社会主义添砖加瓦。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统一战线思想带来了新中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战线思想也在不断丰富和升华。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需要坚持统一战线,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才能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中国以最快的速度不断发展。不遗余力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党执政兴国强有力的堡垒,也是党对统一战线这一法宝领导权的体现。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尊重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有能力和实力发挥好统一战线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另一方面,统一战线过程中,各界人士的监督和督促也有利于促进中国共产党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组织能力,保证其长足稳定发展。同时,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持续推进离不开统一战线这一正确理念。共产党的正确发展方向能保证统一战线的有效施行,而统一战线的充分发展也能监督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效保持。从毛泽东高度重视“统一战线”的运用以来,统一战线理论在发展中与时俱进,不断中国化,为我国所用,体现着中国智慧。
一直以来,我国根据国情不断在调整统一战线的运用,使得理论自身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在推进协商民主的同时,推进了国家的长足发展。“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7]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人民群众。从“革命统一战线”到“爱国统一战线”,都体现出团结统一是发展本质。共产党向来是亲民的,强调与民同乐。正如《建国大业》中淮海战役胜利时,几位元老与人民群众一起扭秧歌,唱国际歌,打成一片。始终坚持兼容并包、和衷共济的做法,充分体现出了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从而促进民主进程的推进,利用统一战线来团结一切力量,各方协调,促进发展。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支持和追求国家统一是民族大义,应该得到全民族肯定”[8]。这充分肯定了统一战线的作用,同时也为全民族应该努力的方向做了明确的指示,即不遗余力地支持国家统一。“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9]统战文化内涵正是联结中国共产党初心与使命的一道桥梁,历史已经证明,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重大胜利的重要法宝。2020年是脱贫攻坚取得胜利最为关键的一年,全国上下更加应该团结一心。统一战线就是要所有人一起画好这个最大的“同心圆”,舞台是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明确努力的方向,才能直奔目标。“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10]在正确处理政协关系,联合各民主党派不断增进彼此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面前,坚持统一战线,才能使全国上下守望相助,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建国三部曲”是应时而生,应势而更新的,影片并不局限于表现主流意识的宏大主题,而是相对客观地呈现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成熟的艰辛历程,影片在真实的史料背景下以充沛的情感和丰富的人物群像,构造出了史诗的浪漫气质,通过仿纪实性的影像呈现,刺激观众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中华儿女的家国共识。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之一,而影视作品作为构成文化组成的部分之一,亦能在祖国的伟大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建国三部曲”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在统一战线思想引领下,各阶级各阶层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共担追求家国一统的精神。“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不能忘记过去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11]统一战线作为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要策略,长期有效地运用必能团结一切有可能的力量。“建国三部曲”中对统战文化的阐释与表现,将历史性的共和、联合及团结等文化内涵赋予现代性的价值和意义,令统一战线的思想深入人心的同时也令红色主旋律“声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