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的老渔夫人格分析

2021-11-29 15:52:49陈立云陈潘婷
魅力中国 2021年39期
关键词:马林鱼鱼线老人与海

陈立云 陈潘婷

(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邵阳 422000)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是他的灵魂之作,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小说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已连续84 天出海都一无所获,但在第85 天,他钓到一条比他的船还要大的马林鱼。他和马林鱼在海里缠斗了两天两夜。第三天,老渔夫终于杀死马林鱼,却在返航途中遭遇多次鲨鱼群的袭击。他和鲨鱼群进行了殊死搏斗。鲨鱼们最终把马林鱼肉吃得精光。老渔夫带着马林鱼白骨架回家。

在搏斗过程中,老渔夫曾慷慨激昂地说过一句话:“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是小说对老渔夫硬汉子形象最生动的表现。每个作者都在他创作的艺术典型身上,表现了部分自己的性格。海明威崇尚英雄主义,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九死一生,充满传奇。他还拥有很多男子汉性质的爱好:狩猎、斗牛、捕鱼等,对生活和社会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评价。他把自己的情操、趣味、性格等很多方面都熔铸在老渔夫这个艺术形象身上。本文以荣格人格心理学理论为依据,结合海明威人生实际,选出《老人与海》部分文本内容,对小说主人公老渔夫人格特点进行分析,挖掘这个典型硬汉艺术形象的光辉品质,希望对现实中个体人格训练和人格塑造提供启发和参考。

一、老渔夫人格表现和概括

(一)饱经风霜,面对背运,不屈不挠,坚守自己生命的法则和信念

小说开头对老渔夫基本情况和肖像进行了介绍,一个栩栩如生的硬汉形象跃然纸上。“他是个老人,孑然一身,架着小船,在墨西哥湾中钓鱼,如今已是连续八十四天一无所获了。......这老人现在绝对是一条翻不了身的死咸鱼,倒霉透顶。”老渔夫每天只身一人划着小船出海。“那船帆用面粉口袋打着许多补丁,卷拢着,像一面永恒失败的旗帜”。生活对于老渔夫来说是严峻的,但是仍要继续。“老人消瘦而憔悴,颈后布满深深的皱纹。”

在生活重压之下,老人艰难度日,仍然勇敢地投入每一天的工作。“老人慢慢地喝着咖啡。这就是他一整天的食物,他知道他必须喝。好长一段时间了,吃东西对他来说成了一件烦心事,他从来不带午饭。他在船头放了一瓶水,这就是他一天所需。”老渔夫生活困窘,艰难度日。“当他注视着鱼线,他看见伸向水面的青木条当中,有一根正急剧地沉。‘来了,’他说,......他轻轻握着鱼线。这时鱼线又动了一下。这是试探性的一拉,既不强硬,也不沉重。

(二)自信专注,永不言败,竭尽全力,为自己生命负责

“许多渔夫拿老人寻开心,而老人并不生气。上了年纪的渔夫中,有一些看着老人,很难过。”这个背运、贫穷的老人因连续出海84 天一无所获而遭人嘲笑。“‘85是一个很吉利的数字,’老人说,‘你想不想看到我带回一条光鱼肉就超过一千磅的大鱼呢?’”。老渔夫整整行装,在第85 天继续出海。“可我知道不少窍门儿,而且我有决心。”依然乐观自信的老渔夫,决心到更深更远的海域去钓大鱼。“我今天觉得很有信心。”老人对自己的钓鱼技术和窍门很有把握。

“我本可以让小船就这样顺水漂着,他想,我可以把鱼线系在脚趾上,一有动静就能把我弄醒。但是今天是第八十五天了,今天一整天,我都应该好好钓鱼。”老渔夫并没有因为命运不公而悲观丧气,怨天尤人,仍旧专心致志地工作。“现在只能去想单独一件事。那就是我天生要做的事。”老人觉得自己生而为人就应该好好干活。他满怀自信地想到,凭着自己的经验,钓到大鱼的希望还在。“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有好运气当然好。可我宁愿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当好运来临时,你已经准备好了。”老渔夫常年在海上漂泊,生命随时有被淹没的风险,但他仍然以积极饱满的热情和充足的准备迎接每一天到来。

(三)沉着应对,顽强拼搏,智慧通达,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

“我可能撑不住了,老人想。每一次他都觉得自己快要晕倒了。我可能不行了。但我一定要再试一次。他又试了一次,......我要再试一次,......他又试了一次,......他拿出自己忍受的全部疼痛,和仅存的体力,和久已不见的骄傲,用来对付那鱼的殊死挣扎。”老人体力消耗已经达到极限。“他全身僵硬而酸痛,他身上的伤口,还有那些疲惫不堪的部位,在夜晚的寒气里,让他疼痛难忍。我希望自己不用再斗下去,他想。他多么希望不用再斗了。”

老渔夫尊重生命,又坦然应对自己的生死。“你在杀死我呀,鱼,老人想。不过你有权这么做。我从未见过比你更大更优美,或者更冷静更高贵的生物,我的兄弟。来吧,来杀死我。我一点都不在乎谁杀死谁。”此处内心活动真实感人。“你现在头脑糊涂了吧,他想。你必须保持头脑清醒。保持头脑清醒,像个男人那样,懂得如何去受苦,或者像条鱼那样,他想道。‘清醒吧,我的头,’他用连自己都听不见的声音说,‘清醒吧。’”老渔夫忍受着饥饿和伤痛,坚毅刚强,战斗到底,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老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都感悟透彻,智慧通达。“它的选择就是坚持留在黑暗的深水里,远离一切圈套、陷阱和诡计。我的选择是超越所有人,到它藏身的地方找到它。超越世界上所有的人。现在我们结合在一起,而且从中午开始就这样了。而且我们各自都孤立无援。”大鱼是对手,也是兄弟。“无论如何,风是我们的朋友,他想。接着他补充道,有时候是。还有大海,那里既有我们的朋友,也有我们的敌人。还有床,他想。床是我的朋友。只要一张床,他想。床是了不起的东西。当你被打败的时候,床让你舒服。我还从来都不知道,它有多舒服。”小说中的老渔夫有大量诸如此类的内心独白,富含哲理,引人深思。这是这个苦难的老人生命的总结。

(四)热爱生活,感恩图报,善良朴实,把一切美好化为内在力量

老渔夫热爱生活。尽管生活艰难困窘,他最喜欢棒球运动和做梦。“我要看看昨天棒球赛的消息......洋基队不会输的......对洋基队有点信心,我的孩子。想象伟大的迪马乔。”老人不但有自己喜爱的球队,而且崇拜棒球英雄。“他很快就睡着了,他梦到了自己还是个孩子时看到的非洲,他梦到了长长的金色沙滩和白色沙滩......如今他每天夜里都活在非洲海岸,在梦里他听见海浪呼啸,他看见当地人的小船破浪而来......他不再梦见打架,不再梦见斗力气,也不再梦见他的妻子。他现在只梦见一些地方和狮子。那些狮子在黄昏中像小猫一样游戏,他喜爱它们如同喜爱那男孩......”老人生活过于困窘,梦境能给他带来些许快乐和力量。

老渔夫富于爱心,满含悲悯情怀。“他为鸟儿感到难过,尤其那些小巧柔弱的燕鸥,它们一直飞,一直寻找,却几乎什么有找不到。他认为,鸟儿的日子比我们更艰难。”“大海既仁慈又美丽,可老渔夫对这些小鸟充满同情和怜爱。是他也会突然就变得极其残酷。这些飞翔的小鸟......它们生得过于柔弱了......但是老人一直把大海看作是女性,无论她给予极大的恩惠,或是拒绝给予,或是变得野蛮而邪恶,都是因为她身不由己。”老渔夫热爱自然和大海里的一切。老人关切地问鸟儿:“‘你有多大了?’‘这是你第一次出门远行吗?’......‘鱼线很稳的’......‘稳极了。昨天夜里一点风都没有,你不该累成这样啊。’”“‘好好歇会儿吧,小鸟,’他说,‘然后你就得继续往前,去试试自己的运气了,就像每一个人、每一只鸟或者每一条鱼那样。’”老人对柔弱小鸟儿的疲于奔命活动感同身受。“有两只鼠海豚来到小船附近,......他们像飞鱼一样是我们的兄弟。”老人认为飞鱼、鼠海豚、马林鱼等生物都是人类的兄弟。大自然既是自己斗争的对象,又是他的朋友。

老渔夫善良朴实,知恩图报。“我必须去谢他。”“我要给他一块大鱼的鱼腩肉,”“除了鱼腩,我还得送他些别的才好。他对我们真的很关心。”“这是我在鱼身上所见过的最悲伤的事情了。男孩也很悲伤,因此我们请求母鱼的原谅,当即就把他宰杀了。”

海明威投射在老渔夫身上的男性化人格特征十分鲜明。老渔夫虽然只带着马林鱼的白骨架返航,但是他经历了最残酷的厮杀,享受了胜利的欢乐。这次出海,虽败犹荣。他在与不公平命运搏斗中实现了自我意识的增长,发展健全了自己男子汉人格。老渔夫的男子汉气概帮助他完成了自己与生俱来的生命意义,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二、老渔夫人格特点的现实意义

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男孩娘娘腔,奶油味十足。这些男孩在心理和行为上都有某种程度上的女性化人格特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由于大量精壮劳力流入沿海特区打工,很多男孩女孩留守在家里。他们要么由母亲,要么由年迈的爷爷奶奶带养。这些孩子的学校体育类课程基本上被语数外等课程占用,小学和初中老师又往往女老师占绝大多数,加之学校里很少配备专职心理指导老师。一句话,这些男孩不良发展表现是由于他们成长学习环境中缺少男性榜样和完善人格训练等诸多原因造成。

歌德认为世上最大的幸福应是人格的快乐。他觉得人格是我们生命最完善的体现。荣格认为:“无人会否认或低估童年的重要性;被家中或学校里那种愚蠢的教育,会造成严重的,而且是终身的伤害。这些是显而易见的,对更合理的教学方法的需求也是积极紧迫的。”这也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儿童人格训练。“所有人类的最终目标和最大愿望就是让生活中被称为人格的那个品质得到发展。当下,‘人格训练’已成为一种教育理念。他对机器时代所需要的那种标准化的,批量生产的,‘正常的’人不屑一顾。”我们的孩子出现问题其实是家长和教育者自身造成的。“人们总是说儿童的人格必须靠训练。我非常赞赏这个崇高的理念,然而,我不禁要问,谁能担起训练人格的重任呢?”我们想改变目前孩子身上的问题,应该先从孩子家长和教育者自己身上改变。“人格是一粒种子,只能在生命的整个过程中一步一步地慢慢发展。”人的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持续一生。

荣格为人们的人格发展提出目标:“人格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内在特质的最高实现形式,它是在生活中出现的一种充满勇气的行为,是对所有组成个人的充分肯定,是对生存的普遍状态最成功的适应,再加上在自我决定中具有最大的自由度。”我们可以参照荣格人格理论和海明威、老渔夫人格特点,分析自己人格特点,依从自己的本性,逐步发展完善自己人格,活出自己最好的状态。在生活和工作中指导、帮助孩子们发展完善他们的人格。

猜你喜欢
马林鱼鱼线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节选)
《老人与海》读后感
《老人与海》给我带来的快乐
Book review:The Old Man and the Sea
追求梦想,捍卫尊严——读《老人与海》有感
On Aesthetic Mechanism of Translation
每日15分钟 1个月轻松练出“人鱼线”
别人的趣味终究不是自己的
青春(2017年5期)2017-05-22 12:04:41
《老人与海》中的英雄主义解读
有会飞的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