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 伟,廉永杰
(1.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129; 2.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党的十八大以来,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始终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常抓不懈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1]这是习近平立足新时代改革发展稳定之大局,在深刻剖析党的建设的根本属性及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对党员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形成的科学化阐释。政德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建设在新时代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反映政治与道德关系、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关系、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时代课题。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德建设在结构范畴中从碎片化走向了系统化,在理论范畴中从经验化走向了科学化,在关系范畴中从主客二分走向了主体间性,在历史脉络梳理、核心要义凸显、基本内涵建构、实践要求提出等方面有所建树。但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德建设却需警惕陷入边界淡化、伦理无涉和唯洋是从的范式陷阱中,要强调边界守护、伦理关涉和本土观照的方法论,树立和践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德建设的边界意识、伦理意识和本土化意识。
中国共产党政德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所秉持的“为政以德”价值理念的坚守,即对大德、公德、私德的边界守护,从而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性和道德性。其中,大德边界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员的信仰边界,包含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与资本主义信仰、宗教信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边界厘清及其守护问题;公德边界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员的作风边界,涉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两个务必”、反对“四风”的边界守护问题;私德边界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员的纪律边界,强调政治纪律、政治底线中公与私之间的权力边界和利益边界等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将政德建设贯穿至全面从严治党的全过程,领导干部讲政德已经成为共产党员为官从政的基本要义。然而,在中国共产党政德建设的发展进路中,政德边界的守护仍呈现出诸多困境,这些困境的蔓延必将成为政德建设的桎梏。其一,意识形态斗争中的政德边界模糊化。代表西方政治价值体系的后现代主义认知范式以灵活性和包容性为特点,在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中呈现出多元共处、互相融合的价值理念。但是,后现代主义政治价值体系有关政治目标、政治边界和政治秩序这类政治信念的内涵会降到最低值[2]69。在这样的政治价值观下,“技术统治论”“文明冲突论”“意识形态终结论”等西方资产阶级思潮深化了“去中心”“去价值”的政治信念,逐步走向政治无界的谬误,致使政治道德的边界被淡化和模糊化。受此种思潮影响,加之自身信仰的弱化,部分党内同志表现出“不信马列信鬼神”等荒谬倾向,进而弱化了党员身份的政治属性和道德属性。其二,理想信念背离中的政德边界错位化。中国共产党自执政起的大敌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而作风问题滋生的根源应归咎于党性修养的遗忘、理想信念的背离、初心使命的抛弃。作风问题使中国共产党政德边界出现错位,严重破坏了党内政治生态以及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共产党人的政德是社会道德的风向标,但这个风向标如果指向的是一股“不正之风”,则会失去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从而动摇立党之根基,致使党陷入政治隐患和政治风险中。其三,功利主义中的政德边界抽象化。功利主义背后反映的是对不正当权力和利益的追求,进而形成扭曲的权力观、利益观、政绩观。功利主义是通过公权力来满足一己私欲,打破了公与私、权力与利益之间应有的界限,违反了政治纪律、突破了政治底线,使得政德边界被抽象化、虚无化。
守护政德边界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德建设之要义。中国共产党员要自觉强化边界意识,做到守界有责、守界负责、守界尽责,其理性担纲根本在于从中国共产党形成与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中理解政德建设的逻辑自洽性。在理论逻辑视域中,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理,深刻阐述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一系列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指引下与资产阶级政党划清了界限,并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在历史逻辑视域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将领导干部培养与选拔作为贯彻政治路线的重要因素,把“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3]527作为评判干部德才兼备的标准,将民主集中制和党管干部原则作为干部管理的重要机制,确定了党的领导干部是意识形态的担当者和组织结构的行动者。在实践逻辑视域中,中国共产党努力将党的领导制度转化为党的执政效能,在政德建设过程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进而增强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政德建设具有自身的逻辑自洽性,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不谋私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种政德建设的逻辑自洽性也反映了东西方之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理想信念、价值理念的不可调和性。为此,必须坚决地与一切改旗易帜的邪路和封闭僵化的老路划清界限,任何主张“边界淡化”“边界模糊化”“边界虚无化”的观点都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反动。这也明确了政德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厘清政德边界、守护政德边界,其理性自觉即要在中国共产党政德建设的逻辑自洽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守理想信念、担当历史使命。
第一,加强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将提高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和理论素养作为守护政德边界的主要抓手。一方面,要加强思想建党,提高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思想不纯则政德不纯。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锤炼是涵养政德之基,思想上蒙尘褪色,党性修养则无迹可寻。“每个党员都要在思想政治上不断进行检视、剖析、反思,不断去杂质、除病毒、防污染。”[4]9思想不偏移、思想不陈腐,党员的政德边界才能守得住、守得稳。为此,在保持思想纯洁性的基础上还要坚持与时俱进。“全党同志要跟上时代步伐,不能身子进了新时代,思想还停留在过去,看问题、作决策、推工作还是老观念、老套路、老办法。”[4]11思想上如果停滞不前,个人的党性就会失去免疫力和防御力,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也极易受到外界其他思想侵入而产生偏移。另一方面,要坚持理论强党,增强共产党员的理论素养。政德边界的守护需要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之上,这要求共产党员不断增强自身理论素养,丰富自身理论内涵,打牢自身理论功底。“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5]9因此,共产党员要善于将理论转化为物质力量来守护政德边界,要在常学常新中深刻把握理论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概念内涵、实践要求,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为此重点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学习,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中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这是每个共产党员理应具备的基本功;二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学习,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理论成果,并结合对应的相关历史进行深入学习;三是要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结合党和国家当前发展大局,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只有当理论学习做到学懂弄通做实,理想信念的坚守才能转化为行动自觉,信仰边界、作风边界、纪律边界等政德边界才能筑稳筑牢筑实。
第二,加强实践坚守,将共产党员政德建设边界守护的理念转化为价值实现。首先,在守护信仰边界方面,共产党员要坚持党的领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员自身具备专业性强、知识过硬的优势,但还缺乏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斗争经验。为此,习近平对党员领导干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作出了具体要求:“领导干部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该斗争的就要斗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进入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6]226,面对这些风险挑战,共产党员要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在斗争中明大德,在斗争中坚守信仰边界。其次,在守护作风边界方面,共产党员要崇尚实干、勇于担当,明确“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实干精神。守护作风边界,不仅要求共产党员增强作风意识,更需要在实干中摆脱“四风”隐患。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作为、敢于干事创业,成为人民群众所认可的“实干家”。要在实干中彻底与“面子工程”“重部署轻落实”“口号满天飞”“不能为、不想为、不敢为”“好人主义”“世故圆滑”“明哲保身”“得过且过”等现象划清界限,既不做作威作福的“官老爷”,也不做四平八稳的“太平官”。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在带领人民群众的实干中守护作风边界。再次,在守护纪律边界方面,共产党员要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要善于依法规制度谋事、依法规制度管人、依法规制度用权,自觉维护法规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7]111共产党员要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此外,共产党员还需养成纪律自觉,善于、常于在温故党章中省思己过、细照笃行,时刻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谨记于心、见之于行。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德建设必然离不开对中国特有行政体制问题的探讨,这从本质上区别于西方行政体制所特有的组织结构。马克斯·韦伯的西方官僚制行政体系旨在强调行政责任与法律责任的结合,缺少道德责任维度的介入,因此始终秉承的是“形式化”“工具理性”“价值中立”等原则。这种行政体系的建构源自后现代主义“伦理无涉”的价值理念,而这种“无善”的政治价值也一度成为近代西方工业社会发展所崇尚的圭臬。然而,这种理念与中国特色行政体制所强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立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格格不入,也与我国强调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之道背道而驰。因此,官僚制走向式微是历史必然,它从根本上忽视了现代公共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的道德因素,未能解决人类社会关系中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而这恰恰是伦理学关注的基本问题。这也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官僚制所鼓吹的治理效能最大化也只是短时间的昙花一现而已。
在对西方官僚制的价值反思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德建设有了更加明晰的价值取向,那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为旨归,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伦理结构为依据,对政德建设进行伦理向度的考量。因此,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德建设需紧扣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间的关系,一旦脱离了政治、超越了阶级、忽视了伦理道德的关系范畴进行政德建设,只会把政德建设引向歧途。基于此,应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关于政德建设伦理关涉显现的困境作出具体分析:其一,将政德建设以超越阶级的形式反映。有学者认为,政德建设的发展关系到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每一个阶级的利益,所以政德不应该是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道德或者某一阶级利益的道德,它应该超越阶级属性,成为代表全人类利益的普世道德,这种具有资产阶级属性的吊诡言说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所强调的阶级属性的抹杀。在阶级社会中,道德与政治都是具有阶级性的,而“一切阶级的道德又总是为一定阶级的政治服务的”[8]102。因此,中国共产党的政德是为无产阶级利益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服务的,那些试图将政德引向超越阶级的,或将政德凌驾于政治之上的谬说,最终必然走向“去政治化”“去意识形态化”的普世价值阴谋中。其二,认为政德建设的未来走向应当趋向于制度化,甚至是法治化。部分学者一味地夸大法治化体制机制的功能,单方面认为法治化代表了政德建设的方向,从而弱化了思想路线的教育领域在未来政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这种狭义化、绝对化的认识一方面否定了政德与生俱来的伦理属性,另一方面忽略了“制度的本位需要特定的伦理观念来支撑”[9],将最终的建设指向具有绝对化的刚性制度与法律。习近平强调:“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落实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0]133其三,将党员领导干部政德建设问题进行孤立化剖析。部分学者对党员领导干部政德失位的成因分析往往停留于具体的失位表象层面而作出定论。政德失位作为一种无政德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对其剖析应回归到领导干部在公领域和私领域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中探讨究竟。“在后工业社会治理体系建构中,所要指向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需要在合作行动的图式中去考虑价值‘返魅’的问题。”[11]104需要指出的是,作为精神价值的“返魅”也含有道德的“返魅”。道德的“返魅”与伦理的关涉都要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现象中,脱离了人的社会存在状态进行孤立地认识,就是否定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道德伦理也就因抽象化而失去了价值的本真。因此,政德建设要突出伦理关涉,就要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中进行对象化分析,而不是对某一群体进行孤立化地认识。
基于此,中国共产党政德建设应归结为政治伦理学的应用范畴,即在诸多政治关系和政治现象中,如何建构政治道德并在国家与社会治理中发挥其重大影响及其制约作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中国共产党政德建设的内涵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成果,而不是超脱道德与利益这种伦理关系之上的资产阶级吊诡理论;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伦理思想,而不是凌驾于阶级之上、超阶级的伪善伦理学说。鉴于此,应从政治伦理的关系入手,聚焦于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在政德实践中的发展困境,在中国特色政治伦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诉求中把握政德建设的理论方位和逻辑架构,在制度伦理和行政伦理关涉中开拓政德建设的方法论进路。
第一,从制度伦理出发,将党员领导干部的个体道德建设与相关制度建设相结合。从伦理关涉中重新认识政德与制度的关系,明晰制度的伦理内涵应归结于政德等伦理元素的摄入,由此确证包含了伦理内容的制度才可以称之为“德制”。制度伦理是服务于政德建设发展的,所形成政德建设内容的相关制度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化产物,在不断完善变更的动态中呈现出不稳定性,所以仅仅依靠制度来维系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伦理道德是无法保证政德建设长期发展的。基于此,政德建设要在制度伦理层面坚持两点论的并行发展:一方面依靠制度伦理建设以“绝对命令”形式进行普遍规范;另一方面重视党员领导干部政德意识的培育以及政德水平的提升,这是因为“官员道德能够从内心深处影响官员自身的行为选择,能够降低制度伦理实施过程中的经济成本,在特定的时候甚至是约束官员行为最强大和最根本的力量”[12]217。因此,制度伦理建设是党员领导干部行为的重要保障,而党员领导干部的个体道德是制度伦理建设的思想基础,政德建设只有将二者进行结合并运用,其功能与价值才能得以生成。
第二,从行政伦理出发,将“服务价值”作为政德建设伦理关系的价值旨归。政德建设的方法论研究要谨防陷入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窠臼中,需在伦理关涉中探寻政德与利益的伦理关系。布迪厄在超越以迪尔凯姆为代表的整体主义和以韦伯为代表的个体主义基础上,形成了以关系主义为根本的场域理论。在布迪厄看来,社会的关系“不是行动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个体之间的主体间的联系,而是如马克思所说‘独立于个人意识和意志之外’存在的客观关系”[13]42。所以,政德建设的伦理关系要从领导干部在政党中、国家中、社会中的存在本质(即现实的人及其对应的社会关系)进行把握,而不能囿于对存在形式(即整体或个体的形式化特征)的认识,且研究对象也要从领导干部的实体研究转向对政德建设的伦理场域研究,将“服务价值”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政德建设中伦理关系的价值旨归,在大德领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服务;在公德领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理念,为社会的公平正义服务,为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服务;在私德领域为家庭建设中家风美德标杆的树立服务,为自己心中所坚守的道德准则服务。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一元主导”与“二元对立”的结构走向了“多元共存”的开放式发展模式中。多元文化思想浸入本土学界后,政德建设被注入了行政伦理学、公共管理学、职业社会学、政治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图式,也包含了理性主义、实证主义、关系主义等价值取向,而其范式方法、问题导向、内容结构更是在借镜观形中拓展了政德建设理论领域的学术空间。可以肯定的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借镜意识摆脱了以往独白自守的学术窘境,以多维的价值取向在交流交融交锋的思想碰撞中丰富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德建设的发展视域。
然而,中国共产党政德建设若以借镜意识取代本土化意识成为发展的主导思想,则会极易走向“去本土化”的极端,在“借他者话语言其说”的学术范式中趋向于“唯洋是从”的境地。本文认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德建设需要在“可接受拓扑空间”内合理借鉴“他山之石”,并在立足于本土化资源、本土化特色和本土化处境中进行转化与创新。基于此,政德建设的方法论需谨防陷入以下困境:其一,否定本土化资源,将中国传统文化视作敝履以弃之。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政德文化思想,然而绝对主义者仅看到了中国传统中“官本位”为代表的糟粕文化,认为中国共产党政德建设的研究要凸显时代特色,就必须与封建的旧传统彻底决裂。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西方文化所不具备的历史延续性,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不断试错与自我调适中能够绵延至今,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以及不可抹去的强大功能与辉煌价值。毋庸讳言,否定传统、抛弃传统是文化虚无主义的表现,背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与新时代所强调的“文化自信”理念是不相符的。其二,颠覆本土化特色,在涵盖政德建设的党的建设理论成果中混入其他政党建设理论。党的建设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基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观点,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之实际,在探索中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虽然是一个舶来思想,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探索与实践中,经过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淬炼,所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不仅打上了中国烙印,更是赋予了其本土化特色。因此,政德建设如果颠覆了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党的建设理论,而机械、教条地用马克思主义一些原初语境话语诠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政德建设,抑或是以西方马克思主义观点甚至西方政党建设的观点作为中国共产党政德建设的方法论,都是不合时宜的。其三,忽视本土化处境,盲目采取西方行政管理模式。由于官僚制的机械化所造成的政府效率低下,新公共行政运动和新公共管理运动开始全面否定并批判官僚制,试图重新追求政府的应然效率,选择道德“返魅”仅仅是为了解决政府效率低下的关键问题——腐败,而忽略了行政责任与法律责任的合理成分。中国共产党的政德建设要立足于中国政治体制、行政体制及其运行制度,在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彰显中国共产党对党员领导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政德建设要求。如果脱离了中国的政治土壤,忽视了本土化处境,亦步亦趋地选择西方行政管理模式,则会陷入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的“修昔底德陷阱”中,以致走向其它极端。
以此为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德建设的方法论还是要在本土化取向中发掘其应有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功能,并正确处理好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西方先进行政管理理念三者之间的有机融合,即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作为政德建设的理论主导,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政德建设的文化基因,将西方先进行政管理理念作为政德建设的观念借鉴。此外,本土化的观照既要在去粗取精中进行选择性吸纳,也要在革故鼎新中规避因故步自封造成的“历史周期律”重演。鉴于此,政德建设需要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新时代要求中对本土化的优秀传统与历史经验进行继承、创新和发展。
第一,对中国优秀传统中的政德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代表了政德的原初内涵,其中所强调的忠诚、公正、廉洁、诚信、勤俭、慎独、自省、齐家的广义概念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之中,对于新时代政德建设仍然受用。但需要指出的是,回归本土、追本溯源并不意味着对旧传统的抱残守缺,儒家思想所彰显的政德思想内涵只是在广义的概念层面中具有延续性价值,但是从狭义的视角中不难发现,由于制度文明的历史变更以及统治阶级所代表的利益取向发生了变化,传统政德思想在封建集权土壤中孕育而生的观念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的价值理念存在严重的不适。例如,封建社会强调的“公忠”是指君国一体之忠,这与今天所强调的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的指向是不同的;又如,历代帝王所强调的“民本”思想的根本实质是维护其君主专制的统治策略,这与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理念不可同日而语。因此,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德思想放置于新的时代背景中以理性的、辩证的视角重新审视,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形成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政德建设的新元素,以此摆脱唯洋是从的桎梏。这样,“一种新的传统才会在对旧传统进行有效改造的基础上逐步成形,并扎下自己的根来;而旧传统中一些相对稳定的成分便会以融身于新传统的形式而得以延续”[2]338。
第二,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德建设的历史经验进行创新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变革中的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就理论创新深度而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许多方面都是具有开创性、原创性的。这种开创性、原创性,打破了惯常的视野局限、思维局限与理论局限。”[14]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中,中国共产党政德建设被赋予了新时代的理论指导和思想支撑,在对党员领导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三层面图示中,拓宽了政德建设思维视野的广度和思想内涵的深度。因此,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德建设要始终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这个发展的思想、创新的思想、本土的思想中发掘中国共产党政德建设的理论内涵,进而指导党员领导干部的具体实践。在大德层面,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弄通做实,强化个人政治信仰与理想信念,在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中坚定个人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的对党忠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不动摇,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政治定力。在公德层面,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始终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作为价值旨归;此外,党员领导干部要强化个人的廉政建设,切实做到廉以为政、廉以用权、廉以修身。在私德层面,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注意自身的行为与操守,注重公共事务以及公共管理活动以外的德性,规避公权力向日常生活领域辐射,形成修心、养德、守志、慎独的行为自觉。此外,党员领导干部还要带头推进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把握新时代领导干部家庭美德的内涵要求,成为树立良好家风、弘扬家庭美德的“领头雁”。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德建设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塑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人民公仆新形象而言是一项极端重要的系统工作,为此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深入推进党员领导干部的政德建设。作为反映政治与道德关系、党员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关系、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时代课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德建设的发展要从方法论维度着手,在边界守护中反映政德建设的逻辑自洽和信念坚守,在伦理关涉中透视政德建设的价值反思和伦理诉求,在本土观照中诠释政德建设的传统承继和创新发展,通过树立和践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德建设的边界意识、伦理意识和本土化意识,使党员领导干部真正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