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圣啸
手机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媒介,具有比电视使用方便、快捷的特点。电视新闻想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站稳脚跟就要与新媒体融合,将传统电视的大屏幕与新媒体依赖的手机小屏幕共融互通,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融媒体是指把不同的媒介载体在人力、内容、传播方式等方面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
在传统的电视新闻中,只是选取百姓关注的信息,平铺直叙进行报道。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融媒体时代,新媒体在为新闻信息发布与传播提供较大便利的同时,也促进了信息受众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角色的转变,在自媒体平台支持下其转变为新闻信息的发布者,并且与媒体的互动越来越频繁、方便。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传播优势更加显著。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通过常见的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发布信息,同时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与媒体相互作用。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逐步被缩小,新媒体的快捷性、时效性、猎奇性极大地满足了受众对新闻的需求,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新闻报道要改进刻板的报道模式,优化工作思路,创新发展。
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对新闻信息的采集、编辑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为了增强时效性,记者的信息采集效率提高,传播内容愈加丰富,这就使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内容不断增加。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工作内容有了改变。传统电视新闻编辑只是对采集来的信息进行整合处理,以文字、声音和视频组合的形式传递给受众。当前新闻传播形式丰富多样,新闻信息采集渠道也更为宽泛。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新闻信息的采集提供了广阔空间,面对大量的信息,新闻编辑要提高自身的新闻敏感度和鉴别力,选取合适的新闻内容。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要做到有机融合,这个融合既包括技术的融合,也包括经营方式的融合。电视新闻如果想在新媒体时代生存发展下去,就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新闻价值,吸引受众关注。一些新媒体为了博取受众的眼球,往往会选取一些猎奇信息,甚至罔顾道德伦理,也不去探究新闻的真假及来龙去脉,但是电视新闻编辑不能这样做。
电视新闻编辑要恪守职业道德准则,在选择新闻信息的时候要对信息进行客观评判,对素材真假进行专业鉴别,要在信息无误的情况下,对信息中最吸引观众的部分进行提炼,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电视新闻编辑要对新闻的背景和由来进行挖掘,不能片面报道新闻,要合理融入情感,与新闻当事人产生共情,这样编辑出的新闻才会让受众感同身受,才会有代入感,更加吸引人。
新形势下,新闻编辑要采用新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加工、重组,运用新媒体技术对新闻进行再创作。要提高对电视新闻编排创新的重视程度,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促进电视新闻编排手段的优化与提升,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稳固电视新闻的地位。
新媒体因其时效性、便捷性优势迅速抢占了市场。但其对信息的深度挖掘不够,传递的信息往往是片面的、浅层次的。电视新闻报道可以有效整合资源,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挖掘,从新闻的深度上超越新媒体。
新媒体上不乏一些错误的观点,这就需要电视媒体充分发挥其权威性。电视新闻在观众心里是有权威性的,要继续发挥这一特点,对新媒体上热议的话题进行权威解读,为老百姓答疑解惑。同时传统电视新闻编辑要学习新媒体的新视角,从新的方向、新的角度尝试解读新闻,丰富新闻内容。
“新媒体是对传统媒体的补充和完善,两者就像是一个人的两个臂膀,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结合好了就能形成完整、有机的架构,共同发展、实现共赢”。电视新闻在几十年发展变化的进程中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与优势,应该对这些优势进行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但是每个人的生存环境不同、文化水平不同,这就导致一部分人为了博取受众眼球制作发布虚假新闻,骇人听闻,甚至引起社会恐慌。电视新闻编辑在融合转型中要擦亮眼睛,对新闻内容进行甄别。
要多弘扬社会正能量,让百姓对国家政策、经济社会发展有必要的了解,让百姓在深入了解国家方针政策的同时,增强爱国意识。面对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电视新闻编辑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还要结合新媒体传播特点,掌握互联网传播技术手段,注重对创新意识、融合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新闻编辑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工作,整个新闻制作过程中,各个责任部门都要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只有每一个模块都充分发挥最大价值才能最终呈现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新闻节目。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当下,电视新闻编辑要发挥自身优势,学习新媒体的新视角,创新节目内容和形式,增强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意识和融合能力,为新形势下电视新闻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