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旭龙
唢呐双簧木管乐器,公元3世纪,从东欧、西亚,沿着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在几千年的艺术发展中,唢呐在我国进行了文化传播和艺术改革,逐渐演化成我国的传统民族乐器,在民间深受百姓喜欢。唢呐独特的音色,以及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使唢呐在千年文化历程中,传承了下来。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唢呐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并成为民间民俗活动中重要的乐器。据相关文献记载,西晋唢呐已在新疆地区可见;金、元时期,传到中原地区;明代,民间、军队都已经有了唢呐演奏。直到现在,唢呐也是群众最熟悉的民族乐器之一,在民间乐队演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常用于合奏,而且独奏的时候也具有较强的的艺术表现力。在唢呐的民族化发展进程中,数代民间艺人为唢呐艺术发展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不仅将唢呐作为自身陶冶情操的乐器,也成为了他们卖艺谋生的手段。因而,唢呐也融入到了老百姓的心田之中,成为婚丧嫁娶,民俗活动中的主角儿,寄托了百姓的喜怒哀乐。在唢呐的艺术发展中,民间艺人创作而成了很多经典且久为流传的音乐作品,《百鸟朝凤》就是其中一首最具影响力的唢呐作品,代表了极高的艺术造诣。
唢呐名曲《百鸟朝凤》,是一首将唢呐这种民族乐器的技巧和表现力发挥到极致的一首经典民间音乐作品。在这首音乐作品中,较为全面的呈现了唢呐高超的演奏技巧,展现了生动的音色和意境。唢呐曲《百鸟朝凤》是对民间传统音乐进行了多次加工、改编之后,才被搬上舞台,录入音乐史册的。在民间流传的唢呐曲《百鸟朝凤》,没有严谨的结构,更多的是由艺人即兴的发挥,其中,有对自然生活中大量声音的模仿,如公鸡啼鸣、鸟儿啾啾,甚至还有对母鸡生蛋、小孩啼哭声的惟妙惟肖的模仿。后来,民间艺人任同祥在专业的音乐工作者的协助下,对原曲进行精剪、扩充、修改,是音乐旋律更加的工整,尤其是精彩的快板尾段的增加,让乐曲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不仅将唢呐高超的演奏技巧进行了一览无余的展现,而且将唢呐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也全面的呈现了出来。经过改编后的《百鸟朝凤》,艺术特色更加鲜明,因而也获得了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的银奖。后来,在改编基础上,又对该曲进行了新的完善,使更多演奏技巧融入,乐句的扩充使得整个乐曲更加的流畅和完整,音乐表现力和审美意境也更加的突出。
此外,唢呐曲《百鸟朝凤》是一首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乐曲,通过对自然界各种鸟鸣声生动的模仿,还有对“凤凰”这种民族文化意象的塑造,既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审美情趣,也以唢呐乐曲歌颂了群众对党的领袖的赞美和颂扬。唢呐曲《百鸟朝凤》用乐器的音响为听众呈现了一幅美丽和谐的自然画卷,塑造了唯美的音乐意境,让人流连忘返其中。其中,通过唢呐演奏技巧有独立的画面,也有热闹的混合画面,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充满了丰富的艺术创造力和畅想力,既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又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唢呐曲《百鸟朝凤》用充满乡土气息的艺术表达方式,为听众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审美中对自然美的深刻认知,对美好、和谐生态体系的向往。在今天工业化社会发展中,这种淳朴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的民族音乐,依然展现出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唢呐曲《百鸟朝凤》全曲共由八个乐段组成,通过不同乐段的塑造,分别描绘了八个妙趣横生的画面。第一段:山雀啼晓。这是整个唢呐曲的开头引子部分,由一个独立的乐句形成。散板,节奏自由,由一些排比性质的短小乐句组合而成,其中有对布谷鸟鸣叫的模仿,充分展示了山雀啼鸣的优美意境,也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和谐美妙的画面;第二段:春回大地。该段乐曲的曲调素材来自于山东地区的民间音乐《抬花轿》,由四个小节构成一个乐句。这样的结构安排,也是沿袭了我国民间音乐常用的旋律表达手法,使民俗音乐文化特色浓郁。在这一段乐曲中,注入了丰富多彩的乡土气息,形成了北方民族音乐曲调鲜明的风格特征。旋律粗犷而流畅,营造了非常欢快的氛围,让听者情绪激昂,心旷神怡。描写了劳动人民看到春回大地的和煦景色,心情欢快,对美好未来报以热切的期望;第三段:莺歌燕舞。这一乐段乐曲采用唢呐丰富的技巧,来模仿了各种鸟类的鸣叫声,在音乐旋律中加入了变化音,用七声徽调式将黄莺、春燕在枝头、在空中歌唱飞舞的画面生动的描绘了出来;第四段:林间嬉戏。这一乐段以短乐句为主,用活跃的句式,表达了百鸟嬉戏时的欢乐气氛。调式变化丰富,音乐节奏更加的活泼,如同小鸟在林间自由的飞来飞去;第五段:百鸟朝凤。该段乐曲通过高声部演奏,对各种鸟鸣声进行复杂的模仿,所以演奏难度较大,即兴性也更强。因而,对于演奏者的专业水平和演奏技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原有音乐旋律上加入了变化音、下滑音等装饰性色彩的音符,以此来更好地表现和突出“百鸟朝凤”的热闹画面。第六段:欢乐歌舞。该一段用压缩乐句的创作手法将两个短句合为一个长句,低音声部由徽音作为中心音展开旋律,演奏速度的改变使得情感不断向前推进,其中采用了唢呐的舌音演奏模仿了蝉鸣声,一副悠然自得、欢喜美好的画面被呈现出来;第七段:凤凰展翅。这一乐段的乐曲速度进行了改变,速度变快,短句反复推进,呈现了热闹的音乐画面,尤其是中声部出现了三度叠置是我国民族音乐中较少见的创作方式,但是灵活的表演将情绪推到了极高点;第八段:并翅凌空。这一乐曲继续了高潮的热烈情绪,从上一乐段中进行的快板,进行了不同音的转换,最后结束在了徽调。各种唢呐演奏技巧的应用将全曲推向了高潮,达到了欢腾、热烈的演奏效果,将“百鸟”受凤凰的召唤,凌空展翅,交相和鸣的盛况生动的展现了出来。
唢呐曲《百鸟朝凤》整首乐曲的调式以民族风格浓郁的徽调为主,并且将徵调式贯穿于整个作品之中,进行了生动的音乐画面塑造。例如,在第一部分的音乐旋律中,也就是全曲的引子部分是以散板进入音乐主题的,营造出了鲜活而充满生机的气氛。悠扬的旋律开启了奠定整个音乐的基调,之后便是对各种鸟鸣声的生动模仿,加入了装饰音来修饰旋律。短倚音表达了欢快的乐曲氛围,颤音则使音乐更生动,富有朝气,将春天来临的画面进行了描绘,给人一派崭新气象的艺术体验;再如,在乐曲的第二部分音乐旋律中,深刻的打造了乐曲的主题,音乐结构清晰,层次富有变化,情感的丰富,描绘了一幅惬意的自然景象。但是,唢呐粗犷、奔放的演奏风格,也充分体现了北方民间音乐艺术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特色。在此段的音乐旋律创作中,还借鉴了山东地区民间器乐《抬花轿》的曲调,并在原有的音乐旋律中,加入了变奏手法,以改变节拍的强弱关系,从而使乐曲的旋律更加轻松、欢快。快板的节奏,描绘了一幅和谐美好的清晨画面。空气清新,小鸟在枝头欢叫,人们迈着轻快的步伐,面带喜色来到田间,百鸟鸣叫的自然景色与人类的劳作合二为一,一幅欣欣向荣的温馨画面展现出来。
此外,到了乐曲的第三部分,唢呐的演奏技巧被充分的发挥出来。并且,充分发挥出了唢呐的音色、音响等与众不同的特色,模拟出了各种鸟鸣的独特声音,以百鸟齐鸣的音乐效果,描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热闹场面。尤其是一大段模仿鸟鸣的乐曲表演之后,便运用了特殊循环的换气手法,把长音演奏技巧发挥到了极致。口腔内的余气快速送出,鼻腔快速吸气为肺部补充气息支撑,以支持演奏不间断的进行。音乐在结束时进入到了快板,突然的演奏加速,忽强忽弱的吹奏力度改变,也让情绪越来越欢快、热烈。高音区的停留将唢呐的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也将乐曲的气氛推到了最高潮。
据相关文献记载,我国在隋唐时期便产生了模仿鸟鸣的民间音乐表演,在唐朝时期所产生的《鸟歌万岁乐》,以宫中所养的会学人说话的鹦鹉为歌舞创作载体,其中舞者头戴鹦鸟冠,身穿红色大袖服装,配以模仿鸟声的音乐,此歌舞在宫廷内盛行一时。因为,对皇帝的丰功伟绩的赞美,所以借用了凤凰来仪的如意象征。唢呐在民间的发展中,民间艺人也充分利用了唢呐的演奏技巧和丰富音色,模仿鸟鸣声的特点,创作了一些用以模仿鸟鸣,表达吉祥欢快气氛的唢呐音乐作品,《百鸟朝凤》就是最具盛名的一首。《百鸟朝凤》与《鸟歌万岁乐》有相近之处,但是表演的场合、审美需求不同。唢呐曲《百鸟朝凤》更要归功于民间博大精深的艺术底蕴,将我国古代对鸟鸣声的模仿音乐艺术回归民间,通过对自然界中的鸟啼蝉鸣声进行生动的模仿,还有人们生活、生产中声音的丰富表现,使得唢呐成为一种在民间各种场合中被广泛应用的符合民族审美情趣的民族乐器。唢呐曲《百鸟朝凤》在民间曾经以多种形式存在,也会根据民间所办的红白喜事对演奏风格作出调整,那时的曲名有《高头赞》《全家福》《百鸟争鸣》等,但是其中都有对鸟鸣声的模仿,虽然不同地区有所区别,但是乐曲大多反映了明快、热情的生活气氛,这是民族审美风格的传承。唢呐曲《百鸟朝凤》经历了从宫廷转向民间,又从民间音乐发展成为乐句工整的正统乐曲的传承过程,最终成为今天我们所演奏的唢呐名曲形式。
借景生情,寄情于景是我国民族音乐形式所采用的最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唢呐曲《百鸟朝凤》用多变的唢呐演奏技巧,描绘了百鸟争鸣、展翅齐飞、凤凰高歌、莺歌燕舞的欢快的自然景象,整首乐曲所烘托的气氛是欢快、热烈、喜庆的,如同曲子带给听众的感受一般,曲子本身就是要通过起伏较大的音乐旋律,各种节拍的变化和装饰音的丰富运用,来表现人们看到“春回大地”,鸟儿在“林间嬉戏”时愉快的情绪。尤其是“凤凰展翅”乐段中,大段风格华丽的唢呐演奏,将热烈的情感推至高潮,乐曲借此来表现人们心中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向往。
此外,《百鸟朝凤》的曲式结构延续了我国民族音乐创作中常见的多段式。唢呐曲《百鸟朝凤》的结构分两为两段体,分别是旋律段和鸟鸣段。结构上采用了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多段式和回旋曲式,从而构成了多层次的音乐风格和深厚的情感特色。在这首音乐作品中,将唢呐的吹奏技法进行了汇集,不仅吹奏技巧多样,舌音技巧丰富。比如,舌顶音、舌根吐、花舌等技巧性演奏。在气息运用和指法运用技巧方面,也都是非常丰富的,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也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过程中,自然对人的馈赠、人对自然的热爱。在双向的喜悦和赞美中,呈现出了一派盛世繁荣的美好景象。
总而言之,《百鸟朝凤》作为唢呐音乐作品中的高级曲目,对演奏者的专业技巧和个人能力要求非常的高。在这首唢呐作品创作中,积聚了数代民间艺人对唢呐艺术艰苦卓越的艺术探究,付诸了辛勤汗水和艺术智慧。在无数代唢呐演奏者的凝练和完善之下,《百鸟朝凤》将唢呐演奏技巧进行了全面的突显,并塑造了生动的音乐情境和丰满的艺术形象,赋予了唢呐音乐作品极高的艺术价值。因而,对于唢呐曲《百鸟朝凤》创作产生、创作内容、创作特色的全面分析,能够使我们在演奏实践中把握《百鸟朝凤》的民族化特色,突出民族音乐文化的审美情趣,以高超的演奏技巧完成这首音乐作品的艺术诠释,展现传统唢呐音乐精湛的创作水准和隽永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