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血肿开颅术后的效果

2021-11-29 14:02:16张卉丽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15期
关键词:开颅外伤颅脑

张卉丽

(朝阳市第二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颅脑外伤已经成为外科常见病,该疾病不仅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与其他损伤并发,所以此类患者的临床症状严重,并伴有血压下降、脑血肿、意识障碍等严重问题[1]。为了能够进一步改善颅脑外伤血肿患者预后,在通过手术治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还需要配合科学的护理方法来加快患者症状改善[2]。我院通过长期研究发现,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具有重要影响,详细资料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42例颅脑外伤血肿开颅术患者,患者入选时间为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次研究中所纳入的患者均有明确的外伤病史,且入院时处于昏迷状态,排除合并胸部致命伤、合并恶性肿瘤以及其他重要器官病变与精神类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1例,男17例,女4例,平均年龄(42.8±9.6)岁,包括交通事故伤患者13例,坠落伤7例,其他1例。对照组患者21例,男18例,女3例,有交通事故伤10例,坠落伤8例,其他3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本次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支持。

2 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日常生活照顾以及用药护理等,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随时评估患者身体状态,根据手术治疗要求,预见各种并发症发生,例如协助患者翻身、做好营养支持等。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案包括:(1)手术治疗后,护理人员全面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体质量、肢体功能等,并根据认知功能与行为障碍评定结果,明确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方案。(2)做好环境干预。在早期康复护理中,护理人员遵照精细化的护理要求,时刻保证病房环境满意,例如摆放绿植以及轮椅等,满足患者各种需求;各项护理行为认真遵照无菌操作要求,在接触患者前必须要做好手卫生;强化患者口腔护理,并对于留置管患者,积极通过一对一健康宣教的方法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3)制定早期康复训练方案。护理人员遵照主治医师的建议,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早期康复训练方案,内容包括:①颅脑外伤血肿开颅术后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此时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严格的翻身记录,定期为患者翻身帮助患者调整姿态;对于肥胖等高压疮风险患者,使用气压泵按摩下肢。②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且神志清醒后,护理人员先指导患者完成简单的肢体被动运动,包括调整上下肢位置;在患者能够有效控制身体之后,开始进行深入训练,包括平卧位、半卧位、坐位以及站立位、行走训练等;训练期间保证每个阶段的训练时间都超过1小时,这样才能强化训练效果;训练期间注意询问患者感受,若患者主诉眩晕等症状应该暂停训练。③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深度的康复训练,训练前先适当拍打四肢,在四肢放松之后做四肢舒展、肢体抬高等训练,在患者症状进一步改善之后,将康复训练回归至日常生活,包括握手、刷牙、系鞋带等。(4)生活管理。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详细的日常生活作息时间表,要求患者严格按照表中的标准执行,例如减少颈部以上范围的活动,避免大笑、大声说话等剧烈行为;在为患者换药期间注意观察引流管情况,并通过语言引导的方法帮助患者调整不良情绪。

3 观察指标:使用NIHSS评分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使用ADL量表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3]。同时通过Fugl-Meyer运功功能积分法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状态,包括平衡功能、关节活动度以及感觉功能评分等[4]。

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差异用t值检验,P<0.05认为差异显著。

5 结果:(1)2组患者的NIHSS评分存在差异,其中观察组为(13.65±2.73)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0.17±3.52)分,P<0.05;比较患者的ADL评分,观察组为(79.65±5.52)分,对照组为(53.98±4.05)分,P<0.05。(2)2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显示,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平衡评分为(61.23±6.45)分,优于对照组的(40.86±5.08)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评分为(26.35±3.56)分,对照组为(17.16±5.96)分,P<0.05;观察组的感觉功能评分为(16.79±4.48)分,对照组为(10.25±5.03)分,P<0.05。

讨 论

根据相关学者的调查结果可知,颅脑损伤常见于运动损伤、交通事故伤以及跌倒伤等,其中车祸伤所造成的颅脑损伤占总患者数量的75.3%以上[5]。受损伤影响,大脑组织因为外力重击影响而出血并造成血肿,血肿会压迫脑神经,引发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最终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这已经成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6]。在传统临床护理中,各项护理方法是围绕颅脑外伤血肿开颅术治疗开展的护理活动,缺乏对患者术后肢体康复的干预,导致患者在术后面临长时间恢复[7]。针对这种情况,我院对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改进,将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应用到颅脑外伤血肿开颅术后患者护理中,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其各项指标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该护理方法具有满意效果。根据我院经验可知,颅脑外伤患者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因此在护理期间必须要着眼于肢体功能锻炼,并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发生,这样才能让护理取得满意效果。而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满足患者的这一需求,该早期康复护理作为一种综合、系统的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阶段能够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不仅能够形成多种的康复护理方案,也能通过肢体功能锻炼、体位护理等方法保证患者依从性,促使临床症状改善[8];同时,早期康复护理模式下对患者的肢体功能锻炼是持久的、有计划的,护理人员在评估患者身体状态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每天运动量,以不让患者感到疲惫为标准,充分调动身体机能,所以可以加快身体康复。最后,在早期康复护理中也体现了预见性的要求,护理人员所形成的护理方案都考虑到患者需求,包括翻身等护理行为是降低压疮等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满足颅脑外伤血肿开颅术患者的护理需求,具有满意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应该成为此类患者护理的首选方法。

猜你喜欢
开颅外伤颅脑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07-28 05:56:02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哈尔滨医药(2015年3期)2015-12-01 03:57:47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
胸壁外伤合并胸壁疝1例
西南军医(2015年4期)2015-01-23 01:19:31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