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路径探究
——以财会金融专业群建设为例

2021-11-29 13:40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颜逸舒
营销界 2021年2期
关键词:产教院校融合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颜逸舒

一、高职专业群建设内涵及其与产业链的联系

(一)专业群建设的内涵

“专业群”一词最早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被提出,2019年出台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进一步推动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脚步。

高职院校曾参照本科院校以各专业之间的学科联系为基础,以某一办学能力较强的专业牵头,将学科基础相近的若干专业连成专业群。近年来,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知偏差慢慢得到改善,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愈发变强,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也越来越鲜明。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群组群逻辑,由学科知识相关向产业群相关、岗位群相关转变。在此思路下,专业群的建设应围绕产业链与产业结构展开,促进产教融合,使得专业群的建设与区域经济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有机结合。其次,专业群的建设还应以企业的岗位需求为背景,依据关联岗位与职业定位来组建专业群,据此培养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人才。

(二)产业链与专业群建设的内在联系

深化产教融合,将产业链与教育链进行对接,是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全方位融合的必要途径。产业链的发展与转型需要人才链的支持,人才链的培养需要依托专业群的建设。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应当立足于区域经济,同企业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以培养适合本地区产业发展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在扩大毕业生就业、创业率的同时,亦满足本区域产业升级的要求,实现产业链与教育链的互惠共赢。

二、基于产教融合的财会金融专业群建设实施路径

(一)财会金融专业群组群逻辑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重点虽落在产教融合并强调“职业性”上,但不可盲目追求热点、创新,只用心将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进行衔接而轻视教育本质,忽略专业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让职业教育失去教育特色而沦为技术工人的培训场所。高职院校专业群构群之初,仍应以学科专业技术知识为切入点,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再对区域经济特色与重点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做了解,从而做到专业群布局与产业需求进行正确对接。浙江省是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除了拥有传统的大型企业与机构外,还有着众多的中小微企业,各行各业对财会类人才有着旺盛的需求。在深入调研产业模式与必须重视教育本质的基础上,我们将以研究资金运动与企业的经营活动为中心的会计专业,以资金的筹集与分配为中心的财务与管理专业,以资金运营与获取收益为中心的投资与理财专业纳入同一专业群,并就业适应性强、就业范围广的会计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这三个专业之间可发挥集群效应,实现课程共建,师资共享,实训共创,资源整合的优点,消除单专业独自对接整体产业技术单薄、校企合作单位易同质化的缺陷。

(二)建立适应新业态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专业群可牵头在校学生进入有校企合作性质的企业进行实习和参观。通过实习,帮助学生将课堂内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进行运用,学会融会贯通,提早建立职业愿景和职业规划。基于学生的实习经验和企业的用人要求,专业群可与有意向的企业进一步协调与统筹,建立校企合作“订单班”。“订单班”培养模式需同时符合企业利益同学生自身发展的利益,在兼顾用人需求的同时也要重视对专业知识的教育,学生在毕业后可直接进入合作企业工作。该种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对口率的同时,也让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更具目标性。此外,对于企业本身来说,也有助于节约人力资源和培训资源的投入,更利于产能转型与发展。

第二, 国务院2019年1月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强调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1+X证书制度里的“1”代表学历教育取得的文凭,“X”代表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基础上应取得的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证书所涉及的知识直接反应当下的产能需求与社会发展新趋势,财会金融专业群的人才培养可通过课程融合的模式,将学生考取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所应知晓的知识和课程融入课堂课程教学中,可有力补足系统专业知识教学灵活性与时效性欠缺的问题。以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与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为例,财会金融专业群应开设《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证券市场法律法规》等接轨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所要求掌握的科目,据此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通过率,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第三,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专业群开展赛教融合、以赛促教的人才培养模式,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教师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可采用情境教学与案例教学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增进学生对理论知识背后逻辑的理解,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此外,赛教融合的模式有利于教师与学生进行近距离沟通,了解双方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差异,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可调整的方向。

(三)建设“双师队伍”保障专业群建设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专业建设的质量,也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成果,加强师资建设是建设高质量专业群的保障。结合产教融合的客观要求,高职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可以实行校内、校外教师双规并进的方式。首先,专业群应考虑群内教师的学历与专业结构、教学风格与特长,抛开唯职称论,适时引入符合专业群长远发展目标的师资力量以优化师资配置。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还应选好专业带头人,带头人应具备丰厚的教学经验、扎实的专业知识、强劲的科研能力与优秀的沟通协调能力,其技术水平与价值观会直接影响专业群的发展方向。有卓越领导能力的带头人,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专业群发展规划,并促进专业群朝往良性方向发展。其次,专业群可以聘请企业工作经验与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企业专家以定期开展讲座、指导竞赛、开设实训实践类课程的方式传授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再者,专业群可通过安排群内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引导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参加培训、开展研讨等多元化方式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增强群内教师的实践能力。

(四)构建层次分明的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是推进专业群建设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石,专业群需切合“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课互选”的逻辑,构建“平台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拓展模块”式课程体系。平台基础课程不设专业之分,以学生必须掌握的公共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程为主,重在培育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职业能力与基本职业素养,为学生的就业能力奠定基础。专业方向课程按照会计专业、财务与管理专业、投资与理财专业分方向开设,此块课程以专业群内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主,通过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助于学生夯实所学专业的核心知识,巩固专业技术能力。拓展模块课程亦可称为职业方向课程,该类课程的设置需凸显岗位需求与职业性,在学生通晓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知识的基础上,支持群内学生根据自身意愿在专业群各专业之间互选切合其职业规划与兴趣的课程。

为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专业群理当打破教研室壁垒,设置课程组。通过聚集教授同一门课程的教师组建课程团队,由课程团队为单位对企业进行调研、观摩,参加相关培训,依照社会趋势调整、制定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三、产教融合视角下专业群建设的相关思考

(一)产教融合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企业与院校之间的合作往往志在当前的时效,双方仅在合作之初沟通频密、开展活动较多,对于长期持续的合作模式鲜有具体措施与实际规划,缺乏持续性的合作模式略有形式重于实际之嫌,导致产教融合的深度与黏度不够。此外,产教融合易出现理念与需求不匹配的现象,校方只重视利用产教融合来提升教学育质量而忽略企业需求,企业只重视院校输出的人才在企业的适用率而轻视教育本质。对于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企业与院校应在合作之初就说明立场与需求,彼此之间通力协调、兼顾大局,在不侵犯对方利益的情况下,共同制定符合双方利益与需求的合作模式,达到双赢互利的目的。

(二)产教融合应实现的效果

产教融合应实现产业链与教育链资源共享,相互服务,基地共享的效果。院校在为企业输送人才的同时,也可安排教师进入企业为企业员工做专业知识的培训,开展税务知识、防金融骗局、财务知识等讲座。企业在进入课堂教授学生实践经验之外,也可以吸纳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处理企业实际事务。企业与院校可以共享实训基地,企业的办公场所可以作为教学实践与观摩的基地,同时院校的实训基地也可提供给企业进行员工培训、举办活动之用。

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视角下的专业群建设虽是以适应市场、迎合区域经济、提高就业为导向,但也不可顾此失彼,忽视教育本质,健全群内管理、保障教学质量仍应是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第一要务。

猜你喜欢
产教院校融合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