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任媛媛
在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朗的当下,对外经贸所遭遇挑战和机遇均与以往不同,要想使跨境电商辐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应立足当今社会,通过优化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所采用方案与路径的方式,将毕业生质量提升至全新高度。
该模式可细分为校企合作以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为社会发展提供支持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现阶段我国对高职教育进行改革的主要方向。工学结合要求高职院校以社会和需求所提出需求为依据,对学生进行职业培训,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对技术进行创新开发,确保企业既能够享受到学校的资源,又为学校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五双”培养模式的“五双”,分别指代以下内容:第一双,双纲导教。由理论大纲和实践大纲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第二双,双课施教。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在实训场通过实训的方式,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并提升技能。第三双,双师执教。由基础扎实且能力突出的双师型教师负责对该专业学生进行教学,为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做铺垫。第四双,双向考核。以传统的单向考核为基础,新增学生对专业教师的考核与评价,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第五双,双证就业。顺利毕业的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学校颁发的毕业证,还可以获得相应的资格证,这也是1+X制度的雏形。
该模式得到落实的前提是校企合作,由教师和师傅联手,向学生传授知识并对其专业技能进行培养。现代学徒制和冠名班、大专班的区别,主要是其更强调技能传承,通过对规范课程以及考核体系加以设立的方式,加深校企合作深度,确保其优势能够得到应有发挥。
1.高职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
跨境电商服务的对象是各国客户,其宗教信仰、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存在显著差异,这也给该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掌握大量实践技能,例如,电商法规以及跨界支付方式。由此可见,高职教师应以综合知识与能力为落脚点,在学科交叉的前提下,借助现有校企合作、学徒制和五双培养模式,对专业人才进行培养。
2.高职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及发展
电商报告显示,跨界电商在我国呈持续增长趋势,仅亚马逊平台,2019年的交易规模就多达近11万亿元,同比增长50%[3]。另外,在即将过去的2020年,我国境内供设立了40余个跨境电商试验区,其覆盖省市区的数量多达30个,由此可见,跨境电商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可被用来为外贸行业指明发展的方向。随着电商产业的发展和试验区数量的增加,人才稀缺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对跨境电商人才进行培养,自然成为高职院校工作的侧重点。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跨境业务流程十分复杂,该行业对人才能力所提出要求,通常涉及国际结算、市场营销还有产品运营等方面。由于高职院校对跨境电商的定位并不明确,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往往更倾向于将理论课程与国际贸易课程进行结合,而没有将该专业的互补性以及差异性进行突出,导致学生无法成长为符合行业和企业需求的复合人才。
2.课程体系无法满足企业需求
高职院校普遍更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即便如此,仍存在实训时间不足的情况,每学期仅有一门实训课的学校不在少数,基于该体系所培养学生,虽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实践能力和企业需求相距甚远。
3.教师团队建设有待加强
由于跨境电商出现的时间较短,现有教师队伍多为“半路出家”,在校期间研修专业以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为主,其能力自然无法达到该专业所提出要求,具体表现为:其一,基础知识不扎实;其二,实践经验有限。
4.教学过程忽视人的能力培养
受传统思维桎梏,在对该专业人才进行培养时,仍有大部分教师花费大量精力与时间传授相关知识,却忽略了能力培养对个人价值实现的重要性。基于上述理念所开展教学活动,通常无法将学生培养成符合行业需求的复合人才。
5.校企融合机制不健全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对跨境电商的认知仍然停留在表面,没有意识到校企融合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由此顶层设计不具备应有的引导性,以及教学活动缺少落地支撑点。要想使该问题得到解决,关键是要做到校企融合,借电商企业之手,在锻炼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帮助其积累更加丰富的实践经验。
要想使教学能力与职业能力得到充分融合,关键是以校企合作为导向,对综合课程进行研发,确保校企竞争力均可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
构建多元机制所参考内容以专业能力素质为主,通过跨文化沟通的方式,对学生掌握并使用外语展开交流的能力进行培养。跨境电商沟通的对象是各国厂商,对该专业学生而言,国际礼仪、电商英语以及外贸公文写作是必修课,其中,电商英语为必修专业课[4]。另外,由于国际市场极为广泛,高职院校还可开设第二外语、文化习俗等选修课程,通过增加学生知识储备的方式,为其专业能力的提升助力。
实训教学是连接高职院校和企业的桥梁,其价值主要体现为:1.学生提供接触社会的渠道,2.学生提供更宽的就业空间。
在此背景下,以就业为落脚点,可以对电商专业实训教学进行如下改革:第一点,基于项目训练对学生实操能力进行提升,强化学生合作意识与创新意识。第二点,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对实训模式进行了更新,将人才培养侧重点转向产学研结合。第三点,在构建实践基地方面,以校企结合、现代学徒制为依托,确保所构建训练平台可最大程度满足学生提升技能和文化沟通的需求。与此同时,对硬件设施进行完善,将SPOC以及MOOC作为线上教学主要模式,利用主流网站所提供课程开展教学活动,应用此种多层次多途径体系展开实训,不仅可以拉近高职院校和企业间的距离,还可以实现订单式培养的设想。
跨境电商对教师所提出要求极高,这是因为开展相关工作需要运用到外语、商务和国际营销等知识,目前,可被用来对双师队伍进行建设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鼓励在职教师参与高峰论坛和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建立学术联系的方式,对跨境电商相关知识加以了解,为日后教材撰写、新课研发和科研项目的开展助力。其次,定期参与培训或脱产挂职,深入企业一线,在操练真实账号的同时积累经验,对自身实践能力加以提升。再次,为专任教师提供顶岗锻炼的机会,鼓励教师参与到研发产品、服务与技术的过程中,为小微企业升级贡献力量。最后,聘请专业人才或行业专家,以兼职教师的身份,向学生传递相关知识,通过开展岗前培训的方式,确保兼职教师理念能够做到与时俱进,酌情引入流动管理模式,推动教师队伍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前进。
要想使人才培养工作取得理想成果,借助信息技术对长效评价机制进行建立,通过多元评价的方式,实现动态评价目标很有必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学评价体系均以分数为主要依据,这样做既不利于师生积极性的促进,还无法使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得到保障。基于信息技术衍生出的多元评价系统,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确保教学过程与成果能够得到有效评估;其二,通过公证反馈的方式,在对教师创造性进行激发的基础上,使学生积极性得到促进,为教学质效提供保证。
利用微平台对理论知识进行教学,通常需要师生高度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构建评价体系符合信息教学模式的需求,并具有长效性、多元性、互动性以及动态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表现出合作精神及学习水平,有针对性地调整后续教学方案,使学生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在实际工作中,有关人员应对以下内容引起重视:首先,以该制度所提出要求为导向,对专业课程进行开发并对职业培训活动进行开放,鼓励学生跨专业、跨校参与实训。其次,高职院校应对职业证书的培训引起重视,充分利用自身所具有优势,丰富课程种类及内容。最后,在精简专业课的基础上,对选修课进行增加,给学生预留一定时间,结合就业需求及个人兴趣,通过参与职业培训的方式,为考取相关证书做准备。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使该制度得到有效推进,在提升竞争力的基础上,为学生成长为行业所需人才做铺垫。
现阶段,高职院校既要结合市场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建立,还要以校企合作为依托,通过引入真实案例及项目的方式,使学生专业技能得到培养,此外,利用专业相关考试与技能大赛,对课程体系加以完善,同样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