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警察学院图书馆 王鑫明
作为高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文献资源主要为高校的师生提供科研文献依据以及教育教学理论,本身具有极强的学术性价值和实践性依据。而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想要发挥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重要价值,高校的管理者应该依托其文献信息的优势,促进高校之间的馆际合作,实现社会化资源共享,满足师生科研需求的同时,为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保障。
首先,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进步。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和资源能够被长期保存,具有跨专业、跨区域、广泛传播的积极属性。而且人们在从事各种各样的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依托文献资源引导,能够进一步加强技术方法和思想方面的交流,以便于实现多边共赢。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知识经济的开发和应用离不开文献资源的支撑,在社会发展、文化进步、教育升级以及科技更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其次,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信息保障和借鉴功能。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本身就有极强的学术功能和科研价值,而科学技术的创新离不开理论基础和知识领域的创新和提炼。基于此,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够进一步为技术、农业、医学、生物、自然科学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信息保障。同时,一些专家学者通过对最新文献资料的查阅,也能跟踪国内外先进的学术信息和资源,及时了解有关课题的最新动向,为增强我国的科研实力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保障。
再次,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想要建设建成创新型国家,就需要拥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而高校本身就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信息化人才的重任。基于此,通过完善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库,能够为人才的培养提供更为多样化的信息资源保证。除此之外,依托现代科学力量,获取到有价值的科技文献信息,也可以让人才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国际科技要闻和信息资源,对于提升人才竞争实力来讲具有重要的影响。
最后,能够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文献资源本身具有导向性、知识性和综合性,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宣传价值和教育作用。因为科学知识能够培养人、科学精神能够武装人、科学环境可以影响人,这些具有科学属性的文献资源在发挥教育和宣传功能的过程当中,能够使更为先进的知识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当中,使人们能够尊重知识、充满知识,以便于推动正确的舆论导向。
截至2020年9月20日,共有1207所高校图书馆提交了2019年馆舍建筑规划面积数据,总面积是2983万平方米,馆均值为2.47万平方米。以信息资源下载为例,2019 年,CALIS 联合目录数据库书目数据增量为286,815条,总量达到7,581,523条;提供联机下载数据服务9,473,668次,月均下载量约为95万次。这些数据充分展示出高校图书馆在进行文献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重视度越来越高,不仅是馆藏面积的扩大,还是文献目录的增设,都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多渠道,多方面的优势,能够始终将多样化的人才输送到教学和科研的一线当中,为国家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高层次人才资源和科技保障。
截至2020年9月30日,中国内地高校发表Nature和Science顶级论文(N&S)的数量,中国内地高校共发表142篇,其中Nature刊出76篇,Science刊出66篇。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等均名列其中。这些数据的背后,充分显示出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依托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生成了强有力的科技创新优势。无论是在论文发表数量质量方面还是科技研发等领域当中均占有重要的发言权,使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迈上了崭新的台阶。
近几年来,随着新兴产业的逐渐发展,各高校纷纷建设了多样化的新兴专业,以人工智能专业、航天科技工程专业等为首,为社会培养出了更高端且具有复合型综合素养的多样化人才。而高校本身所具备的学科优势也为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便捷。在实际建设当中,为了能够满足高校各专业师生的信息检索需要和学术研究需求,高校纷纷依托互联网优势和学术试点优势,引进多样化的学科专著和国内外的文献资料,本身就有较强的学科综合优势。同时,在科技部和教育部的政策引导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学科优势也受到了广大师生甚至校外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可。
当代高校图书馆中,无论是与学科或专业相关的文献资料,还是国内外学术资源都得到了丰富的更新。再加上互联网背景下国内外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也日益通畅,为最前沿的信息共享提供了有效的渠道,便于相关研究人员和师生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的变化和趋势。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本身具有现代信息和传统馆藏资源交流的优势,在经过系统的整理和加工的基础之上,大量的馆藏资源被及时地保存并上传到互联网当中,为师生和科研人员提供了先进的第一手资源资料,加快科研速度的同时也加速了成果的转化,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专业化的渠道。
在市场经济逐渐发展的背景之下,想要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就应该始终发挥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重要价值,一方面要求图书馆里者以及相关的单位能够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基于自主创新的立场之上来进一步发展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在实践中应该完善文献资源的保存手段,打破原有的分割条块和封闭资源的格局。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观念体制上,都应该冲破层层阻碍,以便于促进资源的共享化和社会化。
除此之外,还应该基于政策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传播要求。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之上,能够进一步依托互联网的优势,开发先进的信息文献、存储技术和加工工艺,使各种具有学术价值、历史典藏价值以及文化宣传价值的文献资源能够活跃在信息化平台当中,使师生既能够成为科学研究的主导者,也能成为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者和继承者,在参与中促进资源的社会化共享。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本身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如果仅供校内师生的应用和实践,不仅无法发挥出文献资源的多样性功能,同时也影响了社会科研力量的发挥。基于此,想要进一步发挥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等先进的技术,对高校文献资源进行战略性和系统化的重组以及优化,建设相应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无论是校内的人员还是社会成员,都能够通过互联网来索取到相应的有价值的信息,使文献资源能够迅速且快捷地提供给全社会,供用户的借鉴、参考以及应用,以便于最终实现资源社会化共享的目的。
除此之外,在共享的过程中,管理者也应该有效地关注用户的反馈信息,例如在共享平台页面下设置专业化的信息交流栏和意见评论区等,让用户能够依照浏览和借阅体验来提出相应的意见。同时还可以针对某个文献中的一些观点进行多样化的讨论和交流。这样一来,不仅便于管理员及时了解用户反馈意见,做出多样化的整改,同时还能够促进文献交流,使不同的意见在平台当中实现多元化的碰撞,为访客提供思路和研究前提,从而促进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效率。
为了能够发挥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应该有效地提升图书馆管理员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在与时俱进思想的引导下,依托互联网的优势,建设完善的文献资源管理平台和交流机制,为高校师生以及社会人员提供更多元化的信息搜索渠道和信息量,从而为学术研究、科研发展以及经济建设提供更为广阔的渠道。在实践中,管理员除了要学习信息分类和资源库建设等相关知识之外,还要提升社会信息的敏感性,努力学习计算机技术、法律文献以及其他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文件等。在建设文献资源库的时候,能够依照读者用户的不同需求来进行多样化的分类。一方面要突出文献资源的利用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以与其他高校图书管理员相互合作建立馆际之间的联系,以便于促进各类资源的即时线上共享。
想要发挥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价值,要求各高校能够在建立合作的基础之上,依托互联网优势,完善相应的文献资源库以及信息共享平台。一方面要积极转变观念,落实相应的政策条件,另一方面应该全面提升文献管理者的素质优化资源库的建设水平,为高校的师生、科研团队和社会成员提供更为多样化的信息检索渠道和资源获取平台,进而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