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亚杰
(黑龙江工程学院 测绘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将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坚持不懈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加强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尤其是加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已成为十分必要的重大课题。
当前,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风云变幻,各种挑战层出不穷、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尤其是全球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思潮的抬头与泛滥,给中国与世界文明发展的安全格局带来了更多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多元文化的交锋与碰撞、网络文化的崛起与震荡、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冲突、宗教渗透与复杂多变的地缘政治,都在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确价值观念的建设,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并肆虐地球则再一次冲击了人们的价值和信念。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有理想、有信仰、有担当,他们的价值取向关乎着国家前途、民族希望。我们正处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关键期,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新的世情国情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使得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步入21世纪,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际间交往日渐频繁,文化、经济的交流和融合与相博不可避免,教育对象对价值观的多元化认知与认同的诉求,给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带来了新的影响与冲击。这种新的影响与冲击主要表现在:一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冲击。经济全球化,东西方文化、经济在交往、相融和碰撞博弈中,凸显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意识形态的矛盾,引发冲突更加激烈。随着我国经济崛起,作为典型的的社会主义国家,更是引起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上的围追堵截,他们不择手段对我国的意识形态进行丑化和妖魔化,质疑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丑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给青年一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带来不利的影响。二是西方不良文化入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挑战,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和良好个人品质的形成。中外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突和交锋中,使尚缺乏社会化活动、对社会一知半解、对西方价值观缺少正确认知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新的困惑。三是多元多样价值观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负面影响。现代化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长,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潮更是严重地侵蚀着传统的集体主义思维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到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取向,使个别学生缺乏政治信仰、没有远大的理想信念、缺乏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淡薄。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与不良价值观念的存在样态要求高校进一步加强正确价值观的教育与引领。
外来文化的恶意侵入、干扰和霸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张显产生严重影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渗透性地向外输出本国价值观,试图在价值观念层面传输自己的价值意志,以自我标榜为科学的价值观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发展模式提出怀疑和否定。近年来,西方社会利用各种机会传播他们的民粹主义、普世价值观和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使得部分大学生在价值观认同上产生困惑和迷惘,从而影响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面对西方价值观带来的全面冲击,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用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教育和引领大学生弘扬正能量,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念,消解东西方价值观念冲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繁杂的网络信息难以避免地夹杂着不良的观念信息,影响着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部分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缺少应有的鉴别力,对价值观形成造成一定影响,甚至出现偏离,更有一些敌对势力蓄意制造不良信息,明显呈现与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言辞和理念,对一些缺少缺少批判意识的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造成极为不良影响。
2.新媒体与微时代的传播方式消解着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知、理解与践行。随着手机的迅速普及和4G网络的高速发展,中国进入了移动的微时代,网络的开放性和信息获取的便捷性被成倍放大,使思想、文化在网络的呈现前所未有的活跃。应运而生的微文化、微信息、微语言、微创作、微媒体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交往手段,微博、朋友圈、抖音、快手、直播、微小说、微电影成为青年学生的重要休闲生活方式。碎片化的微内容,快餐化的浅阅读,娱乐化的微消费加剧了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和信仰的消解,“信息快餐”习惯的持续,势必产生疏离经典、逃避价值的倾向,消解和改变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正确认知,加大了整体性把握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难度。
3.大数据与网络信息背景下的虚拟环境也造成了部分大学生道德认知和法律意识淡薄,减缓了实施道德自律与他律的正确发展进程,弱化了主导价值观践行上的情感体验,而新媒体手段运用中的夸张与失真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认知。
当代中国正处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关键时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必须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努力克服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力抵制外来文化的恶意侵蚀,克服和扭转腐朽落后价值观的挑战和渗透,积极应对新媒体传播模式对价值观教育形成的新冲击。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伴随经济的发展各种文化和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社会意识呈现出多样化趋势,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必须重视认同的意义,把握认同的视角,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价值观教育。大学生对正确价值观认同的过程,就是正确价值观被大学生所了解、认可、同意、接受和把握的过程,就是把正确价值观由外在的理论认知转变为内在发展动力的过程。
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质上是政治认同教育。从意识形态角度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与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体制相关联的,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关联的,不仅代表了人民意志,也体现了国家意志、政党意志。以价值观教育为核心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首要的目标取向就是培养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政治素质。通过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不仅可以破解部分新时代大学生在中国政治认同上的现实性困惑,更可以有效抵御西方社会思潮对中国政治认同形成的冲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是一种思想集成和理论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方面相互依存和紧密联系的的价值导向要求,具有理论知识和理论指导意义。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和全体人民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国家和社会文明的发展目标,也是衡量公民价值取向和道德水平的标尺。
价值观决定文化的方向,体现文化的核心特色。中华文明悠久,中华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文明发展中最深层的精神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的突出优势,体现出雄厚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研究表明,新时代大学生对社会主导价值观具有较好的情感认知,但就价值观教育而言,尚需加强情感性卷入。价值观教育不仅需要理论认同,也需要情感认同。首先,价值观教育应体现主体的情感参与。缺少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尤其是缺少大学生的情感参与,就无法真正完成主导价值观的内化、外化和转化;其次,价值观教育应重视主体的情感体验。正确的荣辱观、人生观的形成离不开人的生活“所见”“所闻”“所感”,离不开人的情感与态度。重视主体的情感体验,就是要加大价值观教育中的情感关怀、情感交流与情感链接,为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践行提供丰厚的土壤。
从认同的维度看,政治认同是统帅,是灵魂;理论认同是框架体系,是钢筋铁骨;文化认同是遗传基因,是价值观教育的丰厚土壤;情感认同是血肉联系,离开情感认同,价值观教育就会干干巴巴,毫无生命力可言。这四个认同,构成了价值观教育的四个坐标体系,并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就是要依据创新、发展、和谐的时代精神,培育符合社会发展和个体健康发展的正确价值观。中国特色的价值观教育要体现时代精神,不应回避也不可能回避中国的大国担当精神,促进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对国际社会和谐产生积极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作实践取得巨大成效,为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实现全球共同发展繁荣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形势作出的明智、审慎、正义的政治判断,揭示了共建共享的新国际政治伦理准则,揭示了国家和国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新关系,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指明了新的探索方向。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中国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不能忽略人与人之间的高度依存状态及其“共命运”的关系,不能忽视开放、合作、共赢的价值力量。中国特色的价值观教育要体现时代精神,也必须要对传统价值理念进行时代升华,这种升华,既有对传统价值理念的科学扬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也包括结合时代精神而进行的价值理念创新。一个人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其价值取向不仅要考虑利益取舍,也要依据道德准则和道德判断,还要依据法治理念和法治规则。价值观教育的时代化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从内容、载体、手段等方面不断实施价值观教育的创新。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内涵和世界性魅力。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价值观教育的思想,如儒家经典中鼓励修身和为社会做贡献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以及提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积极而达观的人生态度。又如宋代范仲淹提倡的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人民幸福出力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表现了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和忠诚无私的爱国情操;孙中山提出“救国图存,振兴中华”,指出“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并以“爱国若命”“一息尚存,不忘救国”等终生鞭策自己[3];周恩来倡导“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必须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和家国情怀教育,引领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主动汲取我们传统文化精髓。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示范作用,发挥传统文化的道德教化作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它们更好地融入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活动中,增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使价值观教育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契合,在价值观教育上实现传统与现代、继承与超越、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
在当前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由于对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不足,过多强调社会的远大理想,忽视个人的理想和价值追求,导致在价值观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往往用空洞的理论说教替代鲜活的主体实践,缺少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人生发展、个人梦想的三贴近。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要达到针对性和取得实效性,必须要发挥教育主体的作用,必须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上实施生活化转向。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民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4]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要落地生根、融入社会生活,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将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只有根植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依据并创设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知、领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彰显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与价值。[5]二是将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将正确的价值观内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融入社会实践,才能充分认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追求意义所在,追求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自由、平等、公平、法治”,深刻领悟每一位公民要追求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内涵。三是将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实践。道德,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人的一种信仰、一种向往,是一种美好生活的精神取向。价值观教育只有走入大学生的道德实践,发挥道德行为规范的价值导向作用,引领并服务于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才能不断推进价值观的内化和转化。
习近平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网络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变化,使得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路径与载体呈现多样化趋势:一是传播路径更加多元,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切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通过高位引领与网络互动的深度融合,推进宣传教育平台载体、方式、手段的创新。所谓髙位引领,就是依据体现国家意志的组织性、专业性强的价值观教育平台实施高质量的价值观教育,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活动的开展;三是适应主体诉求、个性需求、参与要求的需要,实施自主性教育、个性化教育、互动式教育等教育方式的高端契合,引领价值观教育观念与路径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