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师理论自信:推进新思想“三进”的关键点*

2021-11-29 12:25张惠娟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三进马克思主义思政

张惠娟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面简称新思想),是引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伟大思想。用这一重大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全面推动新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下面简称“三进”),是当前做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头等重要的大事。思政课教师要做好这项重大工作,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加强理论素养,切实增强理论自信。

一、理论自信的内涵

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对实践的系统化,作为主体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理论是主体生存和发展的深层结构,是主体自立于文明体系的基础。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思想,科学理论催生坚定自信。“一个民族如果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个国家要取得长远发展,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自信”[1]。理论自信,是指:主体对自己所主张、坚持和创造的理论所具有的价值功能与实践效能的信念、信心和信仰的总和。[2]当代中国的理论自信,指的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充分信任与坚定信心,更是指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和精神标志。[2]对新思想的理论自信,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真理性自信。

二、思政课教师应有理论自信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肩负着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历史重任,对推进新思想“三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理论自信。

(一)思政课教师理论自信是讲好思政课的真理支撑

观世界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强大的国家,必须要有伟大的思想指引前行,伟大的思想是国家的灵魂和精神脊梁,是国家建设的指路明灯。我们就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思政课教师只有从内心深处认同、信仰这一伟大思想,树立对马克思主义、对新思想的理论自信,掌握其精髓和实质,才能把理论讲活、讲深、讲透,思政课堂才能有灵魂的感染力和真理的说服力。

(二)思政课教师理论自信是学生理论自觉的重要前提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高校思政课教师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用新思想铸魂育人的历史使命。思政课教师只有真正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将新思想读懂弄通做实,树立坚定的理论自信,并用自身的理论自信去打动学生、说服学生,才能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对新思想的理解和信心。同样,思政课教师只有自己先确立起对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才能以自身的政治信仰去影响学生的政治信仰。

(三)思政课教师理论自信是推进新思想“三进”工作的关键点

思政课教师理论自信是讲好思政课的真理支撑,思政课教师理论自信是学生理论自觉的重要前提。思政课教师树立了对马克思主义、对新思想的理论自信,才能真正将新思想进思政课教材;思政课教师具备理论自信,才能把握住新形势下高校思政工作的总体要求,遵循思政教育和大学生成长的规律,在思政课堂上教育引导广大大学生增强对新思想的政治、思想和情感认同;思政课教师具备理论自信,才能积极推动新思想入脑入心,才能贯彻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思政课教师理论自信,是推进新思想“三进”工作的关键点。

三、思政课教师理论自信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正迅速壮大。整体来看,思政课教师大多数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的责任心、使命感。但面对各种思潮的冲击和时代利益的驱动,部分思政课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理论自信缺失问题。

(一)理想信念迷失旁落,直接影响学生政治信仰

当前,面对各种思潮的冲击和时代利益的驱动:部分思政课教师的理想信念逐渐迷失,马克思主义信仰正渐渐淡化。有的甚至不再相信共产主义、不再相信社会主义,却信奉拜金主义、信奉个人实用主义,更谈不上教书育人;部分思政课教师的理想信念逐渐旁落,有的思政课教师只将个人理想设计得很好,认为思政课是“副科”,是可有可无的课程,这就直接削弱了当代大学生共同理想信念的形成。一个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政课教师,其内心世界却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日益疏离,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已然弱化,又何来的理论自信?这样的思政课教师“心猿意马”,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政治信仰。

(二)理论研读创新不足,学生无法感受理论魅力

思政课教师理论自信,必须具备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理论成果的基本功。如果教师自己都没有读懂、吃透理论,面对学生的困惑和疑难,就无法答复学生。现阶段一些教师很少阅读重大理论成果,即使读过也是走马观花、不求甚解。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阅读理论成果的时代已经过去,当代大学生需要的是网络“快餐”文化;思政课教师理论自信,还需要教师在读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同时,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创新。现实的情况是,部分教师拘泥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创新发展做得远远不够,无法运用理论对现实社会的发展作出新的理论阐释。长此以往,教师一旦面临需要在理论层面做深入解析的问题时,理论储备和创新能力便会捉襟见肘,无从解析,无法使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理论的魅力,将引起学生对思政课的不重视和不满意。

(三)课堂教学底气不足,思政课教育教学效能不高

只有坚定理想信念、研读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并勇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发展,才能自信地讲授马克思主义,才有底气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政课。但是,现实情况是,有些思政课教师在这方面做的就远远不够。除此之外,有些教师职业意识淡薄,对教学不主动不积极,在教学中照本宣科、浅尝辄止,教师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也听得云里雾里;有些教师只满足于基本的教学工作,不善于研究教学对象,不能做到根据学情特点开展思政课教学,也无法探索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有效方法;有些教师没有积极开展思政课教学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无法用科研成果反哺思政课教学,推进教研相长;有些教师在思政课第一课堂之外,没有延展第二课堂、网络课堂、实践课堂,无法深化思政课教育教学成效。这些都导致了教师教学底气不足,不能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导致思政课教育教学效能不高。

四、理论自信推进新思想“三进”

直面上述各种问题,除了党中央、国家做好顶层设计、学校高度重视并落实好思政课建设外,同样重要的是,思政课教师自身应在“政治上坚定”“理论上清醒”“教学上自我‘革命’”,才能教育引导学生领悟新思想、贯彻新思想、宣传新思想、实践新思想,积极推进新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一)政治上坚定——筑牢新思想“三进”的信仰根基

“我是一名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但我是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4]这是所有思政课教师都必须深思和回答的问题。思政课教师只有思想上合格、政治上可靠,才能担负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

思政课教师应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保持政治定力;思政课教师应有教学理想,有家国情怀,有责任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除了教师自身努力外,还需以提高政治素养为导向,对思政课教师进行思想教育和政治引领,使其在思想、政治、行动各方面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思政课教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方能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明辨是非,使学生在重大问题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新思想“三进”工作打好信仰的根基。

(二)理论上清醒——夯实新思想“三进”的学理基础

习近平指出,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育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5]思政课教师队伍理论上清醒,是完成这一重要任务的保证。

思政课教师要在学懂弄通做实党的重大理论思想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原原本本、认真研读重大理论成果,经常参加教研室开展的专题学习与教学研讨,透彻分析思政课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真学,达到真懂真信真用,才能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现真理的科学魅力和思政课的思想魅力,真正打动学生;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专题培训、教材培训、骨干教师培训,通过各项培训扩大理论视野,对国家前沿政治有更深刻的了解。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为新思想“三进”工作打好学理的基础。

(三)教学上自我“革命”——推进新思想“三进”的关键环节

思政课教师在政治坚定和理论清醒的同时,还需加强教学自信,进行教学上的自我“革命”。教学上“革命”,就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通过思政课教学的积极探索、自我否定与教学反思,不断超越自我,实现教学的完善与革新。思政课教师的教学“革命”,主要是思政课教学上的“革命”。

1.学懂弄通“立”课

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先“进教材”,也就是,思政课教师自己得首先学懂弄通新思想。要把新思想与思政课教材有机地结合,合理利用本校或他校的思政课线上教学资源库,坚持与时俱进,经常更新教案,修改教学课件,让思政课更有时代感、吸引力和生命力,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新思想的精神实质。

2.调研培训“实”课

思政课教师积极主动参加暑期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班,和本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政教研部组织的思政课考察调研。通过考察调研,对职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工作可以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与思考,助于打好新思想“三进”的基础。

3.教改创新“金”课

思政课教师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工作,开展思政课公开课,参与思政课教师的听课、评课,并善于研究教学对象,根据学情特点开展思政课教学,不断加强教学反思;积极申报各级思政课教学改革精品项目,探索翻转课堂、思政课信息化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与教学效益的提升;以新媒体为课堂教学载体,充分利用图片、视频、音乐、故事、案例等,综合运用学习通、课堂派、蓝墨云、PPT 课件、微信等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加强课堂互动,增强新思想学习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积极开设新思想选择性必修课程,进一步推进新思想“三进”。

4.科研联动“深”课

积极研究新思想,申报关于新思想的研究课题,发表高质量的研究论文,深入思政课改革创新研究;依托名师工作室、研究中心等平台,加强对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通过积极推进教研相长,深入开展新思想“三进”研究,反哺思政课教学。

5.社团实践“展”课

思政课教师需通过精湛的教学业务能力将书面上的教材理论体系转化为生动的课堂话语体系,深入推进新思想进学生头脑;此外,还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组织、带队或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去感染当代大学生。通过担任班主任或导师,或指导读书社、辩论社等学生社团,持续开展第二课堂、网络课堂、实践课堂等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树立家国情怀,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6.社会服务“广”课

积极参加新思想“三进”工作研讨会或新思想的宣讲,并将新思想“三进”教学经验或新思想“三进”研究成果作分享,通过分享与交流,进一步深化新思想“三进”教科研研究,增强教学自信,反哺思政课教学,为教学上的自我革命与创新发展积蓄力量。

猜你喜欢
三进马克思主义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棋乐
藏垢纳污
思政课“需求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博弈名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