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博文
(沈阳城市学院,辽宁沈阳 110112)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话剧这种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传入我国[1]。后来,叩开中国艺术大门的话剧,在我国文化艺术星空冉冉升起,在博大悠久的中华文明中闪烁着特有的光辉。其发展虽几经沉浮,却能推陈出新,获得长足进步。中国话剧的发展历程犹如大浪淘沙,经过淘洗、融汇、创新的现代民族话剧,有着鲜明多彩的中国特色,同时也不乏中国历史戏剧的传统特点。新时代,我们将古今中外话剧著作中的有益因子加以吸收,吐故纳新,以现实主义美学为主体进行艺术创作,将多种美学原则和多元创作方法进行融合,使之不断民族化。我们在传承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有传承,还要有创新。创新让传统话剧不再固守传统,而是以传统根骨承接新内涵,更好地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审美、道德素质,促进国家和民族的进步与发展。
我国社会步入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势所趋。话剧是一种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背景。为展现传统话剧的独特魅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高校美育中加强对青年进行话剧文化熏陶和品格塑造,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美育教学主要是从审美的角度,培养学生对现实事物的审美体验。在实践中,话剧艺术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带给学生美的享受,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从而使学生自觉遵循美的原则,增强艺术创造力和对美的追求[2]。在话剧教学中,最见成效的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使之更好地与他人交流沟通,为步入社会提供必备的沟通能力。艺术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实践的辅助来实现教育效果。话剧作为美育教学中的一种手段,也不会孤立地开展教学,在当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教学环境中,话剧与其他形式的教学内容共存,互为助力又能各取所需。作为一门基础的美育课程,话剧以话剧艺术教育为主体,以艺术技能提高为主要教学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便未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教师将育人育心的重任担在肩头,以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为目标;但要想成才,首先要做到的是成人。审美和文化素养是成人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有益因子。缺失审美能力,也许就会被低俗迷住双眼;缺少人文关怀,也许就会陷入人际隔阂的冷漠。美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教师也要善于引导学生清醒地认识美。美不重于外表,而在于内在的美、心灵的美,抛开表象的浮华,由心而发的善意与美丽弥足珍贵,这才是美的魅力和美育的意义。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3]。幸福的定义也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艺术,在于心之幸福,艺术价值体现本身就是幸福。话剧离我们并不遥远,随着时代更迭、社会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而良好的文化氛围与文化意趣成了生活品质的评定标准,话剧这门艺术也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所接受[4]。话剧的舞台性、直观性、综合性、对话性特点,凸显出话剧的别样风采。学生通过对话剧的声台形表的学习,可以提高自身气质,增强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对外界的感染力,让自己成为那个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人,传递话剧的色彩与温度。观看话剧经典作品,能吸引学生的目光,加深他们对这种艺术形式的了解。
传承经典文化,领略话剧风采,这绝对不是一个人就能够完成的事情,它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努力。在推动传统话剧艺术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学校教学为中心,积极贯彻落实学校的教学理念与宗旨,并结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与趋势,对话剧教学不断予以完善和创新。
话剧表演如同海中行船,演员的专业程度与应变能力缺一不可。海面有波澜时,好舵手能做到波澜不惊,使船平顺前行;话剧舞台亦如此,表演者的勤奋、专业、热爱和应变能力,可以让剧目完美呈现。在话剧表演过程中,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次排位,都要求表演者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做到最好。这就是对话剧最大的尊重与热爱。表演经典著作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道德熏陶和人格塑造的过程。这种影响,对学生来说是深远持久的。而这种表演,也充分体现了学校“三全育人”的理念。
话剧是团队表演,首先实行剧目引领,带领参演者进入话剧团队,固定地排练剧目,让“零基础”的同学能够更好地融入角色,接受人物和故事情节的熏陶,帮助学生解决“零基础”的瓶颈问题。
其次,组织学生排练,学会与团队协同配合。由此来推进学校课外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的心态由“要我排练”转变为“我要排练”。
最后,集中展演,评定团队。话剧教学成绩的评定以集中展演的形式来进行,通过异彩纷呈的校外小型或大型展演活动,集中展示学生的表演功力和努力结果,在获取进步的同时激活了学生爱美、尚美、育美的内生动力,为大学生的文化底色涂抹上独具艺术气息的鲜亮色彩。
排练与表演充分调动了学生致敬经典、展示自我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提升了表演能力,完美诠释了“我行,我能”的校训精神。作为学校美育教学组织之一的话剧团,在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增强学生表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话剧团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在表演和创作过程中,不断打磨属于自己内心的一方天地,让所思所感所遇所得都成为一种人生阅历。
《礼记·大学》 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先人的教诲至今依然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因此国家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作为艺术教学的引领,同时不能忽略艺术技能的重要性,二者要相辅相成,站在德的高地上筑牢艺术丰碑。寓德于美的美育教学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成为响应国家号召的教育良方。这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在根本原则和目标上完全符合我国教育环境的需求,不只给予受教育者知识教育、思维教育,还强化受教育者的德行教育。一些高校传统教育方式也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而话剧表演这种美育课程就以它的特殊性成了充满趣味的育人课程,课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对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起到正德养性的作用,发挥了一门课程基本的德行教化功能[5]。
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我们获取充足的历史滋养和文化底蕴,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国家凝聚力。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多元的平台,让我们更亲密地接触传统艺术带来的心灵之美,我们就应努力前行,不负这良好平台,不负传统与现代碰撞带来的认可与热爱。话剧表演作为美育课程的一部分,让大学生学会了观察生活、理解生活、感悟生活。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可以发掘潜在的人文道理,体会剧情给予我们的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表演提升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情怀,为其步入社会打下了一定的艺术基础。学习传统话剧的过程,就是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的过程,拓展了学生所掌握的历史文化的范围。在当今社会上,掌握一些独有的艺术特长,也为自身多准备了一条选择出路。从宏观的角度来讲,也能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我们应顺应自己的内心,推广话剧、弘扬话剧,把话剧带入更多人的生活中,以此来传承经典、创新经典。
开展美育教学的意义在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使其进入一种超越人我之见的境界,获得人生的幸福感。美育就是一种情感教育,其作用在于陶冶人的感情,使人的情感转弱为强,转薄为厚,给人的高尚行为以推动力。美育对人能发生作用,在于美具有普遍性和超脱性。话剧表演艺术作为美育中的一个艺术门类,还能弥补普通学科概念性、抽象性、机械性的不足,使人生丰富而有意义。话剧美育具有自由性、进步性和普及性,能抚慰学生的情感,纯洁学生的心灵,为学生构筑温情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