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莉,张广付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教育学院,安徽 阜阳 236000)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贯彻落实[1]。同年,国家发改委及农业农村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2]。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显示出党和国家对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视程度,全国各地的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安徽省紧跟中央精神,颁布了皖江与淮河“牵手”共建皖北的实施方案,鼓励“先进带后进”,以“城乡互动和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思想”促进皖北乡村的发展[3]。皖北地区搭乘政策东风,抓住机遇,让部分贫困县通过发展成功脱贫脱困,同时还建设了一批富有特色的美丽乡村。例如:宿州砀山县良梨镇良梨村、亳州谯城区石河镇大周村就入选了农业农村部评选的“100个特色村庄”称号;颍上县兴建了小张庄公园、永兴古镇、十八里铺镇花园小镇;固镇县连城镇禹庙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特色村庄。这些特色城镇,通过特色农业或是特色旅游业带动了地方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为皖北地区的扶贫、脱贫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皖北地区行政区划包括有6个市,分别为阜阳市、亳州市、蚌埠市、宿州市、淮南市和淮北市。该地区具有贫困县占比大、贫困村及贫困人口多、贫困分布集中连片等特征,是安徽省脱贫攻坚三大主战场之一[4]。2020年4月,安徽省政府发布公告称安徽省全部贫困县脱贫脱困,扶贫工作获得重大胜利。然而皖北地区因为底子薄、农业人口比重大,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工作仍然艰巨。
教育和科技作为最直接有效的反贫困策略,在增收、人力资本形成及改善贫困文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5],能显著提升贫困地区的经济与文化水平,为本地区的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文件中重点突出了精准扶贫,着力加强教育扶贫的精神。教育扶贫成为“五个一批”精准扶贫的重要路径,也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被重点提出[6],而科技扶贫是教育扶贫的有力补充,能够加速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与科技的发展相辅相成,教育的发展能促进乡村居民对科技的重视,推动科技的运用与发展。然而皖北地区教育与科技精准扶贫工作还存在诸多困境:
作为经济和文化都相对落后的地区,皖北地区乡村各级政府及村民的教育观念仍相对落后,政府和教育部门仅注重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忽视成年人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及科技技能培训,“读书无用论”在乡村中仍然有大量的市场,青少年辍学现象严重。传统的教育观念与现代化的人才需求已有很大的出入,保守的教育思想是现代化人才培养的绊脚石,与现代人才培养科学相左的落后思想更是地区教育与科技水平不断落后的推手。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体系,造成包括皖北在内的我国大部分乡村地区在政策、资金、文化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融合屏障,造成了城市和乡村严重的教育差距与科技应用落差。由于经济发展落后、贫困县数量众多,资金与政策投入不足,造成皖北地区城乡教育差距更为明显。主要反映在教育资金配比城乡不均、师资老龄化严重、优秀师资匮乏、教学设施不足、教学质量监管体系缺失、科技运用方面还停留在空白状态。另外,作为劳动力输出重点地区,皖北乡村对于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重视不足、流于形式。由于缺乏政策吸引力,不能有效吸引技能型人才回流,造成人才流失。
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是该地区的灵魂,富有特色的、活泼的传统文化是地方自信心的直接反映,是地方文化自我尊重、自我价值的传承。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是地方传统文化的“空心化”表现,也会造成该地区“自我效能感”的效能期望降低。皖北地区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主要包括红色革命文化、淮河文化、皖北戏曲文化、皖北饮食文化及皖北特色艺术文化等。这些丰富多彩的地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加以继承并发扬光大。然而在当地的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中都鲜见有统一教育的身影,也缺乏传统文化节日与文化活动创设,地方文化陷入被动传承。
乡村景区的文化宣传和文化展示技术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部分乡村景区的宣传还停留在广播、车载广告,甚至是口口相传的传播模式。现在已经高度发达的互联网宣传模式、VR虚拟现实运用等技术在皖北乡村景区的运用上还处于空白的状态。
巩固扶贫成果必须脚踏实地发展乡村经济,只有经济建设得到蓬勃发展,才能有效带动地方文化、教育与科技事业的发展,文化与教育的发展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并带动当地科技的发展,进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发展皖北乡村经济必须要立足于皖北乡村的实际,多部门联动,多产业集群,多特色表现,多形式宣传,努力走出适合并富有特色的皖北乡村经济发展之路。
1.学习“经济发展示范县”,调整农业与旅游产业结构
刚脱贫的地区要积极学习本省或外省的经济示范县,学习示范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找到一条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道路。针对皖北地区农业人口比重大的现状,应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养殖),发展农业产品深加工,引入特色旅游产业等第三产业服务。例如砀山县依托全县50多万亩酥梨树的农业资源,广打“梨都”品牌效应,建立“梨花节”,推广赏花旅游精品路线,借由“梨花节”推广砀山艺术文化,推销当地农产品,形成富有特色的“梨文化”经济模式,由此带动砀山县经济的逐步增长。国家级贫困县——砀山县也于2018年正式脱贫摘帽。亳州地区的中药特色种植、阜南县黄岗的柳编产业等特色农业产业可借鉴砀山“梨花节”,做大做强,形成特色。
2.甄选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对于缺乏特色农业资源的皖北乡村,一是要努力挖掘、发现新产业,发现培育新型乡村经济资源,要鼓励创新并适时给予政策与资金支持,坚持多点培育、重点培养、取优推广,培养一批产业技术“教师”,带动村镇产业发展;二是要做好学生,多学习、求取真经,皖北乡村各行业部门要开拓眼界、敢于走出去,向建设成果丰硕地区求师拜艺,甄选提炼先进经验;三是要关注市场所需,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供给侧改革,提振乡村新产业的发展。
3.重塑经济运营身份,拥抱新型营销模式
教育与科技扶贫,还要在经济运营平台上教好精准落实这堂课。乡村文化宣传与产品营销不能局限于村镇街道的小商铺,要拥抱新时代互联网的营销思维。位于安徽省巢湖市经开区汤山的三瓜公社就是以农民、企业和政府三方主体合作的经济模式,带动了周围12个村的发展,形成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餐饮住宿等产业集聚融合发展区域,在农特产品的生产、开发、线上线下交易、物流等环节,走出一条“互联网+三农”之路[7]。在营销模式上皖北乡村的产业相关人员应敢于学习、敢于实践,地方政府和企业也应该敢于投入、敢于投资。在销售细节上,要做好包装,衔接好物流及售后,针对销售的农产品或旅游产品要做好商业宣传文案,选择不同的销售运营平台进行宣传。例如,选择淘宝、京东等已经运营成熟的互联网销售平台,还可以选择网络科技自媒体推荐、抖音直播、网红直播等新兴销售业态。
1.整合公办学校的同时鼓励多元化办学
由于中国城乡二元的结构体系,造成乡村基础教育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再加上乡镇资金的缺乏,导致乡村各级学校的资金投入匮乏。外出务工潮及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造成乡村适龄儿童不断减少,乡村学校空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教育部门应在加大教育政策投入的前提下,将空心化严重的学校进行整合,集中优秀教学资源。对离校偏远的学生要做好校车接送或是提供住校服务。对于条件适合的地区,可提倡多元化办学模式,适当引入、指导、监督社会资金办学,缓解公办教学的资金压力。
对于合并困难、学生生源流失严重的中小学,可以在举办基础教育的同时转变教育职能,开展特色文化教育、成人职业技能培训、村民文化馆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服务。这在避免教育资源浪费的同时,还能提升乡镇村民的文化水平。
2.与地方院校建立合作帮扶机制,转化高校科技成果
地方高校代表着当地最先进的理论思想高地和技术高地。皖北乡村的经济发展与精准脱贫工作要与地方高校特别是地方高职院校紧密合作。要密切关注高校最新的科研理论及科技成果,努力将其就近落地转化,成为地方经济增长新的动力。乡村地方有关部门及相关企业可以邀请地方高校教师进行理论宣讲、技术指导,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建立帮扶机制,让专家“多进村”、让高校学生“留在村”;适当投入资金建立科研奖学金、创新创业比赛基金,让学生用智慧“帮助村”并“爱上村”,多举措、多形式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以一年一度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例,仅在2019年,安徽省参加“互联网+”各项赛道的学校达到160余所、参加的项目近3.7万个[8]。其中,阜阳师范大学在本届比赛上,利用本校师生取得的山核桃培育新型技术专利为载体,以阜阳地区的市场环境、业务拓展、营销风险及盈利模式为研究内容,最终以“碧罗天”薄壳山核桃精准扶贫项目取得“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冠军,为阜阳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锦上添花。因此,地方高校的科技理论、科技创新及技术创新力量不容忽视。
3.组建技能型人才培训机构,技能型村民带头示范,以点带面
皖北乡村景区相关部门还应该与地方劳动保障部门、技能培训中心、人才市场等加强合作,不能坐等上级部门的政策,应积极向上建言献策、提出适合本村建设人才需求的建议和需求。地方及乡镇应出台相关政策,对于不具备成立行业协会、无相关理论技术指导部门的乡村个体户进行政策倾斜,增加贷款支持,树立创业或技能典型,广泛宣传指导,以点带面。以星星之火,照亮皖北乡村大地,燃起皖北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希望。
皖北乡村景区应该使用网络科技的宣传模式,接触、应用网络科技,拥抱互联网思维,改变传统落后的宣传推广方式。例如,通过微信链接进行营销推广、利用淘宝或京东等网购平台推广乡村景区的特色农作物或手工制品等,通过网络新的销售模式,在扩大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亦起到对本地区特色文化宣传促进作用。
乡村景区的风景名胜、特色文化、美食佳肴等旅游元素的展示方法,除了传统的情境化、舞台化展演之外,也可采用高科技的形式进行个性化的呈现。例如,利用VR虚拟展示技术制作属于本村的数字虚拟景区,游客通过数字景区游览、虚拟化参与,以深度沉浸、灵活交互的形式了解景区的文化特色,进而产生旅游冲动带动旅游人流量的提升。
地方政府需考虑建立地区乡村经济建设中人才培养与教育的长远规划与统一规划,建立健全皖北地区各市县基础教育、地方传统文化教育、职业技能教育以及农民工双向流动的完整教育体系,为促进皖北乡村经济建设提供建设人才保驾护航。地方政府也应积极搭建大型企业与地方经济联系的桥梁,政策和资金多向地方乡村倾斜,解决乡村经济发展的后顾之忧。在宣传推广上政府也应转变思想,撸起袖子挺身加入,深入一线,真正成为精准扶贫工作和脱贫成果巩固工作的一份子。2020年春季,安徽省舒城县、岳西县、临泉县、石台县、金寨县及望江县6个县的县长就走进了抖音直播平台进行助农销售,6场直播销售2010万元的同时,既拓展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推广了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9],也感动了千万的网民和农民。
作为安徽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皖北地区,经过多年的奋斗拼搏,换来了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的伟大胜利,但是巩固胜利果实、防止返贫返困的道路任重道远。加强皖北地区的教育与科技应用的投入,能够给皖北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